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丹阳刀客

让我慢慢地活着、读着、说着(1-8)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8-5 09: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又活了一次,读了一次,看了一次。。。。。。
柴红 发表于 2010-8-4 21:06



    好好地活一次,贪婪地读一次。{:1_148:}
发表于 2010-8-5 09: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正值炎炎夏日,刀兄可以敞开肚皮晒晒书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8-5 16: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正值炎炎夏日,刀兄可以敞开肚皮晒晒书了。。。
冰朋先生 发表于 2010-8-5 09:41



    冰哥取笑。我肚中,一摊浊水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10-8-5 16: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丹阳刀客 于 2010-8-5 16:32 编辑

6、强势的突破


读完了黑塞的《德米安:埃米尔辛克莱的彷徨少年时》。这是一本看似简单,实则难懂的书。说其简单,这本书9万多字,描述了辛克莱破茧为碟的心理历程。一层层清晰地突破障碍,从一个少年成长为一个自我同一的男人。说其难懂,是放在书的历史背景和黑塞的经历里面说的。黑塞,大约的确是个疯子。强烈的内心矛盾,让黑塞少年时就与众不同。逃学、生病、进入精神病院……。写小说成名后,还另起炉灶,用辛克莱的笔名,这下了这篇《德米安》。有资料说,他还尝试了自杀。为此,黑塞是个疯子。好在他疯得出处是对的,人们才可以看到一个才华的、正义的黑塞。读一个疯子的书,的确比较费劲。但值得一读。

《德米安:埃米尔辛克莱的彷徨少年时》,这书名解释还需一番口舌才行。德米安是本书中的一个人物。在书中,有每个时段的化身。本书是以第一人称来写的。但文中的“我”却不是德米安,而是辛克莱。埃米尔辛克莱是谁呢?首先,他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同时,这个名字也是黑塞在写这篇小说时的笔名。从文章中的人物经历来看,许多情节都带有黑塞自身的生活烙印。这本书,是黑塞对生活的提炼和总结。

谈谈小说故事之核。“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是对一条道路的尝试,是一条小径的悄然召唤。”“我所渴求的,无非是将心中脱颖而出的本性付诸生活,为什么竟如此艰难。”这是本书扉页和尾页上的两段话,对故事做了阐述和说明。

第一次突破:该隐之印。辛克莱在10岁时,就陷入内心的矛盾。面对着两个世界。一是父母的“光明世界”。这个世界散发着温情的光,清净而整洁,通向未来的路平坦笔直。另一个世界是“魔道世界”,恐怖、野蛮、残酷。辛克莱被后者吸引,因为一次在邻居孩子克罗默前说大话,陷入了谎言和恐惧之中。那个谎言的后果是如此之重,他自认欺骗了上帝,认定无法再挣脱泥潭。生病、呕吐、想死……自感罪孽深重,各种念头都产生出来。在命运的关键时刻,班级里来了位名叫德米安的新生。德米安给年轻的辛克莱重新诠释了《圣经》里的该隐的故事。德米安认为,该隐额上之印,不是上帝实施的、因弑兄亚伯而要遭受的惩罚。相反,那是一枚英雄志印,是上帝的褒扬。从这理论出发,德米安对辛克莱的建议是,要想摆脱克罗默这个恶棍,要么说服他,要么杀了他。出身宗教家庭的辛克莱被这种理论吓住了。德米安运用该隐之印的手法,在背后替他处理了克罗默。辛克莱终于从泥潭里拔了出来,重新回到“光满世界”。这时,辛克莱的世界就是这么两种。

第二次突破:阿布拉克萨斯。随着年纪的增加,辛克莱不断撞上“另一个世界”。比如性意识,对“第一世界”的辛克莱来说,是一种诱惑和罪恶。由于受德米安影响,辛克莱的宗教信仰动摇了。他的内心需要更自由、更个人、更轻松。因为心中藏着“禁忌”的欲望,第一世界变得了无生趣。后来到st城读高中,辛克莱成为一个放纵于酒吧的坏学生。外表独来独往、玩世不恭,内心异常孤独和绝望,沉溺于虚构的、折射于内心的、不男不女的“贝雅特里斯”。辛克莱向德米安求救。德米安告诫:“鸟要挣脱出壳。蛋就是世界。人要诞于世上,就得摧毁世界。鸟飞向神。神的名字叫阿布拉克萨斯。” 阿布拉克萨斯之神,糅合了神性和魔性。这给了辛克莱极大的启发,光明世界与魔道世界融合了起来,罪孽感随之消失,重新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生。

