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51|回复: 9

常州“申名”开始最后冲刺 丹阳仍旧在睡大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3 10: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常州“申名”已报国务院审批 古色关不住  2014年03月13日 常州晚报
常州名城保护.jpg
      中国常州网讯 昨天获悉,《常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20)》近期获省政府批准实施,3月10日,省政府将包括该规划在内的常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相关材料转报至国务院。至此,常州市“申名”进入新的工作阶段。
      紧接着的好消息,继去年9月常州杨桥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之后,新北区孟河镇、武进区焦溪村,近日分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在各自的类目中,它们都是常州第一个成为国家级的单位,这为常州“申名”充实并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3年2月,常州成立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领导小组,“申名”工作正式启动。据介绍,常州“申名”分为3个阶段工作,分别为动员准备阶段、具体实施阶段和迎接检查阶段。
      据常州规划部门介绍,该申报材料包括“一套规划、七项制度、五套材料”。“一套规划”即《常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20)》;“七项制度”是指《常州市市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办法》、《常州市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办法》、《常州市文物保护办法》、《常州市地下文物保护办法》、《常州市大运河遗产保护办法》、《常州市博物馆公益事业捐赠办法》、《常州市不可移动文物认养管理办法》等七项与名城保护相关的管理办法;“五套材料”即申报材料系列、多媒体材料系列、历史文化街区材料系列、其他相关保护规划系列以及特色材料系列。申报材料共6册,包含近40万字和近1500张图片。
      保护规划:专家引领,公众参与,确保科学性和前瞻性
      为保证该保护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这一年多里,市规划部门会同市相关部门赴北京、上海、苏州、无锡、泰州等城市学习考察,征询国家文物局、清华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和机构的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为规划的修改和完善一次又一次地添砖加瓦,市民规划师和普通市民的积极参与,为规划更好地接上地气、服务于民提供了支撑和保障。据了解,申报材料中的近1500张图片,是从10万多张现场拍摄和资料图片中筛选出的。2013年12月,该规划通过省级专家论证。今年2月19日,该规划经省政府批准。
      保护体系:科学完整,市区全覆盖,分为两个部分、四个层次
      保护规划总体上建立两个部分、四个层次的保护体系,覆盖全市区范围。两个部分是指市区范围内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四个层次包括市区、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历史文化遗存(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历史环境要素)。
      常州市区保护结构为“一带串一城,众河育群星”。“一带”是指中国大运河(常州段)遗产;“一城”是指历史城区;“众河”包括市区范围内体现历史文化价值的水系; “群星”是指市区历史村镇及各级各类历史文化资源。
      常州历史城区的保护结构为“三河四城、两轴七片”。“三河”为古运河、明运河及关河;“四城”为“内子城-外子城-罗城-新城”的四圈层城垣轮廓;“两轴”为沿延陵路(原子城河-顾塘河)展开的城市传统文化展示轴,以及沿北大街(原府直街)-南大街展开的城市传统商业轴;“七片”是指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南市河历史文化街区、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天宁寺-舣舟亭历史地段、锁桥湾历史地段、南河沿历史地段、三堡街-西直街历史地段。
      保护规划确定了常州历史城区保护范围以五代罗城为核心,东至舣舟亭公园,南至大运河,西至锁桥湾河,北至关河,用地面积5.51平方公里。并明确了该范围内的功能定位、传统空间格局和风貌的保护、历史街巷的保护、建筑高度控制、用地布局调整和人口容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道路交通、市政配套设施、综合防灾等规划要求,形成多领域、多层次、网络化、全覆盖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
      保护方法:推出创新举措,集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多方筹资于一体
      该保护规划确定了科学保护、依法保护,合理利用、永续利用,特色传承、统筹协调的保护原则。
