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00|回复: 5

常州明确39个重点项目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丹阳能力有限 每年做好一两个总可以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16 10: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齐梁君子 于 2013-5-16 11:13 编辑

常州明确39个重点项目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13-02-05
      2013年2月4日,常州市召开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动员大会。市委书记出席大会并讲话,市长作动员部署。动员大会提出,常州市确保2015年申报成功。
  市领导和常州各辖市、区相关部门重点项目涉及的有关镇、街道、行政村和文保单位,以及常州市部分文史专家,共200余人与会。会议由市委副书记主持。会上,公布了《常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方案》,包括工作目标、职责分工、三大实施阶段、组织机构工作要求、重点项目等。
  按照方案,常州市将重点实施39个项目,2015年前完成16个重点项目和13个重点项目的主体工程,启动10个重点项目。这些项目涉及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古运河保护、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扩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研究等九大方面
  常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同时确定。书记、市长任组长;四位市领导任副组长。
  会上,还公布了常州市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宣传语——“开吴之地,名士之城”。
  常州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要全面认识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重大意义。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传承历史文化、凝炼城市精神、提升常州市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是塑造精品城市、彰显特色风貌、成就常州市新形象的强大支撑;是转变发展方式、增进民生幸福、加快常州市现代化的巨大动力。要全面把握原则要求,做到传承历史、融合创新;软硬并举、有形有韵,统筹谋划、凸显价值;名城申报、重在建设;广泛参与、群众满意。要全面提升建设水平,包括提升组织领导力、规划调控力、工作执行力,宣传影响力和督查推动力。
  常州市长作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动员部署。他指出,悉心保护文化资源,倾力激发文化活力,常州市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备良好基础;要遵循历史文化规律,着力构建传承体系,明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要求;要科学谋划名城申报,明确建设目标定位,全面完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任务;要凝心聚力抓推进,精益求精保实效,为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提供有效保障。
   常州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时间表
  (一)动员准备阶段(2013年2月前):明确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目标,开展实地考察、专题调研、分析论证,把握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关键环节和需突破的难点;成立申报工作组织机构,召开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动员大会,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宣传发动;完成《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2-2020)》修编初步成果;启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9个重点项目前期工作。
  (二)具体实施阶段(2013年2月-2014年12月):全面推进实施39个重点项目,确保时序进度;邀请国家、省相关领导与专家来常实地考察、调研、指导和论证;按照申报程序和要求,组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材料,经省政府同意后,向国务院提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三)迎接检查阶段(2015年1月-12月):按计划继续推进实施重点项目;召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迎检动员大会;邀请国家、省相关领导和专家来常检查、验收历史文化名城相关建设项目;邀请国家住建部、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来常论证,确保2015年申报成功。
1360027405_3238.jpg
1360027179_744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5-16 10: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白龙娘娘传说、天目湖砂锅鱼头也是常州市级非遗了 2013-5-16
      5月15日,常州市政府公布了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榜上有名的共有25项,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美术、技艺、医药六大类别。在传统技艺方面,市民们熟知的湟里牛肉烧制、焦店扣肉烧制 、天目湖砂锅鱼头制作、溧阳扎肝制作等技艺都分别入选。
第四批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共25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
   一、民间文学(6项)
  1      淹城的传说                             武进区
   2      武进歌谣                                武进区
   3      白龙娘娘的传说                    武进区
   4     “游子吟”传说                         溧阳市
   5      史贞女传说                             溧阳市
   6      伍员山神佑伍子胥的传说        溧阳市
   
二、传统音乐(1项)
   7      水母山狮鼓                            溧阳市
   
三、传统舞蹈(4项)
   8      调三十六行                             武进区
   9      狮舞(孟河古村太平青狮)      新北区
   10     狮舞(竹箦青狮)                  溧阳市
   11     马灯舞(上宅里将军马灯)     溧阳市
   
四、传统美术(2项)
   12     湖塘剪纸                              武进区
   13     铜刻                                    新北区
   
五、传统技艺(9项)
   14     湟里牛肉烧制技艺                 武进区
   15     焦店扣肉烧制技艺                 武进区
   16     常州铳管糖制作技艺              武进区
   17     常州黄酒酿制技艺              新北区
   18     东坡红友酒酿制技艺              天宁区
   19     天目湖砂锅鱼头制作技艺        溧阳市
   20     溧阳白芹壅制技艺                  溧阳市
   21     溧阳扎肝制作技艺                  溧阳市
   22     江南古建筑营造技艺               常州市
   
