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佟平

[原创]《闲读圣经和论语》(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8 08: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66,耶稣治病与气功报告——《闲读圣经和论语》

对耶稣的神化不是通过一两件事可以完成的,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包装才行。事实上,新约全书中4部福音书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完成对耶稣的系列神化,因为只有成功神化了耶稣之后,基督教才可以建立根基。问题是这也就带来了一个极大的隐患,那就是只要颠覆了对耶稣的神化,也就瓦解了基督教的基础。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基督教徒会用最激烈、最野蛮的方式来攻击一切敢于批评耶稣的言论的原因所在。因为迷信、所以害怕,因为脆弱、所以害怕,因为不自信、所以害怕。

“马太福音”第8篇和第9篇,继续介绍了许多耶稣神奇的治疗能力,这些治疗能力是那么神奇,即便是现代医学也无法企及。比如说,耶稣的手一摸,麻疯病就治愈了;一个瘫痪病人,只要耶稣说一句“好了”,就治愈了;害热病的,耶稣手一摸就好了;患了12年血漏病的人,只要摸一下耶稣的衣服,病就治愈了;死去的人,被耶稣拉了一下手就活过来了;眼睛瞎了的人,只要被耶稣摸一下就治愈了。耶稣不但能治病,还能驱鬼,甚至能把人身上的鬼赶到猪身上去(马太福音8,2~33)。

耶稣可以治病的原理,根据《圣经》的作者在“马太福音”里的介绍,是因为耶稣有赦免人罪的权力,书中写道:

“有 人 用 褥 子 抬 着 一 个 瘫 子 , 到 耶 稣 跟 前 来 。 耶 稣 见 他 们 的 信 心 , 就 对 瘫 子 说 , 小 子 , 放 心 吧 。 你 的 罪 赦 了 。

有 几 个 文 士 心 里 说 , 这 个 人 说 僭 妄 的 话 了。耶 稣 知 道 他 们 的 心 意 , 就 说 , 你 为 什 么 心 里 怀 着 恶 念 呢 。或 说 , 你 的 罪 赦 了 。 或 说 , 你 起 来 行 走 。 那 一 样 容 易 呢 。但 要 叫 你 们 知 道 人 子 在 地 上 有 赦 罪 的 权 柄 , 就 对 瘫 子 说 , 起 来 , 拿 你 的 褥 子 回 家 去 吧 。那 人 就 起 来 , 回 家 去 了 。”(马太福音9,2~7)

《圣经》的作者为什么要把患病说成是有罪呢?因为《圣经》的作者也非常明白,即便在科学非常不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平非常低的年代,也无法轻易让人们相信耶稣有神奇治病这一特异功能的谎言。为了推销这样的谎言,必须对这一谎言编造一套可以自圆其说的道理。只有把人的疾病说成是有罪,那么一旦这个罪得到了赦免,自然就没有罪了,也就可以治好了。这是一个利用人们对疾病原理的无知而设计的宗教谎言,这个宗教谎言的妙处,不但解释了耶稣为什么能具有超级治病能力,还构成了一个循环谎言的相互应证:既然病人被耶稣神奇地治疗好了,就可以反过来证明耶稣是神。

在气功治病流行的年代,许多假冒气功师都是通过编造假的治疗案例来神化假气功师的治疗能力。在这一点上,这些假气功师的做法与《圣经》上的神化耶稣超级治疗能力的方式如出一辙。

《圣经》的作者在这里把人的疾病说成是犯了罪,只要所犯的罪被赦免了,病就好了。《圣经》的作者又编造了耶稣有权赦免人罪的谎言,只要他一句话就可以让人的疾病治愈。这样的相互证明的循环谎言,除了是在用谎言来神化耶稣,更是直接构成了对所有病人的污蔑。

一个原本高尚、清白、纯洁的人,只因为不幸患上了某种疾病,就被《圣经》的作者污蔑为是有罪之人。这等于是为了神化耶稣而不惜在已经遭受病痛的病人精神上再狠狠插上一刀,这实在是太卑劣了!
上面所介绍的这些耶稣治病的案例,即使是最发达的现代医学也是无法办到的,尤其是靠“一摸”这样的方式就可以治愈疾病,可能再过一百年也无法办到。对于这样的神奇疗效、中国人却并不陌生。

在八十年代中国流行气功热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媒体上介绍具有如此特异功能的气功大师,他们都具有此类特殊的治病能力,有的能力甚至远远超过耶稣,连摸一下都不需要,只要发气就能治病,甚至有气功师可以通过做“气功报告”的方式,不直接接触病人,就能通过声音和“气场”同时治愈许多病人的疑难疾病。

所谓“气功报告”,就是一个气功师通过做气功报告的方式,能让许多听报告的人的疾病得到治疗。就像某邪教组织那样,甚至专门编写过一本厚厚的治疗有奇效的书,并以治疗的神气效果,迅速发展了成千上万的信徒。只是后来有人专门去核实才发现,原来那些所谓治疗效果的病例全都是假的。

以我们今天的常识来客观分析一下,要制造那样的治疗神迹其实很简单,只要事先安排几个“医托”假装患者就行了。这样低劣的欺骗行为实在不值一驳。

我觉得最令人不齿的是,《圣经》作者将人生病污蔑为是病人有罪,是对所有不幸患上疾病的人的侮辱和歧视。通过污蔑病人人格的来神化耶稣是一种非常卑劣的神化方式。

《圣经》的作者在“马太福音”第9篇中,还记录了耶稣怎样喜爱怜悯罪人的故事,这一段故事常被基督徒引用来赞美耶稣的爱心,然而仔细分析一下,却发现这个故事并不能自圆其说。其原文如下:

“耶 稣 从 那 里 往 前 走 , 看 见 一 个 人 名 叫 马 太 , 坐 在 税 关 上 , 就 对 他 说 , 你 跟 从 我 来 。 他 就 起 来 跟 从 了 耶 稣 。耶 稣 在 屋 里 坐 席 的 时 候 , 有 好 些 税 吏 和 罪 人 来 , 与 耶 稣 和 他 的 门 徒 一 同 坐 席 。法 利 赛 人 看 见 , 就 对 耶 稣 的 门 徒 说 , 你 们 的 先 生 为 什 么 和 税 吏 并 罪 人 一 同 吃 饭 呢 。耶 稣 听 见 , 就 说 , 康 健 的 人 用 不 着 医 生 , 有 病 的 人 才 用 得 着 。经 上 说 , 我 喜 爱 怜 恤 , 不 喜 爱 祭 祀 。 这 句 话 的 意 思 , 你 们 且 去 揣 摩 。 我 来 , 本 不 是 召 义 人 , 乃 是 召 罪 人 。”(马太福音9,9~13)

耶稣这话看起来说得理直气壮,反驳了他不应该和罪人在一起的指责。问题是如果耶稣只是为了召罪人,那么等于是说:这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义人,一种是罪人。只有罪人才需要信奉基督教,而义人是不需要信奉基督教的。换句话说,所有信奉基督教的人都是罪人,不信奉基督教的人反而可能是义人。耶稣这样的回答实在是似是而非,完全不同自圆其说。

《圣经》的作者在这里借耶稣之口把税务人员污蔑成是和罪人一样的恶人,也是对所有税务人员的公然污蔑。这样公然污蔑税务人员的文字在《圣经》中多次出现,是应该摒弃的。这也充分显示了《圣经》的许多内容已经多么陈旧落伍。

我们可以明白耶稣的意思,那就是不应该放弃那些罪人、或犯了错误的人,就像佛教所说的那样,“天下无不可渡之人”。对于同样的问题,孔子在《论语》中也有比较精辟的论述。“述而第七”之(29)写到: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互乡那里的人们在外面的名声不好,有一天一位互乡人来见孔子,孔子的弟子们感到疑惑,质疑孔子怎么与那样名声不好的人来往。孔子回答说,我与他来往,是肯定他的进步,而不是肯定他的错误,我们不要做得太过分,不要太清高,人家来是为了求上进,我们不能为了爱惜自己的名声而加以拒绝,我们与他交往,是为了促进他的进步,而不是肯定他过去的不好。

(未完待续)
2008/11/18 
发表于 2008-11-18 22: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沙发~
这个是高水平,做个记号再看~~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1 09: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67,孔子、耶稣论亲情——《闲读圣经和论语》

在没有学习《圣经》前、我受了许多欺骗宣传,以为耶稣真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谁知学了《圣经》才知道,耶稣的内心也一样充满邪恶。《圣经》作者在“马太福音”第10篇上面记录了他的一段内心自白,让人听了毛骨悚然,书中写到:

“凡 在 人 面 前 认 我 的 , 我 在 我 天 上 的 父 面 前 , 也 必 认 他 。凡 在 人 面 前 不 认 我 的 , 我 在 我 天 上 的 父 面 前 , 也 必 不 认 他 。你 们 不 要 想 我 来 , 是 叫 地 上 太 平 。 我 来 并 不 是 叫 地 上 太 平 , 乃 是 叫 地 上 动 刀 兵 。因 为 我 来 , 是 叫 人 与 父 亲 生 疏 , 女 儿 与 母 亲 生 疏 , 媳 妇 与 婆 婆 生 疏 。人 的 仇 敌 , 就 是 自 己 家 里 的 人 。爱 父 母 过 于 爱 我 的 , 不 配 作 我 的 门 徒 , 爱 儿 女 过 于 爱 我 的 , 不 配 作 我 的 门 徒 。不 背 着 他 的 十 字 架 跟 从 我 的 , 也 不 配 作 我 的 门 徒 。得 着 生 命 的 , 将 要 失 丧 生 命 。 为 我 失 丧 生 命 的 , 将 要 得 着 生 命 。”(马太福音10,32~39)

从这一段经文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出,普通犹太教徒耶稣狂妄地以上帝的儿子自居,与一切邪教教主、大独裁者的唯我独尊的嘴脸没有两样。从他的这番表白中,更加丝毫看不出有任何爱人之心、向善之心,有的是煽动仇恨、挑拨亲人之间的友爱关系之意,甚至公然把家人当成敌人,要求信徒爱耶稣超过爱亲人,充满了邪恶,也丧失了人性。世界上有什么宗教比鼓吹让人丧失人性、丧失亲情、让亲人相残的宗教更加邪恶的宗教呢?