      在保护方法方面,规划明确提出,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和建设的专项资金,并列入市财政预算;鼓励社会力量捐助或通过其他多种形式筹集保护资金。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专家领衔、公众参与、部门协同的名城保护机制和途径;积极探索名城保护工作中的资金多元化筹措方式、土地置换政策、户籍制度改革措施、保护修缮利用模式等创新举措。
      满目古色关不住 一镇一村相映红
      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的申报工作早在2010年就开始启动。当年,常州规划部门组织普查市区的古镇古村,并初步拟定出常州市古镇古村落名单。2011年,规划部门根据古镇古村落普查结果,组织编制了孟河古镇保护规划、焦溪古村落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
      2013年4月,孟河镇、焦溪村和杨桥村的历史文化名镇和历史文化名村的申报工作启动,当年6月通过了省专家组考评。8月,孟河镇、焦溪村分别“升格”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9月,杨桥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4年2月,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批准,孟河镇、焦溪村列入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录,分别成为常州第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第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孟河古镇,齐梁故里焕新生
孟河老宅.jpg
      如果你来访古,这里的老街、老宅、老庙以及小黄山,最值得留览
      2500多年前,吴王夫差开挖了我国南方第一条大运河,它的终点,就在这孟河江畔。如今,这条古运河的遗址还在孟河老街边静静地沉睡。当你对书本上介绍的“齐梁文化”一知半解,可以到孟河的东岳庙、古戏楼、九龙禅寺走走转转,或许就有了灵感。身边人身体抱恙,依然会想到去拜访孟河医派的后人医生们……孟河古镇的历史,是活着的。保留下的古风韵,依旧触手可及。并且,在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契机下,定会焕发出别样新生。
      这里是萧整率族人过长江后的最早落脚点,孟河医派的影响辐射全世界46个国家和地区
      孟河第一个有记载的名称叫“河庄”,这个名称始于汉朝,《孟河乡志》上记着:“‘河庄’之名始于公元25年”。 汉朝,司马迁外甥杨恽之子贞道避难至此,以父名为姓,从此,这里走出了大批恽姓名人,我们最熟悉的,是恽代英。
      南北朝时期,萧氏家族在萧何二十世孙萧整带领下在“武进东城里”落户,这里成了萧整率族人过长江后的入境口和最早落脚点。
      唐宪宗年间,当时的常州刺史孟简受朝廷之命在此扩展河道,后人为纪念他的功绩,将河道取名为“孟渎”,这个古镇也由河而名,被称为“孟河”,这是“孟河”之名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历史上。
      史书记载:“明嘉靖三十五年,倭船舣孟渎口,突犯河庄城下”,我们现在看到的孟河古城墙“定常门”是在明嘉靖年间城墙遗址的基础上重建的。“定常”的意思是,“常州要安定,必须守好孟河城。”对孟河古镇历史颇有研究的郭海德老人说。
      清朝,这里又因孟河医派而声名鹊起。如今,全世界46个国家和地区有孟河医派存在。
      齐梁文化、孟河医派、军事及商铺文化,是孟河历史文化的3大特色
      在新北区委托东南大学编制的《孟河镇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中,提炼出了孟河历史文化资源的3大特色:齐梁文化、孟河医派、军事及商铺文化。
      推荐大家到东岳庙走走看看,齐梁文化老建筑依旧散发着新活力
      孟河是齐梁文化的发源地。南北朝时期,从这里走出了15位皇帝,萧氏家族中还走出了一大批文人,在思想解放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有特质意义的文化,史称“齐梁文化”, 倡导儒、释、道三教圆融,留下了《昭明文选》、《文心雕龙》等不朽巨著。
      齐梁文化博大深邃,普通百姓如何窥探一二?我们推荐梁武帝的家庙,万绥东岳庙。历史上的东岳庙由山门、戏楼、东岳大殿、大楼、财神殿、观音殿、太乙殿、真武殿、十三堂、子孙堂、三茅殿、南房、北房、轩殿等组成,共计99间半房屋,现尚存东岳大殿等部分建筑。
      东岳庙住持孔林芳道长对东岳庙的前世今生了然于胸:“由梁武帝萧衍舍宅为寺,山门朝东,也称东岳行宫。当地人口中,它也叫万岁庙。”
      除了当地人的祭拜,随着历史文化名镇的名气越来越响,慕名前来这里拜访的游客也多起来,齐梁文化老建筑依旧散发着新活力。“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八、十月初六都会在这里的古戏楼举行庙会唱戏。锡剧、越剧、黄梅戏,十分热闹!”孔道长伫立在烟雨濛濛的古戏台之下,戏楼两侧的柱子上,“离合悲欢天下事如斯而已,生旦净丑世间人尽乎此矣”字样的对联抬头可见。
     “帮皇帝看过病,孙中山先生都表扬过”的孟河医派掌门人的老宅基本都在,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建筑风貌及医家生活
      清末民初,小小的孟河镇走出了一个地方医派--孟河医派,它以高超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先在本地本土发生影响;接着又进京为皇帝看病,把影响扩大到全国;后又通过创建中国第一所中医药学校,把它的声誉传到了全世界。现在,全世界46个国家和地区有孟河医派存在。
      孟河医派主要是由4个医药世家所组成的,以费伯雄、马培之、巢渭芳、丁甘仁为代表。孟河医派是当地人口中的骄傲,他们的表达很直接:“帮皇帝看过病,孙中山先生都表扬过!”
