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87|回复: 1

"大包干"与基础教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2 17: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LAN
{:1_183:}"大包干"与基础教育
申卫平
      列位看到这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题目,又该嘀咕笔者不知葫芦里卖什么药了。看官不急。先让我聊一下高校新近讨论的热点话题吧。
      据新华报业网电,近日举办的"教育与中国未来"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盛洪先生从法律的角度分析目前中国的教育问题,认为教育领域是抗拒改革开放原则的顽固领域,目前管理方式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可以说,教育领域是抗拒改革开放原则的顽固领域。目前对教育管制的方法还和计划经济时代一样。" 盛洪分析,比如进入管制,学校不能自由创建,是由教育管理部门认定的;再如招生计划、学费标准、学科设置等,也都受管制,这就减少了"产品"的多样性;还要统一教材、统一课程安排等等。
      高校已有先圣觉察到计划经济对高校教育的束缚,陈旧的教育机制对高级人才或大师的培养带来的负面影响。应了一些有识之士的强烈呐喊,今年二月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并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就有很多内容涉及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的问题。
介绍到这里,聊者又庸人自扰起来了--一旦高校招生真的"自主"起来,那我们的基础教育该如何应对,是四平八稳、固步自封,继续维持学科平衡、教学进度统一的陈腐做法,用一本书,一张统考卷度日子,还是像改革开放一样,还权于民,把教学自主权交给学校,交给老师,交给学生?应试惯了的地方行政、教科员该如何"应试"?
      兴许自己是农民的儿子、挑过大粪的缘由,不觉又想到改革之前,跟着老农民学大寨、种双季稻、开田积肥、化肥打洞、挖两锹深或暗的排水沟等日子,真是累上加累,苦何以堪。那时的农民"老大哥"一个个脸黄肌瘦,衣衫褴褛。"往事成古今,都付笑谈中",但我们实在笑不起来。民困如此,国何以富。究其原因,一是政治动乱,二是计划经济,这一双祸胎所致!七八十年代之交,邓爷复出主持朝纲,拨乱反正,首先在农村推行小岗村经验,实行"大包干",夸张一点地说,一夜之间,农民吃饱了肚子,扔掉了补丁衣,民也丰收,国也殷实,计划经济渐渐退出"社会主义大舞台"……
      三十年的实践证明,还权于民,走市场经济的道路是对的。用三十年经济改革的经验反观的教育领域就会发现,我国的教育领域的基本结构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当今的基础教育,全国或全省一张卷,规定学科一门不能落。为了应对"大一统"的考试招生,诸多学校侵占学生的休息睡眠时间和节假日、不惜以牺牲学生身体健康、接触自然及亲情人伦活动空间为代价,课不好好上,规律不用心找,丧心病狂地搞题海战术,小考周周有,大考三六九,争分数,排名次,扼杀学生个性,泯灭学生创造潜力。到头来,大学招生一年几百万,大师或杰出人才凤毛麟角,难觅踪影。
      聊到这里,相信大家有点明白我题目的意思了,笔者呼吁基础教育快快实行"大包干",敦促教育行政官员好好钻研"新课程"精神,鼓励中小学加强课程开发研究,真正理解叶圣陶先生六十年代所说的"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的意思,还权于基层,针对各自学校不同的办学理念、师资条件、学生个性专长等,给"教什么不教什么""这样教不那样教"的自由给教师,把"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怎样学就怎样学"的选择给学生,教育行政省事,教科员省心,学校出品牌有作为,教师得到成长,学生得到发展。不出几年,数学只有15分、清华的特招生钱钟书,数理化和英文总共25分、其中物理5分、英文0分的钱伟长,先报中技、继而学医,最后用文学创作救国的鲁迅等大师一会再世现身。于国于民,于师于生都有益处,信非虚语!
发表于 2010-12-19 19: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回复 1# 大别山

这在目前可能很难实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2-2 00:52 , Processed in 0.08826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