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烟斗
初次见到烟斗,是在有关斯大林的画像或电影里,不知为何,总觉得这个脾气不太好的家伙,一叼上烟斗,就显得温柔可亲,颇有一点人性了。
我早年生活的那个时代,烟斗基本退出历史舞台,触目可见的只有纸烟。30多岁方染上恶习,且一发不可收,从每天一包、两包发展到三四包,但从未想到,此生我还会与烟斗结缘。
那是数年前在无锡太湖的一个水上酒家,有位当地的老总请我们吃饭。此人生意场上非常成功,相貌风流倜傥,举止超凡脱俗,品位雅致无比,一副成功人士的派头。奇怪的是他身穿一套中式服装,叼着一只大烟斗。席间,他劝我,不要再抽纸烟了,改抽烟斗吧,抽烟斗有情调,有品味,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他的许多有身份的朋友现在都抽烟斗了。我愕然,自己长年生活在小城市,孤陋寡闻,可能确实有点土气,有点落伍了?复古现今已成为一种时尚。
临别时,那位老总许诺下次见面一定送我一只好烟斗。
我来不及等那位老总兑现他的诺言了。那年市政协组织我等去云南考察,在地摊上我见到了形状各异的烟斗。经反复挑选,我看中了一只弧形起伏、曲线流畅,颇像梦露玉腿的木制烟斗。稍作还价,四十元成交,顺带买了两包云南烟丝。
回到家,我却陷入了一种二难选择:吸纸烟当然要比吸烟斗爽,但要爽就没情调,要情调又太麻烦。几经犹豫,我还是拿出了烟斗,仿效那位卖烟斗的老者,取出一撮烟丝,放在手心里揉和,再捏紧,然后装入烟斗,点着火后吸上一口,感觉那烟像蛇一般扭动着身子穿过烟斗孔,徐徐进入嘴中。纸烟的烟是直接吸入嘴里,这是现代文明的特征:简约、直接,省却许多麻烦;而烟斗体现的是一种古典精神,它让烟在幽深曲折的管道里缕缕穿行,然后带着木料的香味诡秘地进入你的嘴里,你深深地吸上一口,又长长地吐出来,这过程有一种回肠荡气的奇妙,且戏剧性地平息了你灵魂的焦灼与骚乱。
据说,烟斗的前身烟管(又称烟杆)是美洲印弟安人的发明,传到欧洲后,欧洲人闲得无聊,将木料等物雕刻成自己所喜欢的弯曲形状,烟斗由此问世,并从简单的用具进化为富有个性的艺术品。制作烟斗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穿孔,要曲曲折折地穿去,这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所以烟斗传到中国时,中国人怕麻烦,又将其改为烟杆。我国南方遍地是竹,用竹管做烟杆很省事,我们所看到的古代有关吸烟的图片上,吸烟者都是提着或叼着一根长长的烟杆,上面还挂着一只装烟丝的烟袋,很少看到有烟斗的。烟斗是到了近代才在城市中的部分贵族中流行开来。制作烟斗的材料有多种,最普遍的是木料,木料的选择很有讲究,不同的木料制作的烟斗吸到嘴里的烟味也不同。此外还有树根、竹根、动物角、玉石、金属,甚至还有象牙。其形状更是千奇百怪,有人形的,动物形的,瑞士作家凯勒在一本小说里这样写道:“一个大大的皮烟斗套里,套里藏里一只海泡石烟斗,烟斗雕成了被缚在马背上的玛泽巴形象。”蔡家琬的《烟谱》里记载过一种相思烟斗,即烟斗中间分出两枝烟嘴,可以男女两人同时吸烟。更奇怪的是有一种烟斗除用于吸烟外,还可以吹出婉转动听的音乐,一物两用,人的智慧真是匪夷所思。
我一直认为,发明抽烟的一定是个十分孤独、寂寞的人。试想,烟草不能充饥裹腹,有谁会想到把它点着了吸着玩呢?那位了不起的发明者一定是在极度的寂寞、无聊中经过许多尝试,最后选择了吸烟,以消磨漫长难熬的白昼与黑夜。烟斗的发明同样也缘于寂寞,雕烟斗者将抽烟者的寂寞延伸、扩展了。时尚和炫耀只是烟斗的表象,在感受烟斗外表或纯朴清雅,或富丽华贵的古意,感受烟雾像梦一样曲曲折折,迷迷朦朦地游进嘴巴和肺部的同时,寂寞和孤独得到了暂时的消解,压抑的灵魂得到了暂时的释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