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佟平

[原创]《闲读圣经和论语》(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9-30 10: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53, 子为政,焉用杀?——《闲读圣经和论语》

有位朋友在网上讨论中说,《论语》强调的是人对人的爱,《圣经》强调的是人对神的爱。这话很有道理,也比较概括地比较出了这两部书的本质区别。

我想补充说明的是,人对人的爱,是一种自然的、本能的、纯洁的、高尚的爱,也是最动情的爱;而人对神的爱,是一种人造的、非本能的、功利性的、排他的爱,也是比较肤浅虚伪的爱。

比如说,一个婴儿,你不需要对他进行任何说教和洗脑教育,他也会天然具备一种人对人的爱。但是一个婴儿,如果不对他进行特殊的洗脑教育,他根本不可能产生什么对虚幻的神的爱。所以用对神的爱来替代对人的爱,是一种对人性的扭曲和反动。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圣经》中的介绍,古代犹太人对上帝的爱,从来就不是主动的,而是完全被动的,甚至是被迫的。首先,上帝主动要求做犹太人的神,而不是犹太人自发地要求上帝做他们的神,更不是经过比较觉得上帝这个神比其他神好,才选择上帝这个虚幻的神。上帝经常重复要求犹太人的子孙信奉他为神的理由是“上帝将犹太人带出了埃及”。可是犹太人并没有主动想要离开埃及,更没有主动要求上帝带领他们离开埃及,恰恰相反,是上帝无视埃及人的意愿,自作主张地强迫他们离开埃及。正因如此,在离开埃及之后,犹太人一次又一次公开表达了对被迫离开埃及的不满,对于这些不满,上帝则报以残酷的屠杀。

但是残酷的屠杀并没有能让犹太人屈服,他们中的全体首领终于团结起来,一致要求推翻上帝的代理人摩西和亚伦的独裁统治。遗憾的是,这样的反抗再次被上帝的血腥屠杀所镇压。《圣经》的作者在“民数记”第16篇中清楚记录了这样一个凄惨而又悲壮的传说故事,书中写到:

利未人的子孙可拉和以色列会中的二百五十个首领 , 就是有名望选入会 中的人 , 聚集攻击摩西和亚伦 ,指责他们擅自专权,并指责他们以带领大家去“流奶与蜜之地”去为名,“要在旷野杀他们”,还想自立为王管辖他们。

结果摩西和亚伦就设计了一个圈套,说让他们一起来向上帝献香,然后在他们献香的时候,将可拉及其二百五十个首领全部杀害。摩西和亚伦的血腥谋杀激起了以色列人的愤怒,第二天,以色列全体会众都向摩西和亚伦抗议,谴责他们杀害了百姓,并直接围攻摩西和亚伦。结果导致他们更加血腥的屠杀和镇压,又有14700人惨遭屠杀。(民数记16,1~49)

我们不难想象,在这样残暴的上帝代理人的统治之下的信徒,怎么可能对上帝产生真正的爱?上帝对他的信徒哪里还有丝毫的怜悯之心?在这样的暴力统治下,只可能产生恐惧和屈从之心,不可能有真正的爱心。所以这样的宗教,更不可能激发人的真正的爱心,只可能激发人的仇恨之心、残暴之心。

关于怎样处理政事,孔子历来主张要行德政,反对暴政,论语 “颜渊篇第十二” 之(19)中写到,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季康子问孔子通过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行不行?孔子明确表示反对使用屠杀的办法,而是强调统治者要通过提高自己的德行善举来感化百姓。

以色列人的众首领之所以会集体出面反对摩西和亚伦,主要在于他们的独裁和专制,否则不会遭到他们的反对。如果故事中的上帝真有智慧的,那么应该尊重民意,让摩西和亚伦悔改,而不是默许自己的代理人用屠杀的残忍手段来镇压不同意见者,更不应该连累无辜的成千上万的百姓。
(未完待续)
2008/9/30
发表于 2008-9-30 20: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8-10-3 17: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最近有点忙,不能静下心来学习,今天路过先顶一下,佟老师辛苦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10-6 11: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静子,凌寒如学:

国庆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08-10-6 11: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林语堂论“儒、道、佛” 分析中国文化落后原因

2008年10月06日 09:19光明日报




对于儒家与道教、佛教的各自特点及其积极与消极意义,林语堂有过相当精辟的论述。

林语堂认为,儒家思想即便在现代社会,依旧具有很强的活力。在他看来,孔子的思想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第一、孔子学说的重点在人世间,是积极进取的。第二、孔子学说有一整套理性的思想体系。第三、孔子学说提倡知识。第四、

孔子学说具有包容性。

因此,林语堂认为,尽管西方现代思想对儒家学说构成了挑战,但是儒家思想仍不失为颠扑不破的真理,儒家思想在中国人的生活上仍然是一股活的力量,还会影响我们民族的立身处世之道。

林语堂认为,道家的思想虽然消极遁世,但它满足了一部分人的精神需要,同时给中国文化赋予了浪漫的色彩。林语堂说:“孔子的人文主义能否叫古代中国人十分的满足呢?答复是:它能够满足,同时,也不能满足”。如果它满足了人们内心的欲望,那么“就不复有余地让道教与佛教得以传播了”。林语堂说中国中堂立轴和瓷器上的绘画,有两种流行的题材,一种是合家欢,上面画着一家男女老少,正在欢天喜地过大年或庆丰收。另一种为闲散快乐图,如渔翁、樵夫或幽隐文人,悠然坐在松荫之下,体会天人合一的意境。这两种题材分别代表孔教和道教的人生观念。林语堂认为孔子的学说过于崇尚现实而太缺乏空想的意象的成分。而由道家演变出的道教有之,道教代表神奇幻异的天真世界,这个世界在孔教思想中则付阙如。

总之,在林语堂看来,儒家崇理性,尚修身,道家偏好自然与直觉。所以,道家为中国思想之浪漫派,孔教则为中国思想之经典派,中国文化中重要特征之田野风的生活与艺术及文学,采纳道家的哲学之思想者不少。

林语堂认为,佛教思想虽然也是消极的,但是在哲学上以及人生态度上同样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在哲学方面,孔子的哲学,只有德行上的哲理,而佛教却含有逻辑的方法,含有玄学,更含有知识论。林语堂说佛教在中国影响之大,以至于改造了孔子哲学的本质,导致了理学的诞生,尽管它没有改变中国学者的信仰;在宗教方面,“在一个混乱的国家,一个宗教以世界为空虚,可能是逃避尘世悲痛多变之生活的去处”。它可以使人们淡漠一切世事俗务,实现精神的宽慰和解脱。还有“佛教的态度”,诸如轮回转世、不嗜杀生、提倡容忍、宽待一切等,对中国人的行为都发生了重大的影响。林语堂说,“一个忠实的佛教徒确比常人来得仁爱、和平、忍耐,来得慈悲”。此外在今天的中国,由于佛教寺院多在高山名胜之地,烧香拜佛还可以给人们提供旅游、欣赏风景的机会等。所以,同道教一样,它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都是对儒家思想的一种补充。