耶稣把宗教关系看得比亲情关系更重的言论在《圣经》中多次出现,比如在“马太福音”第12篇中也有记载:

“耶 稣 还 对 众 人 说 话 的 时 候 , 不 料 , 他 母 亲 和 他 弟 兄 站 在 外 边 , 要 与 他 说 话 。有 人 告 诉 他 说 , 看 哪 , 你 母 亲 和 你 弟 兄 站 在 外 边 , 要 与 你 说 话 。他 却 回 答 那 人 说 , 谁 是 我 的 母 亲 。 谁 是 我 的 弟 兄 。就 伸 手 指 着 门 徒 说 , 看 哪 , 我 的 母 亲 , 我 的 弟 兄 。凡 遵 行 我 天 父 旨 意 的 人 , 就 是 我 的 弟 兄 姐 妹 和 母 亲 了 。”(马太福音12,46~50)

耶稣这样的观点对于曾经经历过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场浩劫的人都不陌生,当时有一句流行语可以充分表达耶稣这段话的意思:“亲不亲,阶级分”。基督教则是“亲不亲,教徒分。”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连牲畜尚有亲情,况人乎?耶稣居然煽动信徒为了信教就必须抛弃亲情,把亲人当敌人,甚至不惜亲人相间、亲人相残,这种公然煽动破坏亲情的宗教、对任何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人一旦连亲情都可以践踏、都可以抛弃,就会堕落得连牲畜都不如,就可以为了目的不择手段地干出任何想干的事情,还有什么人性可言呢?人一旦践踏和抛弃了亲情,将会疯狂到怎样的程度呢?经历过中国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那场浩劫的人们都还记忆犹新:子女公开打倒父母,夫妻彼此相互揭发等人间惨剧比比皆是。殷鉴不远、我们可千万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啊!

人不能没有亲情,不能为了所谓的理想、主义、宗教等任何名目的东西损害亲情,那么是不是一切都以亲情为最高原则呢?当然不是,亲情只管在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的事,如果是亲人犯了法,就不能因私殉法,而应法不容情。

孔子在这方面的观点,我以为也是错误的,孔子就把亲情看成是高于一切的,“子路第十三”之(18)对此有一段经典对白,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孔子在这里公然要求父子互相包庇,这是非常错误的,中国社会至今不能建成健全的法制社会,与儒家思想中这种腐朽的东西对人们的毒害有直接的关系。同时我们也要警惕,不能在批判儒家思想中的腐朽思想的同时,又将洋垃圾当成宝贝吸收进来。

(未完待续)
2008/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1 09: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原帖由 A君 于 2008-11-18 22:22 发表
沙发~
这个是高水平,做个记号再看~~



谢谢关注,请多多批评指正.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10: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68,《圣经》的作者彼此矛盾——《闲读圣经和论语》



许多基督徒在网上宣称说,《圣经》不能与《论语》比较,因为《圣经》是神的话,句句是真理,而《论语》是人的话,可能有错误。事实上《圣经》本身也明确写明不允许任何人对《圣经》的内容修改一个字,更有天主教会直接规定,信徒不能随便解释《圣经》、只能按照教会统一做出的解释理解《圣经》。根据加拿大一位著名的天主教神父的介绍,天主教徒虽然人人手上有一本《圣经》,但是他们并不阅读,他们只听教会怎样说、并不在意《圣经》怎样说。



认真分析《圣经》才知道,这样的情形并不是现在才发生的,而是从耶稣开始就是如此,甚至可以说,正是耶稣教给了他们这样的阅读方式。关于这一点,在“马太福音”第12篇中有详细介绍。摩西五经,这也是基督教信奉的宗教经典、上面明确写着星期天不允许工作,有人胆敢在星期天工作就要处死那个人。正如本文在前面特别介绍的那样,摩西等人曾经按照虚构的上帝的要求,用石头砸死过一个星期日在野外捡柴的人。



可是《圣经》作者却在“马太福音”第12篇中说,耶稣公开反对这个规定:“在 安 息 日 作 善 事 是 可 以 的 。”事情的发生是这样的,耶稣的门徒星期天在麦地走过,因为肚子饿,就摘麦子吃,被人逮住。教会的人就谴责耶稣,你怎么能让你的门徒在星期天摘麦子吃呢?这不是等于在星期天干活了吗?顺便说一句,他们没有谴责耶稣的门徒偷盗,只谴责门徒违反星期天不准工作的禁令,也是有点是非颠倒。



耶稣就辩解说,如果有一只羊在星期天掉在坑里,难道你不会伸手去把羊拉上来吗?人的命比羊贵重多了,在星期天难道反而不能为人治病吗?所以耶稣就公然违反《圣经》不准在星期天干活的规定,在星期天为人治病,并且说:“在安息日作善事是可以的。”耶稣在两千年前就对旧约《圣经》中的这一不合理的规定做出了否定和调整,可笑的是网上一些无知的教徒今天还在为旧约《圣经》中这一星期天禁止工作的规定怎样合理进行辩护,实在是可悲、可笑之极。



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新约和旧约《圣经》本身充满了许多自相矛盾、观点完全对立的内容,让人无所适从。其实只要我们能跳出宗教狭隘的束缚,有勇气摆脱“圣经是神示写出来” 的宗教谎言的束缚,完全没有必要否认新旧《圣经》的彼此不同,勇敢承认新旧《圣经》都是不同时代的人、为了宗教的需要而编写出来的客观事实,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用新约《圣经》的正确、进步、合理、仁爱的部分大胆否认旧约《圣经》中愚昧、落后、残忍、血腥的部分。同样也可以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今天大胆否定新约《圣经》中愚昧、落后、迷信、反科学的部分。



耶稣能在2000多年前勇敢地否认他所信奉的旧约《圣经》中的错误观点,我觉得,这正是他作为一个人的伟大之处。他作为一个普通教徒,有勇气公开反对旧约《圣经》中被称之为神的观点的错误、并对其进行了修改,实在是令人敬佩的。在今天要做到这一点也许并不困难,事实上我在前面的文章中也曾经对摩西五经中许多荒唐的规定作出了与耶稣类似的反驳,但是在2000多年前人类正被愚昧的宗教所统治的时候,耶稣能这样做、确实难能可贵。



事实上新约《圣经》的作者以耶稣的名义对旧约《圣经》中的许多规定都做出了反对和修改,除了关于星期天不准工作的规定被否定之外,还用洗礼代替了割礼等。耶稣当时作为一个普通的犹太教徒敢于公开根据自己的独立思考对《圣经》的不合理规定作出公开的抗争、这一点是值得赞赏的。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实正是在这样不断质疑和抗争探索中前进的。可惜的是今天的绝大多数基督徒恰恰丢掉了耶稣的这一质疑经典的,只知道盲目地死守着僵硬的经文,身在21世纪,灵魂和思想却想倒退回2000年前。



最基本的科学精神是怀疑的精神、不是盲从。我想今天的基督教徒如果真想与时代一起进步,唯一的前途是要学习和继承耶稣的这种不盲从、敢于质疑、敢于否定所谓的神的真理的精神,否则,基督教只能在因循守旧中一天天衰落下去。



《圣经》的作者在“马太福音”第11篇中,还介绍了耶稣怎样通过神化约翰来神化耶稣,先把约翰神化成是《圣经》中预言出现的先知,再通过约翰的话来神化耶稣。其实旧约《圣经》中只预言说将来会有先知出现,并没有明确告诉人谁是先知、以及用怎样的标准来判别真假先知。新约《圣经》的作者断章取义地抓住这一点,用谎言造神:



“耶 稣 就 对 众 人 讲 论 约 翰 说 , 你 们 从 前出 到 旷 野 , 是 要 看 什 么 呢 , 要 看 风 吹 动 的 芦 苇 麽 。经 上 记 着 说 , 我 要 差 遣 我 的 使 者 在 你 面 前 ,豫 备 道 路 。 所 说 的 就 是 这 个 人 。”(马太福音11,7~10)



这里耶稣明确把约翰说成是先知,然而又让门徒去告诉约翰,他耶稣则是那个比约翰更加伟大的上帝的儿子,书中写到:



“约 翰 在 监 里 听 见 基 督 所 作 的 事 , 就 打发 两 个 门 徒 去 ,问 他 说 , 那 将 要 来 的 是 你 麽 , 还 是 我 们 等 候 别 人 呢 。耶 稣 回 答 说 , 你 们 去 , 把所 听 见 所 看 见 的 事 告 诉 约 翰 。就 是 瞎 子 看 见 , 瘸 子 行 走 , 长 大 麻 疯 的 洁 净 , 聋 子 听 见 。 死 人 复活 , 穷 人 有 福 音 传 给 他 们 。”(马太福音11,2~5)



从这里我们已经可以清楚看出:这两个人在怎样互相吹捧、互相神化。读过《圣经》的人都知道,圣经中多处重复写着耶稣在给人治病之后故意让病人不要去对人说,但是从这里我们却清楚地看到新约《圣经》的作者把耶稣写得多么虚伪。这等于是告诉我们,耶稣以前让人不要说是虚假的,他的内心非常渴望病人把他治病的特异功能传出去。这与那些曾经在中华大地风靡一时的能包治百病的气功大师的做法一模一样。他们通过编造假的治病案例神话骗子,再用这样神话的虚名去反证骗子是真神医。



同时请各位细心的读者注意,新约《圣经》的作者这里清楚写着:“约翰 在 监 里 听 见 基 督 所 作 的 事 , 就 打 发 两 个 门 徒 去 ,问 他 说 , 那 将 要 来 的 是 你 麽 , 还 是 我 们 等 候别 人 呢 。”



也就是说,约翰直到被关进监狱,依然不相信耶稣是所谓上帝派来的人,这与四部福音书都说约翰在没有被关进监狱前给耶稣施洗时就知道他是上帝派来的人的说法完全不同。再次证明《圣经》的作者确实在撒谎。因为约翰不可能一会儿知道、一会儿不知道耶稣的身份。四部福音书都明确说耶稣是在接受约翰的施洗后才开始传教的,其中一部甚至说耶稣才怀孕六个月,约憨的母亲就知道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了,然而这里却明确告诉我们:在耶稣传教已经很有名气的时候,约翰还是不相信耶稣有什么特殊身份。



孔子在《论语》中为我们提供了怎样识别人的方式,“为政第二”之(10)中写到,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耶稣是人还是神,通过《圣经》中描写的他的所作所为、他的语言、相关事迹、他的出生由来、以及相关问题的可证实性和不可证实性等的分析比较,已经足以将新约《圣经》作者编造的种种谎言逐一揭穿。



(未完待续)

2008/11/2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09: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70,五饼两鱼与聚宝盆——《闲读圣经和论语》

《圣经》作者在“马太福音”第14篇和第15篇中继续神化耶稣,除了继续编造一些耶稣怎样治愈了连今天的医疗水平也无法治愈的疾病,还编造了另外一个惊天谎言,那就是耶稣能用几个饼和几条鱼让数千人饱餐一顿还吃不完。“马太福音”第14篇写道:

“天 将 晚 的 时 候 , 门 徒 进 前 来 说 , 这 是 野 地 , 时 候 已 经 过 了 。 请 叫 众 人 散 开 , 他 们 好 往 村 子 里 去 , 自 己 买 吃 的 。耶 稣 说 , 不 用 他 们 去 , 你 们 给 他 们 吃 吧 。门 徒 说 , 我 们 这 里 只 有 五 个 饼 , 两 条 鱼 。耶 稣 说 , 拿 过 来 给 我 。于 是 吩 咐 众 人 坐 在 草 地 上 。 就 拿 着 这 五 个 饼 , 两 条 鱼 , 望 着 天 , 祝 福 , 擘 开 饼 , 递 给 门 徒 。 门 徒 又 递 给 众 人 。他 们 都 吃 , 并 且 吃 饱 了 。 把 剩 下 的 零 碎 收 拾 起 来 , 装 满 了 十 二 个 篮 子 。吃 的 人 , 除 了 妇 女 孩 子 , 约 有 五 千 。”(马太福音14,15~21)

“马太福音”第15篇记录了另外一次类似的情况,书中写道:

“耶 稣 叫 门 徒 来 说 , 我 怜 悯 这 众 人 , 因 为 他 们 同 我 在 这 里 已 经 三 天 , 也 没 有 吃 的 了 。 我 不 愿 意 叫 他 们 饿 着 回 去 , 恐 怕 在 路 上 困 乏 。门 徒 说 , 我 们 在 野 地 , 哪 里 有 这 麽 多 的 饼 , 叫 这 许 多 人 吃 饱 呢 。耶 稣 说 , 你 们 有 多 少 饼 。 他 们 说 , 有 七 个 , 还 有 几 条 小 鱼 。他 就 吩 咐 众 人 坐 在 地 上 。拿 着 这 七 个 饼 和 几 条 鱼 , 祝 谢 了 , 擘 开 , 递 给 门 徒 。 门 徒 又 递 给 众 人 。众 人 都 吃 并 且 吃 饱 了 。 收 拾 剩 下 的 零 碎 , 装 满 了 七 个 筐 子 。吃 的 人 , 除 了 妇 女 孩 子 , 共 有 四 千 。”(马太福音15,32~38)

任何稍微具备一点科学常识的人都会明白,只靠几块饼、几条鱼是不可能让数千人吃饱的。因此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圣经》的作者在撒谎骗人。也许你会说,这不能算是撒谎,可以算是神话传说。我不同意这样的说法,如果像“出埃及记”那样,说上帝在以色列人没有饭吃的时候,凭空降下“吗哪”,让以色列人吃了四十年,那可以算是神话故事。因为所谓的上帝原本就是虚构的小说中的人物,那不算撒谎。但是耶稣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说一个历史人物可以用几块饼、几条鱼让数千人吃饱肚子,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人谎言。

基督教对此的解释是,普通人当然不可能,但是耶稣可以,因为他是上帝的儿子。这等于是在用一个谎言证明另外一个谎言是真的。事实上在《圣经》中类似的连环谎言互相证明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比如前面提到的耶稣用神奇治病的谎言向约翰证明自己是上帝的儿子,又比如,在“马太福音”14篇、15篇中刚刚撒了个谎说几块饼、几条鱼可以让数千人吃饱,立刻就在第16篇中当成证据来证明耶稣是具有特殊能力的上帝的儿子了。

《圣经》的作者在“马太福音”第15篇中,再次以耶稣的名义对摩西五经中编写的所谓上帝的规定作出了反驳。我们还记得,在“利未记”中,旧约《圣经》的作者详细介绍了上帝对人类洁净的种种要求,当犹太教徒看到同样身为犹太教徒的耶稣的门徒居然没有洗手就吃饭了,便指责耶稣的门徒违反了教规,同时也指责耶稣没有教育好门徒。耶稣不但不接受这个正确的批评指正,反而为门徒的违规行为进行了无理的狡辩,作者写道:

,“耶 稣 就 叫 了 众 人 来 , 对 他 们 说 , 你 们 要 听 , 也 要 明 白 。入 口 的 不 能 污 秽 人 , 出 口 的 乃 能 污 秽 人 。”“岂 不 知 凡 入 口 的 , 是 运 到 肚 子 里 , 又 落 在 茅 厕 里 麽 。惟 独 出 口 的 , 是 从 心 里 发 出 来 的 , 这 才 污 秽 人 。因 为 从 心 里 发 出 来 的 , 有 恶 念 , 凶 杀 , 奸 淫 , 苟 合 , 偷 盗 , 妄 证 , 诽谤 。这 都 是 污 秽 人 的 。 至 于 不 洗 手 吃 饭 , 那 却 不 污 秽 人 。”(马太福音15,10~20)

正如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那样,“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又比如“子张第十九 ”之(8)所写的那样,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认为,“文过饰非”是标准的小人行为,因为犯了过错不反省,不悔改,比犯过错本身更加错误。

旧约《圣经》中明确规定,信徒必须保持生理洁净,保持生理洁净也并不必然违反保持心里洁净。耶稣的门徒作为旧约《圣经》的信徒,理当遵守这个规定而没有遵守,是明显地错了,更何况,这个规定即便在今天看来,也没有什么大错。耶稣理当对其门徒错误的违规行为进行教规教育,但他却不但不认错,反而说是教规错了,要通过废弃上帝制定的教规来为门徒的违规行为辩护。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所有的宗教规定,都与上帝没有关系,都是人制定的,因此根据时代的不同,对以前制定的教规做出修改,并不是不可以。但是不应该是为了替违反教规的人辩护而修改,而应该是具体指出教规为什么不适合而做出修改。更加重要的是,对于任何教规的修改,不能一人说了算,也不能只因为自己觉得某个教规不正确就可以不遵守教规。

从辩论的角度来说,“洗手”是为了保持生理上的洁净,与耶稣所说的保持精神上的洁净,根本是两回事。保持精神上的洁净固然是必要的,但不能因此就否定保持生理上的洁净的必要性。耶稣所辩称的“入口的不能污秽人”的观点,只不过显示了一个不懂卫生的野蛮人的无知而已。

(未完待续)
2008/12/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11: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71,只有虚假才逃避验证——《闲读圣经和论语》

《圣经》作者对耶稣的神化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通过递进循环、反复神化的过程来完成的。《圣经》的作者在“马太福音”中讲述的耶稣怎样诱导门徒说出“人子是谁”过程,可以让人更加清楚的看出《圣经》宗教故事的真假。

“耶稣到了该撒利亚腓力比的境内,就问门徒说,人子是谁。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耶稣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当下,耶稣嘱咐门徒,不可对人说他是基督。”(马太福音16,13~20)

简单分析一下《圣经》的作者这一神化耶稣的过程,就不难看出其中的明显破绽。耶稣首先问:人子是谁?当时尽管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回答,但他们的答案分别是约翰、以利亚、耶利米,没有一个人的答案是耶稣。换句话说,没有一个答案是耶稣想要的,于是耶稣诱导门徒“我是谁”。这样明显的诱导基本上等于是在逼迫门徒说出耶觫想要的答案了。果然有个聪明的门徒理解了耶稣想要的答案。

明明是耶稣诱导门徒说出“你是基督”这句话的,耶稣居然立刻接过门徒的话头说,这是上帝指示门徒这样说的。读者不禁要问:为什么门徒们前面说的其他三个答案不是“在天的父指示的”答案,而唯有这个耶稣想要的才是“在天的父指示的”答案呢?显然,这样的说法没有丝毫公信力。

有趣的是,明明是如此缺乏公信力的一个答案,耶稣立刻再用一个更加虚幻的承诺来包装这个答案,只因为彼得在耶稣的诱导下说出了他想要的答案,便煞有其事地对彼得说,“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天国根本是不存在的,耶稣怎么可能有天国的钥匙,又怎么可能把不存在的天国钥匙给彼得?这里《圣经》的作者又开始施展连环互证的宗教游戏了。

为了让这个没有公信力的“人子答案”更像是真的,耶稣还故意“嘱咐门徒,不可对人说他是基督”,似乎这样一来,虚假的答案也被当成是真的需要保密了。但是读者难免会质疑:如此重大的问题,只凭门徒的一句话就可以当真,未免太草率了吧?

《圣经》作者这样写,确实破绽太多,但是假如耶稣真是这样做的,那么也证明耶稣确实属于一个做秀高手,能把虚假的东西搞得像真的一样。就像《圣经》作者在其他章节所描述的那样:耶稣设计制造各种类似于魔术的神迹,每次表演之后还都一本正经地要求当事人不要对别人说,可是一转眼又明确要求门徒把看到的表演当成神迹去证明耶稣是上帝的儿子。我们不能不感叹,耶稣确实是一个做秀高手,所以才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吸引了众多的门徒和信徒。

对于《圣经》作者所描述的各种耶稣的神迹,不但根据今天的科学常识来判定可以确认为是假的,即使在耶稣的同时代、尽管当时人们还非常迷信、识别真假的能力也比今天低许多、科学更是不发达,依然有许多人并不相信耶稣的神迹是真的。对于这一点,《圣经》的作者在“马太福音”中也有讲述:

“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来试探耶稣,请他从天上显个神迹给他们看。耶稣回答说,晚上天发红,你们就说,天必要晴。早晨天发红,又发黑,你们就说,今日必有风雨。你们知道分辨天上的气色,倒不能分辨这时候的神迹。一个邪恶淫乱的世代求神迹,除了约拿的神迹以外,再没有神迹给他看。耶稣就离开他们去。”(马太福音16,1~4)

在今天的读者看来,《圣经》作者所写的那些耶稣表演的神迹,就是今天我们通常所说的特异功能。特意功能可以让今天许多的人信以为真,耶稣当然也可以让当年的信徒信以为真。比如现代医学根本不可能让盲人摸一下就治疗好了,但是有特异功能者或者耶稣就宣称可以。事实上从耶稣到如今、宣称具有类似特异功能的人一直都存在,但是都不敢接受科学的测试,因为在现代科学方式的测试之下,这些虚假的表演都将败露。这样的道理古今中外没有不同,所以防止虚假的神迹表演被揭穿的最好办法就是拒绝接受测试。《圣经》的作者清楚地告诉我们:耶稣当时也就是用这一招躲避了虚假的神迹表演被当场揭穿的厄运。

《圣经》中类似的不可信之处可以说比比皆是,许多基督徒为了替这些不可信的东西辩护,往往会反问:“你怎么能证明那些不是真的呢?”这句话看似有理,其实根本是无理狡辩、不值一驳。因为这里有一个举证责任的问题,既谁宣告是真的,谁负有举证的责任。基督徒宣告这些是真的,并以此传教,就必须负责地提出证据来证明这些是真的,才可以拿出来传教,否则就有以讹传讹之嫌。这就好比你推售一个产品,你必须拿出证据证明你的产品是好的,不能反过来要求客户证明你的产品是不好的。

