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06|回复: 12

泰州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常州投入100亿 力争2015年成功申报国家级名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0 11: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齐梁君子 于 2013-2-20 13:59 编辑

常州与省文化厅文物局合作 100亿保护古名城 2013年02月20
丹阳文化之城建设 理应要把“申名”作为具体目标
       昨天,常州市与省文化厅、文物局在市行政中心签署《加快推进常州文化现代化建设合作协议》。省文化厅厅长徐耀新、省文物局局长龚良和市领导姚晓东、徐缨、杨建、方国强、朱剑伟等出席仪式。常州市长姚晓东和徐耀新分别讲话。副市长方国强主持签约仪式。
       《协议》旨在共同推进常州市文化现代化建设,为常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即日起生效。
       姚晓东在讲话中表示,加快实现常州文化现代化是常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与省文化厅、文物局的全面合作,常州将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和申报、艺术精品创作与生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得到更多指导和支持。常州市将以此为契机,积极融入文化强省建设,不遗余力抓好文化发展各项重点,以常州文化发展的新成绩,为全省文化更好、更快、更大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市政府秘书长徐新民出席仪式。
       常州市与省文化厅、文物局的四大方面合作
       合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加快建设常州图书馆新馆、常州美术馆、常州名人馆,完善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等,力争“数字电视图书馆”入选国家级示范项目。
       合力推进精品艺术创作与生产。支持常州打造优秀剧目入选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支持常州锡剧、滑稽戏、歌舞、曲艺等舞台艺术创作生产,打造“新常州画派”等。
       合力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和申报。重点支持青果巷、前后北岸等历史文化街区和石龙嘴历史风貌区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保护和利用;支持孟河、魏村、湖塘、焦溪、杨桥等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支持对淹城、圩墩、三星村等大遗址以及大运河(常州段)的保护等。常州市将投入100亿元,力争2015年成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合力推动文化产业转型与升级。支持常州实施《常州市文化产业发展三年(2013-2015)行动计划》,重点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园区)建设、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建设和产业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

     
 楼主| 发表于 2013-2-20 11: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我市文化惠民向“深广横纵”拓展               2013-02-19
假如没有“历史文化名城”的名至实归 何来空谈文化惠民?
      
      2012年以来,我市涌现出一种日益呈蓬勃发展之势的群众文化现象,从市、镇到村、组,从大到小,形成了多层次群众文化艺术团体,并以星火燎原之势遍布丹阳的城市和乡村,为丹阳“文化之城”建设创造了良好开端。2013年,我市将继续围绕“打造文化之城”的目标,以数字“一、三、五、七”为抓手,全年完成一个规划、抓好三支队伍、做好五项工作、渲染七个节日,力争掀起新一轮的文化建设热潮。
      文化建设,规划先行。完成一个规划,2013年,我市将以城市功能的拓展为新契机,推进重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提升和优化。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城河路片区的“三吕故居”、“华东财经委旧址纪念馆”、练湖水城片区的综合文化艺术中心、西门片区的西门老街区等文化设施建设、改造的规划、设计,使其成为我市城市建设的点睛之笔、传神之作,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添城市文化内涵。
      文化靠活动,活动靠队伍。抓好干部队伍、专业队伍、党员队伍三支队伍建设,以人员素质的培养为突破口,在工作作风的改进上下功夫。重点加强对20名戏曲新生的培养,造就文艺新生力量,建设一支梯次分明的专业人才队伍。
      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发展。2013年,我市将以文化产业的引领为着力点,着力完善一套产业政策,建立一项考核体系,成立一个领导小组,组建一个协作班子,召开一次推进大会,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示范效应和杠杆作用,力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整体提升。
      弘扬节日文化,展示文化魅力。渲染七个节日,以文化广场的建设为主抓手,围绕“时代潮—火红的节日”的主题,在春节、元宵、五一劳动节、六一国际儿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七个传统假日期间策划开展大型广场文化活动;同时,组织精品力作在各类文艺赛事上争金夺银,戏剧总团也将复排两台群众喜爱的大型戏剧,让百姓充分体验到舞台艺术带来的美好享受。
     
 楼主| 发表于 2013-2-20 11: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齐梁君子 于 2013-2-20 14:06 编辑

江苏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公布,江苏3个) 南京市、扬州市、苏州市
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公布,江苏4个)
徐州市、淮安市(今淮安市楚州区)、镇江市、常熟市
2007年9月15日 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无锡市
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09年1月2日    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
南通市
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11年1月24日 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宜兴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13年2月10日 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泰州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函〔2013〕26号)

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 2003年10月8日 建村[2003]199号
2、江苏省昆山市
周庄镇3、江苏省吴江市同里镇4、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
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 2005年9月16日 建规[2005]159号
05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木渎镇 06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 07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 08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
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 2007年5月31日  建规[2007]137号
6. 江苏省高淳县
淳溪镇 7. 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8. 江苏省东台市安丰镇
1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陆巷村 11.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山镇明月湾村

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
14.江苏省昆山市锦溪镇 15.江苏省江都市邵伯镇 16.江苏省海门市余东镇 17.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浜镇
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
无锡市荡口镇、无锡市江阴长泾镇、无锡市礼舍村、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张家港市凤凰镇

江苏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1995年公布,共2个) 高邮市、泰州市
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2001年公布,共3个) 苏政发〔2001〕31号
常州市、兴化市、江阴市
2008年11月4日,江苏省办公厅发文(苏政办发(2008)114号),
公布宜兴市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
2009年11月9日,江苏省办公厅发文(苏政办发〔2009〕125号),
公布
高淳县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

