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27|回复: 2

隐于草际的历史珍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1 17: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文/庞冶

  今年五月,市作协由我牵线约请散文评论家王聚敏先生来丹给会员们讲讲散文写作,王先生欣然应允。
  王先生第一次来到这个具有6000年人文历史和2500年建城史的江南小城,作协的朋友都愿意他在讲课间隙能稍稍领略一下地方风情,首先想到的是陪他去看看南朝石刻。
  惭愧得很,我在这个城市生活了二十多年,也知道这里是闻名遐迩的齐梁帝里,有著名的南朝石刻群,然而单是听说,没有亲眼见过。
  第二天上午,我们一行6人,驱车出城三公里,行至乡野田间,远远看见一群石头隐于草际,兼作导游的作协石先生说,那就是南朝石刻其中的一处了。
  石先生和王先生也是初相识,一个是地主,一个是远客,却是相见即如故,亲近如兄弟,都是性情中人,且是同年生,就有这样的巧合。
  石先生对于本城的历史,早已了然于胸,他引着王先生边走边介绍,如数家珍;看得出来,王先生对历史也有相当的兴趣,身在异乡不再为异客了,他与石先生渐渐聊出了精、气、神,两人的容光几乎同时焕发了,旁边的我们也听得神迷。
  石先生这样介绍:
  “距今一千五百多年前,是个硝烟弥漫、帝王更迭的乱世,78年间,先后有15位萧氏皇帝轮流登场,缔造了有名的齐梁王朝。
  “丹阳是齐梁两代帝王的故里。齐朝的建立者齐高帝萧道成和梁朝的建立者萧衍等帝王就从丹阳这个地方走出,开始了他们的帝王生涯。南朝齐梁帝王死后大都归葬丹阳。
  “南朝石刻,其实就是齐梁帝王陵墓石刻。有史料可考的,丹阳计有13处之多。其中帝陵10处,王墓3处,帝陵10处。现存的11处、26件南朝陵墓石刻,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他指着面前的石刻群说:
  “这里就是梁武帝的父亲、文帝萧顺之的陵墓,是现存规模最为宏大,遗存最多的一处帝陵。那条绵延的泥路是当年的神道,那是天禄,那是麒麟,那是神柱,那是龟趺。”
  石先生侃侃而谈,我朝着这些历史遗物,陷入了沉思。
  这里,是一片田野和草地,极普通的江南农村景象,如果不是有这些石刻赫然在,谁也不会想到这里曾是帝王的陵墓所在地。
  1500多年前,一次次帝葬故里,一次次乡民恭迎,这里曾经发出过怎样惊天动地的声响?再风光的帝王终末“落叶”也要归“根”,这种精神的归依是朴素的,感人的,让叱咤风云一生的帝王多了一种沾有稻花香的真实和温馨。
  王先生注意到了我,他说,这些隐于草际的石刻,其实是历史的珍珠,它们用坚硬的质地让人们的想象力插上了翅膀,它们是历史学家们穿越时光隧道打开历史之门的钥匙,它们是历史的副本,历史学家往往从它们入手开始极为踏实的寻根究底。
  我说是的,这些历经1500多年风雨浸蚀屹立不倒的石刻,这些隐于草际用无声传递千年历史大音的石刻,正是一粒粒遗散在天地间的珍珠。
  
  与南朝石刻的偶尔相遇,让我感到震憾和相见恨晚,只是短时间内的访问和聆听,在我到底于心不足。回家后,我再寻典籍来查看,希望获取更多有关齐梁朝的讯息。
  眼睛一亮。
  《梁书•武帝纪》记载:梁大同十年(544年),八十一岁的梁武帝回到阔别五十余年的故乡,拜谒其父梁文帝的建陵。他感慨万千,诏曰:“朕自违桑梓,五十余载,乃眷东顾,靡日不思。今四方款关,海外有截,狱讼稍简,国务小闲,始获展敬园陵,但增感恸。故乡老少,接踵远至,情貌孜孜,若归于父,宜有以慰其此心。”
  又,《南史》卷六本纪第六梁本纪上:“梁高祖武皇帝讳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姓萧氏,于齐高帝为始族弟。皇考外甚清和,而内怀英气,与齐高少而款狎。尝共登金牛山。”
  眼前仿佛出现这样的电影场景:
  81岁的梁武帝,回到故里,看到父亲陵墓安祥地躺在山青水秀、飘散着泥土芬芳的家乡的怀抱里,看到乡民们前呼后拥地恭迎他,其情“孜孜”,十分感叹荣华权贵不过是芥粉、是浮云,唯有乡情是千年不倒的树,是常开不败的花,是春风吹又生的草。他激情勃发,挥笔写下那篇情真意切的散文般诏书。在他挥毫泼墨之际,画面切换到:
  在一座低矮的小山上,二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在树林里追逐嬉戏,一路欢声笑语;山脚下,一个不大的村庄,村庄的上空,炊烟袅袅,一个妇人的声音从村庄远远地飘扬过来:回家吃晚饭喽!
  两个孩子带着小跑一同下山。前面孩子的脸渐渐复原到提着笔的老年的梁武帝。
  
  历史就是这样,既遥远又真实,既模糊又清晰。
                                                                                               (1816字)

[ 本帖最后由 庞冶 于 2009-6-21 18:15 编辑 ]
发表于 2009-6-22 00: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庞老师,继续啊,让我们继续了解历史!
发表于 2009-10-14 17: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Q 庞老师对故乡充满感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6-7 02:06 , Processed in 0.06697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