第三次突破:皮斯托琉斯。虽然世界已经统一,但辛克莱还有一个烦恼:怎样将心中脱颖而出的本性付诸生活,实现个人同一化。管风琴手皮斯托琉斯出现在辛克莱的生活中。他让辛克莱听从内心的声音,跟随着认知往前走。关于神和魔,皮斯托琉斯说,“如果全世界人类都消亡,只剩下一个天资平平的孩子,他也会制造出神、魔、天堂、戒律、禁忌,制造出一切。”世界的规矩不过就是如此。所以,一个人如果活在世上,没有自己的知觉,就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人,是各种条条款款中的一颗树、一块石头而已。这些话,剥去了辛克莱的外壳,让他变得更自由——不再忽视和压抑自己心中的渴望。

第四次突破:艾娃夫人。当辛克莱受邀来到德米安家中时,赫然发现,自己凭感觉画出的“贝雅特里斯”,与德米安的母亲艾娃夫人一模一样。辛克莱找到了自己那魔鬼、母亲、命运和情人于一体的化身。艾娃夫人的世界,容纳了辛克莱。因为她的圈子里的人,额上都有该隐之印。这些人,在1919年,是世上的少数派,是危险的疯子。因为他们对世界有了自己的认识,不再受到操控,是清醒的人,有力量和追求,热爱人性。辛克莱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家(心灵的港湾)。

这就是辛克莱的成长历程。

回到本文开头。这本书是一本难懂的书,还有一个原因是它的历史背景。1919年,战争结束,德国陷入思考。社会需要新的秩序和新的力量。本书无疑是积极向上的。从现在回看,却感到凉意。书中,鹞鹰头像图案,是这群额头有该隐之印的人的图腾。他们要突破束缚自己的壳,不惜暴力,打破旧世界,建造一个新的秩序。让我心惊的是,不知希特勒有没有认真读这本书。尼采影响了希特勒,在我看来,黑塞是乎也影响了希特勒。

以上是一家之言。

                                                                    写于金陵西路 10年8月5日

发表于 2010-8-5 16: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我一直敬佩刀兄的学问不在嘴上,不在脸上,而是在笔下在肚中。
发表于 2010-8-5 20: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回复 45# 冰朋先生

这个肚子简直就是聚宝肚,羡慕!!
     
发表于 2010-8-5 2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写于金陵西路 10年8月5日 原来是在单位写的呀!胆子好大也。
刀兄一肚子货货,佩服!!佩服!!
发表于 2010-8-6 08: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看这么多跟帖,看到了民意。事实证明,刀客的肚子堪称是无价之宝!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10: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欢迎楼上的兄弟姐妹深度调侃。{:1_196:}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11: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7、食物是人生幽香的记忆