正如孔子在“八佾第三”之(9)中所说的那样:“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要证明过去的历史,关键要有证据,这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由此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历来主张以证据说话,从来不主张什么毫无根据的“怪、力、乱、神”的东西。反观基督教,往往不太注重不讲证据,绝大多情况下都是以《圣经》中的宗教故事为依据,这就好比一个成人以童话故事中的东西为依据来判断现实的成人世界一样。像“耶稣是上帝的儿子”这样严肃重大的问题,居然是以一个普通门徒在耶稣诱导下说出来的恭维话为证据,这在一般读者看来,实在是太过不可思议了。

(未完待续)
2008/12/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9 11: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72,过犹不及——《闲读圣经和论语》


《圣经》作者在“马太福音”中讲述了耶稣驱鬼治病的宗教原理:

“有一个人来见耶稣,跪下,说,主阿,怜悯我的儿子。他害癫痫的病很苦,屡次跌在火里,屡次跌在水里。我带他到你门徒那里,他们却不能医治他。耶稣说,嗳,这又不信又悖谬的世代阿,我在你们这里要到几时呢。我忍耐你们要到几时呢。把他带到我这里来吧。耶稣斥责那鬼,鬼就出来。从此孩子就痊愈了。门徒暗暗的到耶稣跟前说,我们为什么不能赶出那鬼呢。耶稣说,是因你们的信心小。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座山说,你从这边挪到那边,他也必挪去。并且你们没有一件不能作的事了。”(马太福音17,14~20)

首先,耶稣把人患癫痫病的原因说成是鬼附体纯粹是反科学的,现代科学已经证明,癫痫病是由于人的中枢神经受到伤害而引起的、与鬼神毫无关系。其次,耶稣通过驱鬼来治愈癫痫病是不可信的、是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最后,耶稣说他的门徒无法驱鬼治病是由于信心不足,只要有信心,甚至可以命令大山移动,更属于违反科学精神的偏激之词,与早已被中国人民说唾弃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虚假政治口号如出一辙。

耶稣强调信心的重要性,这原本没有什么不好,在现实生活中,培养人的信心也确实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把信心夸张到无所不能的地步,那么就变成荒谬了。耶稣这样夸张信心的作用,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的疯狂年代曾经流行过的一些名言非常相似:“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样的极端口号必然导致谎言满天,虚假泛滥,除了体现一种无知的宗教狂热之外,实在不值一驳。

新约《圣经》作者为了神化耶稣,也借鉴和模范了旧约《圣经》的作者神化摩西的方式:

“耶稣带着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暗暗的上了高山。就在他们面前变了形像。脸面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如光。忽然有摩西,以利亚,向他们显现,同耶稣说话。彼得对耶稣说,主阿,我们在这里真好。你若愿意,我就在这里搭三座棚,一座为你,一座为摩西,一座为以利亚。说话之间,忽然有一朵光明的云彩遮盖他们。且有声音从云彩里出来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门徒听见,就俯伏在地,极其害怕。耶稣进前来,摸他们说,起来,不要害怕。他们举目不见一人,只见耶稣在那里。”(马太福音17,1~8)

旧约《圣经》的作者在神化摩西时也曾做过类似的描写,摩西接到上帝的指示,让他带领亚伯上山,然后在山上与上帝开会40天,然后出台了摩西十戒的戒律。新约《圣经》的作者模仿这个构思,让耶稣带领门徒上山,可是却没有从山上带下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只带下了一句话“这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他的。”这样的粗制滥造破绽太过明显了。

首先,摩西和以利亚都是虚构的人物,也没有具体的画像,耶稣和他的门徒即使真地忽然看到两个人,又怎么可能知道他们是不是摩西和以利亚呢?其次,他们两个已经死去多年,忽然跑来见耶稣和他的门徒,结果什么关键的事情也没有说就不见了,他们来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呢?再其次,天空中忽然传来的声音按照这里的介绍应该是上帝,可是有谁能证明当时确实发生过这件事呢?尤其是上帝如果真觉得有必要对人们宣布这句话,随时随地都可以说、甚至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说,有什么必要偷偷摸摸地跑到山上没什么人的地方去说呢?

更加离奇的是,《圣经》的作者直接用耶稣的话来证明约翰就是以利亚:

“门徒问耶稣说,文士为什么说,以利亚必须先来。耶稣回答说,以利亚固然先来,并要复兴万事。只是我告诉你们,以利亚已经来了,人却不认识他,竟任意待他。人子也将要这样受他们的害。门徒这才明白耶稣所说的,是指施洗的约翰。”(马太福音17,10~13)

这里《圣经》作者再次用循环互证的手法来彼此证明:约翰的先知身份是通过耶稣的自说自话来证明的,而耶稣的上帝儿子的身份则是通过约翰的嘴来证明。

与这些互相证明相配套的就是你不准对这样的宗教说法有任何怀疑,你如果有怀疑,那就是证明你对耶稣没有信心,那么有问题的就是你而不是耶稣。原来基督教长期以来就用这样的方式在维持信徒对教会的信任。

人是应该有信心、有信仰,也可以有宗教信仰,但是一切都不能太过分,正如孔子在《论语》中所教诲我们的一样,“过犹不及” 『先进11.16』。

没有信心固然不好,但是过度强调信心、把信心的作用强调夸张到盲目荒谬的地步,与没有信心相比,其实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未完待续)
2008/12/9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11: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73, 宽厚?还是刻薄?——《闲读圣经和论语》

主张“仁和”是《论语》的核心之一,同样《圣经》中也有一些主张宽恕的内容,比如《圣经•马太福音》就讲述了一个耶稣与门徒讨论宽恕的宗教故事:

“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阿,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七次可以麽。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

为什么彼得要对耶稣说他想饶恕弟兄七次呢?耶稣夸张地说要原谅七十个七次呢?这是有缘故的,这是新约《圣经》的作者为了与旧约《圣经》对着干,才故意这样写的。旧约《圣经•创世纪》上写着:

耶和华对他说,凡杀该隐的,必遭报七倍。(创世纪4,15)

若杀该隐,遭报七倍。杀拉麦,必遭报七十七倍。(创世纪4,24)

耶和华上帝之神是仇恨之神,因此他对敢于杀害他保护的人将施以七倍的报复,作为上帝的信徒的拉麦,仿效上帝的仇恨,将报复的倍数提高了十倍。耶稣为了与上帝对着干,就说要宽恕七十个七次。这再次证明新约《圣经》中的耶稣是反对旧约《圣经》中的上帝的观点的。

耶稣要他的信徒宽恕七十个七次,这样的说法其实是不负责的假大空的偏激之词,不但没有任何可行性,而且即便生活中真这样无原则地姑息养奸、做和事老、烂好人,原谅对方七十个七次,也不会有任何积极的意思。

不错,这样的无原则迁就和宽恕,也许能得到一个虚假的和谐,但是这样虚假的和谐毫无意义,也不可取。正如《论语•学而》中说的那样: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⒈12』

有子说:“礼的运用贵在和谐,从前的王道以和为最高境界,大小事都是这个标准。但也不能为了和谐而弃礼于不顾,而应该追求符合礼的和谐。”

这就告诉我们,宽恕和和谐是应该有原则的,不能为了宽恕而宽恕,为了和谐而和谐。是否需要宽恕,不应该根据次数来决定,而应该根据具体的内容,看看是否违背原则、是否值得宽恕,才决定是否宽恕。

事实上《圣经•马太福音》在描述了耶稣要宽恕七十个七次之后,立刻就讲述了一个一次也不宽恕的宗教故事:

有个国王的仆人欠了国王的巨额债务,国王把他和妻子儿女还有家中的一切都卖了来抵债,还是不够。仆人向国王求饶,国王就宽恕了他,并免了他的余债。仆人出来后看到一个欠他十两银子的人,就向他讨债,那人没有钱,请求仆人原谅。仆人不原谅他,向法院告他,把他抓进了监狱。于是有人把仆人的行为告诉国王,国王愤怒地重新把仆人抓来入了监狱,说,我宽恕了你,你竟然不去宽恕别人?所以要求他偿还所有余债。(马太福音18,21~34)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耶稣表面上要求他的门徒宽恕别人七十个七次,但是实际上国王一次也没有宽恕仆人。这与他说说的宽恕七十个七次是完全不相符的,反而与我在这里表达的应该根据一定的原则,来决定是否宽恕,而不应该根据宽恕的次数来决定是否宽恕。

事实上,生活中也根本不存在可以无条件地宽恕对方七十个七次的情况。既然明明知道这是不可能做到的,还要向门徒提这样的要求,显然是虚伪的。正如孔子在《论语•里仁》中所说的那样: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4.22』

意思是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

读者在新约《圣经•马太福音》还可以看到耶稣更加不靠谱的大话:

“我又告诉你们,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什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因为无论在那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有我在他们中间。”(马太福音18,19-20)

耶稣在这里的牛可吹大了,他居然自作主张可以代替上帝对世界上所有的人许下“有求必应”的承诺,还宣称只要有两三个人聚会,他就会出现在他们中间。这可比孙悟空的分身法还要厉害十万倍啊!

孔子主张谨言慎行,不轻易承诺,更不信口开河乱说,因为他把说了而不能做到当成是一种耻辱。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主张“慎言”与耶稣的“说大话”,形成鲜明的对比。

为什么不能说大话呢?《论语•学而》说出了其中的道理: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⒈8』

孔子说:“君子不自重就没有威信,如果善于学习就不会固步自封,要讲忠诚,讲信誉,不要与不讲忠诚不讲信誉的人为友,有了错误不要回避,要勇于改正。”作为一个宗教领袖,随便说大话、空话,自然就属于不自重了,又哪里还有威信可言呢?