林语堂坦承中国文化存在的缺陷,他认为中国文化固有优处,弱点亦多,同西方相比,“我们的社会观、人生观,至少落后人家二百年”。所以会产生这种文化,他认为主要是由于理学吸收了道家与佛教的消极因素的结果。林语堂说,儒家学说在孔孟、墨子时代还是动的哲学,孔子本人就是“活活泼泼的世故先生、老练官僚”,少有静观宇宙的话,注重身体力行,学以致用。到孟子时代,更讲求大丈夫之论,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但是到了宋代,由于濂溪、横渠、二程等人出入佛、道十几年,深受道家“主虚、主静、主牝、主柔、主无为,主不可见欲”的影响,再加上佛家看破世情之法,天下事越无可为了。结果,他们虽然未看破世情,却要灭尽人欲,儒教也变为静的哲学,让人凡事不要动,不许动,而东亚病夫之模型乃立。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之下,林语堂说:“至少我少时所看见的村学究,没有一个不是畏首畏尾……说话吞吞吐吐,一生不曾看过张开大口笑一回”

所以,林语堂认为只要我们驱荀韩,直追孔孟,找到儒家的中心思想,与西方比较之,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就可以恢复中国文化的活力。
 楼主| 发表于 2008-10-7 10: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54, 手杖开花与夜篝狐——《闲读圣经和论语》

也许古代犹太人认为,维护统治的最好办法有两个:一个就是血腥的镇压,另外一个就是用装神弄鬼的迷信方式去欺骗。在经历了250位民族首领的集体反抗之后,摩西和亚伦的统治威信受到威胁和动摇,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再次使出了装神弄鬼的迷信方式来欺骗民众。《圣经》的作者在“民数记”第17篇到第19篇中,记录了整个的欺骗过程,书中写到:

摩西以上帝的名义把12个族长召集起来,然后给他们每人发一支手杖,把亚伦作为未利族的族长。等他们领了手杖之后,每人将自己的名字写在手杖上,然后把手杖交还给摩西。摩西将这些手杖放在法柜前,并宣布说,以后其中一支手杖会发芽,那么这个人就是上帝选中的人。第二天,未利族的亚伦的手杖不但发了芽,还开花结果,长出了熟杏。摩西把所有的手杖都拿出来给以色列众人看,其他族人就只好把自己的没有发芽的手杖拿回去了。(民数记17,1~9)

经过这样的方式之后,摩西就再次宣布自己的哥哥亚伦是上帝选中的祭司,并且他的世代子孙都将是以色列人的祭司。让亚抡担当祭司以前已经宣布过了,这次通过这样的方式再宣布一次,其一是为了打消人们对他的权威的怀疑,巩固其统治权威,其二是为了扩大他的权势,那就是以色列人所有贡献给上帝的钱财物品,都归亚伦和其子孙所有。同时还规定,由于亚伦是代表未利族人,所有的未利族的子孙都被宣布为职业宗教人员,他们不需要再做其他任何的工作,所有以色列人的十分之一的财产都必须贡献出来养活这一族不工作的利未族人。

让一根木头的手杖在一个晚上发芽,开花结果,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可能是:事先拿一棵已经开花结果的杏树枝,加工成一根手杖,然后在夜里偷偷去掉换原来的那根手杖。摩西要做到这一点非常容易,因为上帝的法柜原本就是不允许普通人靠近。通过装神弄鬼的方式来欺骗民众,在古代是非常流行的,中国的古人也做过同样的事。

中国古时候盛行预测吉凶的宗教迷信活动。2200多年前,陈胜吴广起义之前,为了获得民众的支持,经过一番谋划,便专门找了一个算卦的卜问吉凶。聪明的卜者知道了他们的用意,便说:“ 你们的事业能成功,且能为百姓立大功。可是你们把事情向鬼神卜问一下吧”陈胜、吴广听后非常高兴,并从卜者的话中悟出了借鬼神“威众”的启示。于是,他们用朱砂在一块绸帕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大字,塞到渔民捕来的鱼肚子里。戎卒们买鱼回来吃,发现了鱼腹中的“丹书”,都觉得惊奇。与此同时,陈胜又让吴广潜伏到营地附近一座荒庙里,半夜里点燃篝火,模仿狐狸声音,大声呼喊“大楚兴,陈胜王”!正在睡梦中的戎卒们被惊醒,十分惊恐害怕。第二天戎卒们交头接耳,把陈胜的形象跟楚国复兴联系在一起,对陈胜起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宣传鼓动作用,也极大提高了他在戎卒们心中的威望。

《圣经》的作者在“民数记”第20篇中,继续介绍了摩西怎样用手杖击打岩石出水的神话故事,来神化摩西的绝对统治地位。通过鬼神的权威来巩固统治权,再通过豢养一批听话的士兵来保卫统治权,在鬼神和武力的双重暴力之下,以色列人终于无法逃出上帝的统治了。

在古代,由于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低下,所以装神弄鬼是有效的,但是在科学昌明的21世纪的今天,还不承认所谓手杖在一个晚上开花结果的故事是神话、是谎言,还把这当成是所谓的“神迹”来宣传,就未免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了。

与《圣经》的宣扬鬼神怪力相比,《论语》早在2500年前就提出被今天的科学证明的无神论思想,实在是难能可贵。“雍也篇第六”之(22)明确写到道: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在科学昌明的今天,我们更要向人们宣传科学思想,清除封建迷信鬼神怪力的精神垃圾,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与人类文明一起进步。

(未完待续)
2008-10-7
发表于 2008-10-8 12: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欣赏着,很有深度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0 10: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55, 夫子温、良、恭、俭、让——《闲读圣经和论语》

《圣经》的作者在“民数记”第21篇到24篇中,讲述的是古代以色列人怎样在虚构的上帝的煽动和庇护下,对其他比以色列更加弱小的国家和民族,进行野蛮血腥的侵略战争的故事。书中写道:

住 南 地 的 迦 南 人 亚 拉 得 王 , 听 说 以 色 列 人 从 亚 他 林 路 来 , 就 和 以 色 列 人 争 战 , 掳 了 他 们 几 个 人 。以 色 列 人 向 耶 和 华 发 愿 说 , 你 若 将 这 民 交 付 我 手 , 我 就 把 他 们 的 城 邑 尽 行 毁 灭 。耶 和 华 应 允 了 以 色 列 人 , 把 迦 南 人 交 付 他 们 , 他 们 就 把 迦 南 人 和 迦 南 人 的 城 邑 尽 行 毁 灭 (民数记21,1~3)。

以 色 列 人 差 遣 使 者 去 见 亚 摩 利 人 的 王 西 宏 , 说 ,求 你 容 我 们 从 你 的 地 经 过 。西 宏 不 容 以 色 列 人 从 他 的 境 界 经 过 ,以 色 列 人 用 刀 杀 了 他 , 得 了 他 的 地 (民数记21,21~24)。

耶 和 华 对 摩 西 说 , 不 要 怕 他 。 因 我 已 将 他 和 他 的 众 民 , 并 他 的 地 , 都 交 在 你 手 中 。 你 要 待 他 像 从 前 待 住 希 实 本 的 亚 摩 利 王 西 宏 一 般 。于 是 他 们 杀 了 他 和 他 的 众 子 , 并 他 的 众 民 , 没 有 留 下 一 个 , 就 得 了 他 的 地 (民数记21,34~35)。

《圣经》的作者在书中多次重复要求以色列人敬上帝为神,其重要理由之一,是因为上帝带领以色列人离开了埃及。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上帝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这件事本身,就会发现这样做本身是非常不合理的,尽管这只是一个没有被证实的神话故事。