      最近做了大量笔记,是关于吃的。这期间,发现了《阿佛洛狄特:感官回忆录》。这是一本很有趣味的书。橙色的封面,勾引起人的食欲。是的,这正是一本谈食物的书。感谢现在的物联网。昨天上午我看中了书,今天,我就把它捧在手里读了。
      作者伊莎贝拉说,这是一次在感官记忆的领域里,不带地图的旅行。以这种方式记忆每一个走过生命的男人,有人是皮肤的纹路,有人是亲吻的味道、衣服的气味、呢喃的声音,而且几乎每个人都令人想到某种食物。
      伊莎贝拉是到了回忆的时刻了。人生已相当具有阅历的深度。1942年她出生在一个大家庭(总统之家)。1973年,智利发生政变,总统叔叔遇害,她踏上了流亡之路。1981年,她为绝食的外公写下了《幽灵之家》,从文字中找到了拯救自己的途径。一直到1992年,29岁的女儿去世,她与文字进行了最彻底的拥抱。此后,伊莎贝拉依靠在文字的胸口,平静地面对人生。
      这样一位女性的回忆,从天鹅蜕变成山鸡,然后重新找回一颗天鹅的心,具有独特的味道。
      这本讲述食物的书,是感性的。“人生的第五十年像是最后一抹黄黄余光,日已西沉,回忆自然而然地笼上心头。但以我而言,啊,暮色只更加挑逗我犯罪,也许是为了这缘故,到了五十岁,我开始反省自己跟食物与情欲的关系。哎呀,对我最具诱惑力的肉体嗜欲竟然并非我平日所素行。”
发表于 2010-8-12 1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刀兄的文,深奥,专业,精湛,像是在搞科研,难怪让我们慢慢地读.....
 楼主| 发表于 2010-8-17 18: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丹阳刀客 于 2010-8-17 18:13 编辑
刀兄的文,深奥,专业,精湛,像是在搞科研,难怪让我们慢慢地读.....
柴红 发表于 2010-8-12 11:43



    呵呵,是教科书式的吸收读法,围绕故事的核,看作者如何摆布。
 楼主| 发表于 2010-8-17 18: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8、谁在拒绝遗忘
陈树萍

