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49|回复: 3

中国高铁故障频发引关注 日韩媒体“幸灾乐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4 18: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来源:东方网 2011年07月14日13:43
  据7月14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中国高铁又出毛病了!”京沪高铁接二连三的事故不仅引来国内舆论的批评潮,还把“丑”出到了国外。在两个比中国发达的近邻韩国和日本,媒体对中国高铁的冷嘲热讽尤其多。韩国有媒体给中国高铁贴上“故障铁路”的标签,日本《产经新闻》用了“中国的盗版新干线很快就出故障了”这种幸灾乐祸的标题。

  韩国和日本两个近邻无疑是中国人之外最“关心”京沪高铁故障的两个国家。韩国《首尔经济》13日将中国高铁称作“故障铁路”。韩国YTN电视台报道说,从上海始发开往北京的G114列车13日上午在江苏省紧急停车,一个半小时后换备用车前行。韩国《亚洲经济》称,中国网民得知该消息后“叹息声一片”。

  《朝鲜日报》13日称,京沪高铁是世界上行驶距离最长的高铁,中国政府为此大张旗鼓进行宣传,但是开通不久就接连发生故障,外界纷纷指责说,有关部门是不是迎合共产党建党90周年而勉强提前开通。《东亚日报》12日报道的标题是“接连出现故障中国高铁的耻辱”。文章称,“事故原因是强风和暴雨”的说法难以服众,很多人将矛头对准铁路部门。韩国《国民日报》称,自称有世界最高技术水平的中国高铁居然因为刮风下雨就停摆,真是让人无话可说。

  日本媒体上嘲讽的声音更多。《产经新闻》11日以“中国的盗版新干线很快就出故障了”为题报道了上周日京沪高铁山东段因雷击断电的事故。时事通讯社13日说,中国高铁在4天内出现3次事故,有人质疑道:“这样的水平还申请专利?难道要申请"世界高速铁道事故频率标准"的专利吗?”

  日本2CH网站上许多网民就中国高铁事故留言。有人写道:“中国匆匆忙忙地模仿人家的技术,必然不断发生事故,满怀不安体验事故的刺激就是中国人的专利。”在雅虎日本网站上,有人甚至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高铁什么时候会发生大事故?”
 楼主| 发表于 2011-7-14 18: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铁道部:对个别日媒对京沪高铁幸灾乐祸表示遗憾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年07月14日17:21

资料图:6月30日,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中新社发 富田 摄

  中新社北京7月14日电 (记者 石岩)针对日前有日本媒体对故障频发的京沪高铁“幸灾乐祸、借题发挥”的报道,中国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14日表示遗憾,并称“中国人有能力解决好自己的问题”。

  6月30日正式开通运营的京沪高铁一直被日本一些媒体称为“盗版日本新干线”,最近4天,京沪高铁接连发生3起故障,日本《产经新闻》遂以“中国的盗版新干线很快就出故障了”为主题进行报道,引起了中方不快。

  “关于日本媒体对中国高铁盗版谬论,我们已经做了充分回应。这里我只想问一句:日本新干线也时常出故障,那么他们又是盗了谁的版?”王勇平不无愤慨地说:“事实上,日本新干线在全线开通的第一天就曾经出现停车一个小时,导致沿线列车大规模晚点,就在近两年,新干线也经常出现故障导致停运的问题。”

  王勇平介绍,2010年12月4日,日本东北新干线开通运营首日,就因故障停运1小时。今年1月15日,日本东北新干线接连发生两起故障,造成东北新干线、山形新干线和秋田新干线停运,经过4个多小时的抢修,才恢复运行。1月17日,东京新干线列车控制系统又发生故障,导致东北、上越、秋田、山形和长野5条线路的新干线列车全部停止运行,最长延误时间2小时13分,8万多人出行受到影响。

  王勇平称,欢迎境外媒体关心关注中国高铁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善意的批评,但是对个别媒体不顾事实、幸灾乐祸、借题发挥的行为,他“表示遗憾”。

  “总归一句话,中国人有能力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别人还是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再说吧。”王勇平如是说。
 楼主| 发表于 2011-7-14 18: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人民日报:铁路改革不妨从高铁开始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1年07月14日06:38
  无论是对故障原因的讳莫如深,还是对列车应急服务的准备不足,抑或是对事后赔偿的断然拒绝,都带有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是长期缺乏市场竞争下“铁老大”养成的痼疾。然而,“铁老大”必须意识到,高铁来了,自己所处的市场地位变了!过去,铁路发展主要依赖装备现代化的提速。现在,更需要服务精细化和运营市场化的提速。

  京沪高铁开通不到两周,4天3次故障,列车大面积晚点,其运营品质和工程质量遭到了社会质疑。身边不少人都在追问,“京沪高铁究竟怎么了?”

