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京杭大运河漕运经济兴盛时期,杭州、苏州、扬州和淮安逐渐成为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时有“南有苏杭、北有淮扬”之说。
杭州
有着八千年文明史的杭州,是京杭大运河的南端起点,“杭州”之名也是因河而生,独特地理位置使其占尽了优势。
隋朝时,由于江南运河的开通,杭州因河而兴。在唐代,杭州倚借通江达海的大运河与广州扬州并列为中国三大通商口岸。南宋时期,江南漕运达到鼎盛,手工业和商业空前繁荣,杭州市人口达一百多万,跻身世界十大城市行列。到了明清两朝和民国时期,运河两岸官办粮仓集聚,被誉为“天下粮仓”。
现代文化,即长江文化在历史上居于支配地位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的答案是:大概可以上溯到一千余年前,核心地点就是杭州。他进一步解释说:“南宋以后,继承它的元是蒙古人建立的,他们将大都即北京城定为都城。不过元统治者并不能真正受到汉人的敬服,在当时汉人的心目中,都城依旧是杭州。”
淮安
由于明清时期确立了以内河为主的漕粮运输制度,设立统管中国漕运的理漕长官驻节淮安,同时,负责督运漕运的总兵也驻节于此,与漕运总督并称文武二院,加上漕运总督兼任巡抚,实际上淮安成为苏北和皖北的地区政治中心。
淮安还在明时建立了中国规模最大的漕船制造厂,仅1490年至1544年的五十余年间,在此营建的漕船就达三万多艘。淮安的常盈仓有八百间仓房,可容纳150万石漕粮,其交通枢纽地位之凸显促使了商旅辐辏的城市繁荣。
有学者认为淮安是“运河之都”,历史上发挥着五大中心的重要作用,即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漕运指挥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船制造中心、粮食储备中心、淮北食盐集散中心。它是一座典型的因运河兴而兴,因运河衰而衰的城市。
苏州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始凿于春秋末期。在苏州建城(公元前514年)后的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开凿了由苏州至无锡、常州入长江的运河。
隋唐以后,苏州因大运河而成为万商云集的繁华之地,至明清而一跃成为东南的一大都会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业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
商市从“吴阊到枫桥,列市二十里”。阊胥两门是“百货堆积,店铺毗连”,成了“万商云集,客货到埠,均投出售”的商贸中心。不仅如此,沿运河往西,繁华一如苏州城。枫桥一带是米豆交易中心,每年贸易量达百万石。及至浒关,亦成“十四省货物辐辏场所,商船往来,日以千计”。“五更市贾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的诗句是对当时苏州繁华景象的极好写照,而这一切,均由大运河而生。
扬州
千里运河,万里长江,惟一的交汇点就在扬州,同时它也是整个中国大运河的发端,历经汉代的富足,唐代的鼎盛,清代的辉煌,史称“扬一益二”。河兴城旺,“十里长街市井连”、“夜市千灯照碧天”、“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都生动反映出这座古城的繁华胜景。
到了宋元时代,普哈丁和马可·波罗等外国人由运河来扬州,从事商业、旅游和宗教活动,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融。在清代,扬州成为中国盐运和漕运的中枢,商贾云集、群贤毕至,扬州成为当时全世界超过五十万人口的十大城市之一。【567818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