古代以色列人在埃及生活,根据《圣经》的介绍,是因为自然灾害逃荒到埃及,这样的事情,世界各国都发生过,中国也发生过。一般情况下,外地逃荒来的人到了新的地方,就会融入那里的社会,并在那里安家落户。因此并没有一定要离开的必要性。正如《圣经》中多次介绍的那样,古代以色列人被上帝强迫带离埃及后发生过无数次的公开抱怨,比如这一段中也写到:

“百 姓 因 这 路 难 行 , 心 中 甚 是 烦 躁 ,就 怨 恨神 和 摩 西 说 , 你 们 为 什 么 把 我 们 从 埃 及 领 出 来 , 使 我 们 死 在 旷 野 呢 , 这 里 没 有 粮 , 没 有 水 , 我 们 的 心 厌 恶 这 淡 薄 的 食 物 。于 是 耶 和 华 使 火 蛇 进 入 百 姓 中 间 , 蛇 就 咬 他 们 。 以 色 列 人 中 死 了 许 多 。”(民数记21,4~6)

从这种情况来看,强迫古代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是不得人心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古代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后,并没有一块和平的乐土等待他们去安居乐业。他们必须用残酷、野蛮、血腥的侵略手段,去从比以色列人更加弱小的民族手中抢占土地。这是非正义的罪恶行径,是应该受到上天的谴责的。

上帝强迫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去侵略其他更加弱小的国家,不但是天怒人怨的不得人心的行为,也是非常不道德的非正义行为。所以对这一切负主要责任的上帝,不但不应该为此受到以色列人的崇拜,反而因此应该受到以色列人和那些被侵略民族的谴责。因为这些非正义的侵略战争给以色列人和其他弱小民族的人民都带来了灾难。上帝如果还有良知,应该为此忏悔认罪。

与上帝一样,孔子也很热心过问别国的政事,但是与上帝非常不同的是,孔子过问别国政事的方法与上帝完全不同。“学而篇第一”之(10)中对此有精彩的描述,书中写到,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上帝过问以色列的政事的时候是不容以色列人有任何意见的,起先他强迫摩西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然后又用残忍的十杀手段,逼迫埃及法老放行,在途中又无数次用各种残忍的手段屠杀恐吓不愿意继续跟着摩西流浪的以色列人。而孔子从来不用这样的卑劣手段,反而是靠自己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去得到过问别国政事的机会。我想,这也同时反应了东西方文化的巨大不同。

(未完待续)
2008/10/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4 10: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5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闲读圣经和论语》

许多基督教徒经常在网上以这样的理由来禁止人们对《圣经》的任何批判,他们说:

“即使你不信基督教,你也应该尊重基督教徒的感情,不能发表任何对上帝和教会不敬的语言。”

这话听起来不错,好像很有道理,但是任何真正了解基督教的人,都应该为这样的话而感到羞耻,因为基督教所信奉的上帝从来没有尊重过任何其他宗教。翻遍长达百万字左右的《圣经》,你找不到一个字是要求教徒尊重其他宗教的内容。相反,禁止教徒信奉其他宗教、怎样将其他宗教的神像砸毁、怎样将与其他宗教信仰的民族通婚的人处死之类的文字却比比皆是。

世界上所有的宗教的教徒都有资格要求别人尊重自己所信奉的宗教和宗教偶像,唯有基督教没有资格这样要求别人,因为基督教的教义中充满了对其他宗教的仇恨和污蔑,它把所有的其他宗教都看成是他的敌人和邪恶。基督教正是如此以上帝的名义、以野蛮霸道的方式、剥夺了所有人的宗教信仰的自由。

《圣经》的作者在“民数记”第25篇中,记录了这样一个古代以色列人与其他宗教信仰的民族通婚而遭到上帝残忍屠杀的故事,书中写道:

以 色 列 人 住 在 什 亭 , 百 姓 与 摩 押 女 子 行 起 淫 乱 。因 为 这 女 子 叫 百 姓 来 , 一 同 给 她 们 的 神 献 祭 , 百 姓 就 吃 她 们 的 祭 物 , 跪 拜 她 们 的 神 。以 色 列 人 与 巴 力 毗 珥 连 合 , 耶 和 华 的 怒 气 就 向 以 色 列 人 发 作. 耶 和 华 吩 咐 摩 西 说 , 将 百 姓 中 所 有 的 族 长 在 我 面 前 对 着 日 头 悬 挂 , 使 我 向 以 色 列 人 所 发 的 怒 气 可 以 消 了 。于 是 摩 西 吩 咐 以 色 列 的 审 判 官 说 , 凡 属 你 们 的 人 , 有 与 巴 力 毗 珥 连 合 的 , 你 们 各 人 要 把 他 们 杀 了 。

摩 西 和 以 色 列 全 会 众 正 在 会 幕 门 前 哭 泣 的 时 候 , 谁 知 , 有 以 色 列 中 的 一 个 人 , 当 他 们 眼 前 , 带 着 一 个 米 甸 女 人 到 他 弟 兄 那 里 去 。祭 司 亚 伦 的 孙 子 , 以 利 亚 撒 的 儿 子 非 尼 哈 看 见 了 , 就 从 会 中 起 来 , 手 里 拿 着 枪 ,跟 随 那 以 色 列 人 进 亭 子 里 去 , 便 将 以 色 列 人 和 那 女 人 由 腹 中 刺 透 。 这 样 , 在 以 色 列 人 中 瘟 疫 就 止 息 了 。那 时 遭 瘟 疫 死 的 , 有 二 万 四 千 人 。

那 被 杀 的 米 甸 女 人 , 名 叫 哥 斯 比 , 是 苏 珥 的 女 儿 。 这 苏 珥 是 米 甸 一 个 宗 族 的 首 领 。耶 和 华 晓 谕 摩 西 说 ,你 要 扰 害 米 甸 人 , 击 杀 他 们 。(民数记25,1~17)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只因为古代以色列人与有其他宗教信仰的人通婚,故事中的上帝就为此屠杀了直接参与通婚的人和他们这个族的族长,还用瘟疫屠杀了24000人,更要求摩西继续去屠杀那个民族的人民。也就是说,上帝不但禁止以色列人信任何其他宗教,甚至还要把其他信仰其他宗教的民族赶尽杀绝。

这里请注意其中的一个词“淫乱”,这个词的意思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淫乱”是不同含义的,《圣经》的作者对此有专门的解释,“出埃及记”的34-15和44-16明确写到:“只怕你与别地的居民为约,百姓随从他们的神,就行邪淫,祭祀他们的神,有人叫你,你便吃他们的祭物。”“又为你的儿子娶他们的女儿为妻,他们的女儿随从他们的神,就行邪淫,是你的儿子也随从他们的神行邪淫。”

这里《圣经》的作者把信奉其他宗教的行为通通污蔑为“行邪淫”。必须说明的事,这绝对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而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一个重大核心观点,“十戒”中有好几戒是强调这一点:“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不可跪拜那些偶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出埃及记”22-20明确写到:“祭祀别神,不单单祭祀耶和华的,那人必要灭绝。”23-24明确写到,“你不可跪拜其他的神,不可事奉他,也不可效法他们的行为,却要把神像尽兴拆毁,打碎他们的柱像。”34-13明确写到:“却要拆毁他们的祭坛,打碎他们的柱像,破坏他们的木偶。”

《圣经》的作者如此赤裸裸地煽动教徒攻击其他宗教信仰,是所有其他宗教中绝无仅有的,实在野蛮霸道之极!

