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956|回复: 80

齐梁故里在丹阳不容置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5 16: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近日,常州有关部门通过全国新闻媒体大肆宣传常州才是真正的“齐梁故里”,并且引用所谓学者教授的话通过考察齐梁族谱、寺院、祠堂碑记、墓志,分析了常州境内的山川、村镇等地名,得出“发现所有证据都指出齐梁故里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而非镇江丹阳。”的所谓结论。他们拿出所谓最有力的证据就是---齐梁萧氏的祖先萧整过江居住的“武进县之东城里”,就是“东城”,是为南兰陵郡、兰陵县治所所在地,就在今天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
        仅凭上面的“东城”为南兰陵郡、兰陵县治所所在地就认为萧整居住的“武进县之东城里”显然是滑稽可笑的!因为:“东城里”是一个村名,就象萧氏的祖先原居住地“东海兰陵县中都乡中都里”一样,而“东城”则是一个城池的名称,显然是不能混为一谈的!那么,“武进县之东城里”究竟在哪里呢?答案是在丹阳胡桥齐梁皇陵附近的村庄张巷,权威的证据有:
        1、《梁书--列传第一》明确记载了梁武帝修陵在“南徐州南东海武进县东城里山”,即:位于现丹阳三城巷附近的梁修陵在当时是属于“武进县东城里”的山岗!胡桥张巷东城村则就在梁修陵以北一公里处!!附原文:“高祖德皇后郗氏,讳徽,高平金乡人也。。。建武五年,高祖为雍州刺史,先之镇,后乃迎后。至州未几,永元元年八月殂于襄阳官舍,时年三十二。其年归葬南徐州南东海武进县东城里山。中兴二年,齐朝进高祖位相国,封十郡,梁公,诏赠后为梁公妃。高祖践阼,追崇为皇后。有司议谥,吏部尚书兼右仆射臣约议曰:“表号垂名,义昭不朽。先皇后应祥月德,比载坤灵,柔范阴化,仪形自远。伣天作合,义先造舟,而神猷夙掩,所隔升运。宜式遵景行,用昭大典。谨按《谥法》,忠和纯备曰德,贵而好礼曰德。宜崇曰德皇。”诏从之。陵曰修陵。”。)------这里已经清楚明白地表明东城里村就在丹阳,就在修陵附近!!!

       2、齐高帝萧道成泰安陵所在地胡桥赵家湾当时也属武进。原文见《南齐书--本纪第二 高帝下》:“二月,乙未,以冠军将军桓康为青、冀二州刺史。上不豫,庚戌,诏原京师囚系有差,元年以前逋责皆原除。三月,庚申,召司徒褚渊、左仆射王俭诏曰:“吾本布衣素族,念不到此,因藉时来,遂隆大业。风道沾被,升平可期。遘疾弥留,至于大渐。公等奉太子如事吾,柔远能迩,缉和内外,当令太子敦穆亲戚,委任贤才,崇尚节俭,弘宣简惠,则天下之理尽矣。死生有命,夫复何言!”壬戌,上崩于临光殿,年五十六。四月,庚寅,上谥曰太祖高皇帝。奉梓宫于东府前渚升龙舟。丙午,窆武进泰安陵。”


       3、齐粱两朝开国皇帝的祖坟分别在丹阳胡桥张巷北五公里和南一公里,祖坟建立时他俩均未登上皇位,选的位置也均在祖宅附近。原文见《南齐书--列传第一 皇后》“ 高昭刘皇后,讳智容,广陵人也。。。宋泰豫元年殂,年五十。归葬宣帝墓侧,今泰安陵也。”---是齐梁祖坟而不仅仅是齐梁皇帝陵在丹阳!明朝的祖陵不就在朱皇帝家乡吗?!

       4、齐高帝萧道成的祖坟地--丹阳胡桥彭山(现叫横段山,山下有彭家村)南朝宋时就被认为有帝王气。原文见《南齐书---志第十 祥瑞》武进县彭山,旧茔在焉。其山冈阜相属数百里,上有五色云气,有龙出焉。

        5、齐高帝萧道成和梁武帝萧衍的父亲萧顺之小时候就一起攀登家乡丹阳金牛山(今丹阳胡桥水晶山,距离张巷约六公里)玩耍,进一步证明祖宅东城里就离金牛山很近的胡桥南部张巷!原文见《南史》卷六 本纪第六 梁本纪上“梁高祖武皇帝讳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姓萧氏,与齐同承淮阴令整。整生皇高祖辖,位济阴太守。辖生皇曾祖副子,位州治中从事。副子生皇祖道赐,位南台治书侍御史。道赐生皇考,讳顺之,字文纬,于齐高帝为始族弟。皇考外甚清和,而内怀英气,与齐高少而款狎。尝共登金牛山,路侧有枯骨纵横,).---齐高帝从小就在丹阳生活!