      如今,孟河医派4个家族掌门人的故居除丁甘仁故居正在修建外,其他3家的故居还保存良好,足以体现那个时代的建筑风貌及医家生活,在费伯雄故居门口,我们遇到当地村民,“当年孟河镇上才2000多个人,倒有17家药店的!你们想想是什么盛况吧!”这位上了年纪的老先生翘起了大拇指。
      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古孟河是军事要塞和沿江商埠
      自古以来,孟河就是一个军事要塞,留存了许多具有军事意义的地名和遗址、遗迹。齐梁时代,孟河是萧家在军事上的发迹地,万绥有马池和练兵场,孟河有老虎墩(烽火台)和营盘墩(练兵场),这一切初定了孟河军事要塞的地位。明清时代,这里更成了驻军基地,称“孟河营”,常驻兵丁1300人,船36艇。抗战时期,这里是国、共、日、伪争夺的要地。
      孟河因水而生,因水而兴,随着水路的畅通、孟河的商业日趋繁荣,明清时,孟河北街上就开了100多家商店。“北街”也就是当地人口中的“孟河老街”,今年68岁的郭海德在这个老街上住了大半辈子,他的曾祖父,曾是一位都司(军事官衔),都司的官邸,就在老街上顺来园茶店的隔壁,郭老先生现在还在原址上住着。
      当年的老街何等繁华?500米的长街汇聚着大大小小200多家商铺!郭海德听老一辈们时常提及的两处地方,一个是顺来园茶店,一个是东亚客栈。“顺来园茶馆是5进的大宅子,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吃讲茶’的地方,在这里不仅能喝茶听戏曲,还可以解决地方上的大小纠纷。”
      东亚客栈由民国初年的老宅改建而成,在日军占领时内部建筑进行了改造,并改名为“东亚客栈”。 郭海德带着我们走进这间昔日的“是非之地”,中庭的兰花浮雕是日军生活过的痕迹,二进楼房的墙檐为常州地区独特的“女儿墙”样式,蜿蜒出一种江南水乡的温婉,而后墙之上的累累伤痕又直接把人带入到那个年代的激荡与动乱。
      未来:以“文化”为亮点,打造常州人的后花园、沪宁线上新的旅游目的地
      孟河镇政府在今年的工作思路和措施中,特地为这个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规划作了详细的注解:全面调查梳理全镇各文化资源点的情况,形成数据库;推动东岳庙工程的后续建设、九龙禅寺、梁皇宝殿的修复以及孟城北街益泰酱园、东亚客栈、顺来园茶店等历史建筑、文保单位的征收与修缮等项目的实施;探索将齐梁文化、孟河医派文化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搬上荧幕。
      孟河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孟河将来要走以“旅游带动城镇发展”的道路,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文化”为亮点,打造常州人的后花园、沪宁线上新的旅游目的地。
      到孟河,推荐这些最值得去的地方
      值得走访的老街:孟河北街,位于孟河北门外,过了护城河外的吊桥即到。北街分为三段,保存着清代建筑334间,清末民初建筑63间。东亚客栈、顺来园茶店就在老街上。
      值得参观的老宅:费伯雄故居位于原孟城村委大南门,巢渭芳故居和马培之故居位于原孟城村委小南门。
      值得探访的老庙:东岳庙,位于孟浦公路边的万绥北街。香火旺盛的九龙禅寺,位于孟河九龙村(小黄山山脚),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
      值得一游的山:小黄山区域,占地15平方公里多,是新北区唯一的国有山地和森林资源。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在此地读书,故而得名。
      焦溪古村,别样江南寄乡愁
焦溪古村.jpg
      如果你想来看看这里的原生态,记住,当地村委推荐了一条最佳参观路线
      说起焦溪,对于大部分常州人而言,是冬日来碗暖身羊肉汤的最好地方。但只要你有足够的好奇心,从红星街上那一排排的羊肉店里走出来,漫步到街头两旁的古街里,就会发现这里随处都弥漫着历史的味道。
      和早已闻名遐迩的一些江南古镇相比,焦溪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传承毫不逊色。这里不仅是华夏古圣贤崇德尚学、归隐终老的文化纪念地,也是山水兼备、风貌独特、格局完整,具有典型明清商贸特色的江南水乡传统村镇。
      焦溪现存的明清民国的老房子近800间,共35000平方米
      “如果说运河是我们常州人的母亲河,那焦溪的舜河就是外婆河。它是虞舜在4200年前开的一条河,连接长江和太湖。”曾任职武进市副市长的王益中是焦溪南街人,参与了焦溪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全过程,说起焦溪,他语气中是满满的自豪。
      王益中说,焦溪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200年前,虞舜为了实现其“跨过长江,统一中国的梦想,来这里开河了一条沟通长江何太湖的运河(即舜河),并留下了”德为先、重教化“的道德文化精神。2500多年前,吴王梦寿的第四子季札,三次让国,来到焦溪舜山,延陵成为季子的封地,并成为公认的常州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人。元末明初,与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师徒之谊,不羡慕荣华富贵的焦丙挂带弃官,隐居这里设塾教书,于是称为焦塾。至清朝,由于“垫”、“塾”难分,“垫”和“店”又同音,于是称为焦店。民国三十年2月4日,日军火烧焦店,后重开龙溪河,为了以水克火,遂改名为焦溪。2007年,行政区化调整,焦溪镇撤销,并入郑陆镇,成为焦溪村。王益中说,2012年,常州规划院历史文化保护小组来村里调查,被深深震撼了,原以为明清和民国老房子是600多间,调查下来有近800间,共35000平方米。
     “黄石半墙”、“金山石路”、“砖砌圈门”、“二花脸”猪,4大特色文化让焦溪风景别具特色