基督教徒们不为自己所信奉的宗教充满了对其他宗教的不尊重和仇恨感到忏悔,反而单方面去要求别人尊重他们所信奉的宗教,这哪里还有什么平等正义可言?基督教要想真正获得别人的尊重,应该首先学会尊重别人,应该首先公开向世界宣布:删除《圣经》中所有污蔑其他宗教煽动教徒攻击其他宗教的言论,并为此向世界道歉。否则,基督教实在没有什么资格单方面要求别人去尊重他的宗教。

从前面已经分析的十几万字的《圣经》内容来看,这个宗教很少宣扬什么神圣崇高的宗教思想或道德情操等,翻来覆去的主要强调了两点:一点是怎样用野蛮的暴力恐吓信徒,一点是怎样用迷信的神迹欺骗别人。他们用孩子一出生就强迫他们入教的方式在教徒内部强迫教徒子子孙孙都必须信奉这个宗教,剥夺了他们的宗教信仰自由。对于其他宗教,则采取了污蔑、丑化、甚至屠杀等的方式来加以毁灭,以图达到独霸全球的野心。

《论语》的一个核心是“忠恕之道”,孔子认为这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关系最重要的一个准则,反观《圣经》,则过分强调对上帝的忠和信,丝毫看不到上帝对信徒的“恕”。“卫灵公篇第十五”之(24)写到,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得到的,也不要强迫别人去做,同样,自己的信仰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
(未完待续)
2008/10/14
发表于 2008-10-14 10:4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7 10: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57,《圣经》也要求女人从父、从夫——《闲读圣经和论语》

人类社会自从进入了父权阶段之后,就一直处于男尊女卑的状态。《圣经》是人类社会进入父权阶段之后的产物,是人所编写的东西,所以不可避免地留下同样的烙印。比如,尽管人类是由女性所生养,《圣经》的作者为了宣传男尊女卑的精神,硬是荒唐地把女人说成是用男人的肋骨做成的。

在《圣经》的具体内容中,也充满了男尊女卑的内容,除了前面所分析的那样,《圣经》的作者把生女孩的母亲说成是比生男孩的母亲不洁净一倍,生男孩母亲不洁净33天,生女孩母亲不洁净66天,还在“民数记”第30篇中写明了女人必须“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的“摩西律例”,与儒家思想的“三从四德”惊人地相似。

《圣经》的作者在“民数记”第26篇和27篇中,再次统计了古代以色列各支的人口,然后根据这些人口分配他们通过战争手段抢夺来的土地。在第28篇和29篇中,再次强调了以色列人必须怎样供奉上帝。像中国古代的传统一样,原来以色列人也是只根据男人的人数来分配,女人没有分配权。但是经过女人的抗争,《圣经》的作者修改了规定,规定如果父亲没有儿子或者儿子去世之后,女儿也可以像儿子一样接受父亲的遗产。书中写道:

“耶 和 华 晓 谕 摩 西 说 ,西 罗 非 哈 的 女 儿 说 得 有 理 。 你 定 要 在 她 们 父 亲 的 弟 兄 中 , 把 地 分 给 她 们 为 业 。 要 将 她 们 父 亲 的 产 业 归 给 她 们 。你 也 要 晓 谕 以 色 列 人 说 , 人 若 死 了 没 有 儿 子 , 就 要 把 他 的 产 业 归 给 他 的 女 儿 。”(民数记27,6~8)。

当然这与现代男女平等还是有区别,因为这里的意思非常明确,如果这家有儿子,女儿就不能接受父亲的遗产,只有在没有儿子的情况下,女儿才可以接受遗产。关于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在“民数记”第30篇的文字中可以看出,是非常低下的,书中写道:

“人 若 向 耶 和 华 许 愿 或 起 誓 , 要 约 束 自 己 , 就 不 可 食 言 , 必 要 按 口 中 所 出 的 一 切 话 行 。女 子 年 幼 , 还 在 父 家 的 时 候 , 若 向 耶 和 华 许 愿 , 要 约 束 自 己 ,她 父 亲 也 听 见 她 所 许 的 愿 并 约 束 自 己 的 话 , 却 向 她 默 默 不 言 , 她 所 许 的 愿 并 约 束 自 己 的 话 就 都 要 为 定 。但 她 父 亲 听 见 的 日 子 若 不 应 承 她 所 许 的 愿 和 约 束 自 己 的 话 , 就 都 不 得 为 定 。 耶 和 华 也 必 赦 免 她 , 因 为 她 父 亲 不 应 承 。”

“她 若 出 了 嫁 , 有 愿 在 身 , 或 是 口 中 出 了 约 束 自 己 的 冒 失 话 ,她 丈 夫 听 见 的 日 子 , 却 向 她 默 默 不 言 , 她 所 许 的 愿 并 约 束 自 己 的 话 就 都 要 为 定 。但 她 丈 夫 听 见 的 日 子 , 若 不 应 承 , 就 算 废 了 她 所 许 的 愿 和 她 出 口 约 束 自 己 的 冒 失 话 。 耶 和 华 也 必 赦 免 她 。”(民数记30,2~12)

这里虽然说的是女人许愿是否算数的问题,但其实可以看成是那个时代女人社会地位的一个缩影。非常有趣的是他们也考虑到了妇女出嫁后成为寡妇的情况,在中国儒家思想的规定中,寡妇必须从子,也就是必须服从自己的儿子。在这一点上,《圣经》的作者要比儒家思想好一些,允许寡妇自己做主,书中写道:

“寡 妇 或 是 被 休 的 妇 人 所 许 的 愿 , 就 是 她 约 束 自 己 的 话 , 都 要 为 定。”(民数记30,9)

请注意,《圣经》的作者在这里明确告诉我们,信奉上帝的以色列人,也与信奉儒家思想的古代中国人一样,是可以休妻的。也就是说,在不尊重妇女、歧视妇女方面,《圣经》与《论语》并没有太大的本质不同。

(未完待续)
2008/10/17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1 11: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58,以上帝的名义烧杀抢掠——《闲读圣经和论语》

《圣经》的作者在“民数记”中告诉我们,只因为米甸人的女人与古代以色列人通婚,并且让这些以色列人拜了米甸人的神,上帝就煽动以色列人向米甸人发动战争,甚至还煽动以色列人残忍地杀害作为战俘的米甸人的妇女儿童,其罪恶行径实在是令人发指!“民数记”第31篇中写道:

耶 和 华 吩 咐 摩 西 说 ,你 要 在 米 甸 人 身 上 报 以 色 列 人 的 仇 。摩 西就吩 咐 百 姓 带 兵 器 出 去 攻 击 米 甸 , 好 在 米 甸 人 身 上 为 耶 和 华 报 仇 。于是他们就去与 米 甸 人 打 仗 , 杀 了 所 有 的 男 丁 。还掳 了 米 甸 人 的 妇 女 孩 子 , 并 将 他 们 的 牲 畜 , 羊 群 , 和 所 有 的 财 物 都 夺 了 来 , 又 用 火 焚 烧 他 们 所 住 的 城 邑 和 所 有 的 营 寨 ,将 所 掳 的 人 , 所 夺 的 牲 畜 , 财 物 等都交 给 摩 西 和 祭 司 以 利 亚 撒 , 并 以 色 列 的 会 众 。

摩西 向 打 仗 回 来 的 军 长 们发 怒 ,对 他 们 说 , 你 们 要 存 留 这 一 切 妇 女 的 活 命吗?这 些 妇 女得 罪 耶 和 华 , 以 致 耶 和 华 的 会 众 遭 遇 瘟 疫 。所以你 们 要 把 一 切 的 男 孩 和 所 有 已 嫁 的 女 子 都 杀 了 。

