建设未来的茅山省级地质公园,这面波痕将成为其中最好看的地质遗迹 长时间裸露将会风化,如何保护,现在还都没经验
2011年,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发布了《江苏省地质遗迹保护规划(2011-2020年)》,文件中指出,金坛将申报建设茅山省级地质公园,如今波痕遗迹的发现给将来的申报工作增加了新的亮点。
作为遗迹的发现人,倪嘉曾对未来地质公园的申报建设充满期待。他告诉记者,金坛旅游主要以休闲、观光为主,科考文化旅游往往只是附带的,建设地质公园能让自然景观与科学文化融于一体。
“过去,茅山景区地质遗迹专业性都太强,如地层剖面、地质构造,在省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其外观景致并无奇特的地方。这片波痕遗迹不一样,它是目前为止发现最好看的,将来能成为大众科普教育的绝佳户外场所。现在从安全角度考虑,矿区暂时还不能让人进入。”
发现遗迹的兴奋过后,倪嘉曾很快冷静下来,这么一大片波痕遗迹,即便没有矿区开采来破坏,长时间裸露在空气中,风化是难免的。“你看,这几天裸露出来的波痕发青,但一个月前的已经发黄了,如何保护,大家都没经验。”
链接:
茅山的地层剖面是目前省内保持最好的、研究程度较高的层型剖面,它承载了扬子地区4亿年来造山壮举,记载了中国早期地质基础研究最佳例证。目前,除了新发现的波痕遗迹,金坛茅山风景区中最有研究价值的3处地质遗迹分别是:薛埠小石包山古哺乳动物化石产地、茅山东侧断裂带(薛埠陶家凹)和方山火山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