焦溪三元桥.jpg
      历史上焦溪古村由龙溪河、南溪河穿村而过,桥多、街多、弄堂多,目前古村的历史特色肌理保存较为完整,现存“一河、四桥、五街、十三弄。”古街依河而建,古桥飞架其间,江南人家粉墙黛瓦,这是再普通不过的江南水乡摸样,可在王益中眼里,焦溪区别于其他江南古镇有它4大特别风景之处。
      风景一:黄石半墙
      焦溪的明清和民国建筑有个与众不同的特点:老房子的东西山墙,前后包檐,自墙根以上一半用当地山上开采的黄石砌就,称为“黄石半墙”。墙体厚实,外加一个个铁质的墙搭紧固,更让焦溪呈现出其他江南水乡不具备的历史厚重感。王益中说,黄石半墙有冷砌和热砌之分,如今会砌墙的匠人越来越少,年龄也都在60岁以上了。
      风景二:金山条石路
      王益中说,焦溪的街区道路和其他江南古镇不同,这里的古街全部用金山条石铺设,长1.2米-1.5米、宽0.2米-0.3米的金山条石,排得整整齐齐。金山条石下面是下水道,条石上面走人、行车,历经上百年,至今依然在默默地发挥着作用。南街上的居民说,这里的条石路是从康熙年间保留至今,依旧很结实。
      风景三:砖砌圈门
      自古以来,焦溪就是常州东门外最大的商贸集散地。商业发达,人员繁杂,治安工作特别难做。王益中介绍,为了做好老街的安保工作,焦溪的老祖宗在街上建了11道圈门,白天打开圈门。欢迎四乡八邻的老百姓上街;晚上,则关上圈门,防止小偷、窃贼进街作案。在南街的尽头处,现存圈门遗址。80多岁的王凤娣说,自打她记事起,圈门就不见了,现在只剩基石还看得到。
      风景四:“二花脸”猪
      除了羊肉,其实焦溪更有名的是“二花脸”猪,用“二花脸”做的焦店扣肉尤其美味,2008年其被评为武进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王益中说,“二花脸”猪本来是周边山上的野山猪,后来经过人工圈养,野猪演变成了家猪,上世纪80年代被评为中国十大地方良种猪之一,因产仔多被誉为“国宝”。焦溪的“二花脸”不光品种好,饲养方式也很科学,长到75公斤就宰杀,以保持肉质的最佳口感。
      已经有人走在了保护的前头,不少老居民看到了焦溪未来发展的希望
焦溪中市桥.jpg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焦溪的发展向西转移,随着新街的崛起,焦溪的老街商业不复当年的繁华。
      过去最繁华的老新街,除了一家饭店尚在营业,其余60多间街面房均已关门歇业。曾经绸布店、粮食行、南货店、中药店等遍布的南街,如今也再也没了往日的生机。
      焦溪老街的明清、民国老房子,战争年代毁坏了一批,建国之后因为建设拆除了一批,由于无人居住年久失修又倒掉了一批。王益中说,现存的明清、民国老房子,若不采取保护措施,一二十年后很可能将荡然无存。
      这次焦溪被评上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让不少老居民看到了希望。在南街的是家大院里,清朝弘儒是仲明的后人是亦如说,这里曾经非常气派,但文革时被破坏得很厉害,曾经繁华的大院慢慢变得残破起来,现在只有她和母亲住在里面。“这些年一直在商量重建大院的事情,正好评上了历史文化名村,村里以后有什么规划肯定少不了我们家。”
      比是家大院更有名的,是中街奚家弄里的“进士厅”,这里是乾隆年间文武双科进士奚寅的故居。曾经5进的大院如今只剩2进,跟随奚寅后人奚英德走进“进士厅”,大院墙面上残留着石雕图案各异的六扇窗,虽有些斑驳,但仍能看出当年的气派。“要修这座建筑是大事,要等奚家后人回来商量了才行。”
      在焦溪被评上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前,美术老师梁孟佳就买下了老新街尽头的大华戏院旧址,改造成古色古香的“孟佳书画院”,里面所有的物件都是他多年收藏的精品。“房子是江南特色的,里面的物件也很多来自焦溪,这里暂时是一个展出书画的地方,将来想做成焦溪博物馆。”王益中说,梁老师以个人参与的方式来保护焦溪的文化遗址,走在了很多人的前头,这也会是未来的一个趋势。目前,焦溪古村落保护将采取“政府主导、企业经营、居民参与、非空心化”的保护模式。
      根据《武进区郑陆镇焦溪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的要求,焦溪未来将发展成为以传统老街、故宅、河道、古桥为载体,凸显江南水乡人文古韵,展现地域特色文化,打造集传统特色手工业、商业、民俗文化、酒肆小吃、游玩休憩、展览体验、传统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常州特色文化古村落,使其成为郑陆镇乃至常州市旅游体系的核心节点。
      原生态的焦溪,你可以这么玩
      如果你想到现在这个原生态的焦溪看看,挺方便,坐公交15路就能到。如果你开车去,从常州市中心出发,可以从高架青龙西下,过了青龙到东青后走戚月路,然后走朝阳路就能到,路程不到一个小时。
      焦溪最值得逛的就是几条老街,里面遗存着不少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焦溪村委给大家推荐了一条最佳的参观路线:
      停车点(红星桥边)→ 南街→ 是家大院(清朝建筑)→ 耶稣堂(清朝建筑)→ 三元桥(始建于1761年)→南下塘→ 姚记豆腐坊(清朝建筑)→高街沿(鹤峰书院,清朝建筑)→红星桥→强家弄→典型民国建筑石库门→中街后巷→奚宅(清朝建筑)→奚家弄→进士厅(清朝建筑)→仇家弄→美新照相馆(清朝建筑)→孟佳书画院(需打13685228512预约)→老新街→停车点。
     
 楼主| 发表于 2014-3-13 10: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文物局(文化厅),直辖市规划局(建委、建设交通委、农委)、文物局:
      根据《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办法》(建村[2003]199号)等规定,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并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审核,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决定公布河北省武安市伯延镇等71个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见附件1)、北京市房山区南窖乡水峪村等107个村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见附件2)。
      请你们抓紧制定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切实做好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和管理工作。要加强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规划建设工作的指导,认真编制保护规划,制定和落实保护措施,加强督查和责任追究,杜绝违反保护规划的建设行为,严格禁止将历史文化资源整体出让给企业用于经营。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对已经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对保护不力使其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的,将依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进行查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文物局
                                                                                                                2014年2月19日
附件1 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
1.河北省武安市伯延镇
2.河北省蔚县代王城镇
3.山西省泽州县周村镇
4.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隆盛庄镇
5.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库伦镇
6.辽宁省东港市孤山镇
7.辽宁省绥中县前所镇
8.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
9.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
10.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
11.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
12.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
1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
14.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
15.江苏省宜兴市周铁镇
16.江苏省如东县栟茶镇
17.江苏省常熟市古里镇
18.浙江省嵊州市崇仁镇
19.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镇
20.浙江省松阳县西屏镇
21.浙江省岱山县东沙镇
22.安徽省泾县桃花潭镇
23.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
24.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
25.福建省永定县湖坑镇
26.福建省武平县中山镇
27.福建省安溪县湖头镇
28.福建省古田县杉洋镇
29.福建省屏南县双溪镇
30.福建省宁化县石壁镇
31.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安源镇
32.江西省铅山县河口镇
33.江西省广昌县驿前镇
34.江西省金溪县浒湾镇
35.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
36.江西省铅山县石塘镇
37.山东省微山县南阳镇
38.河南省遂平县嵖岈山镇
39.河南省滑县道口镇
40.河南省光山县白雀园镇
41.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
42.湖北省随县安居镇
43.湖北省麻城市歧亭镇
44.湖南省洞口县高沙镇
45.湖南省花垣县边城镇
46.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
47.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
48.广东省梅县松口镇
49.广东省大埔县茶阳镇
50.广东省大埔县三河镇
51.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界首镇
52.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
53.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
54.广西壮族自治区鹿寨县中渡镇
55.重庆市开县温泉镇
56.重庆市黔江区濯水镇
57.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艾叶镇
58.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牛佛镇
59.四川省平昌县白衣镇
60.四川省古蔺县二郎镇
61.四川省金堂县五凤镇
62.四川省宜宾县横江镇