六、传统医药(3项)
   23     常州屠氏中医内科疗法           钟楼区
   24     常州朱普生骨伤科疗法           天宁区
   25     韩氏祖传关节病中医疗法        金坛市
     
 楼主| 发表于 2013-5-16 11: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常州青果巷内250多年的阳湖县城隍庙戏楼修缮启动  2013-05-08 常 州 日 报   
我们丹阳拥有江南地区独一无二的清代土地庙壁画——全州厚城土地庙 延陵庄湖土地庙
20130508010511_59638.jpg
      常州市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古城隍庙戏楼——已有250多年历史的阳湖县城隍庙戏楼,日前已启动修缮工程。这是常州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9项重点工程之“常武戏楼群”中修缮的首个项目,因为它位于青果巷口,也成为保护利用该历史街区的前期工程。阳湖县城隍庙戏楼位于青果巷东端原新坊桥小学内。
  史料记载,该庙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光绪二十二年对大殿及戏楼进行修缮。刻于光绪二十二年的《阳湖县增修城隍庙记》石碑,嵌于戏台楼下东墙,上载“戏楼特高,春秋致祭,作乐以娱神。复取古今忠孝节义故事俾梨园子弟演之”。
  城隍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的守护地方城池之神。常州城内清代原有4座城隍庙,该戏楼是目前仅存的一座城隍庙戏楼,对研究当时当地的民俗、戏曲、建筑等有重要意义。
  据常州文保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清代时,全国有名的戏班子经常在此演出。从平面布局看,原城隍庙建筑有3条轴线,戏楼处于当中主轴线上。戏楼主体与两侧建筑色彩素雅,室内装饰构件丰富,歇山顶由小青瓦覆盖,显得朴实、大方,是苏南地区传统建筑的代表。
  在现场看到,城隍庙内建筑保留了戏楼及两侧部分,戏楼北侧建筑已不存。该戏楼坐南面北,台北原本直对阳湖县城隍庙大殿(1998年被拆除)。整座楼为歇山顶两层木结构,外形为大屋顶。戏台台口呈“凸”字形,面宽6.7米,进深4米,檐下3面均有人物走兽等木雕,柱头梁架饰脊斗拱承托,飞檐翘角,装饰华丽。正中木雕挂落下为场上吹打人位置。下层由4根麻石柱支撑,作出入口,砖雕门框仍保存“歌舞”、“升平”题额各1方。台后为子楼3间,作演员化妆室。戏楼与城隍庙大殿的两边,原有看楼上下各9间。
  整座戏楼东西宽14.25米,南北长15米,包括子楼,共占地39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戏楼曾于2006年修缮,原屋脊被更改,新作屋脊和吻兽,还有手持金箍棒的孙悟空立于屋脊之上。
  阳湖县城隍庙戏楼1987年被列为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与杨氏家庭戏楼、万绥东岳庙戏楼、礼嘉戏楼、顺庄戏楼、梅村真武庙戏楼以“常武戏楼群”之名,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负责此次戏楼修缮的是常州市晋陵投资建设有限公司,该公司前期建设部经理张建新介绍:“遵循修旧如故原则,戏楼将恢复屋脊原貌,重现舞台旧式,并对偏差10厘米的戏楼主体进行纠正。”
  据初步规划,阳湖县城隍庙戏楼修缮后,将保持原有的表演功能,并按照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的未来业态进行功能设计。


   
     
