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92|回复: 0

官腔文化是怎样炼成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6 12: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在扬州市规划局网站上的“便民服务”中,但凡有网友的咨询提问甚至于批评,规划局的回复都千篇一律,全部是关于修建新328国道的说明,一字不差。这样的回复与其说是便民,毋庸说是便官更合适。只要复制粘贴,便一切搞掂,什么网友的疑问,什么老百姓的需求,权当是鸡鸣狗叫,自可充耳不闻。

    由是,扬州市规划局的回复被“誉”为“史上最牛回复”。其实也算不上最牛,还有不少单位看见群众的询问,连一条回复都没有。扬州市规划局充其量只是把官腔打到了极致而已。不独扬州市规划局如此,咆哮哥不也差不多吗?这说明,史上最牛回复其实不是个案,而是一个具备普遍意义的群案,扬州市规划局只是官腔文化的典型代表。官腔文化的存在是中国政治制度一个莫大的悲哀,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打官腔的人仍然比比皆是,为什么?

    原因在于打官腔是最安全的官场生活方式。我们官场上什么样的人可以得到提拔呢?通常而言不会是个性官员,到现在为止,个性官员能够在仕途上屡获提拔的也是极少数,大多数的个性逐渐就被强大的官场生存压力所湮没,四平八稳、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变成一种官场的主流认知。记者去采访官员,每每都会遭遇官腔回复,要么推给别人,要么套话连篇,要么闭口不言,更有甚者,稍微回答得过了点火,便要去抢记者的录音笔,或者质问记者是不是党员,是哪个单位的。

    官腔之所以成为流行,说到底还是在于官腔对于官员自身来说是利益稳定化。官腔虽然会得罪群众,但官员选拔的决定权并不在群众,群众意见再大也只是无关轻重的参考而已,关键是要合乎官场的逻辑。什么叫官场的逻辑?就是事事把领导放在心上,凡事都要以领导的意志为依归,团结干部,尊重上级,说上级想听的话,做上级要你做的事,不露锋芒,尽量不得罪同仁。扬州市规划局回复群众有一套,江西省防汛办平副主任尊重上级也有一套,在回答央视主持人提问时,提书记3次,省长2次,部长厅长各1次,可谓对领导毕恭毕敬,确实做到了把领导时刻放在心上。网友说,这样的干部堪称官僚典范,当代公务员样板,被称为“官腔哥”。扬州市规划局也好,“官腔哥”也罢,他们所展现出来的对群众利益的漠视,背后无外乎是官员选拔制度的漏洞。如果官场命运的决定权在群众,扬州市规划局敢千篇一律地回复吗?官腔哥敢不知道群众转移情况吗?

    改变官腔文化,请改革官员选拔制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7-14 22:42 , Processed in 0.05073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