63.四川省隆昌县云顶镇
64.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
65.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寨英镇
66.陕西省神木县高家堡镇
67.陕西省旬阳县蜀河镇
68.陕西省石泉县熨斗镇
69.陕西省澄城县尧头镇
70.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镇
7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蕴县可可托海镇
附件2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
1.北京市房山区南窖乡水峪村
2.河北省沙河市柴关乡王硇村
3.河北省蔚县宋家庄镇上苏庄村
4.河北省井陉县天长镇小龙窝村
5.河北省磁县陶泉乡花驼村
6.河北省阳原县浮图讲乡开阳村
7.山西省襄汾县新城镇丁村
8.山西省沁水县嘉峰镇郭壁村
9.山西省高平市马村镇大周村
10.山西省泽州县晋庙铺镇拦车村
11.山西省泽州县南村镇冶底村
12.山西省平顺县阳高乡奥治村
13.山西省祁县贾令镇谷恋村
14.山西省高平市寺庄镇伯方村
15.山西省阳城县润城镇屯城村
16.吉林省图们市月晴镇白龙村
17.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下塘村
18.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革新村
19.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杨湾村
20.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东村
21.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郑陆镇焦溪村
22.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三山村
23.江苏省高淳县漆桥镇漆桥村
24.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镇余西村
25.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杨柳村
26.浙江省苍南县桥墩镇碗窑村
27.浙江省浦江县白马镇嵩溪村
28.浙江省缙云县新建镇河阳村
29.浙江省江山市大陈乡大陈村
30.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
31.浙江省磐安县盘峰乡榉溪村
32.浙江省淳安县浪川乡芹川村
33.浙江省苍南县矾山镇福德湾村
34.浙江省龙泉市西街街道下樟村
35.浙江省开化县马金镇霞山村
36.浙江省遂昌县焦滩乡独山村
37.浙江省安吉县鄣吴镇鄣吴村
38.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西溪村
39.浙江省宁海县深甽镇龙宫村
40.安徽省泾县榔桥镇黄田村
41.安徽省绩溪县瀛洲镇龙川村
42.安徽省歙县雄村乡雄村
43.安徽省天长市铜城镇龙岗村
44.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灵山村
45.安徽省祁门县闪里镇坑口村
46.安徽省黟县宏村镇卢村
47.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万安镇竹贯村
48.福建省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
49.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土坑村
50.福建省龙海市东园镇埭尾村
51.福建省周宁县浦源镇浦源村
52.福建省福鼎市磻溪镇仙蒲村
53.福建省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村
54.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忠山村
55.福建省将乐县万全乡良地村
56.福建省仙游县石苍乡济川村
57.福建省漳平市双洋镇东洋村
58.福建省平和县霞寨镇钟腾村
59.福建省明溪县夏阳乡御帘村
60.江西省婺源县思口镇思溪村
61.江西省宁都县田埠乡东龙村
62.江西省吉水县金滩镇桑园村
63.江西省金溪县琉璃乡东源曾家村
64.江西省安福县洲湖镇塘边村
65.江西省峡江县水边镇湖洲村
66.山东省招远市辛庄镇高家庄子村
67.湖北省利川市谋道镇鱼木村
68.湖北省麻城市歧亭镇杏花村
69.湖南省永顺县灵溪镇老司城村
70.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芋头村
71.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坪坦乡坪坦村
72.湖南省绥宁县黄桑坪苗族乡上堡村
73.湖南省绥宁县关峡苗族乡大园村
74.湖南省江永县兰溪瑶族乡兰溪村
75.湖南省龙山县苗儿滩镇捞车村
76.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
77.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良溪村
78.广东省台山市斗山镇浮石村
79.广东省遂溪县建新镇苏二村
80.广东省和平县林寨镇林寨村
81.广东省蕉岭县南磜镇石寨村
82.广东省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
83.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白沙镇旧县村
84.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青狮潭镇江头村
85.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福溪村