    消费时代的来临似乎是长篇小说的盛世。无论擅长与否,无论故事能否撑得起长篇小说的容量,长篇小说俨然成了小说家们最喜欢尝试的样式,这后果就使得一些长篇小说像经过了稀释的咖啡一般,分量与味道都令人生疑。在年产上千部长篇小说,长篇小说动辄数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当下,中篇小说《失忆者》逆向而行,将极有张力的故事惜墨如金地传递出来,于是焕然多彩,每一处的起承转合都蕴含着劲道与力量。这是一种值得珍视的创作态度,尤其是在喧嚣热闹的长篇大潮中。
  英国的托马斯·布朗认为,遗忘和记忆一样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1]。但问题是:遗忘与记忆的降临与离去常常不能由我们的愿望做主。12岁的王卫东(傻二)游走在记忆与失忆之间,这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少年来说是何等怪诞的经验?《失忆者》由此展开的是一个关于记忆与失忆的坚韧叙事。夏中义在论及余华小说的母题演变时,曾经指出余华写作中的某种贫困:“某种以民族精神的集体遗忘为标志的良知的贫困。具体地说,余华之‘遗忘’是双重性的,亦可谓‘双料’遗忘。”即对“个人精神”的遗忘和对“民族苦难”的遗忘。[2]无论恰当与否,这判断都在指出一点,写作是要有历史记忆的向度的。尤其是在面对“文革”这样的历史大事件时,书写者更需要有清醒而深邃的历史观感。对于小说家任珏方来说,少年记忆也许不会像史书那样客观,却自有一种个人体验存留在那里。失忆者王卫东虽不能完全承担起民族之痛,但其怪诞之感反而更趋于真实心情。因此,《失忆者》无限清晰地记住了“1976年”。作为“文革”终结之年,“1976年”并非一个寻常的叙事时间。十年“文革”在这一刻留下了历史阴影,中国社会也在这一刻开始艰难转身,因此“1976年”是两个时代交接的关键点。而王卫东的童年期与“文革”时期相吻合,这让他积累了少年的“文革”经验,其要点有三:暴力与权威、秘密的窥破、怪诞的失忆。
  小小年纪的王卫东虽属天资愚钝,却已经熟悉各式暴力。家庭是亲人随心所欲实施暴力的场所,母亲一边打一边痛心疾首:“连挨打都不会,你还能做什么!还能在这世上混吗?”母亲与大哥的暴力只证明一点:“挨打”的本领是幸存于世的基本要素,否则无立身之地。家庭暴力其实是社会暴力的转嫁与投射:弱势群体唯一应对强横世界的武器不是愤怒起义而是默默忍受。在斯文扫地的时代里,校园生态完全失衡,学生不知何为师道尊严,唯知服从威权。因此,学生蔑视懦弱善良,畏惧凶狠野蛮。母夜叉型的女教师杨文娟对王卫东软硬兼施最终将之改造成卧底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天真的心灵被不断扭曲变异的过程。简单纯朴的心灵因为背叛而备受折磨,成人世界里的复杂权力游戏提前在少年生活中上演。王卫东无从避让,唯有承受暴力以及与之相伴而生的权力压迫。
  王卫东之所以能够成为白云街上特异记忆的拥有者,首先要归功于他的屋顶巡游与窥视的爱好,这让小说拥有了俯瞰的视角。王卫东就像魔术师一样用手中的魔杖撩起了神秘的帷幕。“鬼”之所以成为“鬼”只因为王昌国无意写错标语,被逼杀人隐匿所致。在一个特殊的时空里,生命的尊严与价值原来如此不堪一击。何东发因失去男人身体之本而失去了生命的勇气,“真可谓失裤裆者失天下”。为了掩盖身体致命伤,何东发巧妙设计了葬身火海之景,将不能说的秘密彻底掩藏。
  在论及拉伯雷的作品时,巴赫金曾经提出“怪诞现实主义”的概念,并认为它具有贬低化、世俗化和肉体化的特点。[3]1990年代的王小波通过《黄金时代》等文本首先做出了“怪诞”的尝试,此后阎连科的《坚硬如水》、余华的《兄弟》、苏童的《河岸》都有着相类似的倾向,通过对“身体”进行既世俗又粗鄙的叙事,从而达到解构之目标。《失忆者》显然也有着怪诞之风,在记忆/失忆之间、身体/名誉之间营造了恐惧而快乐的特殊情境。对于身体、排泄等的刻意强调突出了一切故事的物质——肉体的基础,将高高在上的精神世界拉到平地,让快乐、诙谐的意义更强大。于是,《失忆者》让笨拙的王卫东在1976年站在了少年与成人世界的关口。面对这么多秘密的刺激,他的大脑中枢神经一下子乱了,成了失忆者。看似不幸,却没想到失忆为他提供了一种与此前生活经验相反的状态:曾经的暴力者对他的失忆很惶恐,他甚至享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母爱温情。失忆让这个在压抑、暴力下成长的孩子到了失重的异度空间,并获得了正常人的生活状态,这构成了叙事的怪诞之风:王卫东对于现实生活中暴力的恐惧被消灭在失忆空间里,于是一切可以转化为快乐。现实世界中的弱小者借助失忆状态而对暴力者发问:“你是谁?你怎么打我呢?”这让双方的地位发生了变换:暴力者惶惑了自己的权力优势,弱小者讨回了天赋的平等人权。更有意味的场景则出现在王卫东与王昌国共处太平间之时。在死人的世界中,待死的囚徒与失忆的患者相互羡慕与怜悯,怪诞再次出现而且得到提升:王昌国痛苦于无法失忆,只能忍受记忆与身体之痛的折磨,求死无门;王卫东却常常失忆,是医生努力救治的对象。王昌国耐心地、一遍遍地向这个失忆者讲述自己的可悲人生。在死亡面前,王昌国与何东发一样无法忘记过往,选择傻傻的王卫东做真相的持有人。这看似悖论,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但令人震惊的是,失忆者恢复了部分记忆,保留了1976年的故事。
  王卫东是不是拒绝遗忘者?也许是真相在拒绝世人的遗忘。
  
  (作者系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
  
  [1] [德]阿莱达·阿斯曼:《回忆有多真实?》,《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编、季斌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7页。
  [2] 夏中义 富华:《苦难中的温情与温情地受难——论余华小说的母题演变》,《南方文坛》2001年第4期。[3] [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5页。
发表于 2010-8-17 18: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这样的文字要慢慢地读。
发表于 2010-8-17 18: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我已经慢慢读过,说的是身边事,自己想记得的却又记不得的事......
     
发表于 2010-8-17 18: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多日不见黑马了。
发表于 2010-8-20 17: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刀客老师,偶、偶、偶也不是林蛋大。。。。。。
发表于 2010-8-20 20: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刀客大师,什么时候把《失忆者>借来看一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5-24 03:26 , Processed in 0.05832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