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85|回复: 2

引资比如因材,引人才带项目!常州产学研合作成功模式值得学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5 20: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6年前的科教城,还可以看见大片荒地。6年后,这里已是寸土寸金,一幢幢研发大楼拔地而起,中科院、南京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16所全国知名高校设立的研发机构,汇集了来自全球的高层次科技人才。
  “引资不如引技,引技不如引才。”副市长、科教城党工委书记王成斌说。
  作为常州的智慧宝库和人才高地,在产学研合作“常州模式”的实践中,科教城大胆探索,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广拓引才渠道,使引才工作展现创新亮点。截至目前,450多家入驻机构共引进8300多名科技人才,较2006年增长12.5倍。其中,中科院常州中心现有科技人才248名,其中硕士91人,博士59人,分别比2007年增长193%、118%。
  市委组织部最近的一次统计显示,我市人才资源总量已从2005年的44.75万人增加到目前的58.48万人,增幅30.7%;每万人拥有人才数由1273人增加到1625人,居全省第四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引进取得突破,实施“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以来,已有300个领军创业团队落户常州,引进海归人才1802名,有12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83人入选省“双创人才计划”,8500多名研究生学历以上的科技人才在常州创新创业。
  对高科技人才,常州采用“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有舞台、有前途、有利益”的政策,每年用于人才开发与科研资助的资金持续增长,自2007年以来“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累计投入资金达1亿元。创新载体日益完善。目前,全市及各辖市区都建立了留学人员创业园,重大研发机构数量显著增加,中科院和国家“985”、“211”高校在常州联建了59个研发机构,为全市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一个人才带来一个新项目,一个新项目成就一个大产业。近年来,我市通过产学研合作,一大批人才落户常州,一大批项目得以实施。
  “常州创新创业的环境让我们无从挑剔,在这个城市里我们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常州哈酷那科技有限公司CEO张亚俊说。这个年轻的创业者,早在2007年就被评为手机游戏业最有影响力人物。来常发展后,张亚俊胸怀大志,公司计划3年内在常州销售收入达到5000万元,人员规模达到300人,5年内销售收入达到1亿元,人员规模超过500人。目前,这家年轻的公司已经与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也与华为、中兴、腾讯、新浪等公司有着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人才在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施展人生抱负的舞台上,全市掀起了一场场创新创业热潮,取得了一项项骄人战绩。2010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15874件,同比增长31.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317件,占申请量的20.9%,首次突破20%;专利授权9093件,同比增长87.2%。
  据悉,通过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项目,为常州带来了200多项前沿新技术,都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覆盖了10多个富有潜力的新兴产业板块。去年,204家海归创业企业实现销售21亿元,销售过亿的企业1家,超千万的30多家,超500万元的近60家,创业企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发表于 2011-5-15 21: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总是走的比别人慢
发表于 2011-5-15 22: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学着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7-18 16:52 , Processed in 0.11000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