耶稣除了喜欢说大话之外,还经常自相矛盾,比如前面刚刚说了要宽恕七十个七次,可是一转眼,他立刻又提出了非常刻薄、极端的要求,与那宽恕的高姿态一点边也靠不上了。耶稣在《圣经•马太福音》中说:

“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沉在深海里。这世界有祸了,因为将人绊倒。绊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绊倒人的有祸了。倘若你一只手,或是一只脚,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你缺一只手,或是一只脚,进入永生,强如有两手两脚被丢在永火里。倘若你一只眼叫你跌倒,就把他挖出来丢掉。你只有一只眼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眼被丢在地狱的火里。”(马太福音18,6~9)

耶稣利用人都难免犯错误的常识,用非常极端的语言渲染了恐怖、刻毒、不宽容的处理方式,要信徒一旦犯了错,就要“砍掉一只手,或砍掉一只脚,或挖掉一只眼等等”。如果你不能做到这些,他就恐吓你将永远在“地狱之活中烧烤”。这哪里还有一点宽恕的影子?从这样恐怖的刻毒语言中,我们分明再次感受到了上帝那七倍、七十七倍报复的仇恨。

在这同一篇《圣经》中,耶稣一方面高喊要“七十个七次”宽恕人,一方面却对犯错的人如此刻薄、不宽容,因为一只手、或一只脚、或一只眼导致犯错,居然要砍掉人的手、脚、眼,否则就要让人在地狱之火中永远烧烤,这是多么残忍刻毒、又是多么虚伪的宽恕啊!

如果一种宗教不能给社会带来和谐、不能给人带来心理的平静和愉快、只能给人带来永远的心理恐惧,这样的宗教还值得我们去信奉吗?

(委外待续)
2008/12/1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09: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74, 《圣经》的仇富理论——《闲读圣经和论语》

许多人都以为“仇富理论”来自马克思主义理论,因为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消灭私有财产的理论,其实“仇富理论”的真正源头是《圣经》,更加确切点说,这个理论的发明者是耶稣。《圣经•马太福音》通过耶稣之口讲述的富人进不了天国的宗教故事,是仇富理论的源头:

有一个富人来问耶稣,我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善人,并得到永生呢?耶稣说,你应该遵守戒命。富人问,什么戒命?耶稣说,就是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当孝敬父母,又当爱人如己。富人说这些我都可以做到。耶稣说,那还不行,你必须变卖掉你的全部财产捐给穷人,并且跟我去传教。富人听了这话没有理睬耶稣就走开了。耶稣见富人走开之后就对门徒说出了那句名言:“富人进天国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难。”耶稣的门徒就问耶稣,那么谁才能使富人得救呢?耶稣就说,人是不能,但是神可以。(马太福音19,16~24)

首先,耶稣在这里虚构了一个关于“天国”的神话,在“旧约”里面,上帝从来没有承诺信上帝可以进天国,上帝只承诺,信上帝就可以在人世间得到保佑。耶稣在“新约”里发明了“天国”概念,声称信上帝可以在死后进天国。尽管信上帝既不能得到保佑发财致富,也不可能进入什么天国。只是由于活着的人无法确认死后是否存在一个天国,耶稣的这个宗教承诺就比原来犹太教对信徒的承诺具有更大的欺骗性、不可证实性。

其次,假设真有什么天国,或者说,假设天国是一种成为善人的标志,那么富人的财富为什么会成为富人进入天国或成为善人的障碍呢?反过来说,为什么穷人比富人更有资格进入天国呢?在一个社会制度相对合理、健全的社会,只有懒惰的人才会成为穷人,只有勤奋工作的人才可能成为富人。有什么根据可以证明穷人都比富人高尚呢?耶稣的这一歧视富人的说法毫无根据。

再其次,既然耶稣已经认定富人不可能进天国,那么又怎么对门徒说“不可以,但是神可以”呢?耶稣不是自称是神派来的吗?如果耶稣并没有让那个富人进天国,不等于是在明确宣告耶稣不是神吗?

这个宗教故事可以看成是一个耶稣虚构的宗教承诺被识破的真实记录。耶稣试图以进入天国以及得到永生这样虚幻的宗教承诺来争取富人的财富,让富人放弃所有的财富。但是这样的企图被富人识破了,于是耶稣恼羞成怒,就丑化富人,说富人要想进天国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宗教团体,但是我们从来没有看到有任何一处的教会,曾经将教会所有的财产都变卖掉去捐给穷人,反而是以各种名义接受信徒的财产。我们只看到教皇带头以出售“赎罪券”的方式来敛财。可见耶稣的这个富人无法进天国的谎言,连职业基督徒和教皇也不相信。耶稣把拥有财富看成是进入天国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其实是连他自己也不相信的,他这样说的唯一原因,也许只不过是希望得到富人的财富而已。财富本身并不是罪恶,关键在于怎样使用财富和怎样创造财富。

孔子在《论语•学而》中也有许多关于财富的论述: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学而1.15』
孔子不仇富,主张“富而无骄,富而好礼”。

孔子在《论语•里仁》中既明确肯定了人追求财富的合理性,同时又强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里仁4.5』

耶稣把放弃财富看成是一种崇高的行为,令人讽刺的是在同一篇经文中,他却又用“可以在天国得到百倍”这样的物欲去诱惑他的门徒。《圣经•马太福音》说:

门徒们问耶稣,我们已经撇下所有跟从你了,我们能得到什么呢?耶稣说,“你们将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的十二支派。还要得到你们在世上所撇下的东西的百倍,并得到永生。”(马太福音19,25~30)

耶稣在这里再次信口开河地对十二个门徒立下了不可兑现的虚假承诺,说他们可以去审判以色列的十二支派,这是在可疑。不要说所谓的天国根本不存在,即便真有天国存在、真有所谓审判的一天,那审判以色列十二支派的人怎么也论不到耶稣的这十二个门徒。以色列的祖先中有那么多优秀的先知,比如亚伯拉罕、摩西、雅各等,怎么也轮不到耶稣的这十二个门徒去当什么审判员。更何况这十二个门徒中还有一个是出卖耶稣的叛徒。

耶稣除了在“新约”中参照佛教的天堂、地狱的理论创造了关于天国的概念,还发表了许多与“旧约”对着干的言论。比如耶稣公开反对摩西关于夫妻可以离婚的观点,禁止夫妻离婚,把夫妻离婚看成是犯了“奸淫”罪,并公开提倡不结婚。这些观点不但在今天已经非常落伍,也足以证明新约《圣经》和旧约《圣经》充满了矛盾。

(未完待续)
2008/12/16
发表于 2008-12-16 15: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21: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75, 天国是个贪婪的符号——《闲读圣经和论语》

信奉《论语》的儒家信徒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通过自身的成仁、从而实现全家、全国、全天下的成仁。信奉《圣经》的基督信徒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自己进天国、得永生,其他人是死是活与他没有关系。那么天国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

在旧约《圣经》中,犹太教创造了上帝这个神,但是却并没有丝毫关于天国的内容。“旧约”中出现那么多以色列人的先知,他们都直接与上帝打交道,但是从来没有任何关于那些先知死后会回到上帝的天国的只字片语。每当那些先知去世的时候,“旧约”都清楚地写到,这个人回到他的祖先那里去了,也就是埋进了土里。“旧约”中的上帝也并不关心人死之后的问题,只关心人死之前的世俗问题,“旧约”中的上帝对人类最大惩罚是死刑。

旧约《圣经》宣称耶稣是旧约《圣经》中上帝之神的儿子,那么理当继承旧约《圣经》的宗教理论。有趣的是,信奉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的基督教却人为修改了旧约《圣经》中上帝的意愿,将基督教凭空创造的一个“天国和地狱”归到了上帝的名下。

不仅如此,新约《圣经》中新塑造的神耶稣也不再像旧约《圣经》中的神上帝那样关心信徒的世俗利益了,一门心思鼓励信徒怎样在死去“进天国、得永生”。为此,也一反上帝动不动就大开杀戒的做法,增加了许多“爱、宽恕”等内容。可是也许是受上帝的坏脾气影响太深,所以耶稣一样忍不住会对那些怀疑他的宗教理论的人发出最不宽恕,也最不仁爱的精神恐吓和刻毒咒骂、乃至于要让他们死了之后还要永远遭受地狱之火的烧烤等。

那么耶稣创造的“天国”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呢?翻遍《圣经》、读者却很难找到一个系统完整的相关介绍,只能看到一些关于七零八落、天一句、地一句的零散描述和形容、似是而非地构建起来一个模糊的框架。《圣经•马太福音》通过一个宗教故事间接地介绍了什么是天国、或者更加确切地说、是描写了天国怎样对待那些进入天国的人:

“天国好像家主,清早去雇人,进他的葡萄园作工。”

主人大清早去劳务市场聘用工人来作工,讲好了是一天一钱银子的工钱。他聘用了几个工人来工作,然后又分别在上午、中午、下午、和晚上收工前一个小时分别聘用了几批工人,这样一来,这几批人当天的工作时间自然分别不同,最长的工作了一整天,最短的只工作了一个小时。晚上收工时,主人把大家召集起来发工钱,他从最迟来做工的发起,每人都发了同样的一钱银子的工钱。这样那些工作了一整天的工人就向主人抱怨:

“我们整天劳苦受累,那后来的只做了一小时,你竟让他们和我们得一样的工资?”

主人却振振有词地说,我跟你讲好的是一钱银子,我并没有亏待你,至于那工作一个小时我也给那么多钱,那是我愿意,你有什么理由眼红?接着耶稣就说出了结论性的话:

“那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了。”(马太福音20,1~16)

仔细分析这以段进入天国的理论,总觉得有点荒唐,不但毫无道理可讲,而且也公然践踏了公平的原则。单从主人与工作一整天的工人的约定来说,主人确实没有错。但是主人故意对工作了一个小时和工作了一整天的工人发给同样的工钱,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这公然践踏了公正的原则。这实在是一种用钱在羞辱、作弄那些工作了一整天的工人的恶劣行为。难道只因为你有钱就可以如此为所欲为吗?