      6、齐高帝家乡有一条秦始皇驰道“天子之路”,而丹阳胡桥张巷向西到丹阳大泊石潭村沿今天的京沪高铁走向正好有一条秦始皇驰道“小辛驰道”,这又让张巷即“东城里”得到更进一步的映证!原文见《南齐书---志第十 祥瑞》-----宋泰始中,童谣云“东城出天子”,故明帝杀建安王休仁。苏偘云:“后顺帝自东城即位,论者谓应之,乃是武进县上所居东城里也。”熊襄云:“上旧乡有大道,相传云秦始皇所经,呼为‘天子路’,后遂为帝乡焉。”案顺帝实当援立,犹如晋之怀、愍,亦有征符。齐运既无巡幸,路名或是秦旧,疑不能详。注意:这里的“旧乡”二字,进一步证明皇帝祖宅在胡桥张巷乡村而非武进县城!!---不仅仅是陵墓实物,还有这一别处没有的旁证!!

      7、胡桥张巷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之----梁武帝皇业寺!!----请注意,张巷乃是一个小乡村,并不是县城或名山名胜,怎么会无缘无故地建一座"梁武帝皇业寺"并且有梁武帝亲笔题写的匾额"赦建皇业寺"大字!!!

      8、梁大同十年 (544年)三月清明前后, 八十一岁的萧衍率一班官员浩浩荡荡东行,经句容,过丹徒,来到阔别五十余年的故乡兰陵(丹阳),拜谒其父梁文帝的建陵(在今丹阳市胡桥张巷南移公里)以及其妻郗皇后的修陵。他感慨万千,诏曰:“朕自违桑梓,五十余载,乃眷东顾,靡日不思。今四方款关,海外有截,狱讼稍简,国务小闲,始获展敬园陵,但增感恸。故乡老少,接踵远至,情貌孜孜,若归于父,宜有以慰其此心。并可锡位一阶,并加颁赉。”又作《还旧乡》诗。嗣后,又在修陵北侧的皇基寺设法会,诏赐兰陵老少位一阶。又驾幸京口北固楼,将北固山改名“北顾”山,游了京口后,又回到兰陵,宴乡里故老及所经近县迎候者,少长数千人,各赏钱二千。四月,车驾回到建康。
      梁武帝这次故乡行,除作《还旧乡》诗外,还特地写了一篇《舆驾东行记》以记其事。在文中他写下了曲阿美酒的故事,原文为:“(丹徒)有覆船山,酒罂山,南次高骊山。传云:昔有高骊国女来,东海神乘船致酒,礼聘之。女不肯,海神拔船覆酒,流入曲阿,故曲阿酒美也。”显然,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中的故事就源于此文。在《梁武帝集》,《至顺镇江志》,《全梁文》等书中均载有此文。-----请问,如果祖坟所在地丹阳不是他的家乡,他会说“桑梓和故乡”吗?还会专门作《还旧乡》诗吗?

       丹阳有关部门针对常州不顾历史事实抢夺并且诽谤丹阳(指明道姓说丹阳不是齐梁故里)的恶行应该予以坚决还击!《丹阳日报》也可作焦点报道!


[ 本帖最后由 云曲简丹 于 2009-4-18 21:01 编辑 ]
发表于 2009-3-25 17: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handshake :L :D
     
 楼主| 发表于 2009-3-25 17: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请看:
      <南史 卷04 齐本纪上第四〉
      (齐太祖高皇帝讳道成)所居武进县有一道,相传云“天子路”。或谓秦皇所游,或云孙氏旧迹。时讹言东城天子出。其后建安王休仁镇东府,宋明帝惧,杀休仁,而常闭东府不居。明帝又屡幸,改“代”作“伐”,以厌王气。又使子安成王代之。及苍梧王败,安成王代立,时咸言爲验。术数者推之,上旧居武进东城村,“东城“之言,其在此也。----史书上明明白白写着是
东城村!


转自<人民网>东城里在哪里?

       东城里,一个虽小而又重要的地方,因为它是齐梁萧氏帝王及其宗族的故里;东城里,一个人们陌生而又正在引起关注的地名,因为它关系到齐梁帝王及其宗族故里的归属问题;东城里,今天之所以引起关注,是因为在它的归属问题上,有人在“热心”地争夺其所有权。

  武进县在南朝至初唐的几度兴废

  东城里本是两晋、南朝时期武进县所属的县乡以下的一个居民聚居区和行政单位。《南齐书·高帝本纪》中说,南朝齐的开创者齐高帝萧道成(南朝梁开创者梁武帝萧衍的堂伯)的高祖父萧整,在西晋末年朝廷动乱之时,“过江居晋陵(郡治丹徒,今属镇江市)武进县(县治在今丹阳市境内)之东城里”。从此,东城里就成为齐梁帝王及其宗族的故里。梁武帝即位后,改武进为兰陵县,东城里也就成为兰陵县的一个“里”。当时,东城里的归属问题,是很清楚的。

