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29|回复: 4

领导调研不要成了“面子工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 10: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日前在基层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地方党政机关不同程度存在领导调研靠安排、干部习惯替民作主、党员干部不敢讲真话等问题,损害了党风,更影响了决策的科学性(见2月27日《瞭望新闻周刊》)。

    调研本来就是上级部门了解基层存在的问题和事实,为将来的民主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而现在的一些调研活动,确实有违上级了解基层真相的原则。调研组未曾出师就与基层打好了招呼,也就为基层在调研过程中,进行遮蔽真相的排演和预演留下可以操控的空间,也就为基层部门弄虚作假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某些上级部门的所谓的调研具有很大的水分,某些上级部门不是为了了解基层真相而调研,而为了抖抖自己身上的威风,让下面的人警车开道远接近迎,弄出豪华热烈而隆重的排场。这样精心准备的调研活动,足以遮蔽许多真相和事实,让基层为了为上级表演而表演。这样的调研不是为了探寻事实真相,而是为了追求豪华热烈而隆重的接待仪式。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既然调研是一个繁琐而隆重的接待仪式,下面必然会为这个繁琐而隆重的仪式做出精心的准备。因受贿被判刑的四川省泸定县原县委书记黄文对本刊记者说,几年前,有一位领导的车队路过泸定,公路边有点垃圾没有清理干净,自己立即被上级斥责“连面子工程都做不好!”于是,他连夜与县长带领全县机关干部到公路上捡垃圾,忙了一个通宵。

    调研成了面子工程,连调研者自己都心知肚明,这样的调研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可言。“连面子工程都做不好!”上级也觉得自己的脸上毫无面子。当然了下级如果做好了面子工程,不仅下级很有面子,而且上级也觉得很有面子。至于当地卫生环境状况,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真实状况,调研者和被调研者都无需去关心了。如此自我麻木的调研,就没有一点客观的实际的意义了。

    上级领导来调研,很少有不事前“安排”的情况。于是,有的地方难免出现干部扮“贫困户”、民警演“群众”、群众背“台词”的现象。为防止上级领导改变路线搞“突然袭击”,有的地方甚至演练多套应变方案,将“安排”范围扩大。这调研的浑水如此之深,这迎接调研的戏如此之繁复,以至于“群众演员”不够用,许多公务员不得不赤膊上阵,充当“临时演员”,才能让这出假戏成真。

    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的“领导干部下基层要轻车简从,不扰民,不搞层层陪同,不组织群众迎送”进一步细化,各地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对地方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的方式作出明确规定,坚持“不警车开道、不打招呼、不踩点、不陪同”的“四不”原则,对于违反规定的进行通报批评。

    如何认真落实国家的“四不”原则,切实让“不警车开道、不打招呼、不踩点、不陪同”成为现实,就要认真贯彻对于违反规定的进行通报批评的原则,不能让这样的规定悬在纸上。

    作者:季建民
稿源: 天山网作者来稿
发表于 2011-3-2 10: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不能让规定悬在纸上
发表于 2011-3-2 10: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少忽悠! 可惜做不到。
发表于 2011-3-2 12: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不吃苹果 于 2011-3-2 12:10 编辑

不能怪他们。新闻联播每天在教的{:1_480:}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3-2 13: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不能怪他们。新闻联播每天在教的
不吃苹果 发表于 2011-3-2 12:09



    确实如您所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7-18 22:08 , Processed in 0.06619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