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6月,环境保护部公布了一批挂牌督办企业,江苏省丹阳市春晓农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春晓化工)、三星塑料制品厂和康盛塑料器材厂榜上有名,江苏省环保厅下文责令挂牌督办企业停产,并限期补办环评手续,限期治理污染等相关处罚。
《中国环境观察》日前来到江苏省丹阳市走访发现,上述企业工厂机器轰鸣,不达标污水依旧排放。丹阳环保局表示企业并未补办相关环评手续。那么,是什么原因让环保部和省厅两级的“督办令”,在丹阳市成一纸空文?
扎堆在一起的化工企业
环保部挂牌督办 停不下来的污染企业
2011年3月,《中国环境观察》来到江苏省丹阳市,几经周折找到上述三家企业。透过厂房一些开着的大门和窗户,能清晰看到厂区并听到机器的轰鸣声。
轰鸣的机器、冒烟的烟囱、正在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均显示,企业并未真停下来。
在丹阳市环保局,经过环保局一负责人核实,证实春晓农化工等企业依旧在正常生产、排污。丹阳市环保局副局长徐玉明向《中国国环境观察》表示:春晓农化工等企业应该严格执行国家挂牌督办要求,停止生产、限期治理。而丹阳市环保局的监督职责又体现在哪里?
春晓农化工厂总经理李春晓对环保部停止生产的要求面露难色,说:“企业在银行有高额带款,维持生产很不容易。企业如果停产,经济损失太大了。”
面对这些企业的污染,面对上级部门的执法文件,是什么原因让春晓化工等企业有足够的底气,敢于无视环保部的督办执法令?作为丹阳市政府,又是如何具体落实上级部门的文件?使企业违背政策监管,顶风生产。
环保越级审批 企业“合法”排污成常态
丹阳企业环保问题,不仅仅是因环保部“挂牌督办”而被关注。《中国环境观察》了解到,在拥有70多家化工企业的丹阳市,春晓化工的现象仅仅是一个极为普通的个例。在丹阳,大部分化工企业形式与春晓化工基本同出一辙。
2003年3月25日,江苏省环保厅对丹阳市润泰化工企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泰化工)的年产2000吨丁苯乳胶和3000吨烷基磺酸钠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行)》,其中“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中写到“该项目每年仅有2300吨生活及生产管理性废水排放,经厂内废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九曲河”,“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栏中记录了“厂界气、声环境,维持现状;九曲河水质,维持现状(Ⅲ类)”;“项目环境影响分析”中说“该项目施工主要是为少量生产设备的安装布置,其施工较简单,对环境影响甚小”,最后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通过。
2009年6月2日,丹阳市环境保护科技咨询服务中心作出《丹阳市润泰化工有限公司废水治理方案及其零排放可行性分析评估报告》,肯定了其零排放的可能性。
2010年6月1日,润泰化工有限公司车间发生爆炸事故,车间生产的成品氯乙烯-偏氯乙烯,从2005年擅自投入生产一直未通过审批。五年间,环保部门在企业来来回回,未审批项目生产无人问津,而排污费甚至罚款正常上缴。五年后,爆炸发生了,丹阳市环保局责令其停产,并处罚款五万元。如果爆炸未发生呢?
就在事故发生两个月后,2010年8月24日,丹阳市环保局网站公示一篇名为“丹阳市润泰化工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烷基磺酸钠生产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的通告”,作为化工企业的审批、验收权限,恐怕丹阳市环保局还没有这个资格。而为什么在事故发生后,丹阳市环保局要急着“越权”为润泰化工生产项目进行验收,其中就里只有丹阳环保局明白。
2011年3月,当《中国环境观察》到丹阳市调查发现,靠着丹阳市环保局不合理的验收报告,润泰化工可以大张旗鼓的“正式生产”,也可以“公然排污”。
后巷镇工业公司经济中心主任王庭开有些得意地说到:“环评手续,我全部齐全,你们要什么我就能提供什么。”
正因为这样,王开庭的工厂就一直 “合法”的生产着,甚至理直气壮,“我们是合法存在污染的。”
违法企业众生相
调查中发现,丹阳市数家企业之所以勇于一再违规生产,底气则来自地方政府的默许甚至支持。
5月,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在丹阳现场检查时发现,三星塑料制品厂未经验收长期生产;宁陵化工助剂有限公司污染物处理设施不正常运行;三星塑料制品厂和康盛塑料器材厂污染物处理设施简陋,无组织排放严重。
在2008年的一份三星塑料制品厂的塑料制品加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预审(登记)表》中,可以惊奇的发现“可能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和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一栏空白,即便如此,丹阳市环保局依然给予该企业生产验收“审核通过”的无条件“服从”。
在丹阳有70多家化工企业中,还有多少家企业的环评批复及验收是丹阳环保局所为,我们不得而知。
是谁给的丹阳环保审批权
化工企业的污染隐患很大,且防治成本高,环保部门应该更加重视。丹阳市环保局越级评审,为一些不达标企业提供了污染的“温床”。造成了当地企业不顾环境成本,对利益的片面追求,使的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到底是谁给了丹阳环保局这张审批王牌,使得众企业“合法准生”后,违规排污。
一张凭越级违规审批得来的手续,让春晓化工污染八年之久,其本身会让人显得不可思议。更为不可能的是,在环保部要求“停止生产”的这家企业,则一天都没舍得停下,春晓农化工厂在镇江市环保局撤销其环评与验收报告之后,进而被列为“黑工厂”之列,在没有经过任何部门重新审批的违法企业,依旧在持续生产、排污。作为丹阳市政府与环保监管部门,在环境与经济的对垒中,不要刻意以经济指标为重心,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甚至“辅佐”企业去违背国家政策、法令违法生产、排污,是该重新审视环保与经济之间协调发展的时刻了。来源:中国环境观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