  可是,随着南朝的结束,情况变得复杂起来。到了隋朝,兰陵县被全部并入曲阿县(今丹阳市);唐高祖时,重新“以故兰陵县地置”武进县;唐太宗时,又将武进并入常州晋陵县(今常州市);最后,唐武则天分割晋陵县西部再次设置武进县,属常州。至此,武进县的县治、归属和辖地才基本稳定了下来。经过这样的反复折腾,南朝武进和南兰陵的辖地,最终是一部分划到了常州武进,一部分则是划到了润州(州治今镇江市)曲阿。一般认为,兰陵县治(即“兰陵故城”)是划到了常州武进,在今天常州东北的万绥镇。至于东城里,它究竟是划给了常州武进,还是划给了润州曲阿?它后来又叫什么名字?现存唐朝和北宋人的史书、方志都未见述及其事。这就给后人制造了“麻烦”,以致引起了今人的争议。

  “丹阳东城村”说

  综合有关方志和文章的说法,关于东城里的今地和今名,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丹阳东城村”说,认为东城里在今丹阳,今名东城村;一是“常州万绥镇”说,认为东城里在常州,今名万绥镇。谁是谁非?

  先看“丹阳东城村”说。从现存文献看,最早无意中透露东城里就是丹阳东城村这一信息的,是五代时期吴国的和尚澄清在天祚二年(936)所作的《智宝寺记》。这篇碑记的佚文,恰巧保存在现存常州最早的地方志《咸淳毗陵志》之中,而偏偏主张“东城里在常州万绥”说的光绪《武进阳湖县合志》也引用了它。《咸淳毗陵志》在“智宝禅院”的条目下以“按”语的方式说:“万岁寺(‘智宝禅院’的宋代名称)旧有伪吴天祚间石刻:‘寺西去萧梁帝祖宅三十里东城村,初名皇基,更曰皇业。寺后百七十五步即其城(兰陵故城)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兰陵故城所在的)这座寺庙西去三十里就是梁武帝萧衍祖宅所在地东城村,这座寺庙最初叫皇基寺,后改名叫皇业寺(说智宝寺初名皇基,更曰皇业,是撰者误说,另当别论)。这座寺庙后面一百七十五步就是那个兰陵故城。这段话非常清楚地表明,梁武帝萧衍的“祖宅”所在地东城村,应在“兰陵故城”所在地万绥镇西三十里(当然是约数)。而由万绥镇向西约三十里,正好是丹阳的齐梁帝王陵墓区,并且在今胡桥到荆林之间,的确有一个村庄名叫东城村。东城村既是梁武帝“祖宅”所在地,当然也是齐高帝萧道成的“祖宅”所在地。“东城村”与“东城里”不但同名“东城”,而且同为县乡以下居民聚居地区。那么“东城村”就是“东城里”的今名,岂不昭然若揭?

  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间,镇江博物馆的刘建国先生,注意到了《智宝寺记》的这段佚文,在《萧统籍贯考》一文中,根据此佚文,并根据元《至顺镇江志》所载梁文帝建陵和梁武帝修陵在“武进县东城里山”,而东城村正好在建陵和修陵近旁这一事实,推定“东城村”无疑是从“东城里”演化而来,“此处为齐梁萧氏故里当是确定无疑”。《萧统籍贯考》一文对“东城里”今地的研究取得关键的成果,得到有关专家和学者的肯定和采纳。今天看来,虽然我们还可以从《至顺镇江志》《丹阳县志》等补充一些证据,但其推断还是真实严谨的,决非虚妄之词。

  “常州万绥”说

  从有关文献和持“常州万绥”说者所举材料看,较早将“东城里”视为“兰陵城”的仍然是《咸淳毗陵志》。该志说武进“兰陵城在县北八十里千秋乡万岁镇西。南齐四世祖淮阴令萧整侨居于此”。这里的“此”显然是指“兰陵城”,即兰陵县治所在的“万岁镇”(今万绥镇)。这就将《南齐书》等所说“(萧) 整过江居晋陵武进县之东城里”暗换成了萧整过江“侨居于兰陵县”,把“武进县之东城里”暗换成“兰陵县之县治”。这显然是违背历史事实和违反修方志须忠于史实的原则。而这一暗换所变化成的“侨居于兰陵县县治”的说法,恰恰是“常州万绥镇”说的核心。到了清代的道光《武进县阳湖县合志》和光绪《武进阳湖县合志》更是搜集了万绥镇齐梁故里的“遗迹”和传说,1987年版《万绥乡志》等又掺杂了“今说”,最后到今年的“中国常州·齐梁文化研讨会”的主要论文而“集大成”。

  综观“常州万绥”说,其主要观点为:万绥为“兰陵古城”,“兰陵古城”一名“东城”,“东城”就是“东城里”;万绥有齐梁帝王“祖宅”,有“东城天子路”,有齐高帝萧道成“泰安陵”遗址,以及其他各种遗迹,证明了万绥镇就是“东城里”,就是“齐梁故里”。事情的真相又是如何呢?

