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89|回复: 1

《赵氏孤儿》:医生变态复仇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6 22: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当陈凯歌带着老婆不断奔走各地卫视、做客CCTV,宣扬自己电影的“人性光辉”,影院的大屏幕前,观众看到的却不是人性,而是“一个医生的变态复仇记”。

1.jpg
(这个医生,一看就知道内心很阴暗、变态。)

程樱,一个民间医生。他在赵家遭遇灭门的时候正好赶上为赵家即将出生的婴儿接生。出于对自己的保护,他并不像救这个刚刚降生的小生命。在孩子母亲的苦苦哀求、并用死来保证他的人身安全之后,这个猥琐的医生终于答应救走婴儿。

随后,赵家灭门凶手屠岸贾全城搜捕婴儿。程樱老婆把婴儿送给官兵。一番周折,多疑的屠岸贾却杀死程樱的儿子。从此,这个医生开始了自己的复仇人生。

在屠府,作为医生,他有很多机会杀死凶手屠岸贾,比如下毒,为自己的儿子报仇。但是他就是不愿意亲手杀死他。而是要屈辱的活了20年,借助赵武之手来杀死屠岸贾。所以陈导说“最恨的复仇不是杀人而是杀心”。

程樱为什么自己不动手?为什么要借赵武之手手刃仇人?肯定不是为了让赵武报自家仇恨。你只能理解为这个医生在自己儿子被杀死后,已经变态,他的复仇也是变态。

2.jpg
(让一个小孩去帮自己复仇,这个医生不仅变态而且残忍。陈导所谓人性光辉在哪里呢)

5年前,陈导的力作《无极》最终演变成“一场馒头引发的血案”,陈导惨败江湖。5年之后,陈导苦练武功,满怀杀心而来,一欲雪耻。杯具的是,这次“馒头血案”变成了“医生变态复仇记”。

电影中,20年一个轮回。现实中,观众用5年时间重温陈氏电影的观影悲剧。120分钟,真的不好熬。

最恨的复仇不是杀人而是杀心。我从来不怀疑陈导会仇恨观众。但也不怀疑陈导惨败于《无极》之后的杀心。

5年之后,陈凯歌执意加班加点挤进贺岁档。目的很明显,雪耻。不过,据说《赵氏孤儿》需收3亿票房才能保证不亏本。这次陈导能否不赔本还真不好说。

国学大师王国维将《赵氏孤儿》与《窦娥冤》并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陈导的理解是,电影要要遵循“不反人性”的理念。在他看来,程婴主动献出自己的亲生儿子成为背离人类本能的“不可信”行为,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医生的变态复仇记。

春秋战国,作为中华文化大发展的重要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成就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兵家等一批影响深远的流派,也造就了孔子、孟子、墨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公孙龙子、孙武等一批名人。那个时期的历史典故,也数不胜数。遗憾的是,一出赵氏孤儿的典故,陈导硬是用“人性”整出一个变态医生复仇记了。

从《无极》到《三枪拍案惊奇》再到《赵氏孤儿》,陈导和张导看来真的是黔驴技穷了。

但愿即将杀青的同样讲述晋国故事的《春秋祭》不是一场观众的悲剧。实际上,按《春秋祭》剧情介绍,这部戏从晋献公伐骊绒到重耳流亡19年称霸,展示了众多的历史经典片段:如骊姬乱政、割股奉君、隐归何田、退避三舍、火烧绵山等等,这些内容还是值得期待的。尤其介子推有功不言禄、重道德公义的思想,正是多数人所希望看到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6 22: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无“大复仇”则无《赵氏孤儿》

作者:耿硎


因为中国古典名剧《赵氏孤儿》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巨大影响力,令无数国人对陈凯歌的电影作品《赵氏孤儿》充满期待。可惜,笔者在观看此影片后,不但先前的满怀期望彻底落空,对陈凯歌于剧情和人物的改编理念完全不能苟同,心中也郁满了愤懑,不吐不快。

诚如陈凯歌自述,《赵氏孤儿》主要是依据元代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的故事线索改编而来。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创作于元代,以《史记》记载为基础,围绕“搜孤救孤”讲述了一个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故事,刻画出程婴、公孙杵臼、韩厥等忠臣义士之大胆识之大壮举之大悲情,明确表达出中国文化所推崇的“大复仇”观念,而此也是该剧鲜明的思想主旨。可惜,在电影《赵氏孤儿》中,“大复仇”观念不但被彻底抽空,有胆有识的节士竟然成了无明确担当意识的庸碌之徒,其“忠义”思想更是荡然无存。

我们知道,《赵氏孤儿》创作于元代,元蒙替代赵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异族全面入侵导致山河变色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诞生出“为赵氏报仇”的杂剧,意义非同寻常。宋代自神宗朝始,便为程婴、公孙杵臼和韩厥修祠立庙,加封爵号,就因为其自认为乃春秋赵氏后裔。于是,在代表中华正统的赵宋王朝被异族元蒙取代后,编演出一幕赵孤复仇的故事,其暗喻不言自明。如果说,以“大复仇”观念激励全民族追求复国之精神斗志,那么,对忠贞节义的推崇,则是当时中国士人对人格理想的刻意高扬。正因于此,《赵氏孤儿》也才会被中国历代各个地方剧种加以改编,在民间广泛流传,深为中国民众喜爱,并在某些特殊历史时期——如在抗日战争时期,又起到了鼓舞民众、激励精神的作用,内涵不谓不深,影响不谓不大。

可惜,自近代以来,因国势衰微,西方文化也随之全面侵袭中国,在一浪高过一浪的西化思潮中,一切源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都受到怀疑、误解、批判和摒弃,这其中就包括“大复仇”观念。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大复仇”的“大”字不是形容词“大小”之“大”,而是动词“尊大”之“大”,是“推崇”之意。“大复仇”就是“推崇复仇”,是对不义的愤怒与热血报复。中国人之所以赞同复仇,是为了以这种方式来恢复社会的正义,使人类历史不致因政治失序而陷入完全的不义与邪恶。故此,蒋庆先生指出,“大复仇”首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尚耻精神。当遭受耻辱之时,君王为其国雪耻,子孙为其父母雪耻,臣子为其君王雪耻,都是可以和必须的。其次,“大复仇”体现了在历史中追求自然公正的精神,当法律与政治不能给人以公正的时候,就强调自然公正,凭个人的血性来复仇雪耻,以追求公正的实现。与此同时,“大复仇”还体现了批判无道君主的精神。中国古圣先哲将大复仇与忠恕之道、以直报怨等观念相结合上升为思想学说,塑造出了中国人推崇大复仇的壮烈传统、大雪耻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历史豪情,可谓中国思想之瑰宝,亦为中国文化一大特色。

在明了“大复仇”的内涵后,我们方才能真切理解元杂剧《赵氏孤儿》所深蕴的文化意义。其所珍视的忠贞节义、义胆忠魂,其所推重的大义士、大英雄、大豪杰,岂能以小而视之。长期受欧风美雨浸染的今人,如果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或一知半解,也属正常,但最起码应该对这个具有上千年悠久历史的伟大传统保持应有的敬意。可惜,包括电影《赵氏孤儿》在内的很多当代中国电影大片,仍然在今天不断上演着将中国历史文化虚无化,将圣人贤士英雄豪杰小人物化的悲剧和闹剧。究其深层原因,是因为没有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刻体认,在有意无意的西化观念支配下进行文化嫁接,结果则是南橘北枳,造出了太多不中不西不伦不类的文化怪胎,貌似深刻“普世”,实则浅薄无根,是典型的文化不自信使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1-23 03:45 , Processed in 0.16850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