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56|回复: 0

告别“门票经济”需政府推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9 13: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http://www.scol.com.cn 四川在线 (2010-7-19 10:43:53) 来源: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昨日消息,近日,有媒体报道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先生提出,部分大陆景点门票价格偏高等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此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将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遏制门票价格相互攀比、过快上涨,对越权定价、违反规定调整价格和游览参观点擅自涨价的行为,加大查处力度。(7月17日东莞时报)  

  门票太贵是一面多棱镜,不仅折射出旅游景点闻风而涨的商业道德失守以及急功近利的短视意识,而且折射出一些地方政府靠高价门票的杀鸡取卵办法发展旅游的粗放发展观。发改委表示要“坚决遏制”,其举措与效果值得期待。但最紧要的是,解决好门票贵的问题必须重构自然景观本身就是一种公共资源的共识,让使回归其公益性质必须将免门票进行到底。

  虽然多数景区门票价格都在一路高涨,但其中不乏免门票者。杭州西湖景区的免门票之举曾轰动一时,这个全国唯一一家不收门票的5A级景区,早在2003年就向市民和游客免费开放。虽然西湖每年损失上千万元的门票,但最初两年的统计数据就显示,去西湖游览的游客增加达6倍以上,吃、住、行、游、娱、购等花销也上去了,而且游客逗留的时间越长,这样效益也就越倍增。由此给西湖带来的间接效益有几百亿元,给杭州市带来的间接效益更是无法统计。免门票“舍小钱得大钱”是一种多赢之举,为游客节省了门票,却赚来了人气,“堤内损失堤外补”,何乐不为?

  免门票不仅要看到它潜在的拉动效益,而且需从制度的源头上解决它的长效机制问题。免门票举措需政府推动。既然要摆脱“门票经济”发展模式,使各游览参观点既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又能充分发挥生态与教育功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政府就应硬性规定所有景区均实行免门票制度,当然,要将免门票进行到底必须跨过“三道坎”。

  其一是景区的国营化。在台湾像日月潭景区是不让民间组织去经营的,在我国不少景区通过改制或转租为民营,完全的商业化运作,其票价是跟着市场走,就出现了“随风涨”、“追风涨”和“找个理由就涨价”。既然要免门票,就要在较大的景区实行“国进民退”,“招安”商业化运作的景区,将社会效益放置于第一位。

  其二是加大维护文物的经费投入。作为公共资源,文物景区肩负着普通商品所不具有的公共属性和文化功能。因此,维护文物的经费应纳入公共财政,而不是由游客埋单。同时,政府还要解决景点运营的成本问题,使之不再打收费和涨价的歪主意。

  其三是监管要紧紧跟进,防止变相收费等宰客现象,督促景区提升服务质量。严格规定旅游旺季也不得以门票收费或涨价来缓解客流,而是采取类似于海洋“休鱼期”般的举措,限制客流让景区资源得到休养生息。只有这样,才能让旅游景姓“公”,才能迎接全民休闲时代的到来。

作者:梁江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7-15 03:49 , Processed in 0.06185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