  “东城”就是“东城里”吗?东城是兰陵城的别名。从常州“研讨会”所举材料看,此说不见于南朝和唐宋人的文献记载,清代才有道光《武进县阳湖县合志》等说兰陵“亦曰东城,在武进县东也”。但是,“东城”是指兰陵城;而“东城里”是专名,是指兰陵县所辖的一个里,所指不同,用法也不同,怎么可以混为一谈?例如,宋代的润州别名丹阳,宋人可以把润州知州称为“守丹阳”,你能说润州就是丹阳县,或者说丹阳县就是润州么?同样,我们又怎么能够把齐梁帝王的故里东城村说成为兰陵县城所在地万绥呢?

  万绥有齐梁帝王的“祖宅”么?齐梁帝王的“祖宅”在东城村,这一点,我们从前文所引《智宝寺记》佚文中已看得很清楚。而《咸淳毗陵志》说:“智宝禅院,在县北七十里万岁镇,梁武帝旧第,天监七年舍为院,名‘慧炬’。”这里清清楚楚是说万岁镇(即万绥镇)有的只是“梁武帝旧第”,哪里有什么“祖宅”呢?“旧第”就是“故居”,“祖宅”是祖宗的住宅,才是籍贯所在。例如,鲁迅先生在上海、北京都有故居,我们能说鲁迅的籍贯是上海或北京么?《武进阳湖县合志》等把“旧第”说成了“祖宅”,从而把万绥镇说成了梁武帝的故里,这是“偷换概念”的行为。

  《万绥乡志》引光绪《武进阳湖县合志》还说:“皇业寺在通江乡(即万绥镇)系齐高帝萧道成的祖宅,初名‘皇基’,萧道成称帝后改为皇业寺(又称皇基寺)。”但是据《资治通鉴》卷157,大同二年(536)正月,“上(指梁武帝)为文帝(指梁武帝父)作皇基寺以追福,命有司求良材”。可见皇基寺是梁武帝为其父而建,萧道成称帝前后根本没有什么“皇基寺”,更不会改称什么“皇业寺”。所谓萧道成的“祖宅”,完全是虚构之词,万绥镇并没有萧道成的“祖宅”。

  万绥镇的“东城天子路”是“秦始皇所经”之“大道”么?《南齐书·祥瑞志》载:“熊襄云:上旧乡有大道,相传云秦始皇所经,呼为天子路,后遂为帝乡焉。”可是,《万绥乡志》引光绪《武进阳湖县合志》,只是说由“萧道成的祖宅”所建的“皇基寺”“寺址即在东城天子路”。按照这一记载,此“天子路”只能是为纪念“天子萧道成”所辟之路,与“秦始皇所经”无关,并不是“上旧乡”之“大道”。相反,丹阳却有真正的秦始皇所经的“天子路”。《至顺镇江志》卷二“道路·丹阳县”载:“秦凿道,在丹阳县界。《唐(润州)图经》:‘秦有凿道,亦谓之天子道。’”据《丹阳县志》载,秦始皇南巡经曲阿的驰道(“秦凿道”)在丹阳县北小辛(今名晓星)。这条驰道由北向南,正好穿过“东城村”一带。两相对比,萧道成的“旧乡”在哪里,可谓不言而喻。

  万绥镇附近有萧道成的“泰安陵”么?南朝陈顾野王《舆地志》说:泰安陵“在故兰陵东北金牛山”。 金牛山就是今丹阳经山。元《至顺镇江志》说:“泰安陵在(丹阳)县东北三十一里。”近人朱偰《六朝陵墓调查报告》更考定泰安陵在丹阳东北赵家湾。1956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六朝陵墓石刻》中也明确说泰安陵在丹阳县赵家村附近。而“常州万绥”说者却据光绪《武进阳湖县合志》,在万绥镇竖了一块“南朝泰安陵遗址”碑。不过,最近又把它换成了“齐梁皇坟遗址”碑,从而自我否定了万绥镇有泰安陵遗址的说法。

  研讨的意义当在于明辨是非,而妄言止于智者。通过以上对照,谁是谁非,人们自有定论,毋庸讳言。在一些有影响的著作和辞书中,还在流行着“常州万绥(武进)”说。例如《辞海》1979和1989年版说萧道成、萧衍等籍贯“南兰陵”今地时,都注为“今常州西北”或“武进西北”。究其原因,当是由于“兰陵故城”万绥在常州“武进”所致。但是这一说法偏偏是将今天属于丹阳市的真正齐梁帝王故里东城里排除在外,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题图为梁文帝萧顺之建陵,在丹阳荆林三城巷北。萧顺之为梁武帝萧衍之父。萧衍为帝,于梁天监元年(502年)追封他为文皇帝,扩旧墓为建陵。墓东向,已平。陵前神道进口依次排列的石神兽、方形石基础、神道石柱和石龟趺各一对,为丹阳南朝十二帝王陵中遗存最多的一处。