屠杀完妇女儿童之后清点抢掠来的财物,除 了 兵 丁 所 夺 的 财 物 以 外 , 所 掳 来 的 , 羊 675000只 。牛 72000只 。驴 61000 匹 。女 人 共 32000 口 , 都 是 没 有 出 嫁 的 。随后又将 各 人 所 得 的 金 器 , 就 是 脚 链 子 , 镯 子 , 打 印 的 戒 指 , 耳 环 , 手 钏 , 都 送 来 为 耶 和 华 的 供 物 , 好 在 耶 和 华 面 前 为 我 们 的 生 命 赎 罪 。献 给 耶 和 华 为 举 祭 的 金 子 共 有 16750舍 客 勒 。(民数记3,1~52)

这是一次以“圣战”之名行烧杀抢掠为实的罪恶记录,为了宗教的目的去毁灭城市、毁灭财物、屠杀战俘、屠杀妇女儿童,掠夺一切财物等,而这一切,都是在上帝的命令下进行的,都是“为上帝报仇”!最后所有抢掠来的黄金全部交纳给上帝。在这样的上帝指导下的人类,除了堕落进罪恶的深渊之外,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前途呢?这样的《圣经》内容,不应该受到今天人类文明的谴责和唾弃吗?

经常有基督徒网友在被别人驳斥得哑口无言的时候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如此,怎么会与那么多人信教呢?这个反问看似很有力量,其实根本不值一驳,因为每个人信教都有其个人的小算盘。比如这个故事中的所有人,他们何尝真是相信有什么上帝的存在才去打仗?他们不过是为了通过战争可以抢夺到他们所想要的女人、牲畜、财物、黄金等而已,并不是真正为了什么虚幻的上帝。就像美国人去伊拉克打仗,其真正目的是为了抢夺石油,而所谓的自由民主,不过是一个骗人的幌子而已。

儒家思想把这样的见利忘义气的行为斥责为小人行为,“里仁篇第四”之(16)明确写到,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上帝作为一个受人崇拜的宗教偶像,居然公然煽动信徒去发动战争从而抢夺别人的财产,还在战争之后,坦然接受信徒抢夺来的上万的黄金,这与土匪海盗头目有什么两样?人类如果都像上帝这样以冠冕堂皇的宗教理由去烧杀抢掠,人类还有什么希望?

《圣经》的作者在“民数记”第32篇中还记录了摩西怎样胁迫不愿意去打仗的以色列人的故事。书中写道:

“你 们 若 退 后 不 跟 从 他 , 他 还 要 把 以 色 列 人 撇 在 旷 野 , 便 是 你 们 使 这 众 民 灭 亡 。”(民数记32,15)“ 倘 若 你 们 不 这 样 行 , 就 得 罪 耶 和 华 , 要 知 道 你 们 的 罪 必 追 上 你 们 。”(民数记32,23)

一句话,任何人如果不为上帝去打“圣战”,就是得罪上帝,就要被上帝处死。

《圣经》的作者在“民数记”第33篇中回顾了离开埃及所经过的地方,在第34篇中回顾了在上帝的指导下所抢掠得到的土地范围,在第35篇中将这些抢夺来的土地分配给了以色列各支族的人,在第36篇中规定为了保证各支族的土地不会流失,以色列的女人只被允许与本支族内的人结婚。这些略过不提。

近代西方列强在世界各地烧杀抢掠的殖民扩张历史,正是一部西方列强在《圣经》指导下的最肮脏、最野蛮、最血腥的罪恶抢掠历史,也是基督教在世界各地最后一次大发展的历史。

正如1984年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图图主教1984年冬天在美国纽约的一次宗教仪式上演讲时说的那样:
“白人传教士刚到非洲时,他们手里有《圣经》,我们(黑人)手里有土地。传教士说:‘让我们祈祷吧!,于是我们闭目祈祷。可是到我们睁开眼时,发现情况颠倒过来了:我们手里有了《圣经》,他们手里有了土地。”

(未完待续)
2008/10/21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2 20: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易中天趣论中国传统文化

(本文根据经济观察报记者对易中天先生的采访对话简编而成)

孔子之前没有民间思想家

先秦出现了“百家争鸣”,那是我们民族的黄金时代,是迄今为止思想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当时出现了那么多的学说,那么多的思想家,确实是中国历史上独有的奇观!当然,诸子百家中,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还是儒、墨、道、法四家。在我看来,这四家学说的核心问题就是两个:一个是如何治国,一个是如何做人。后世关注的也就是这两个问题。

这两个问题是中国最大的问题。在儒、墨、道、法四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学说,百家争鸣也是因为孔子引起的。因为在孔子之前没有民间思想家。虽然孔子做过一点官,但是他主要是在民间活动。

孔子的思想概括地讲,来自历史。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周朝之前是殷商王朝。殷商文化的特点是“尚鬼”,以神为本。殷商统治非常残暴,不把人当人,搞“人殉”和“人牲”,就是用活人做牺牲品,用活人殉葬。后来周人“闹革命”,夺取了殷商王朝的天下。殷商的灭亡非常快,只用了一个月就垮台了。

殷商亡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殷纣王派来迎击周武王的军队,到了前线就调转矛头。临阵倒戈,说明殷商统治太不得人心。周代的统治者对于殷纣王的迅速灭亡感到恐惧,而且他们要解释政权的合法性。他们的政权是从别人手上夺过来的,不能说“老子打下的就是老子的”,这个话不能讲。所以周公就讲“德”,殷纣失德所以亡国,周以德得天下,所以也要以德治天下。

这实际上就是原始的 “以人为本”,这真是周人了不起的地方,他们在突如其来的胜利面前没有被冲昏头脑,有忧患意识。

取得天下后,周天子按照宗法制度确立君臣关系,将家人亲属分封到各地,就是把天下分给诸侯,划一块地方给某人,这叫“封”,派一个诸侯去统治就叫“建”,合起来叫“封建”。诸侯再按照同样的道理往下分封。这就把封建制和宗法制结合起来了,形成了天下、国、家三个层次。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奴隶形成一个层次鲜明的等级,而人是追求平等的,对等级是不满意的。怎么办呢?首先用礼来规范。“礼”的核心就是宗法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安其位。但是心里还不舒服,就用“乐”来调剂。乐有差别,多样统一,这就是和谐。所以是宗法、封建、礼乐三个制度,合为“家天下制”,这就是周的制度。

反对儒家的墨家与道家

孔子认为,这个社会出了问题是因为“礼坏乐崩”,所以解决的办法就是“克己复礼”,把秩序重新维护好,天下就不乱了。墨子说不对,天下之所以乱就是因为秩序不合理、不公平,大家都是平等的,凭什么要分那么多等级?要平等,要博爱,用墨子的话说就是“兼爱”,才能救世。这就有了墨家。

孔子主张回到西周,墨子主张回到禹世,也就是大禹的时代,一种更古老的秩序。墨子有两个重要的政治思想,一个是“兼爱”,兼爱是讲平等、互利、博爱,这很了不起。人人平等之后,墨子面临一个难题:大家都平等了,各行其是,还是天下大乱,听谁的?墨子主张“尚同”。“尚同”的意思是什么呢?村民如果意见不统一,就听村长的;村长意见不统一,就听乡长的;乡长的意见不统一,就听大夫的;大夫的意见不统一,就听国君的;国君意见不统一,就听天子的。