在主人做了这样的恶劣表演之后,读者并没有看懂为什么那些后来只工作了一小时的工作应该得到与工作了一天的工人同样的工资。也不明白为什么“那后来的人要在前”有什么道理可言。这实在让人莫名其妙。

这样公然践踏公平原则的行为会产生怎样的恶果呢?首先,有钱人可以无视公平的原则为所欲为。其次,将严重挫伤工人的劳动热情,会误导工人以为得到工钱的多少,不取决于工作时间长短、工作效果好坏,而只取决于主人的心血来潮。最后,将助长工人的懒惰心,去想方设法减少工作时间,因为反正得到的是一样。这样的“那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了”的宗教理论既没有任何说服力,也对社会有百害而无一利。

《圣经•马太福音》还讲述了另外一个关于天国的宗教故事。西庇太儿子的母亲,要求耶稣让她的两个儿子将来在天国里坐在耶稣的左边和右边。耶稣问她的儿子能不能吃苦?她说能。耶稣却说,这件事他做不了主,必须由上帝来做主。这样的回答其实是在忽悠人,谁知耶稣的门徒们却为此恼怒起来。耶稣就对门徒说,

“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君王为主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在你们中间不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马太福音20,20~27)

从这一段中我们可以看出,耶稣首先在这里激发了门徒“想做大”的贪欲,然后指点了他们怎样才能满足贪欲的方式。换句话说,所谓“做别人的仆人”并不是什么真心诚意的,而只是一种实现“愿为大”私欲的手段,与中国俗话说的那样:“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一样。由此看来,耶稣的所谓天国理论不过是一种激发信徒在死后满足进天国、得永生的一个贪婪符号。

儒家思想认为,一个人要提高道德修养、培养仁爱精神,一定要清心寡欲、洁身自好。《论语•公冶长》写道: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公冶长5.11』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欲则刚”,一个充满贪婪的宗教,很难真正提高信徒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素质。与《圣经》树立信徒“进天国、得永生”的宗教愿望截然不同,《论语•公冶长》中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的愿望: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⒌26』
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来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与朋友分享我的车马、衣服、皮袍,即使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希望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和功劳。”子路说:“希望听听老师的志向。”孔子说:“希望能让老有所安、友有所信、少有所爱。”

两相队长孔子和耶稣的风格在我们面前鲜活起来。同时与《圣经》所宣传的虚无缥缈的旨在满足贪婪欲望的“天国”相比,《论语》所宣传的追求仁爱则非常切实可行。孔子在《论语•述而》中告诉弟子: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⒎30』

意思是说:“仁离我们远吗?只要我们想仁,仁就会来。”

追求仁爱要从自身做起,只要我们有一仁之念,就能做一仁之事,就能当一仁之人,一变二、二变三、三变四地继续持续下去,日积月累,就能成为越来越有仁爱仁德之人。这样的仁人越多,我们的社会就越和谐。

(未完待续)
2008/12/19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3 15: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76,君子恶居下流——《闲读圣经和论语》

《圣经》的“新约”与“旧约”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彼此充满了尖锐对立的观点。从大的方面来说,“旧约”是以上帝为中心,而“新约”是以耶稣为中心。基督教的上帝只是一个名义上的上帝,真正的上帝已经在暗中被偷换成了耶稣。用一句俗话来说,就是“打着红旗反红旗”,耶稣也经常“打着上帝的旗帜反上帝”。最典型的是,上帝明确禁止崇拜任何偶像,可是基督教却对着干,到处堆满了耶稣的偶像、圣母玛利亚的偶像、十字架偶像等。

从内容上来说,旧约《圣经》主要强调对上帝的信奉和严格遵守对上帝的各种祭拜,而新约《圣经》则编造出天国、地狱的宗教理论,更充斥了许多神化耶稣的神迹。在旧约《圣经》中,只有上帝或经过上帝的授权,人才可以偶尔显示神迹,并且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允许行施。原则上是明确规定禁止信徒相信驱鬼、算卦之类的巫术、法术的。而在新约《圣经》中,关于耶稣的神迹则成为了一个主要的内容,驱鬼、法术等也反复出现。

《圣经•马可福音》讲述了耶稣赶猪入海的宗教故事。

“耶稣一下船,就有一个被污鬼咐着的人,从坟茔里出来迎着他。那人常住在坟茔里,没有人能捆住他,就是用铁链也不能。因为人屡次用脚镣和铁链捆锁他,铁链竟被他挣断了,脚镣也被他弄碎了。总没有人能制伏他。他昼夜常在坟茔里和山中喊叫,又用石头砍自己。他远远的看见耶稣,就跑过去拜他。大声呼叫说,至高神的儿子耶稣,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指着神恳求你,不要叫我受苦。是因耶稣曾吩咐他说,污鬼阿,从这人身上出来吧。耶稣问他说,你名叫什么。回答说,我名叫群,因为我们多的缘故。就再三的求耶稣,不要叫他们离开那地方。在那里山坡上,有一大群猪吃食。鬼就央求耶稣说,求你打发我们往猪群里附着猪去。耶稣准了他们。污鬼就出来,进入猪里去。于是那群猪闯下山崖,投在海里,淹死了。猪的数目,约有二千。”(马可福音5,2~13)

从这段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圣经》的作者为了神化耶稣,将这个宗教故事进行了过分夸张的描写,2000多个鬼居然可以附在同一个人身上?耶稣在其他场合驱鬼的时候,通常都是说“鬼出来”,于是鬼就出来了。这2000多个鬼居然还要寄生在猪的身上?这些鬼既然可以随意寄生在任何人的生上,有什么必要非要寄生在猪的身上呢?既然耶稣已经同意他们寄生在了猪的身上,为什么又让猪跑到海里去淹死呢?他们不是又没有地方寄生了吗?哪些猪有什么错,要让它们去死?这样的宗教故事对于我们今天任何一个思维正常的人来说,都感到有些不可理喻。

《圣经•马可福音》为了神化耶稣的常超能力,居然极度夸张地说耶稣能使一个死去的女孩活过来,还能让一个久治不愈患了十二年血漏病的病人悄悄地杂在人群中摸了一下耶稣的衣服病就好了。(马可福音5,22~42)

中国人对这样的宗教故事并不陌生,济公治病的故事比这还要神奇。济公的故事虽然并没有人相信是真的,但大家还是喜欢听,因为那些故事无非是表达了人们乐善好施、惩恶扬善的愿望。

除了夸张耶稣的超常能力,除了表演了此类驱鬼治病、让猪鬼跳海自杀的神迹之外,还在《圣经•马太福音》中讲述了耶稣让无花果树枯死宗教故事:

耶稣和他的门徒有一天走在路上饿了,“看见路旁有一棵无花果树,就走到跟前,在树上找不着什么,不过有叶子。就对树说,从今以后,你永不结果子。那无花果树就立刻枯乾了。门徒看见了,便希奇说,无花果树怎麽立刻枯乾了呢。耶稣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有信心,不疑惑,不但能行无花果树上所行的事,就是对这座山说,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也必成就。你们祷告,无论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着。”(马太福音21,18~22)

耶稣肚子饿了,想摘果子吃,这原本没有什么不好,没有到结果季节的果树没有果子,也很正常。耶稣只因为想吃果子没有从树上找到果子,就让树枯死了。这让人不可思议,也让人觉得有点邪恶,让人很难理解新约《圣经》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更加让人诧异的是:耶稣的门徒不为耶稣这样的邪恶行为感到耻辱,反而恭维耶稣有特殊的本领。

于是耶稣再次放出了大话,“只要信,没有什么办不到的”,在这里,耶稣把自己的神迹与信心联系在了一起。按照耶稣的观点,任何人只要有信心,什么事都可以办到。如果办不到,只要祷告,就什么都可以办到。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有位基督徒为了证明信基督有超级能量,专门贴了十几张韩国足球运动员在赛场上向上帝祈祷的照片。我就问他:“按照你的见解,是不是应该用牧师来取代足球教练呢?”他哑口无言,选择了逃避回答。

“耶稣和门徒将近耶路撒冷,到了伯法其在橄榄山那里。耶稣就打发两个门徒,对他们说,你们往对面村子里去,必看见一匹驴拴在那里,还有驴驹同在一处。你们解开牵到我这里来。若有人对你们说什么,你们就说,主要用他。那人必立时让你们牵来。这事成就,是要应验先知的话,说,要对锡安的居民说,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是温柔的,又骑着驴,就是骑着驴驹子。门徒就照耶稣所吩咐的去行,牵了驴和驴驹来,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耶稣就骑上。”(马太福音21,1~7)

这样的神迹看起来神奇,仿佛上帝预先在你要去的旅途中为你安排好了旅行工具。其实要让一个普通人去重复这样的神迹也很简单,你只要事先雇一匹驴放在你将要去的途中等你就可以了。《圣经》中此类神迹比比皆是,实在不足一一批驳。

“他们出耶利哥的时候,有极多的人跟随他,有两个瞎子坐在路旁,听说是耶稣经过,就喊着说,主阿,大卫的子孙,可怜我们吧。耶稣就站住,说要我为你们作什么。他们说,主阿,要我们的眼睛能看见。耶稣就动了慈心,把他们的眼睛一摸,他们立刻看见,就跟从了耶稣。”(马太福音20,29~34)

这个看起来似乎也很神奇,但是要造假,一点也不难,随便安排两个想要入教的好眼人门徒,假装盲人,预先安排他们到前面途中等着耶稣,等耶稣一到,就出来表演,于是神迹就出来了。

其实基督教里面也有许多好的东西,可惜被太多的这样的虚假的东西糟蹋了,许多人怀着虔诚的宗教信仰来学习了解《圣经》,结果因为读到了这些乱七八糟的迷信虚假的东西而最后抛弃了基督教。正如《论语•子张》所写的那样: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子张19.20』

    子贡说:“纣王的不善,不像传说的那样厉害。所以君子憎恨并避免下流,以免使天下一切坏名声都归到他的身上。” 基督教也不是一无是处,但是被《圣经》中许多愚昧、迷信、血腥、残忍的东西败坏了现代人的兴趣,假如基督徒不能认识到这一点,还拼命维护《圣经》中这些愚昧、迷信、血腥、残忍的东西,还要顽固坚持这些是神示的真理,只会一天天自绝于现代文明社会。

(未完待续)

2008/12/2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3 21: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耶稣诞生的批判(转)

虽然基督教会一直坚持新约福音书是目击证人所写,但是耶经学家通过对“共观福音书”的研究表明,福音书是百年来不同作者加以修改编撰的文学作品。除了福音书以外,没有任何可靠记载证实过耶稣的存在。某些书面记载被学界认为是基督徒得势后伪造的。首先唯一描述耶稣诞生的《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是自相矛盾的。《马太福音》说受孕被告知的是约瑟夫,而《路加福音》里被告知的是玛利亚。而出生日期也矛盾,如果马太是真实记载的话,希律王死于西元前4年,那么耶稣就生于西元前6年至西元前4年之间。但是路加提到的人口普查是在西元6年。另外《马太福音》讲耶稣出生地在伯利恒,而《路加福音》讲耶稣出生地在拿撒勒。然后是马太讲耶稣在约瑟夫家里出生,路加讲的出生地是回伯利恒途中的马厩。马太讲的是祅教祭司的祝贺,路加却只讲了牧羊人被天使告之前去祝贺。同时《马太福音》里耶稣一家立即逃往埃及,从埃及回来也没有去过犹大。而相反《路加福音》讲8天后耶稣被割礼,33天后去了耶路撒冷神庙,然后直接回拿撒勒(路加2:22,,利未记12:4)。另一方面,如果耶稣是处女所生,那么他就没有大卫王血脉,即使《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的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来编造了世系表。因此,学术界98%的西方学者都认为新约关于耶稣诞生的记载都是编造的故事,绝对不可能是历史事件,而是按照摩西的故事和旧约以赛亚预言进行的重构。也就是说,并非福音书实现了旧约预言,而是福音书抄袭了旧约预言。这也是犹太教徒从来不相信耶稣是救世主的原因之一。

