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知青点里话知青(上)
1976年冬天,知达去了一次曲阿县棉纺厂建的“知青点”,留下了许多触目惊心的印象。
知青点是厂社挂钩,也就是说是以工厂为单位去某个人民公社挂钩,去那里选出一块地来建立一个知青点。因此这个知青点只接受这个工厂职工的子女,不是这个工厂职工的子女就没有资格进入这个知青点。父母所在单位没有能力建知青点的,就只能继续到农村去插队落户。能进入知青点的下放知青,相对来说是比较幸运的。
棉纺厂是曲阿县规模最大的国营工厂,财大气粗,1975年率先在离城三四十公里的建山公社建了全县第一家知青点。那里条件最好,也是全县知青最羡慕的知青点。知达虽然由于残疾免于下放,依然对这个全县知名的知青点非常向往,就在同学的邀请下,坐了两个小时的汽车,去参观了一次知青点。
知达在公路边下了汽车,然后又步行穿越了好几个山头,才到达地处丘陵山区的知青点。那里远离村庄和集镇,看上去有点像武打小说中的绿林好汉的山寨。只是没有山寨那样的围墙、岗楼和哨兵等。
棉纺厂的知青点之所以成为全县知青羡慕的地方,主要是因为这里实际上成了棉纺厂的分厂。知青们来这里既不需要下田种地,也不需要收割林麻,只要在这里的分厂上班做工就行了。知青点里还有棉纺厂专门派来的管理干部像知青的父母一样照看着知青的生活、工作、学习。
这样的知青点,既解决了知青与当地农民争地的问题,也解决了城市知青不会干农活、不适应农村生活等问题,还解决了城市里的国营企业劳动力不足又不被允许擅自招工的问题。在知青点里,知青们除了工作之外,还被组织起来参加各种政治学习和文体活动,除了地点在偏僻的农村这一点之外,其他方面与在城市里的工厂上班几乎没有什么大的不同。
知达来知青点之前已经与同学阿忠约好,可是由于不习惯走山路,到得太迟,阿忠已经吃过午饭去上班了。好在知青点里许多人都是同学,虽然没有见到阿忠,还是受到了其他没有上班的老同学的热烈欢迎。在那样一个远离县城的地方,每天除了知青点的人之外,几乎看不到其他人,知达的出现,也给老同学带来一点新鲜感。老同学之一的小叶热情地把知达带进了他的宿舍。
小叶1975年毕业时还没有满十八周岁,所以在城里留了一年才下来,就成了来这个知青点的第二批人员。第二批知青的宿舍还没有建好,被临时安排住在将来用着车间的临时宿舍里。
知青点的临时宿舍门口挂着稻草帘,江南的冬天比较冷。掀起稻草帘,再推开木门,只觉得眼前一片黑暗。等眼睛适应了屋里的昏暗才看清楚,屋里是两排长长的地铺。地铺是直接在水泥地上铺稻草,稻草上加草席、棉花垫、床单、棉被等。统一头靠墙,脚朝屋子中间的通道。每张地铺之间相隔一米多,房间里住了有六十几个人。
知青点与城里的工厂一样,采取24小时三班倒,宿舍里永远有人,也永远都有空床位,不管什么时候城里有人来,都有床铺可以睡,完全不需要到村里去住旅社。事实上那个偏僻的地方也根本就没有旅社之类的地方。
小叶笑着对知达说:“你不要看现在这里人多,一到晚上,这里就一个人也没有了。”
“到哪里去了?”
“全部谈对象去了。不是在女生宿舍,就是在树林里、小河边,反正这个最大的通铺间是一个人也没有。”
“我听说你们知青点好像有纪律规定,下放几年内不准谈对象吧?”
“是有不准谈对象的规定,可是,不谈对象,下了班干什么呢?刚来的时候,领队的指导员还抓得很紧,现在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了,甚至明确暗示,只要不搞大肚子就行。其实也不是领队的指导员要管,而是那些知青的父母要求他们这样管。知青点是厂里办的,如果女孩子肚子搞大了,女知青家长找到厂里去,厂里没法交代。”
“下班以后没有什么文体活动吗?”
“有。刚来的时候,领队的就喜欢搞文体活动,结果文体活动反而加快了男女之间的恋爱速度。现在除了政治学习,领队最怕的就是让男女知青聚到一起。”
“有没有和其他知青点之间的联系,或和那些单独插队的知青之间的联系?”
“听那些老知青说,没有建立知青点之前,知青之间的联系很多,尤其是一旦一个知青在乡村受了欺负,会迅速联系到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知青来帮忙。有不同城市知青之间的矛盾,也有知青与当地农民之间的矛盾,还有同一个城市不同帮派之间的矛盾。”
“知青之间已经形成了帮派?”
“有,没有怎么生存?不过还没有发展到小说中写的那样正式的程度,基本上属于原始状态的。不过只要一个知青打架打出了名,很快就会有许多知青自动地聚集在他的周围。别人有什么事也会去请他来出头。反正下放到农村的知青原本都有一肚子的不满,只要随便有一个领头的一喊,许多人就跟着去了,等于是借机会发泄一下。”
“现在如果有人来这里喊你们去打架,你们会去吗?”
“现在估计去的人会少许多。一方面有领队的人管了,另外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出去惹事生非。而且像我们这些没有后门的人,总也希望通过好好劳动锻炼的表现,早一天调回城里去。”
“你们与当地的农民关系怎样?”
(未完待续) 2008/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