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片的宋元时期的古代粮仓,它的历史价值,考古价值都不言自明,如果不让镇江领导放弃“千年粮仓”,那让他们怎么做呢?
第一个办法,就是把“千年粮仓”当一个文化旅游项目来运作,然而这是一个投入周期长的项目,周期长,在自己任期内哪可能出明显的政绩呢?而且在各方面的投入也较大,对于相对经济落后的镇江来说,哪来这么多钱呢?经过权衡再三,“千年粮仓”的价值仅是认识上的价值,短期内不可能形成经济价值,所以“千年粮仓”这个文化旅游项目是在不得不的情况下予以放弃。
第二个办法,就是让专家组给出一个简易方案,对“千年粮仓遗址”进行象征性的隔离保护,进行小范围的建设。然而这样的“千年粮仓遗址”的保护会得到各方的支持与理解吗?相信这些“痴迷”的专家们不会同意,而占去开发商当初既定的用地,还可能给“如意江南”的施工带来诸多不便,开发商当然不会同意。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当政府将此地卖于房地产开发商时,并不知道这里的地下会有“千年粮仓”,可能随着挖掘机的推进,挖到某个东东,文物部门介入了。想想看,这个时候,发现有文物价值的“千年粮仓”,如果将“如意江南”停下来或将“如意江南”的部份割让出去,这势必涉及到政府赔偿的事,刚刚落入口袋已用或拟作它用的钱再拿出来,着实让我们的镇江领导为难。在这种情况下,镇江的领导该是多么的无奈,且左右为难!!
镇江虽为江南,却被人讥为“江北”;镇江经济落后,多次被人当作教材。作为镇江的领导,其心焦虑可想而知,要力图在短期内改变这一情形,唯一的办法就可能是发展房地产,于是让“如意江南”地产项目如意奔行。
虽然我们镇江领导即使想不用像“如意江南”项目,而用长远的办法来改变“千年粮仓”项目,其价值远超“如意江南”40亿而可能达上百亿,但那时自己可能已经不在此为官了,自己管不了那么远的事;而积极旧城改造或大力圈地建房的做法,在全国还是得到极大的欢迎且“吃得开”。镇江领导思考着,决定自己财富与乌纱帽的关键,就在于上面看到自己的政绩:GDP高速上升,城市面貌极速变化等,而利用“如意江南”这样的项目来拉动,最为及时也最为合适。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与情况下,哪个人会选择长期建设的项目?又有哪个人会不选择拉动GDP有效的房地产呢?又会哪个人敢说在此种情况下,不会放弃“千年粮仓”的保护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