儒家主张回到西周,墨子主张回到禹世,道家说你们这都不对。因为不管是要哪种秩序,都是想代天立法,太狂妄了。 太自负了,总以为人可以做点什么,你要知道人不能做什么,只有“天”才能做,人怎么能代替天地呢?天有目的吗?没有目的。但是它所有的事情都是对的,都是和睦的,就是“无目的合目的,无规律的合规律”,自然万物是非常和谐的。所以真正的方法不是做什么,而是不做什么。老子说得很清楚,“其政闷闷,其民淳淳”,领导人糊里糊涂的,民众就纯朴;庄子说“上如标枝,民如野鹿”,领导人要像一片树叶一样,老百姓就像野生动物一样,那是好社会。最好的政治就是“太上下知有之”,老百姓知道上面有一个人,下面也不怕他。“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法家的可爱与可怕

法家继承了道家的思想,也主张无为。韩非主张,君主什么都不要做,而且越傻越好,很精明的就要装傻,不能逞能,不要炫耀自己的多才多艺。韩非说,一个君主一旦表现出自己的某方面才艺,下面就知道你的心思了。你要永远让下面的人猜不透你的心思,不知道你想要什么,不知道你喜欢什么,也不知道你不喜欢什么,他们永远在那儿忙忙碌碌,你永远在那儿清静无为,这就是好的政治。

儒家讲礼治,就是用礼来治;墨家讲人治,就是“尚贤”;道家讲不治,清净无为。法家讲法治。韩非说,君子不要圣明,也不要能干,他只要做到一条,就是守法,严格按照法来做,就是法来治。韩非明确讲“以法治国”。是“以法治国”,不是“依法治国”,是法治,不是人治。而且韩非强调法治的三原则:一、固、显。“一”就是统一、唯一,“固”就是不变,“显”就是公开。一旦制定了法,第一要统一、唯一,第二要永远不变,第三要公开透明。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公开、公正、公平,这就是法家留下的遗产。

从技术上讲,法家是最成功的,最面对现实,也最与时俱进。法家学说是最具有可操作性的,皇帝再小都没关系。他们把整个国家设计成一个机器了,只要按一下就行了。但是他们忘了一个根本问题,就是我们的社会为什么要治?儒家说我们要这样的秩序,墨家说我们要那样的秩序,道家说没有秩序的秩序就是最好的秩序,法家说法治的秩序才是最好的,但是我们为什么要秩序?墨子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为了天下人的幸福。这就是墨家的可取之处,而法家只是为了君主一个人的幸福。

“百家争鸣”的宝贵遗产

随着秦国兼并天下,“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也就结束了。我们民族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历史结束了。因为法家的治国理念有那么多的问题,所以秦二世而亡,汉接过来天下以后,先与民休息,无为而治,民富国强之后,汉武帝有所作为的时候,就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实质上是“内法外儒”,儒家和法家共同执政,他们都是“执政党”,道家变成“在野参政党”,只有墨家变成“地下党”。

儒家关注文化,孔子最关心的是文化。许多人认为孔子是道德至上论者,但是在我看来,孔子认为文化高于道德。孔子讲仁爱,孟子讲正义,荀子讲自强。所以儒家留下的是文化价值:仁爱、正义、自强。儒家留下的仁爱、正义、自强,墨家留下的平等、互利、博爱,道家留下的真实、自由、宽容,法家留下的公开、公平、公正,就是先秦百家争鸣的宝贵遗产。所有这些,都应该抽象继承,但首先要正本清源。只有正本清源,才能把遗产理清楚。如果连自己的老祖宗有些什么东西宝贵都不知道,怎么伟大复兴,怎么和平崛起?

坏在“独此一家”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我称之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场奥林匹克,也可以把它比喻为“铁匠铺”。一个民族的思想、灵魂、智慧是需要锤炼的,就像打铁一样,需要反复锤炼,不能说哪一榔头是对的,别的榔头打得都不对,其实都对。儒墨道法四家,都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都应该继承,当然是抽象继承。

此后两千多年思想文化史的格局,那时候已经奠定了。这是轴心时代思想的共性。“轴心时代”是雅斯贝尔斯的一个著名命题,他认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墨子、老子、韩非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文化一直延续到今天。每当人类社会面临危机或新的飞跃的时候,我们总是回过头去,看看轴心时代的先哲们是怎么说的。

中国的思想文化地图就是那时候画出来的,那是千古的绝响,但是留下来的东西确实值得一再品读、回味。套用尼采的比喻,先秦诸子的思想就像一口永不枯竭的泉,只要把水桶放下去总能打到水。他们是永不枯竭的泉水,是中华文化的源泉所在。

先秦诸子思想对中华文化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其中的一些负面的东西也影响了中华文化,或者说,中华文化中的一些负面的东西也来自先秦诸子。 对后世产生副作用的首要原因是“独尊”。比如儒家学说,首先的问题不是儒术有什么问题,而在于它被“独尊”了。将思想定于一尊,用一种学说强行统一人们的思想,影响非常坏。原来互相辩论,思想是良性的,是活的,一旦从民间进入庙堂,被供起来,就成了死水了。这是最大的问题,是后来者的问题,不是先秦诸子之过。所以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比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还坏。

“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并没有错。应该打倒孔家店,但不能打倒孔夫子。孔夫子很伟大,他的许多观点都是全人类认同的,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何况孔家店也不是孔夫子开的,是后人打着他老人家旗号开的,其中难免 “假冒伪劣”和“走私贩毒”。当然,孔家店的首要问题,也不是“店”里的“货”都不好,也有“好货”。坏就坏在“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因此应该依据《反垄断法》进行处理。只要允许墨家、道家、法家等等都开店,我看孔家店也可以开,只不过我们得“识货”才行。自己“不识货”,就怪不得孔夫子。他老人家,哪里顾得了身后那么多事?我感叹孔子的命运,写了一首诗——

非佛非仙也不癫,
圣人原本食人间。
后儒要吃冷猪肉,
便设神龛算酒钱。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4 09: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59,摩西五经概述——《闲读圣经和论语》

《圣经》“旧约”部分的第五篇是“申命记”,即“重申命令”的意思,“申命记”一共有34篇,但是本文不准备在此逐一分析,因为其主要内容,前面已经全部详细分析过了。“申命记”可以看成是摩西在临死之前对以色列人的宗教遗言。在那里,摩西回顾了从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到进入迦南地前40年的流浪生活,以及在此期间制定的各种法律法规和宗教仪式,更有所谓的上帝与他们的恨爱情仇等。当然,这其中也有前面所没有讲到的内容,这里简单分析如下。

在“申命记”中,摩西第一次提到了“先知”的问题。书中写到:“你 们 中 间 若 有 先 知 或 是 作 梦 的 起 来 , 向 你 显 个 神 迹 奇 事 ,对 你 说 , 我 们 去 随 从 你 素 来 所 不 认 识 的 别 神 , 事 奉 它 吧 。 他 所 显 的 神 迹 奇 事 虽 有 应 验 ,你 也 不 可 听 那 先 知 或 是 那 作 梦 之 人 的 话 。 因 为 这 是 耶 和 华 你 们 的 神 试 验 你 们 , 要 知 道 你 们 是 尽 心 尽 性 爱 耶 和 华 你 们 的 神 不 是 。”

“那 先 知 或 是 那 作 梦 的 既 用 言 语 叛 逆 那 领 你 们 出 埃 及 地 , 救 赎 你 脱 离 为 奴 之 家 的 耶 和 华 你 们 的 神 , 要 勾 引 你 离 开 耶 和 华 你 神 所 吩 咐 你 行 的 道 , 你 便 要 将 他 治 死 。”(申命记13,1~5)