86.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漠川乡榜上村
87.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文市镇月岭村
88.重庆市涪陵区青羊镇安镇村
89.四川省泸县兆雅镇新溪村
90.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乐道街村
91.贵州省江口县太平镇云舍村
92.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岜沙村
93.贵州省黎平县茅贡乡地扪村
94.贵州省榕江县栽麻乡大利村
95.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金鸡乡金鸡村
96.云南省弥渡县密祉乡文盛街村
97.云南省永平县博南镇曲硐村
98.云南省永胜县期纳镇清水村
99.西藏自治区吉隆县吉隆镇帮兴村
100.西藏自治区尼木县吞巴乡吞达村
101.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错高乡错高村
102.陕西省三原县新兴镇柏社村
103.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麦积镇街亭村
104.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新阳镇胡家大庄村
105.青海省班玛县灯塔乡班前村
106.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清水乡大庄村
107.青海省玉树县安冲乡拉则村
     
 楼主| 发表于 2014-3-13 11: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丹阳“申名”之路 一蹶不振 二十年来含混到今天 尤不自耻~~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市创建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未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西门历史街区恢复修缮还不到位。1997年创建申报未成之后,此项工作一直未列上政府议事日程,没有创建计划,未建立创建班子,创建工作处于无人过问的境地。
几个亮点 些许欣慰 算是鼓励吧~~
   2006年12月26日,延陵镇九里村荣膺第四批江苏省历史文化名村。
   2011年12月19日,葛城遗址、狮子山土墩墓群、季河桥、开泰桥荣膺第七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2013年5月3日,葛城遗址荣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2013年8月5日,延陵镇九里村、延陵镇柳茹村荣登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公示名单。
几多遗憾 经验教训 必须脚踏实地 真抓实干~~
      
埤城、访仙、延陵都提出要申报历史文化名镇,无奈没有实际行动,填填表格、端端酒杯是拿不来金子招牌的。
      市委领导,职能部门也都说要建设“文化之城”,无奈喊喊口号、发发计划,没有行动是不能白日做梦的。   

无锡提出要创建全国第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群,现在已基本完成,就等江阴创建国家级名城了;
南通只有几百年的历史,却用两年时间创成国家级名城,现在又带动如皋实现飞跃,如皋已经着手国家级名城的创建工作;
泰州不声不响,十多年来磨一剑,总算后知后觉,居然后来居上,成为江苏第11座国家名城;
常州已经落后了,新市长上台后,狠狠扬鞭自奋蹄,明确要用五年时间、百亿资金,狠狠冲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镇江是老资格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在却沉睡,宋元粮仓、葛村事件惊动全国,西津渡在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申报中两次败北!

我们要为如皋感到高兴,人家近十年努力终成正果!
(如皋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南通指引下从2004年提出申报,到2006、2008、2010年一直不断努力、再到2012年终于修成正果!)
我们也为高淳感到佩服,人家默默无闻、一举成名!
(高淳在江苏众多百强县市中肯定排不上号,但人家抓住一条高淳老街,就可以后来居上,2009年底创成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让昆山、太仓、吴江汗颜!)
我们更为宜兴感到惊叹,人家三年就实现两次飞跃!
(宜兴在2008年仅用八个月时间就创成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三年不到2011年初就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我们都要为丹阳感到惭愧,我们近二十年来一蹶不振、毫无底气!
发表于 2014-3-13 12: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真不知道我们丹阳政府是干什么的?一些工程拖拖拉拉,弄的现在的丹阳城市建设在苏南差不多要垫底了
发表于 2014-3-13 12: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文化其实也是丹阳实力的体现,丹阳现在是国家旅游创新发展实验市,可是从2013年到现在可以看看我们丹阳到底完成多少项目了?嘉山风景旅游区,水晶山旅游度假区,练湖修复工程,九里风景旅游区,看看这几年有变化了吗?
