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生局长微博开房告诉我们,激情是可以让人愉悦的;而药家鑫事件则向我们展示了,激情是可以杀人的。中国铁路用十几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用几十年完成的道路,甚至连奥巴马都对中国高铁竖起了大拇指,在这样大跃进式的激情迸发之下,中国铁路能有如此神速的发展,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然而,它的双腿跑得太快了,却如动画人物一般,把脑袋远远甩在了身后。“7•23”温州列车追尾事故,只是在这速度与激情“碰撞”下的必然结果而已。
华尔街日报报道了一则有意思的细节,京沪高铁抵进上海时,一位实习列车员问一位在列车上采访的美国记者,说美国有高铁了吗?这位美国记者说,基本没有。列车员沉默了一会儿说,哦,真的吗?脸上露出抑制不住的笑容。尽这位自豪的实习列车员默默无闻,却是整个中国铁路建设者和管理者的缩影,单纯地追求发展速度,以此期待得到别人的肯定,来证明自己的政绩和优势,可单从京沪高铁正通不到一个月以来,就发生了大大小小多少次事故呢?
温州动车碰撞事故之后,各大新闻媒体都在长篇累牍地寻找着失误和过错所在,也许从这个事件本身而言,我们能够找得到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然而,却无法完全保证今后不会再出现类似的事故。从深层次的原因来看,中国铁路政企不分的自然垄断或国家垄断性质,扭曲了铁路本身的公益或者商业属性,转变成了经济发展成果,或者某些领导、部门政绩标榜的平台。的确,我们有了发展的速度,但是这值得我们自豪吗?同样是高速铁路的日本新干线,47年未发生一起死亡事故。在这样的记录之下,中国铁路又有什么可以称道和自豪的呢?
原本2020年以后规划的郑渝高铁、昌吉赣高铁、赣深高铁,现在竟然2013年就要通车,连新疆也规划了3000公里的高铁。试问,在技术尚未成熟,管理尚待提高,安全尚需保障的情况之下,中国铁路建设管理部门是要将害人进行到底吗?在进入高铁时代以后,大批的普通客车被取消,民众购买价格高出许多倍的动车、高铁车票,难道也是为了感受中国式的发展速度和激情吗?除了高收入群体,谁能把“时间就是金钱”高举于头顶呢?事实上,百姓需要的不只是交通工具的快捷高速,环境可以差些,速度可以慢些,但安全必须有保障。
有新闻称,就在事故动车的黑匣子刚刚找到时,同一条线路上的车就已经开了出去,没有停运检查整改,没有找到技术或管理上的原因所在,相关部门竟如此仓促和急不可耐。笔者不清楚,美国奥巴马看到温州动车事故处理情况的消息,是不是还会竖起大拇指:中国铁路,你们真是什么都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