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中央四台《国宝档案》栏目商榷
作 者 网 名:求真务实
2014年10月9日晚,中央4台“国宝档案”栏目播放了江苏省常州市淹城的历史。引起了许多网民的关注与疑问?对待历史我们应该敬畏与尊重,历史是不允许篡改的。
一、江苏省丹阳市葛城遗址才堪称是“吴国第一城”。
考古资料证明,周武王克商后,句吴五世君主周章被封为周伯,封地在宜(今丹徒一带广阔地区),以今宁镇丘陵地区为政治、经济中心。《左传》载,成公七年(公元前548年)“寿梦立而吴始大,称王……吴于是始通中国”,句吴才一步一步从宁镇丘陵向东南太湖流域发展。
葛城遗址座落在丹阳市珥陵镇祥里行政村葛城自然村,面积约33000平方米,高出地面3米。经2007年11月至2008年10月长达一年的考古发掘,证实葛城的时代在西周中晚至春秋晚期,较之建于春秋时期的淹城、阖闾城、溧阳的平陵城和高淳的固城,是今已发现的时代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一处吴国早期城址,堪称“吴国第一城”。
2013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丹阳葛城遗址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梁武帝故里在今江苏武进吗?
非也。
查阅考古历史典籍可知,梁武帝所处的六朝时期,江南先后有两个武进县。
第一个武进县,是三国时吴帝孙权嘉禾三年(公元234年)将丹徒改名而立,一般称作丹徒武进,治所在今镇江市东南丹徒镇。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复名丹徒。
第二个武进县,是晋太康二年,析曲阿(今丹阳市)、丹徒土地而立,治所在今江苏省丹阳市东,地域范围大致为今丹阳市东北一带,一般称作曲阿武进。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改称兰陵,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又归并曲阿。
自梁改武进为兰陵后,均无武进县之说。直至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才重新分晋陵(今常州市)西36乡建武进县,并延称至今,这就是今称的江苏武进。
“……中期丧乱,皇高祖淮阴令整,字公齐,过江居晋陵武进县之东城里……”(《南史•齐本纪上第四》)。此时晋陵郡治所在京口(今镇江市),此武进县为曲阿武进,非今常州市武进。
“上旧居武进东城村,东城之言其言其在此也”(《南史•齐本纪上第四》)。史籍中记载的东城里就是指的东城村。
2014年8月26日《丹阳日报》报道,丹阳市发现罕见唐代“地券”,齐梁帝王故里又添铁证。地券出土地点为今江苏省丹阳市其林(亦称麒麟、祁林)村,“地券”为长方体,经测量长30厘米、宽15厘米,厚度为4.5厘米。砖已破损,现存部分文字为:“×安××岁次甲辰三×丙午润州曲阿县嘉德乡故亡××法恭尸柩墓於郭东廿五里东城村西南一里大唐神龙元年三×二日改於祁林”。唐神龙元年(705年)是武则天登基称帝的那一年,距今1309年,今丹阳市当时名“曲阿县”,隶属润州(今镇江市)。
这地券的文字表明,今丹阳市城东二十五里东城村的古地名,唐代仍在沿用,并沿用至今。
现在常州最早的地方志南宋《咸淳毗陵志》在“智宝禅寺条目下以‘按’(语)的方式说:‘万岁寺(引者按,即‘智宝禅院’)旧有伪吴天祚间石刻:‘寺西去萧梁帝祖宅三十里东城村,初名皇基,更曰皇业。寺后百七十步即其城(按:指兰陵故城)也。”非常清楚地表明,梁武帝萧衍的“祖宅”所在地东城村,应在今常州市万绥西30里,即今丹阳开发区张巷行政村东城村。梁武帝父亲的建陵及自己与郗后合葬的修陵以及皇业寺都在其附近。加之今年出土的唐代地券砖佐证,今丹阳市东城村才是齐梁帝王故里。
三、梁武帝舍身同泰寺,出家为和尚,还做了方丈,这种说法对吗?
梁武帝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曾经四次舍身同泰寺,后或因臣下苦谏及众僧劝说,或群臣以亿万钱赎回而返宫,的确有案可稽,但说他出家为和尚,还做了方丈,就无中生有了。“舍身”不代表就落发为僧,四从弟子中有优婆塞与优婆夷两从俗家弟子,梁武帝受戒并亲撰“断酒肉文”等经典,但仍是俗家弟子。既不是僧人,更不是方丈、德高望重的大和尚。
四、梁武帝曾在家乡淹城建寺悼念父亲吗?
梁武帝对佛教的中国化是有贡献的。他推崇佛教,广建佛寺。他在世时,光建康就有佛寺500余所,其中有一些由他亲自敕建。天监初年,他下令建同行寺,为其母造智度寺;天监十年(公元511年),他为元配夫人郗氏建解脱寺;普通元年(公元520年),他为其父建大爱敬寺;他还舍宅建光宅寺,将孙吴的后苑改建为同泰寺,这些寺的原址多在今南京市内。据《资治通鉴》记载,梁大同二年,他为父亲造皇基寺(即皇业寺)以追福,皇业寺在今丹阳市内。
说起淹城建筑,现在摘录一段《江苏文物综录》编辑委员会编,1988年10月出版的《江苏文物综录》中,由常州市考古人员编写的文字,供大家辨析。文曰:“淹城地面古建筑已荡然无存,子城内原有茅庵一座,1938年焚毁,现存康熙三十年辛末(公元1619年)重修古刹石碑一块。”这丝毫与梁武帝沾不上边。
五、如何提高鉴别媒体关于历史文化宣传内容真伪的能力?
江苏省丹阳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只有强化历史文化研究力量和加大研究成果的宣传力度,才能使文化遗产被广大市民认知、认同,乃至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使其得到有效保护,科学利用。市民在身体力行中要不断提高鉴别能力,使正能量得到集聚、释放,致力于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