     
 楼主| 发表于 2013-2-20 13: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江北凤城——泰州获批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13-02-20
  根据2013年2月10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将江苏省泰州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国函〔2013〕26号),泰州市成为国家第120座、江苏省第11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国务院在批复中指出,泰州市历史悠久,遗存丰富,街区特色鲜明,文化底蕴丰厚,古城传统格局和风貌保存完整,城市历史地位突出。江苏省及泰州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批复精神,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要求,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关系,深入研究发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明确保护的原则和重点。编制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划定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好重要保护地段的详细规划。在规划和建设中,要重视保护古城风貌,注重古城环境整治和历史建筑修缮,不得进行任何与历史文化名城环境和风貌不相协调的建设活动。
  泰州市于1995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十多年来,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名城的保护和管理工作。2009年,泰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文化泰州”建设的战略任务,积极开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2000年,按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求,编制了《泰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9年6月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泰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7月,成立了泰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将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2010年6月,重新调整完善《泰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经省政府批准,7月,迎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组织的评估考察组对泰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展开的考察评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评估考察组对泰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考察评估后,泰州市委市政府根据考察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名城建设,开展文化遗产全面调查,大力推进历史文化街区整治保护,加快博物馆场馆建设,加大文保单位保护工程投入,完善文保单位四有工作,做好文物及非遗保护级别认定及提升工作,科学合理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取得了良好效果。2011年,泰州市第四次党代会召开,泰州市委书记张雷在题为《推进富民强市、建设美好泰州,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阔步前进》的工作报告中提出建成包括“形神兼备的文化名城”在内的“三个名城”目标。2012年,泰州市政府制定了《文化名城建设行动计划》和《2012-2015年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建设文化名城的具体措施。

发表于 2013-2-20 14: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伟大的丹阳市领导已经麻木了,大拆大建、GDP才是升官的捷径。试想一个物质需要还没有得到满足的人,怎么敢去考虑精神文化;执政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的时候,如何能去转变他的执政理念?
     
发表于 2013-2-20 15: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拆拆拆,管他什么文化不文化。
     
发表于 2013-2-20 20: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看帖看完了至少要顶一下!
     
发表于 2013-2-20 20: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皕印轩 发表于 2013-2-20 14:30
伟大的丹阳市领导已经麻木了,大拆大建、GDP才是升官的捷径。试想一个物质需要还没有得到满足的人,怎么敢去 ...

说得很尖锐,但有理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08: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国务院关于同意将江苏省泰州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
                                                                                                            国函〔2013〕26号
江苏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申报泰州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苏政发〔2009〕110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将泰州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泰州市历史悠久,遗存丰富,街区特色鲜明,文化底蕴丰厚,古城传统格局和风貌保存完整,城市历史地位突出。
      二、你省及泰州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批复精神,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要求,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关系,深入研究发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明确保护的原则和重点。编制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划定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好重要保护地段的详细规划。在规划和建设中,要重视保护古城风貌,注重古城环境整治和历史建筑修缮,不得进行任何与历史文化名城环境和风貌不相协调的建设活动。
      三、你省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要加强对泰州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保护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国 务 院
                                                                                                                                                                              2013年2月10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20: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泰州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未敲庆功锣鼓 请来专家挑刺 新 华 报 业 网-新 华 日 报  2013-02-28
      没有彩旗、锣鼓、鲜花,在国务院批准泰州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后,泰州市未敲庆功锣鼓,于27日召开文化名城建设推进大会,基调和主题是“如何提升这块‘金字招牌’的含金量,加快推进文化惠民”。
  泰州具有“水城一体,江淮交融,吴楚天合”的城市特点,兼具盐税文化、宗教文化、“戏曲三家村”文化。近年来,泰州将基本建成“产城一体的医药名城、形神兼备的文化名城和富有魅力的生态名城”作为全市的奋斗目标,得到了干群的响应与关注。
  喜获国字号“金”字招牌,泰州立即召集全市宣传文化战线干部召开“推进大会”。记者注意到,大会没有开成庆功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倪斌在短短10多分钟的讲话中,一口气说出了精品力作不足、产业的凝聚力带动力不强等“三个不足”“三个不适应”。“把问题讲足讲透,主要是提醒大家不要沾沾自喜、自我满足。‘文化名城’建设任重道远。”该市已经把3月定为“文化名城建设推进月”,列出了8大重点文化建设项目。
  泰州还请来北京、南京等地的专家学者,为“文化名城”建设寻找不足,指点迷津。省文物局局长龚良提出,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他提醒泰州干部要继续防止以城市建筑外形替代百姓生活需求、以旅游要求冲淡城市功能等“三种现象”,做好“四个层次”的保护。
  泰州市长徐郭平说,“文化名城”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要让更多的老百姓从中得到实惠。“专家的指点,为我们接长短板、创新提升提供了学习机会。我们要努力把‘文化名城’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发表于 2013-2-28 22: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丹阳是具有两千年的古城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3-3 19: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芦花荡 发表于 2013-2-28 22:48
丹阳是具有两千年的古城了。

二十来当知耻 丹阳何时能自强?!
     
发表于 2013-3-3 22: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齐梁君子 发表于 2013-3-3 19:54
二十来当知耻 丹阳何时能自强?!

一届一届当跳板,书记市长做十年,估计才会定下心来做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2-2 12:00 , Processed in 0.09037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