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知觉在个体出生6个月后迅速发展起来,一般认为这是由神经系统的成熟决定的。有研究者认为深度知觉的发展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而可能是以生理成熟与爬行经验的共同作用为发展前提。这些研究者利用吉布森设计的“视觉悬崖”装置,采用两种研究程序,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在第一项研究中,研究者把具有不同爬行经验的婴儿逐个放在中央板上,鼓励他们爬过“深滩”,结果发现爬行时间在6周以内的婴儿并未表现出人们预期的回避反应,而婴儿对“深滩”的回避常常在其会爬6~8周后出现。随后,研究者选取不会爬和会爬行的相同月龄婴儿(7.3个月),将其面朝下,平举到一定高度后分别在“深滩”、“浅滩”上方缓慢下降,并比较其心率变化。不会爬行的婴儿在其下放到视崖两侧过程中的心率变化均不明显,而会爬的婴儿在下放到“深滩”的过程中心率加快,在下放到“浅滩”的过程中心率没有显著变化。
为进一步证实爬行经验与婴儿深度知觉发展的关系,又选取6、7、8个月会爬的婴儿,分别鼓励他们爬过“深滩”和“浅滩”。结果表明,婴儿爬过“深滩”的可能性与开始爬过“深滩”前的犹豫时间都与爬行经验显著相关,而与婴儿开始爬行的年龄无关。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婴儿深度知觉的发展不完全决定于其生理成熟,而与其爬行存在相关。会爬、而且有较丰富爬行经验的婴儿表现出较高的水平。
在第二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运动经验对婴儿深度知觉发展具有的重要作用,但是影响婴儿深度知觉发展的运动方式并不是唯一的,也不局限于爬行,只要能带来相似的经验,不同的运动方式就具有相似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