“以 后 以 色 列 中 再 没 有 兴 起 先 知 像 摩 西 的 。 他 是 耶 和 华 面 对 面 所 认 识 的 。”(申命记34,10)

从这些文字中可以清楚看出,《圣经》已经明确告诉信徒,他们只有一个上帝,也只有一个先知,其他任何人如果要宣称自己是先知,信徒要将那假先知处死。所以后来耶稣不但谎称自己是先知,甚至谎称自己是上帝的儿子,结果就被犹太教钉死在十字架上,其依据,也许就是来自“申命记”中的这一规定。
“申命记”中还首次提到了《圣经》的内容是不允许修改的,书中写到,“凡 我 所 吩 咐 的 , 你 们 都 要 谨 守 遵 行 , 不 可 加 添 , 也 不 可 删 减 。”(申命记4,2)这个观点和要求也直接被基督教所继承,在“新约”中也有同样明确的文字规定,尽管令人讽刺的是“新约”中的许多内容是明显违反“旧约”中的规定的。

“不可添加,也不可删减”这等于是《圣经》的作者自己把自己的观点绝对真理化了,同时也就把自己的观点僵化了。《圣经》的作者在他所处的年代,也许属于一些比较有智慧的人,所讲的一些道理、所列的一些规定,也许都是比较适合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环境的变化,人类对认识能力的提高,文明的进化等,《圣经》中原来一些愚昧落后的东西就会不断显现出来。面对这些愚昧落后的东西,假如我们不能智慧地加以摒弃,还根据这《圣经》一自我僵化的错误要求,“不可添加,也不可删减”,那么就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也就只有被时代所淘汰。

“申命记”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完成了神权的世代交替,除了用一部禁止修改的法律书来规定了以色列人对上帝的崇拜之外,还给以色列人选择安排了摩西死后的接班人。摩西首先安排了亚伯的儿子以利亚撒接替了亚伯的祭司权力,然后又安排了嫩的儿子约书亚接替自己的权力,做了以色列人的宗教首领。这样,如果约书亚和以利亚撒也能像摩西和亚伯那样将权力一代代传下去,那么就可以保证以色列人世世代代忠于上帝。这一点与中国的皇帝私相传授继承权力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这5部经文,不但是“旧约”最开始的五部,也是“旧约”中最核心的内容,所以有人将这五部称之为“摩西五经”。正如相关资料所介绍的那样:

“摩西五经是旧约圣经最初的五部经典。又称为律法书、摩西律法。是犹太经典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时它也是公元前6世纪以前唯一的一部希伯来法律汇编,并作为犹太国家的法律规范。犹太国家灭亡後,它仍以习惯法的形式自动调节犹太人的生活。相传它是由摩西受上帝的启示而撰写,内容是古代的民间故事。”

另据一位加拿大著名旧约研究学者的话:“摩西五经是五册同一来源的著作,而非独立结合而成,或是内容凑巧相若的著作。五经描绘神如何向人类揭示自己,拣选以色列人在世上成就特别的事工和作见证,并不是纯粹历史资料。这本文学巨著得以成书,摩西显然担当卓越的角色、无怪乎他在以色列国史诗的发展中,占有极崇高的地位而且被犹太人和基督徒尊为古代律法的伟大思想家。”

甚至有学者写到:“越来越多的治学严谨的学生只是把《圣经》当作一本有趣的图书来欣赏,在他们看来,里面的许多描写残忍、贪婪和谋杀的鲜血淋漓令人发指的故事绝不会是在神示下写成的,根据内容的性质判断,那只能是处于半野蛮状态的民族的生活写照。”

从上面三段文字中我注意到学者们对摩西五经分别使用了“民间故事”、“文学巨著”和“有趣的图书”这样的词汇,我觉得是非常恰当的。不管犹太教徒或基督教徒是否认可,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摩西五经只是“民间故事”或“文明巨著”或“有趣的图书”而已,绝对不可能是什么鬼神的真实话语记录。

同时我还注意到,首先,在摩西五经中,上帝只是以色列人的神,从来没有说是全人类的神。基督教将原本只属于以色列人的神谎称为全人类的神,是对以色列人宗教信仰的巨大篡改和极大的不尊重。

其次,在摩西五经中,从来没有“人生来就是有罪”的说法,这也纯粹是基督教擅自根据自己的需要而不是根据摩西五经的意思编造出来的谎言。摩西五经中的罪与非罪的概念是非常清晰的,概括起来,人只有在违反上帝的规定或不尊重上帝的时候、接触了不洁净的东西的时候、做了怀事的时候、才会有罪,而不是什么生下来就有罪。

最后,摩西五经中关于怎样赎罪的方式也与基督教完全不一样,从来没有“只要信奉了上帝就可以赎罪”的说法。基督教如果信奉的是与以色列人同样的上帝,那么,基督教根据自己的需要所编造出来的教义在许多方面严重违反了以色列人在摩西五经中塑造的上帝的意思,也可以说是对上帝的一种不尊重和背叛。

当然,如果不从宗教的角度,而从文化的角度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基督教能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对犹太教的经典进行适当的修改,做出适合自己宗教需要的不同解说,个人觉得也是一种进步。

在这个问题上,孔子同样是比较保守的,正如在“述而篇第七 ”之(1)中所写的那样,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从《论语》中这呀段对孔子的描述来看,孔子在思想上似乎是比较保守的,不过事实上,孔子并不保守。历史已经证明,孔子事实上并不只是真的述而不作,而是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学术流派。

“旧约全书”一共有39部,我这里只分析了其中最核心的摩西五经部分的内容,其余部分将不在这里逐一分析,从下一节开始,本文将开始对“新约全书”部分进行分析。

(未完待续)
2008-10-24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8 11: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60,童女怀孕与孔子野合——《闲读圣经和论语》

《圣经》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旧约全书”共39部,另外一部分是“新约全书”共27部。“新约全书”是从四部福音开始,所谓“福音”完全是基督徒在翻译成中文时的马屁之词,在英文原文中并没有“福音”的意思,只是四位作者的姓名。“福音”二字纯粹是凭空硬加上去的自我美化、自我吹嘘、自我标榜。不仅如此,基督徒还把宣传传播这一宗教的行为自我吹嘘、美化成是“传福音”。这样的措辞本身就充分显示了这些教徒狂妄傲慢、目空一切的浅薄心态,与中华传统文化以谦虚为美的精神是完全相反的。

正所谓“言为心声”,这样的傲慢无礼的心态极大地影响了所有的中国基督徒,使得他们在面对非教徒时,常常在有意无意中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嘴脸,仿佛他们就是上帝的化身、救世主,向别人施恩惠来了。下面我们就来逐一分析一下这些所谓的“福音”究竟是些什么东西。

《论语》中没有关于孔子出生的资料介绍,但《圣经》中却将耶稣的出生当成一个重要内容来介绍。这似乎也显示了《论语》把某种思想是否正确看得比这些思想来自哪里更重要,而《圣经》则把某种思想来自哪里看得比思想本身是否正确更重要。换句话说,在儒家思想看来,某种思想或某种观点是谁说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某种思想或观点是否正确。只要是正确的就采纳,所谓“见贤思齐”,“从善如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基督思想则把某种思想或观点是从哪里来的看得高于一切。只要是被什么人称之为是来自上帝的,那么就是绝对正确的。这样的观点今天的中国人并不陌生,曾经被全国人民所批判和唾弃的“两个凡是”就是这样:只要是某人说的,就是真理。