  
  □ 乔长富

[ 本帖最后由 云曲简丹 于 2009-6-17 14:3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3-25 22: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最近,常州人似乎做得太过分了,为了从丹阳手中抢走“齐梁故里”的名分,可谓煞费苦心、指鹿为马、牵强附会、颠倒黑白、无中生有、上窜下跳、机关算尽...无所不用其极!而将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陵墓--泰安陵所在地伪造篡改为武进孟河是他们的一大关键“杰作”,请看:
      "常州齐梁遗迹修复历史文化研究入佳境
......
       第二类是皇陵。在现在孟河镇境内有两处被称为“皇坟”的地方,一处可能是齐高帝的泰安陵,在孔村一片青葱碧绿的高坡田野上,泰安陵孤傲地耸立着,墓主人凝视着这片他曾经为之付出满腔热血的土地(多么荒诞轻率可笑,这样一处没有任何历史依据的无名高地就被某些人为了一己私欲而"钦定"为一代帝王陵墓了)。现在这里已经立碑保护。另一处在今万绥严桥村北,1975年平整土地,取高填低,未挖多深,即出现金、银、铜物品,因时在“文革”中,遗物惜已不存。这些都是萧氏家族宝贵的遗存。”


      下面是常州孟河伪造的南朝泰安陵遗迹
20090321_807f8c22e26b4da3d637Lubjg0OnqAMX.gif
      常州人为什么一改以往说齐梁皇帝祖宅与陵墓不在同一地区的怪论,而干出如此令人不齿的伎俩呢?原因有:1、他们越来越觉得他们“皇帝祖宅与陵墓不在同一地区的怪论”站不住脚了。2、他们急需要一处能证实孟河是“齐梁故里”是实物证据,可惜至今没有一初站得住脚,于是只能伪造。3、只所以选择“泰安陵”,一是因为齐梁第一开国皇帝,该陵在哪里,就可证明故里在哪里;二是他们认为其他皇陵在丹阳都有实物能证明所在抢不走了,该陵刚好实物遗存缺失了有空子可钻。
      那么,他们这么肆意伪造篡改是否就能改变历史事实呢?答案是完全否定的!请看最权威的历史资料:
“      《南齐书 列传第一 皇后》   
      高昭刘皇后,讳智容,广陵人也。祖玄之,父寿之,并员外郎。后母桓氏梦吞玉胜生后,时有紫光满室,以告寿之,寿之曰:“恨非是男。”桓曰:“虽女,亦足兴家矣。”后母寝卧,家人常见上如有云气焉。年十余岁,归太祖,严正有礼法,家庭肃然。宋泰豫元年殂,年五十。归葬宣帝墓侧,今泰安陵也。门生王清与墓工始下锸,有白兔跳起,寻之不得,及坟成,兔还栖其上。升明二年,赠竟陵公国夫人;三年,赠齐国妃;印绶如太妃。建元元年,尊谥昭皇后。三年,赠后父金紫光禄大夫,母桓氏上虞都乡君;寿之子兴道司徒属,文蔚豫章内史,义徽光禄大夫,义伦通直郎。”
上面清楚地载明:齐高祖萧道成的刘皇后死后“归葬宣帝墓侧,今泰安陵也。”,而宣帝墓就是位于丹阳市埤城镇胡桥街北1公里的萧道成父亲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这就清楚明白地说明了萧道成“泰安陵”的位置就在“永安陵”的墓侧!!!并且,近几十年来的现实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即:在永安陵石兽西边的赵家湾,旧有齐高帝萧道成泰安陵,现已平。陵前原有2石兽残躯,相距18.5米,毁于1968年。
      由此可见,历史是不容篡改的!少数所谓的“专家、学者”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置历史事实于不顾,在个人及局部利益的驱使下招摇撞骗、借机敛财、睁眼说瞎话,实属蒙骗群众、祸国殃民!

      我们丹阳不能再沉默拉!!!
     
 楼主| 发表于 2009-3-26 00: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请看常州方面的论据“从现在的地表和地下文物考古考证,丹阳只是部分齐梁帝王陵园,九龙寺东岳庙是萧家的家庙宗寺,萧氏皇帝属南兰陵人,南兰陵即武进即常州。万绥即万岁,用帝皇老子才敢用的这个万人山呼的地名”是多么的荒诞幼稚可笑!
      1、首先,从现在的地表和地下文物考古考证,丹阳不只是部分齐梁帝王陵园,而是几乎全部的齐梁帝王陵园(除了客死他乡的两位皇帝外)和全部祖陵所在地!并且最权威最原始史书所记载的所以有关“东城里”的地方都明确指向了丹阳!
      2、九龙寺东岳庙只是后世萧家的家庙宗寺,且无最可靠最原始历史记载与萧氏皇帝故里没有必然关系!这样的家庙宗寺在丹阳也有,在别处也可能有!而丹阳的皇业寺、皇基寺具有独一性,且有权威最原始历史记载!
      3、“南兰陵即武进即常州”--纯属偷换概念、以偏盖全!南兰陵武进是包括现常州武进西北一小块地方,但绝不是只不仅仅包括这一小块,丹阳铁路以北的一大块地方也毫无疑义地应该包括在里面!
      4、万绥是当时南兰陵的县城,但仅此而已,并不能代表什么,至于改名“万绥”后又牵强附会与皇帝万岁挂钩,那都是传说而已,没有任何历史依据!并且该名称的运用也是在齐梁后不知多少年的事情了!更何况即使用了万岁,就能证明出皇帝了吗?出皇帝的地方多了去了,也没听说改什么“万岁无疆”之类俗不可耐名称的!你们常州这地名的改变也许只是地方官员为了拍某人的马屁向上爬的杰作也未可知道呀!!!
     
