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江市思源工程——爱心行动在丹阳市启动【照片】
一、时间:2008年9月12日上午10:00
1、民建镇江市委副主委孙中良、办公室副主任夏域
2、驻市人口计生委纪检组组长、市计生协会副会长包舒平
3、丹阳市人口计生委主任蒋成东、副主任黄荷芳
4、民建丹阳总支主任许红星
5、民建丹阳总支主任许红星丹阳政协委员民建委员丹阳锦豪国际大酒店董事长程爱云
6、丹阳明月光学副总经理谢公兴
7、6户计生困难家庭
二、议程:
1、丹阳市计生协会副会长黄荷芳向领导介绍丹阳市独生子女死亡、伤残、病重的家庭以及他们的需求和愿望。
2、现场由民建丹阳总支代表与6户独生子女死亡、伤残、病重的家庭签订“亲情牵手”结对帮扶协议书。
3、由民建镇江市委副主委孙中良、丹阳市人口计生委主任蒋成东、副主任黄荷芳、民建丹阳总支主任许红星丹阳政协委员民建委员丹阳锦豪国际大酒店董事长程爱云、丹阳明月光学副总经理谢公兴为6户结对独生子女死亡、伤残、病重的家庭发放慰问款。
4、由民建丹阳总支代表与6户独生子女死亡、伤残、病重的家庭相互交流,了解困难家庭情况和帮扶需求。
丹阳市独生子女死亡、伤残、重病家庭情况介绍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市广大人民群众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积极实行计划生育,为促进丹阳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里巨大的贡献,同时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目前,在我市一些计划生育家庭,由于以下三种原因造成生产和生活上种种困难,第一种是家中有生重病的病人或长期生病的病人;第二种是有先天残疾的人或发生交通事故残疾的人;第三种是家中有因病死亡留下巨大债务的家庭。据统计,我市有这样情况的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有165户,(独生子女死亡46人、伤残60人、重病59人),这些家庭很需要政府的救助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捐助,需要计划生育志愿者的关爱和帮助,需要不是亲人可胜似亲人的各界朋友的帮助,需要民建委员的亲情牵手。下面我将今天在座的受到民建支委救助的6位独生子女困难家庭的情况向各位介绍一下:
袁泉 男 7岁 丹阳市云阳镇 袁泉患先天性心脏病,先后到上海、南京等地医治无效果,2005年到南京医院进行手术,但效果仍不见好,先后花去医药费、手术费十几万,父母无固定职业,现在靠打零工维持生活,目前需继续筹集医疗费为袁泉治病。
刘婷婷 女 20岁 丹阳市访仙镇 2004年11月,刘婷婷因一场车祸,造成脑部受伤,先后到外地治疗,虽然已花去十几万元治疗费,但因脑部受伤过重,已无法回复正常人,目前生活治理能力。2006年5月,刘婷婷的父亲又突发脑血栓,造成脑偏瘫,目前靠刘婷婷的母亲打零工维持生活。
张莎君 女 23岁 丹阳市司徒镇固村村 张荣华2000年患肌肉萎缩症,张莎君2003年又与父亲一样换同病,父女俩人先后花费15万元多方治疗,但无法好转,目前父女双瘫痪在床,家中只能靠江春英一人务农维持家庭的日常生活,父女的医药费常靠村委会和群众的捐款支持,但仍是如不敷出。
杜亚文 女 13岁 丹阳市开发区 杜亚文2005年患白血病,先后举债到镇江、南京、苏州医治,花去医药费十几万,但疗效不大,无奈只能将家中房产变卖偿还前期债务,目前杜亚文的父母在私营打工继续筹集医药费,本人休学在家等待筹集资金继续治疗。
谭云康 男 13岁 丹阳市延陵镇 谭云康患先天性第八因子缺乏,走路易摔伤骨折,平时只能靠药物维持,因而每年用在他身上的医药费达上万元,祖父祖母身体欠佳,只能在家做些家务,母亲在村里做妇女主任,年收入5000元,父亲在外打工,收入8000元,家中生活十分困难。
潘冬 男 82年出生 丹阳市珥凌镇 潘冬2003年10月去宁波警分区航运大队服役,2005年9月17日因公殉职。2006年父亲潘建平又出车祸,两脚不幸被扎断,花费二十多万元医治,仍卧病在床,目前只能靠母亲徐国华做零工维持生活。
丹阳市锦豪国际大酒店将长期帮助其中2户家庭脱离困境,明月光学也将长期帮扶其中的 2户家庭,祝愿其他有困难的家庭可以在朋友们的帮助下能够摆脱困境走向幸福,丹阳捐助可以联系政协委员民建丹阳总支主任许红星先生。 |
-
丹阳政协委员民建委员丹阳锦豪国际大酒店董事长程爱云在查看困难家庭情况
-
丹阳总支主任许红星先生
-
委员和 困难家庭热切交谈
-
-
-
首批捐助款发放到首批困难家庭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