     
发表于 2014-3-13 14: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或许是丹阳领导忙着抓经济建设,丹阳的历史文化厚重。申不申,晚点申可能无关大局。丹阳领导“睿智”啊。
     
 楼主| 发表于 2014-3-13 19: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希望文广新局新官上任能有三把火
     
发表于 2014-3-14 10: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一点都木有觉悟,更别说醒悟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3-18 19: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孟河"国字招牌"如何铸成?文化+旅游给力    中国江苏网  2014-03-18
      中国江苏网3月18日讯 日前,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最近公布的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名单,孟河镇榜上有名,正式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一“国字招牌”的获得,不仅让孟河古镇的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也为常州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创造了条件。“国字招牌”是如何铸成的?12日,记者赴孟河一探究竟。
  挖掘整理历史文化资源
  孟河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齐梁故里、孟河医派发源地、革命先驱恽代英的故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开挖我国南方第一条大运河,起于苏州望亭,止于孟河江畔。公元前262年,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在孟河东山读书,东山因此被称为黄山。南北朝时期,齐梁两朝从这走出了15位皇帝,倡导儒、释、道三教圆融,留下《昭明文选》、《文心雕龙》等不朽巨著。汉朝司马迁外甥杨恽之子贞道避难至此,以父名为姓。从此,这里走出了大批恽姓名人,恽代英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据清《常州赋》记载:唐宪宗元和五至八年,当时的常州刺史孟简受朝廷之命在此扩展老渎河庄河道,后人为纪念孟简之功绩特取名为“孟渎”。镇因河而名,遂由此称为“孟河”。自此,“孟河”之名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的历史上。清朝中后期以费伯雄、马培之、巢崇山、丁甘仁为代表的孟河医派创造了“吴中名医甲天下,孟河名医冠吴中”的辉煌。由他们为核心而形成的孟河医派,孙中山先生以大总统名义赐以“博施济众”金匾。孟河医派是常州清代五大学派文化之一的发祥地,其留下的一大批经典医籍病案和学术思想,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隶属孟河的万绥,古代一度叫“万岁镇”,是古武进县县城,为南兰陵郡、县衙政治文化中心,至今仍保留一大批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存:有梁武帝为纪念郗皇后敕命国师志公建造的九龙禅寺,寺中至今保存着清末历史学家屠寄所撰的九龙旃檀禅寺巨碑;有梁武帝天监七年舍宅为寺的智宝禅寺,也就是万岁东岳行宫,又称东岳庙;有兰陵河、兰陵桥、齐梁皇坟遗址和四桥八池等。据统计,孟河全镇现有省级文保单位万绥东岳庙戏楼和费伯雄故居等13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万绥猴灯和孟河医派、斧劈石造景艺术等7个市、县级非遗项目
      落实历史文化保护措施
  为了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切实做好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孟河镇会同区规划分局认真编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切实落实保护措施,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各项保护管理工作。
  保护规划根据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完整性、多样性和层次性原则,以及继承与发展的均衡原则,遴选了具有地理关联性、历史关联性和区划关联性的孟城北门、孟城南门和万绥三片历史地段作为重点规划保护范围。在保护规划指导下,孟河镇成立了孟河古镇保护办公室,并颁发《孟河古镇区保护管理暂行办法(修订)》,明确要求,古镇保护的主体、古镇保护的主要内容和范围、古镇保护的基本要求、古镇保护的主要原则等。
  对于那些破损严重、急需修复的文保单位,如万绥古戏楼、巢渭芳故居等,组织力量制定相关修缮保护方案,并邀请专家进行多次实地勘察与方案论证,等方案定稿后即可着手开展修缮工作。
  组建专门的执法工作队伍花大力气整治古镇周边环境,重点做好保护区内违章搭建的拆除、破旧古建筑物的整修及非法广告的清理等工作。同时有序实施主干道路基础服务建设及道路两侧的绿化美化工程,清理沿线非法营运车辆,改造违规店招、店牌,为古镇保护与建设营造良好的外围环境。同时,建立规划公示栏,并对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古树名木进行登记建档挂牌,有效地指导全镇保护与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全镇可持续发展。
      营造历史文化品牌效应
  在全面调查梳理各个历史文化资源点的基础上,孟河镇将形成历史文化数据库,推进东岳庙工程的后续建设、九龙禅寺、梁皇宝殿的修复,以及孟城北街益泰酱园、东亚客栈、顺来园茶馆等历史建筑、文保单位的征收与修缮等项目实施,积极营造历史文化品牌效应。
  深入挖掘并收集民间故事、历史传说,将所有资料分类汇编成册,并出版发行,形成一批文字作品,目前已经开展《历史文化名镇·孟河文化丛书》的编写。试水荧屏,探索将齐梁文化、孟河医派文化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搬上荧幕,以电影、电视剧或纪录片的形式进行展示。利用孟河医派的特色资源,进行中药材的种植引导,打造中药材种植基地。注重非遗申报与传承,做好万绥猴灯国家级非遗和孟河斧劈石造景艺术等省级非遗申报工作,丰富历史文化名镇内涵。
  制定相关扶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民间资金、外来投资参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努力打造既有文化底蕴,又有优美生态环境的特色旅游古镇。
  “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努力营造历史文化品牌效应。在加强保护、有效利用全镇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努力将小黄山建设成为集运动养身、度假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人文文化、山水文化、休闲观光文化,力争到2020年将孟河镇建成华东地区新的旅游目的地。”副镇长林德芳表示。

     
发表于 2014-3-18 19: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民族的即世界的,别人的即我们的;
历史名城是给别人看的,酒杯里的是灌到自己肚子里的;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7-1 00:06 , Processed in 0.09999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