发表于 2009-3-26 17: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丹阳人,真理面前不能退让的!!!
发表于 2009-3-26 22: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常州是政府行为,一步一步蚕食丹阳的文化遗产。比如从早期的华罗庚、后来的封缸酒,再到乱针绣,董永和七仙女的传说,现在又瞄上了齐梁帝王故里。
     丹阳市政府、文化局,你们该作为了。
发表于 2009-3-26 22: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这次常州的为齐梁故里“正名”行动特别强调是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认为……。问题葛剑雄在国内能够算是五代史的权威吗?他只是在移民史上有所研究。
     
 楼主| 发表于 2009-3-27 00: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以下就是常州方面赖以大肆宣传招摇撞骗如获至宝的救命稻草般的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葛剑雄教授关于常州与齐梁故里文化的发言稿:
        南北朝时期的齐代和梁代,是该时期宋、齐、梁、陈四个王朝中社会经济比较稳定、文化学术发达繁荣的两个王朝。齐代的建立者萧道成、梁代的建立者萧衍,均为南兰陵人(今常州市西北),史称齐梁。齐梁王朝仅78年历史,是我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百家蜂起、学术文化发达以来的又一个鼎盛时代,对后世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葛剑雄教授请专人为他读畅谈常州历史文化的发言稿:

        我并不专门研究六朝文化或齐梁文化,但因为研究移民史、人口史,不能不涉及这部分。但研究齐梁文化,以往主要集中在南京,这是因为齐与梁萧氏王朝都建都南京,萧道成与萧衍的子孙后来大都迁往南京去了。萧道成、萧衍作为齐与梁的开国皇帝,原先祖上在山东兰陵,后来祖上(即萧整)在“永嘉之乱”后迁到南兰陵即武进县,也就是今天的常州市,加以“南”名,称为“南兰陵人”。从此 ,常州成为萧齐、萧梁的子孙移往我国南方各地的出发点。

        “苏常熟,天下足”。陆游的这句话,说明历史上的常州这个地方,与苏(州)、松(江)等江南诸府是很富饶的,在国内也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以后才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齐梁萧氏祖先由山东迁居南兰陵(即武进县),其中也是有这个原因的。今天,我们不说“苏常熟”,都说“苏锡常”了,说明“苏锡常”很重要,研究“苏锡常”在当代是很有意义的。苏锡常的历史文化悠久,而从前无锡属常州府,但现在情况变化了,常州现代被无锡超过了,也可以说常州是古代史辉煌,无锡是现代史辉煌。这些年,常州的影响不如苏州、无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外宣传,特别是对历史文化的宣传不如苏州、无锡;另一个原因是常州的山水资源相对要少一些,对外吸引力不够大,旅游业比不上苏州、无锡,影响了常州知名度。常州从前生产梳篦、芝麻糖以及纺织、机械闻名,现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一定要更新观念,不然以后还会落后于无锡、苏州。相信常州今后会有很好的发展。

        从南兰陵走出的皇帝萧道成生活朴素,也有雄心壮志,是个不错的皇帝。齐朝败在他的子孙相残;梁武帝萧衍有雄才大略,政治清明,生活俭朴,不近女色,冬天手都冷得生冻疮了,仍在工作、写作。他爱好文学,是位“诗人皇帝”,在文学上很有作为。他爱护子女,但不注意管教,一味姑息,以至一些子孙争权夺利,恩尽义绝,骨肉相残。他后来太热衷于佛教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是他当时推崇佛教的写照。当然,他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是作出了大贡献的,但后来他把国家都弄得败亡了。昭明太子萧统很有才华,了不起,他编纂了《文选》。《文选》影响很大,是齐梁文化的经典,常州要深入展开研究。萧元帝萧绎是个了不起的诗人和学者,尽管他人格分离有很残忍的另一面。隋焬帝的皇后萧氏是南兰陵人,也是梁武帝的后裔,是位才华出色的女子。到了唐代,萧家还出了多位宰相。所以研究齐梁文化不要限于齐梁两朝,还要联系现实。在史书上,最初说齐梁始迁祖居武进东城里,那时还没有常州,只有晋陵,说明武进最初比常州有名。上海市有武进路而无常州路,也说明了这一点。其实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南兰陵就是武进,武进就是常州。