 楼主| 发表于 2013-5-16 11: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常州纺织业的大成一厂旧址修缮完工  2013-05-07  常 州 日 报
我们有三普重要新发现——丹阳纱厂
20130507002527_36372.jpg
       见证常州近代民族纺织工业崛起和发展的大成一厂旧址,目前已修缮完工,年内将对市民开放。
  大成一厂旧址坐落于和平北路与京杭大运河交界处,其前身是知名民族工业家刘国钧于1916年3月创建的大纶机器纺布厂,后改名为大成纺织染公司、国营常州第一棉纺织厂。
  随市有关方面工作人员探访了主体工程已完工的大成一厂旧址。大成一厂旧址包括一排老厂房、江南园林风格的求实园、刘国钧两层(局部三层)办公楼,均建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其中,求实园位于金水岸小区内部,老厂房和办公楼则位于小区外围。
  2008年,大成一厂旧址被列为常州市级文保单位,今年,被列为常州建设历史文化名城39项重点工程之一。修缮前,房屋有一定程度的损毁,一些国外进口的玻璃窗损毁严重,但主体结构完整。修缮后, 求实园呈现出小桥流水的江南庭院风格,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池塘水域面积、临水曲廊,在香樟密集处同时设计了水榭廊台,形成疏密有致、多层次的立体空间感。而由刘国钧当年亲自栽种的近百岁的香樟、银杏、雪松、腊梅等,都得以保存,数量繁多,掩映成趣。求实园内另有一座六角亭,园墙也重新砌起,并配有琉璃图案圆窗。老厂房坐东朝西,刘国钧办公楼坐北朝南,东西两侧有尖顶,两层带阁楼。老厂房与刘国钧办公楼南北相连,厂房与办公楼外墙均由青砖所砌,是典型的民国建筑风格。
  据常州刘国钧研究专家、刘国钧生前的秘书高进勇介绍,刘国钧与南通张謇、无锡荣氏家族等,都是推动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代表人物。刘国钧不仅从无到有创办了大成纺织厂,推动江浙乃至全国纺织业的迅猛发展,还数次在国难当头时捐资捐物,更在建国后主动要求公私合营。大成一厂作为刘国钧重要的实业基地,不仅见证了我市民族工业的发展,更为改革开放后苏南模式的破土而出奠定了深厚的工业文化底蕴。
  目前,大成一厂旧址所有权归我市体育局所有,在修缮过程中,得到市体育局、文管会、巨凝集团等多个单位的支持。求实园的设计方案由具有甲级设计资质的东南大学提供,全国闻名的苏州香山帮具体施工。据相关人员介绍,旧址将按照文保单位的标准布置,结合刘国钧的生平、我市纺织业的发展,举办一些文化展览和文化活动等。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07: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常州提3点要求:传承历史文化 推进名城申报 2013年05月21日 常州报  
      到2015年成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常州全市上下的共同期待。根据规划的路线图,目前39个重点项目都在全力推进中。昨天,常州副书记、副市长、政府党组书记费高云察看前后北岸、大运河常州段、青果巷等重要节点,要求从传承历史文化的角度,进一步完善规划方案,积极稳妥推进申报和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确保2015年申报成功。
      费高云对前阶段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和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给予肯定,同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一要以历史的责任感,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悠久的历史为常州留下了灿烂的文化,我们要从传承历史文化的角度,重视并加强对历史文化的保护。
      二要以开放的方式,完善各项规划和方案。从尊重历史、尊重文化角度出发,充分听取、吸纳专家和群众的意见,最终形成共识。同时,要善于挖掘历史故事,使之有形化、载体化。
      三要以积极稳妥的要求,推进历史文化保护。在修缮、保护、利用的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特别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业态设置上,要科学合理规划,既体现历史厚重感,又要有现代新气象。
      据了解,前后北岸走出了5位状元、3名榜眼和3名探花,是名副其实的中华状元街、龙城文脉地。无论是藤花旧馆、管干贞故居,还是将军楼,都静默地展现着古韵遗风、翰墨馨香。为了让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更多地释放出魅力,街区的业态将进行调整,预计除了苏东坡纪念馆、状元科举群馆等传承文化遗产的亮点外,还将植入创意公共服务、本埠名牌商号等业态。
      大运河常州城区段作为江南运河穿越南方城区的典型段落,被列入我国首批申遗名录,今年7、8月间,将与沿线24个城市共同迎接国际专家的现场评估。为保护好大运河常州段,推进申遗工作,常州已实施运河南移工程、开展专题研究、调查沿线文物资源、编制保护规划和加强沿线文保修缮工程等。同时,结合滨水绿化、配合整个古运河文化旅游规划而做的慢行系统,也即将实施。
      备受关注的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保护利用项目去年已正式启动,房屋征收、规划设计深化、修缮工程推进、业态策划等各项工作都在全面铺开。作为街区保护的先导工程,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阳湖县城隍庙戏楼的修缮保护已经开工。下一步,松健堂、礼和堂等文保建筑修缮工作即将启动,保留民居的修缮保护也将按照计划,组团推进。费高云要求做好建筑测绘资料的保存,并建立档案,便于修缮保护。
     
发表于 2013-5-22 08: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毁林容易护林难,里应外合更是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7-18 21:40 , Processed in 0.09235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