而历史上耶稣是否真实存在是历史学的一大争议。自古罗马时代到近代,都就有许多学者、神学家和哲学家认为耶稣不曾存在。目前大部分现代耶经学者和历史学家认为耶稣是历史人物,但只是一个来自加利利的犹太教师,没有任何神性,新约不是历史记录而是文学作品。一些学者,比如普利策奖获得者威廉·杜兰特(William James Durant)、加拿大耶经学者埃尔·多赫提(Earl J. Doherty)、美国神学教授罗伯特·普莱斯(Robert McNair Price)和伦敦大学教授乔治·威尔市(George Albert Wells)等人以及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学派的激进主义者则认为新约里没有任何描述耶稣的史实且耶稣从来不曾真实存在。另一些学者,以耶稣研究会为代表则认为新约里存在部分史实,特别是语录,但是新约的作者进行了夸张和改造。目前世界上只有保守派基督徒们相信耶稣同时是百分之百的人与百分之百的神,某些其它宗教相信耶稣是神的先知,或者是一位伟大的教师。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09: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77,《圣经》与侵略——《闲读圣经和论语》

我们很难说某种宗教或某种文化比另外一种宗教或文化更好,但是一种宗教或文化是宣扬仁爱,还是赞美战争,却是可以作为一个客观的衡量标准。由于《圣经》所崇拜的上帝缺乏仁爱精神,崇尚暴力和屠杀,因此《圣经》也就很自然地成为了侵略者的精神支柱和帮凶,不但回顾历史可以证明这一点,不管是在旧约还是旧约的《圣经》中都有许多侵略合理的宗教说法。

《圣经•民数记》说,米甸人的女人与以色列人通婚,并且让这些以色列人拜了米甸人的神,上帝就煽动以色列人向米甸人发动战争,甚至还煽动以色列人残忍地杀害作为战俘的米甸人的妇女、儿童。

耶 和 华 吩 咐 摩 西 说 ,你 要 在 米 甸 人 身 上 报 以 色 列 人 的 仇 。摩 西就吩 咐 百 姓 带 兵 器 出 去 攻 击 米 甸 , 好 在 米 甸 人 身 上 为 耶 和 华 报 仇 。于是他们就去与 米 甸 人 打 仗 , 杀 了 所 有 的 男 丁 。还掳 了 米 甸 人 的 妇 女 孩 子 , 并 将 他 们 的 牲 畜 , 羊 群 , 和 所 有 的 财 物 都 夺 了 来 , 又 用 火 焚 烧 他 们 所 住 的 城 邑 和 所 有 的 营 寨 ,将 所 掳 的 人 , 所 夺 的 牲 畜 , 财 物 等都交 给 摩 西 和 祭 司 以 利 亚 撒 , 并 以 色 列 的 会 众 。

摩西 向 打 仗 回 来 的 军 长 们发 怒 ,对 他 们 说 , 你 们 要 存 留 这 一 切 妇 女 的 活 命吗?这 些 妇 女得 罪 耶 和 华 , 以 致 耶 和 华 的 会 众 遭 遇 瘟 疫 。所以你 们 要 把 一 切 的 男 孩 和 所 有 已 嫁 的 女 子 都 杀 了 。

屠杀完妇女儿童之后清点抢掠来的财物,除 了 兵 丁 所 夺 的 财 物 以 外 , 所 掳 来 的 , 羊 675000只 。牛 72000只 。驴 61000 匹 。女 人 共 32000 口 , 都 是 没 有 出 嫁 的 。随后又将 各 人 所 得 的 金 器 , 就 是 脚 链 子 , 镯 子 , 打 印 的 戒 指 , 耳 环 , 手 钏 , 都 送 来 为 耶 和 华 的 供 物 , 好 在 耶 和 华 面 前 为 我 们 的 生 命 赎 罪 。献 给 耶 和 华 为 举 祭 的 金 子 共 有 16750舍 客 勒 。(民数记3,1~52)

这是一次以“圣战”之名行烧杀抢掠为实的罪恶记录,为了宗教的目的去毁灭城市、毁灭财物、屠杀战俘、屠杀妇女儿童,掠夺一切财物等,而这一切,都是在上帝的命令下进行的,都是“为上帝报仇”!最后所有抢掠来的黄金全部交纳给上帝。在这样的上帝指导下的人类,除了堕落进罪恶的深渊之外,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前途呢?

儒家思想把这样的见利忘义气的行为斥责为小人行为: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4.16』

上帝作为一个受人崇拜的宗教偶像,居然公然煽动信徒去发动战争从而抢夺别人的财产,还在战争之后,坦然接受信徒抢夺来的上万的黄金,这与土匪、海盗头目的行径有什么两样呢?

这些宗教故事会让读者明白:近代西方列强在世界各地烧杀抢掠的殖民扩张历史,正是一部西方列强在《圣经》宗教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最肮脏、最野蛮、最血腥的罪恶抢掠历史。发动这一罪恶的殖民地侵略扩张的国家不是佛教国家、也不是伊斯兰国家、正是满口“上帝爱人类”的基督教国家。

在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最丑恶、最贪婪、最残忍、最卑劣的殖民地侵略扩张中,基督教扮演了最可耻的帮凶角色,并借助这一侵略扩张,发展壮大了基督教的势力范围。比如基督教在中国近代的强制传播,就是通过在鸦片战争中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实现的。

《圣经》的这一侵略合理的宗教理论不但存在于旧约《圣经•民数记》中,同样也存在于新约《圣经•马太福音》中:

“有个家主,栽了一个葡萄园,周围圈上篱笆,里面挖了一个压酒池,盖了一座楼,租给园户,就往外国去了。收果子的时候近了,就打发仆人,到园户那里去收果子。园户拿住仆人。打了一个,杀了一个,用石头打死一个。主人又打发别的仆人去,比先前更多。园户还是照样待他们。后来打发他的儿子到他们那里去,意思说,他们必尊敬我的儿子。不料,园户看见他儿子,就彼此说,这是承受产业的。来吧,我们杀他,占他的产业。他们就拿住他,推出葡萄园外杀了。园主来的时候,要怎样处治这些园户呢。他们说,要下毒手除灭那些恶人,将葡萄园另租给那按着时候交果子的园户。耶稣说,经上写着,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这是主所作的,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这经你们没有念过麽。所以我告诉你们,神的国,必从你们夺去。赐给那能结果子的百姓。”(马太福音21,33~43)

耶稣通过这个故事公然煽动侵略合理的宗教理论,并把这种无耻的强盗侵略行为美化成是“体现神”的意思,是神将这些东西从被侵略者的手中夺取、交给侵略者的。这样一来,可耻的侵略行为不但不会受到谴责,简直还要受到歌颂和赞美了。我们终于明白:为什么帝国主义在侵略殖民地国家时会那么理直气壮,因为有这样“侵略有理”的宗教理论在做他们精神上的后盾,他们的一切侵略罪恶也就都被美化成是在执行上帝的旨意了。

正如1984年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图图主教1984年冬天在美国纽约的一次宗教仪式上演讲时说的那样:
“白人传教士刚到非洲时,他们手里有《圣经》,我们(黑人)手里有土地。传教士说:‘让我们祈祷吧!,于是我们闭目祈祷。可是到我们睁开眼时,发现情况颠倒过来了:我们手里有了《圣经》,他们手里有了土地。”

《圣经》的作者之所以会具有如此侵略合理的宗教思想,与这种宗教所塑造的神崇尚极端个人主义、缺乏仁爱之心有直接的关系。

(未完待续)

2008/12/25
发表于 2008-12-26 23: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原帖由 佟平 于 2008-6-25 09:52 发表
本书约18万字,94章,预计2008年12月25日之前在网上连载发表完毕。

洋洋大观,不妨一阅.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4: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原帖由 曲阿论坛 于 2008-12-26 23:32 发表

洋洋大观,不妨一阅.


由于出版社与我联系出版,要求我放慢网上发表速度,预计要到明年三月才连载完毕,请多多批评指正。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0 10: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78,耶稣是怎样传教的——《闲读圣经和论语》

基督教文化和儒家文化都有劝人为善的一面,有利于世界和平的一面。只是对于怎样获得世界大同和终极和平,有着完全不同的思路,崇拜一神教的基督教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希望用一个神来统一全世界,也就是用毁灭众神、独尊一神的方式来获得世界的和平。儒家文化不赞同这样抹杀百花独尊一花的思维模式,主张不同宗教、不同思想、不同文化和而不同地平等共存。理由很简单,不管在任何时代,也不管推行任何宗教或政治理论,都不能最终统一全世界。

孔子在《论语•子罕》中告诉我们: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9.26』

也就是说,即便是一个人的思想,也是不难么容易硬性统一的,何况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文化?一种宗教信仰?正是早就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明确告诉弟子颜回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述而7.11』

也就是说,如果自己的政治主张得到社会的认可就出来推行,如果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就收起来。甚至在《论语•公冶长》中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公冶长5.7』。

也就是说,即便自己的主张不被所在国的统治者或人民所接受,也不会强迫他们去接受,而是去寻找可以理解并接受自己主张的地方。事实上孔子周游列国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时,并没有得到当时的统治者的认可,于是孔子通过办学的方式,让自己的政治主张存于民间。不管得意不得意,孔子都是主张以平等的方式、和平的方式、自愿的方式来推销自己的主张。

与孔子推销自己的思想的方法相反,《新约》崇尚用强迫的、暴力的手段来推销自己的宗教。比如,《马太福音》通过耶稣之口公然用暴力推销他的“天国”的宗教信仰:

“耶稣说,天国好比一个王,为他儿子摆设娶亲的筵席。就打发仆人去请那些被召的人来赴席。他们却不肯来。王又打发别的仆人说,你们告诉那被召的人,我的筵席已经豫备好了,牛和肥畜已经宰了,各样都齐备。请你们来赴席。那些还是不肯来。王就大怒,发兵除灭那些凶手,烧毁他们的城。于是对仆人说,喜筵已经齐备,只是所召的人不配。所以你们要往岔路口上去,凡遇见的,都召来赴席。那些仆人就出去到大路上,凡遇见的,不论善恶都召聚了来。筵席上坐满了客。王进来观看宾客,见那里有一个没有穿礼服的。就对他说,朋友,你到这里来,怎麽不穿礼服呢。那人无言可答。于是王对使唤的人说,捆起他的手脚来,把他丢在外边的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太22,1~13)

从这个宗教故事里面,我们可以看出耶稣是在鼓励信徒们用怎样野蛮、霸道的方式去传教。耶稣在这里明确告诉信徒:在邀请的方式不见效之后,就采取暴力的行为强迫人们信教。

我觉得这个故事中最无耻的做法是故事最后一段的细节:明明是自己强迫把路上遇到的行人拉来赴宴,却反而责怪行人为什么不穿礼服,然后还把行人捆起手脚丢到野外黑暗中去。

我们不仅要问:当耶稣教唆基督徒用如此野蛮的手段强迫人们信教的时候,他的心中还有什么爱吗?即使一个爱心麻木的人、只要还有一点良知,也应该不会用这样卑劣的手段去对待那些不赞同自己宗教观点的人啊!