        常州历史上人文荟萃,杰出的人物不计其数,以前我读书时读黄仲则的诗,读洪北江,还有赵翼等等。王安石任常州知州,苏东坡晚年定居常州。近代如盛宣怀、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李公朴、史良等等,都是很有影响的。常州府中学、常州府的南菁中学,以前都非常有名,培养出了不少名人和著名学者,我一直印象很深。常州籍的周有光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语言学大师,他是个奇迹,今年104岁了,现在他每天用电脑写文章,每天还上网,这在当代中国是绝无仅有的!我每年去北京开会,都要去登门拜访他。周老是沈从文先生的连襟,他的夫人90多岁逝世,他的生活一直由保姆照料。保姆在他家几十年,在周老的教育下,保姆学会了英语,会用英语接国外来的电话。我每次打电话给周老,她一听声音就知道是我,马上转告周老。下个月初,我又要去北京参加政协会议,我会再去拜望他。常州的艺术大师刘海粟、谢稚柳、吴青霞长期生活在上海,在国内外素负盛名,我很敬重他们。

        我关心地方历史文化,更关注地方当代的文化。我出生在浙江南浔镇。南浔与常州一样,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文化名人。我现在最想知道的是这些地方现当代出了哪些名人与大师。江浙沪的人,文化素质好,出各种各样人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一带历来非常重视教育,基础教育好,家庭教育也很好,对子女成才有很大关系,所以现在更要重视教育。常州有哪些人才在外地,你们一定要多了解。上海市政协的一位新的副主席吴幼英,她就是瞿秋白爱人杨之华的外甥女,你们知道吗?吴幼英不是吴文英,吴文英我知道,她是常州人,当过纺工部部长。刘淇是武进人,不称“常州人”,是因为原来的籍贯,加上武进县名气本来就大,其实武进就是常州,是一样的。把萧道成、萧衍、萧统他们的“南兰陵人”,说成今天的武进人或常州人,都不错。

        江浙一带历史上许多人为什么都是在走出家乡发展起来的,很值得研究。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原来的天地太小了,很难发展。听你们介绍常州现在有四所本科院校,还有七八所专科高职院校,这很好。如果让国内最有名的教授去这些学校,不是说不可以,而是他们去了一般很难发挥他们的优势与作用,这与从前江浙(包括常州)历史上许多名人要走出去发展是同一个道理。现在许多地方的高校办学指导思想有点问题,动辄要办“全国一流”,其实,我认为一所学校能办好一个专业,使这个专业成为全国的一流,那么这个学校就在全国有影响了。以前的东吴大学法律专业办得很好,在国际法院当大法官、著名的法学家有好几位就是出自东吴大学的。苏州大学从前就是东吴大学。

        常州的淹城是古迹,很有名,奄国原是在北方,后来迁徙过来的。齐梁在武进、常州还有哪些古迹?你们一定要保护好古迹。丹阳的南朝石刻(天禄)等还在吗?同样要保护好。

       我对齐梁文化研究不多,对常州文化也知道不多,感谢常州市领导与齐梁文化研讨会组织委员会邀请我参加这个有意义的很有必要举行的盛会。因我三月份参加全国政协会议,会期十来天。回来后,还要参加上海市参事室会议,月底还要赴美国开会,因时间关系,我没能来常州参加会议。没有准备,讲得不一定对。

        原来这就是常州方面的所谓专家考证吗?!简直是毫无学术价值可言、通篇空谈、不值一驳!
     
 楼主| 发表于 2009-3-27 00: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1、“武进县彭山,旧茔在焉。其山冈阜相属数百里,上有五色云气,有龙出焉。”---看看地图上胡桥彭山永安陵和泰安陵的地形就知道史书上说的是十分准确的,胡桥的山属于宁镇山脉的余脉,与镇江南京的山是连着的。而常州孟河竟然伪造一个所谓的“彭家墩齐梁墓”,想用“平原土墩”来冒充书上的“与群山相连绵数百里的彭山”,简直是笑话!
      2、齐高帝萧道成和梁武帝萧衍的父亲萧顺之小时候一起攀登过的丹阳金牛山(水晶山)离东城里确实不远,且就在齐高帝的祖坟附近。
      3、地图上的“小辛驰道”与齐高帝家乡东城里附近有一条秦始皇驰道“天子之路”是完全吻合的(“上旧乡有大道,相传云秦始皇所经,呼为‘天子路’,后遂为帝乡焉。”)
      4、梁建陵所在的东城里山地与齐梁故里东城里村张巷也近在咫尺也与史书完全吻合!
2.jpg
发表于 2009-3-27 10: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
        在常州西北,丹阳东南有地名为武进,以前是县,现在是常州一个区。在传统的文学著作中,谈到齐梁萧氏人物,都把他们归属成这个武进。然而当许多历史学家来武进考察齐梁帝王陵墓时,发现一个也找不到,其他有说服力的齐梁文物古迹也沒有。真是怪事,正史《南齐书》上明明白白写着:齐高帝建元四年“壬戌,上崩于临光殿,年五十六。四月,丙午,窆武进泰安陵。”说明齐高帝萧道成葬在武进县泰安陵。为什么在武进找不到泰安陵呢?查《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五,润州丹阳县:“高帝道成泰安陵,在县北三十二里。”其外还记载着齐宣帝永安陵、齐武帝景安陵、齐景帝修安陵、齐明帝兴安陵、梁文帝建陵、梁武帝修陵、梁简文帝庄陵等齐梁帝王陵墓在丹阳的具体位置。