  平心静气而言,处于磨合期的高铁,偶然因天气等不可测原因,出现不影响安全的故障,大部分旅客还是可以理解的。然而,面对如此密集的故障,铁路部门只是强调“京沪高铁有非常高的安全系数,任何一点故障系统会自动导向安全”,实在无法服众。故障究竟是何缘故,这些故障为何在试运行中没有检测出,今后类似故障会否持续发生,持续发生故障后的高铁是否还能安全运营……这些百姓最关心、也最应该知晓的问题,无论是作为行业主管的铁道部,还是作为运营单位的京沪高铁公司,都没有在第一时间站出来耐心解释。这才是让公众无法接受的。

  高速铁路是铁路技术升级的新成果。由于不了解、不熟悉,许多旅客对其如此高的运营速度和如此密的发车频率,本就心存畏惧和疑惑。在发生故障时,就更需要铁路部门在第一时间站出来解疑释惑,稳定旅客情绪,消除社会恐惧。

  高速铁路又是铁路部门投向市场的新产品。高铁票价远高于普速铁路,因此旅客的消费预期也高了,不仅对列车准点率、舒适度有着更细致的要求,也在服务赔偿等方面有着更强烈的维权意识。但是,在列车故障期间,列车服务混乱、物资供应不足;故障解除后,责任认定不明、赔偿标准不清,这些都会损害高铁的市场信誉,使消费者避之唯恐不及。

  无论是对故障原因的讳莫如深,还是对列车应急服务的准备不足,抑或是对事后赔偿的断然拒绝,都带有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是长期缺乏市场竞争下“铁老大”养成的痼疾。然而,“铁老大”必须意识到,高铁来了,自己所处的市场地位变了!

  传统铁路票价低、运力有限,即便不改善经营,也常常“一票难求”,可谓“江湖独大”。再看高铁,一方面其运力足、票价高,基本属于买方市场,供大于求。另一方面它又有民航作竞争对手,两者势均力敌,谁的营销手段差了、服务标准低了,都有可能换来“空舱率”。特别是对于投资2209亿元的京沪高铁,经营优劣直接决定了其投资回收周期的长短。

  面对这样的竞争势态,铁路不能仅靠硬件投入来谋求发展。过去,我们处于高铁的大规模建设阶段,铁路发展主要依赖装备现代化的提速。现在,我们处于高铁大规模投入运营的阶段,有了好路、好车、好站,更需要铁路服务精细化和运营市场化的提速。换言之,过去发展靠建设,如今的发展要靠改革,只有让软件和硬件配合起来,中国铁路客运才能快起来,旅客出行才能顺起来,货运才能多起来,物流成本才能低下来!

  改革虽难,但并非无迹可寻。答案在旅客身上,铁路客运市场归根到底是旅客给的,旅客的期待就是铁路服务改革的方向。答案也在同行身上,海外高铁运营多年,历经市场洗礼,在应急、赔偿等各个方面都建立了较完善的系统与标准,中国铁路不妨“拿来”。

  实际上,铁路改革已经箭在弦上。近年来,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增长较快,装备现代化水平逐年提升,但是铁路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市场份额却在持续下降。2010年铁路客、货运周转量的市场份额分别比 2000 年下降了约 5个百分点 和 11个百分点。由于缺乏市场意识和竞争能力,本来最低碳、最经济的铁路运输,早就让出了市场的半壁江山,丢掉了“老大”的地位。

  如今,高铁大规模投入市场,对铁路而言,既是改革攻坚期,也是历史机遇期。铁路部门不妨以高铁为突破口,深化改革,优化服务,提升自己在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市场份额。那时,“铁老大”才算是响当当的“老大”!
     
发表于 2011-8-24 23: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就是看不得别人好,我们国家也这样,没事,让他们讲讲,又不少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11-26 09:56 , Processed in 0.06720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