就在同一段经文中,耶稣还堂皇地提出了基督徒最大的戒律,第一是“爱上帝”,第二是“爱人如己”。一个真正爱人如己的人,会把一个路人强迫拉来出席宴会、然后又以路人没有穿礼服为借口把路人捆绑起来扔进黑暗吗?用这样野蛮的方式传教的人,实在可以算是《新约》上所谴责的标准的“假冒为善的人”了。
从《马太福音》中也可以看出耶稣是怎样通过耍嘴皮子来回答信徒的质疑的:

“撒都该人常说没有复活的事。那天,他们来问耶稣说,从前在我们这里,有弟兄七人。第一个娶了妻,死了,没有孩子,撇下妻子给兄弟。第二第三直到第七个,都是如此。末后,妇人也死了。这样当复活的时候,他是七个人中,哪一个的妻子呢。因为他们都娶过他。耶稣回答说,你们错了。因为不明白圣经,也不晓得神的大能。当复活的时候,人也不娶也不嫁,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样。论到死人复活,神在经上向你们所说的是:我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神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太22,23~32)

耶稣在这里用“神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这句话来搪塞,是不能自圆其说的,因为《旧约》明明告诉信徒,上帝在对摩西说“我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这句话的时候,亚伯拉罕、以撒、雅各都已经死了几百年,但上帝还自称是他们的神。怎么能说神不是死人的神呢?这显然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并以此来逃避回答实质性的问题。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鲁迅的“祝福”中祥林嫂的担心,她因为嫁了两个丈夫,担心死后要被锯成两半分给两个死去的丈夫做老婆。将一个人锯成两半分给两个鬼丈夫做老婆这样的鬼话虽然听起来残忍,却是比“复活是不娶不嫁”的鬼话更符合逻辑一些。这也可以看成是东西方“鬼话”的不同比较。

(未完待续)

2008/12/30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10: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79, 耶稣对信徒的咒骂——《闲读圣经和论语》

基督徒都拼命把耶稣包装成一个善良、宽容的人,作为证据,他们往往会举出耶稣曾经在《新约》中说的许多话,比如要宽恕别人七十个七次、要爱你的敌人、别人打你的左脸,要把自己的右脸也让人打、等等。问题是我们判定一个人,不但要看其怎样说,还要看其怎样做,因为空口说大话是最容易的。

更加重要的是不但要观察这个人一时的说法,还要观察这个人一贯的说法,看看他是对自己的观点和信念始终如一,还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又或者在这里这样说、到那里那样说,变来变去。

《新约》确实记录了许多耶稣关于宽容的话,但同样也讲述了耶稣许多不宽容、谴责、甚至诅咒他的犹太教友的话。耶稣作为一个犹太教徒、连对和自己有同样上帝信仰的教友都不能宽恕,还奢谈什么宽恕、原谅他的敌人呢?耶稣指责他的教友时说:

“他们能说不能行。他们把难担的重担,捆起来搁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个指头也不肯动。正当人前把天国的门关了。自己不进去,正要进去的人。侵吞寡妇的家产,假意作很长的祷告。走遍洋海陆地,勾引一个人入教。既入了教,却使他作地狱之子。洗净杯盘的外面,里面却盛满了勒索和放荡。杀害先知者的子孙。”(太22,3~31)

这些犹太教徒,《新约》中称之为“文士和法利赛人”,都是与耶稣一样,是信奉上帝为神的犹太教徒。这些犹太教徒究竟是不是像耶稣在这里所谴责得那样坏,我们不得而知,也许是真的,也许是假的,也许耶稣做了夸张,各种可能性都有。

如果他们真得是这样的人,犯了这些错,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信奉上帝为神反而让他们变得如此卑劣?这仅仅是他们个人的问题?还是这个宗教本身的问题?

耶稣在列数了他们的罪行后,直接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谴责和诅咒,耶稣在谴责他们是:

“假冒为善、瞎眼领路、无知瞎眼的人。好像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外面显出公义来,里面却装满了假善和不法的事。充满你们祖宗的恶贯。”甚至说他们是“蛇类,毒蛇之种”,并诅咒他们将无法“逃脱地狱的刑罚”。(太23,25-33)

耶稣作为他们的教友,信奉同一个上帝,为什么会与他们有如此严重的分歧呢?究竟是他们错了?还是耶稣错了?如果是他们错了,耶稣应该怎样对待那些观点不同的教友、那些犯了错误的教友呢?耶稣为什么不能像他所宣称的那样宽恕这些教友呢?

如果读者仔细阅读《新约》就不难发现,《新约》多次记录了耶稣与这些“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争论,假如读者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只不过是在一些具体的经文解释上面各自观点不同而已。

耶稣通过与他们的争论,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种对《圣经》解释权的争夺,也就是对《圣经》的解释权究竟只属于教会、还是可以属于任何人?事实上这一争论也直接导致了后来基督教的分裂。好像新教是主张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解释《圣经》,而天主教则坚决反对,坚持解释权归教会。

耶稣连对《圣经》理解不同的教友尚且无法宽恕,还奢谈什么宽恕其他宗教信仰的人,甚至宽恕他的敌人呢?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很少遇到真正能宽恕不同意见的基督徒,反而到处都是与人斗嘴、不宽容的基督徒,这一点可能耶稣要负很大的责任。

天主教之所以不敢将对《圣经》的解释权归还给信徒,也许是担心引起教会的彻底瓦解。顺便说一句,基督教的诞生,本质上是由于原来的一部分犹太教徒不满意另一部分犹太教徒垄断对《旧约》的解释权而引起的。讽刺的是基督教成立之后,为了重蹈覆辙,也一样相仿犹太教的做法,将《圣经》的解释权掌握在教会手中。结果自然也一样,只能造成基督教的不断分裂。现在的东正教、天主教、新教等之所以会分裂,本质上也还是源于对《圣经》的不同理解。

我们几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所有的文字都是有歧义的,只是引起歧义的程度不同而已。同样的经文经过不同的时代之后出现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原是非常正常的。如果基督徒真能有宽恕、包容之心,根本不可能出现教会分裂之类的事情。事实上,即使文字表面的理解一致,其内涵也可能不同,《论语•先进》中就记录了这样一个典型: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11.22』

同样的问题,孔子的回答截然相反,为什么呢?因为针对的对象不同。所以我们在学习人类文化遗产的时候,也千万不能墨守成规,而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化,赋予其不同的含义,通过不同的解释,使其获得新的时代生命。同时,也要根据时代的进步,将其中已经明显落伍和错误的东西加以摒弃,这样才是正确的、科学的、健康的、积极进取的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未完待续)

2009/1/6
 楼主| 发表于 2009-1-9 10: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80,预言的真假——《闲读圣经和论语》

基督徒在传教时把主要精力放在宣扬那些在现代人看来是迷信、谎言的神迹、预言兑现等非理性的东西上面,比如经常说什么《圣经》中有一千几百个预言都实现了,因此可以证明《圣经》上所说的一切都不只是宗教故事、都是真的。但是却没有任何一个教徒可以具体地告诉我们是什么预言、又是怎样被证明是实现了。《马太福音》倒是讲述了耶稣的两个重要预言,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个预言是被证实兑现了、还是被证实是虚假的:

“耶稣出了圣殿,正走的时候,门徒进前来,把殿宇指给他看。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不是看见这殿宇麽。我实在告诉你们,将来在这里,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不被拆毁的。”(太24,1-2)

耶稣预言犹太人的圣殿会被拆毁,甚至连一块石头也不剩。根据历史的记载,犹太人耶路撒冷的圣殿是在公元70年被拆毁的。据考证《马太福音》是在公元一世纪末直到公元三世纪的阶段编写出来的,因此很可能这个所谓预言是在圣殿已经被拆毁以后才写出来的,这样兑现的所谓“预言”丝毫没有预言的意义。
这个预言还说圣殿将会被拆毁得不留下一块石头,然而事实上,直到今天,圣殿的一部分还被保留着,那就是著名的以色列人的圣地“哭墙”。哭墙由大石砌成,公元前11世纪古以色列王大卫统一犹太各部族,建立了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以色列王国。公元前10世纪(约公元前965年)大卫儿子所罗门继承王位后,在首都锡安山上建造了首座犹太教圣殿所罗门圣殿,俗称“第一圣殿”。

公元前586年,第一圣殿不幸被入侵的巴比伦人摧毁。经过了半个世纪的流亡生活,犹太人陆续重返家园,后来又在第一圣殿旧址上建造第二圣殿。公元70年,罗马帝国皇帝希律王统治时期,绝大部分犹太人被驱逐出巴勒斯坦地区,耶路撒冷和圣殿几乎被夷为平地,该墙壁为同一时期希律王在第二圣殿断垣残壁的遗址上修建起的护墙。

假如《新约》中说的“圣殿”是指“第一圣殿”,那么在耶稣出生之前就被毁了,假如说的是“第二圣殿”,那么哭墙的客观存在,证明了耶稣关于“不留下一块石头”的预言是虚假的。

《马太福音》的另外一个重要预言,是耶稣预言世界末日和耶稣复活的到来:

“耶稣在橄榄山上坐着,门徒说,请告诉我们,什么时候你降临和世界的末了呢。”耶稣在非常明确地预言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世代还没有过去,这些事都要成就。”(太24,3~34)距离耶稣预言兑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无数个世代,但是这个预言依然没有兑现,由此足以证明耶稣的这个预言也是虚假的。

据史料记载,尽管耶稣的这个预言在今天被证明是虚假的,但是在当时、甚至在随后的相当长时间内、都曾蛊惑过许多人,使得许多人坚信世界末日会到来、耶稣会再次复活降临,甚至有许多教徒通过自焚来迎接这个日子的到来。由此可见,耶稣的预言还是很有蛊惑力的。

孔子一贯反对花言巧语,不但明确告诫弟子“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1.3』,而且在《论语》中详细告诉我们他为什么要反对花言巧语: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公冶长5.5』
孔子更加主张要老老实实做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懂就是不懂,不要假冒鬼神,做些什么自己也不相信的预言去欺骗人。


(未完待续)
2009/1/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1-22 21:05 , Processed in 0.06825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