        明明是在“武进”的陵墓怎会到丹阳去了呢?原来,当代这个武进与六朝时的武进地望不同。

       考证历史典籍可知,江南六朝时期武进县先后有两个。

        第一个武进县,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将丹徒改名而立,一般称作丹徒武进。治所在今镇江市东南丹徒镇,从嘉禾三年(234)至晋太康二年(281)。存在时间为47年。晋太康二年复名丹徒。

    第二个武进县是晋太康二年(281)从曲阿、丹徒析出土地而立,治所在今江苏省丹阳市东,地域范围大致为今丹阳市东北的胡桥、埤城、前艾、访仙、运河、建山等乡镇所在地。一般称作曲阿武进。梁天监元年(502),改称兰陵,隋开皇九年(589)陈亡,又并入曲阿,共计分出时间达308年之久。《梁书》载,天监元年(502)“复南兰陵武进县,依前代之科。”《隋書》 志第二十六 :“曲阿有武進縣,梁改為蘭陵,開皇九年(589)並入。”由此可见,丹阳东北这片土地称武进县有221年,后改称兰陵县有87年。于公元589年回归曲阿。曲阿县在唐天宝元年(742)正式改称丹阳县,以后历代延用。

        自梁改武进为兰陵后,陈朝、隋朝、均无武进县,直至唐睿宗垂拱二年(686)年,才重新分晋陵西三十六乡建武进县,一直延续到现代。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五“武进县,吴大帝丹徒武进,帝复改武进曰丹徒,别置武进县于丹阳五十里,改武进为兰陵,入晋陵。垂拱二年,又晋陵西界立武进县于州理。”

《旧唐书
        志第二十武进 晋分曲阿县置武进,梁改为兰陵,隋废。垂拱二年,又分晋陵置,治于州内。”
    《太平寰宇记》 卷九十二,常州:“武进县,垂拱二年,分割晋陵西三十六乡又置。

        由此可见,南朝武进县与垂拱二年后的武进县地望根本不同。前者土地主要从曲阿分出,后又并入曲阿,即今丹阳东北一带;而后者土地是唐代中叶由晋陵县分出西边的三十六乡土地,位于今丹阳东南常州西北。但由于朝武进县也曾从属晋陵郡,造成历代许多学者误认为齐梁故里武进县就是当今的武进。连当代一些资深学者至今还混淆不清,对齐梁帝王故里在丹阳感到莫名惊诧。

        而今有了网络,有了电子版四库全书,许多珍稀的古籍普通学者都能读到了,不同时期武进县的真正地望稍加研究就能辨清。为什么丹阳境内有齐梁帝王陵墓石刻十二处,而常州武进境内一处也没有这一问题也不难回答了。
     
发表于 2009-3-27 13: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handshake :handshake
发表于 2009-3-27 18: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卑鄙的常州人   鄙视他
发表于 2009-3-27 20: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娄底
此时此刻,丹阳政府在干什么?
发表于 2009-3-30 13: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到了政府站出来说话的时候了。
     
发表于 2009-3-31 12: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丹阳政府在干什么在???政府文化部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的啊???
常州人都欺负到我们头上来了,你们还在家里睡觉呢吧???
发表于 2009-4-2 10: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普通老百姓在振臂疾呼,政府官员依然在做黄粱美梦!!
发表于 2009-4-2 20: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handshake :)
     
发表于 2009-4-5 13: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秦皇岛
让常州刺激我们一下也是好事,这样我们就能够以充分的史实记载为依据,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地开发齐梁文化的价值了.
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在其它方面也要举一反三,不能在别的方面又被别人钻空子.
建议有关部门做一个文化发展方面的研讨会,全面、系统地梳理、讨论一下我们丹阳当前需要做的工作和未来需要做的工作.做一个近期和长期的文化发展规划.
发表于 2009-4-5 16: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葛健雄教授自己在文中说:        
    --“我对齐梁文化研究不多,对常州文化也知道不多”,

    --“丹阳的南朝石刻(天禄)等还在吗?同样要保护好。”

    在常州市组织的“齐梁文化研讨会”这一特定的场合上的发言,葛文只是泛泛地提了一下齐梁,萧氏,南兰陵,武进,常州等这些可以与常州拉上关系的事。在这样的场合,也是合乎常情的发言,并非要考证什么。
    葛教授自己声明“我对齐梁文化研究不多,对常州文化也知道不多”,这也说明,他并非要从考证的角度,来严格地证明什么。
    葛 关心地问道:“丹阳的南朝石刻(天禄)等还在吗?同样要保护好。”从这话中,也可看出,葛并未对上述问题做过深入专门研究。
    葛教授关心此事,请到丹阳的 陵口乡,胡桥乡,建山乡等看一下,这里有许多南朝石刻,还有许多与萧氏有关的人文遗迹。一定会给您留下震撼的印象。

常州方面在为难葛教授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11-22 14:43 , Processed in 0.08871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