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建山学校退休教师们的慈善情怀
人往往需要一种精神:一种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一种乐于助人的感恩精神,一种敢于追求的人生精神。这样,生活才会充实,生命才会绚烂,而这些精神在建山学校的退休老教师们身上得到了充分地体现。说起建山学校的退休老教师们,一种敬佩之心油然而生,一是因为他们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教师,一生充满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二是因为他们生活好了,日子好过了,时刻不忘对党和人民的感恩;三是因为他们时刻不忘对社会的一种责任使命感和一个老教师的奉献精神。
慈心有为,行善有责。说实话,想写他们的事情太多,一时间却思绪万千,一张张和蔼的笑脸映入眼帘,一幅幅暖人的画面浮现眼前,倍感温暖和亲切,但却笔尖凝涩,无从起笔,只能如拍照般缩短焦距,以几个特写镜头来呈现建山老教师们的慈心善举:
镜头一:捐资助学献爱心。
2010年9月6日上午的早操时间,建山学校全体师生齐聚操场,老教师们在国旗下隆重举行“捐资助学献爱心”活动。
为积极配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关心贫困生,关注贫困家庭,建山学校的老教师们早在5年前就成立了爱心助学基金会,你几百,我几十,纷纷解囊,慷慨捐助,并在每一年的教师节前夕开展这样的活动。08年是1200元,09年是1500元,而在10年资助金额提高到2000元,资助了15名贫困生。一位得到资助的来自安徽农村的民工子弟——八年级学生孟娟在宣读资助感言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热泪盈眶,在场师生无不为之动情。是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美好,捐资助学献爱心是老教师们每年的常规工作,金额虽少,但包含着他们对山区教育、贫困学生的片片深情。薛可法老校长在捐助活动现场深情地说,“山窝窝里飞出金凤凰”是我一生最大的愿望!是啊,让“山窝窝里飞出金凤凰”是老一辈教育工作者们的不懈追求,也是现一代山区教师努力工作的不竭动力,更是山区百姓的希望和未来。老教师们退而不休,矢志不移,他们的爱心真可谓:人间自有真情在,一片丹心耀后人。
镜头二:他人有难我有责。
2008年5月16日上午,在学校退教协会上,老教师们正在开展“抗震救灾•情系汶川”捐款活动。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袭击四川汶川后,举国上下都在积极开展向汶川人们献爱心活动时,建山学校的老教师们也是心系灾区、情关汶川,他们通过电话联系,决定临时召开一次退教会议。会议的主题就是开展向四川人民献爱心活动。记得家住南京的退休教师殷汉良,那天他特地从南京赶来,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能够在捐款现场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身体常年有病,腿脚不便的毛老师也赶来了,就连年近九旬的唐凤岐老师也在他儿子的护送下来校参加活动……。他们热情高涨、慷慨解囊,不一会儿捐助金额就达5000余元,其中老党员们还缴纳了特殊党费。记得当时在场捐款的巢金科老师说:“扶贫济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汶川与我远隔千里,我已是个古稀老人,不可能亲临灾区,可我与汶川人民心连心,只能向灾区人民捐点钱来表示自己的一点心意。慈善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更可况我们是人民教师呢?”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像一束阳光,它润育着真,折射着善,升华着美,既可抵御严寒、融化冰雪,亦可消除干旱,带来雨露。这就是建山退休教师们人生的一种高尚博爱、乐于奉献的精神境界,一颗令人肃然起敬的爱心。
镜头三:白发依依情更浓。
说到慈善,你马上会想到的是那些巨贾富商们捐了多少多少钱、物,建了多少多少所希望小学等,你会认为,他们的钱财很多,捐点出来也是理所当然的。试问,一个百万富翁捐一千元和一个乞丐捐十元,哪个更值得尊敬?我认为都值得尊敬。人的能力有高低,力量有大小,可爱心无贵贱,捐钱捐物是一种慈善,而发挥自身特长,为社区、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是一种慈善。
2011年4月23日早晨,后巷高桥村校外辅导站,年逾八旬的宦顺通老书记、老教师在正在给学生讲“革命烈士——宦德胜”的故事。
建山学校的退休老教师们基本上都是本地人,他们看到很多学生在双休日不是进网吧玩游戏就是三五成群在街上闲逛,很是为当地青少年的成长担忧。09年上半年,他们在镇关工委和学校退教协会的指导下积极和村委会联系,在建山辅导区成立了高桥和建山两个青少年校外辅导站,其目的就是利用节假日时间把周边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校外辅导。辅导站成立后,很多老教师又有了大展身手的用武之地。乒乓球小组、书法小组、象棋小组、茶叶栽培小组等各项活动很快就吸引了很多学生前来参加。老教师们看到来辅导站的学生数越多,越是兴奋,仿佛有使不完的劲,用不完的力,依稀又回到了昔日的“三尺讲台”。辅导站的建立没有伸手向群众要一份钱,很大一部分报刊杂志和设备器材都是老教师们自己掏腰包解决的。为了让学生能在辅导站学有所获,他们制定了规章制度,定期开展活动,对表现好的学生还定期到学校利用广播进行表扬和鼓励。辅导站的建立不仅是学校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的课外延伸,更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他们再也不用在节假日自己要上班而孩子没人管的事而担忧。
走在炎炎暑期的高桥大街上,你可能会看有几名老者臂带红袖套进入网吧或游戏厅,那是老教师对“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网吧和游戏厅”进行义务巡查。当你看到老教师们银发飘飘、精神抖擞地扛着“建山校外辅导站”红旗,带领一批学生走在马路上时,那是老教师们带领学生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当你看到老教师们走街串巷,那是他们在和群众交流谈心,倾听群众心声,了解基层民意……。当然也有个别人不理解他们的行为,认为他们是老了老了还要图虚名,谋私利,有点时间还不如在家干点家务活,即使去茶馆店搓搓小麻将或去澡堂子泡泡澡也来的痛快点。可丁志堂老教师告诉大家的是:“人虽老,可精神还在,能在有生之年为社区、为下一代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比搓麻将或喝闲茶更有意义。”老幼互动,快乐无限,一个个容光焕发的老人,他们是春天里最美的夕阳,夏日里最绚的晚霞,秋季里最红的枫叶,寒冬里最纯的飘雪!他们的举动真可谓:晚霞有情洒金辉,春雨无声润嫩木。
荣誉是对他们莫大的奖赏,责任是他们一生的追求。他们的善举换来了建山学校退教协会08年被评为“后乡镇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 09年被评为“丹阳市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10年被评为“镇江市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
爱心是一种责任,慈善更是一种精神。在此也祝愿建山学校的老教师们健康长寿、愈老弥坚! (思拙笔钝,以此小文感谢建山学校的退休教师群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