根据相关资料介绍,孔子是个私生子,是“野合”而生。根据《圣经》介绍,耶稣也不是其母和其合法父亲所生,而是其母与没有婚姻关系的上帝所生,那么从婚姻的角度来看,也属于私生子。儒家学者心胸坦荡,不觉得承认孔子是私生子有什么难为情的。但是要基督徒承认耶稣是私生子可能会使他们感到尴尬。不过这样的尴尬不能怪别人,只能怪当初基督教的造神失败。

基督教不接受耶稣是私生子的说法,他们的说法是“童女怀孕”,意思是耶稣的妈妈并没有和耶稣的爸爸发生任何性关系,是在保持童女身份的状态下生出了耶稣。这样荒唐的说法在今天的小学生看来,也是明显的不符合科学常识的谎言。

其实所谓“童女怀孕”的策划并不是新约《圣经》的作者想出来的,而是旧约《圣经》的作者想出来的。旧约《圣经》的作者在“以塞亚书”中写道:

“耶 和 华 又 晓 谕 亚 哈 斯 说,你 向 耶 和 华 你 的 神 求 一 个 兆 头 。 或 求 显 在 深 处 , 或 求 显 在 高 处 。亚 哈 斯 说 , 我 不 求 , 我 不 试 探 耶 和 华 。以 赛 亚 说 , 大 卫 家 阿 , 你 们 当 听 。 你 们 使 人 厌 烦 岂 算 小 事 , 还 要 使 我 的 神 厌 烦 麽 。因 此 , 主 自 己 要 给 你 们 一 个 兆 头 , 必 有 童 女 怀 孕 生 子 , 给 他 起 名 叫 以 马 内 利 。 ( 就 是 神 与 我 们 同 在 的 意 思 )”(以塞亚书7,10~14)

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以塞亚根本没有预告上帝将要派一个儿子来人间的意思,这件事只与亚哈斯有关,亚哈斯如果求上帝,就可能有,如果不求,就不会有。

更加重要的是,以 赛 亚只说上帝具有某种特殊的功能,能让童女怀孕,并没有说,那怀孕的人是上帝的孩子。充其量也只是为了让亚哈斯建立对上帝的信心而专门为他表演的一个“兆头”。新约《圣经》的作者据此就杜撰出耶稣是以塞亚预言要来的童女怀孕的上帝的儿子,纯粹是牵强附会之说。

根据相关资料介绍,耶稣出生于一个贫穷的木匠家庭,他的贫穷程度在《圣经》中也有记载,“路加福音”之(2-24)写到,“照主的律法上所说 ,用一对班鸠 ,或两 只雏鸽献祭。”那么主的法律是怎样规定的呢?“利未记”之(12-8)写到,“她的力量若不够献一只羊羔,她就要取两只斑鸠或是两只雏鸽,一只为燔祭,一只为赎罪祭。”显然当时耶稣的父母已经穷到连一只羊羔也拿不出来的程度。耶稣在贫穷中默默无闻地在故乡长到三十岁,然后开始边为人义务治病,边传教,然后逐渐进入了他事业的高峰。

耶稣这个经历与孔子几乎一样,孔子也是出生于贫穷家庭,做过许多普通穷人所干的职业。唯一不同的是孔子善于学习,并能长期坚持,结果终于学有所成,成为一代宗师。孔子对于自己曾经贫穷低贱毫不隐讳,甚至为了反对别人对他的神化,而公开告诉别人自己曾经的低贱,《论语》“子罕第九”之(6)写到: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当有人试图将孔子称之为“圣人”时,孔子立刻加以否认,《论语》“述而第七”之(34)写到,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这与耶稣在《圣经》中公然以上帝的儿子自居,实在是相差悬殊。

“新约全书”第一部是“马太福音”。“马太福音”第1篇为了神化耶稣,为他编造了家谱,把他说成是亚伯拉罕的第40代子孙,在“路加福音”第三篇中,更是把耶稣说成是亚当的第80代子孙。然而根据《圣经》作者的介绍,亚当是人类的始祖,如果从亚当到耶稣只有80代,那么即使每代人都到100岁才开始生孩子,也只有8000年的历史,可是根据已经发现的人类化石等所显示,人类(智人)最少也有了40000年到90000年的历史,而猿人则距今已经有了150万年以上的历史。由此可以看出,这里编造的耶稣家谱只是小说笔法,不可能是什么真实的历史。

退一万步说,即使这个家谱可以成立,也只能证明耶稣的名义上的父亲的来历,既然《圣经》的作者说耶稣不是其父亲约瑟的儿子,是其母亲与上帝的儿子,那么这个家谱对耶稣就毫无意义。

至于神是否可以和人生孩子,我想有神论者和无神论有完全不同的观点。无神论者认为这只是一个虚构的神话故事,不能当真。正如东西方神话中都有类似的神话一样。比如在中国的“天仙配”中,七仙女就和董永生了孩子,在西腊神话中,宙斯也与阿尔克墨涅生了孩子。在中国神话中,6600年前,在南方。有一个姑娘叫华胥,一天她到雷泽去玩,看见一个巨大的脚印,觉得很新奇,就去踩,这一踩不要紧,竟怀孕了,生一个聪明健康的男孩,这就是扶羲。

曾经读过许多基督徒为童女怀孕辩护的文章,其中大都不能自圆其说,其中有一篇干脆这样写到:“既然你们能相信上帝创造一切是真的,为什么不能相信童女可以怀孕生孩子是真的呢?”这就好比在说,既然你们能相信谎言A是真的,为什么不能相信谎言B也是真的呢?不过如果仔细比较一下,这两者之间还是有着本质的不同,上帝创世可以算是一个神话,但是童女生耶稣则只能是一个谎言。因为上帝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是个只存在于故事之中的人物,而耶稣是客观存在的凡人。

“马太福音”第2篇介绍说,耶稣一出生就遭到希律王的迫害,逃到埃及,直到希律王去世之后才重新回到故乡。可是“路加福音”第2篇却介绍说,耶稣出生后一直在家乡默默无闻地平安生活到三十岁。历史的真相只能是一个,因此这两种说法必定有一种说法是谎言。

《圣经》的作者居然在严肃宗教经典的开头就将这些谎言当成福音来传播,难道真的相信“谎言重复一千次就成了真理”了吗?历史已经告诉我们,用谎言塑造起来的神像,不管曾经多么辉煌、多么崇高,但是只要谎言一旦被戳穿,这个神像就会在顷刻间土崩瓦解。

正如“为政第二”之(22)所写的那样,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任何一个宗教,如果连起码的诚信不说谎话都做不到,还有什么资格去导人向善?

最近读了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美国考古学家詹姆斯•泰伯著、薛绚翻译的《耶稣的真是王朝》一书,本书根据作者几十年的研究将耶稣由神还原为了人。书中介绍,耶稣的母亲马利亚不但与人未婚先孕、为了掩盖这一丑闻才嫁给耶稣的养父穷木匠约瑟,而且在生出耶稣之后,马利亚又为耶稣生了四个弟弟和两个妹妹。耶稣的亲身父亲很可能是一名叫着潘台拉的罗马军官。

詹姆斯•泰伯(JamesD.Tabor),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宗教研究系系主任,芝加哥大学圣经研究哲学博士,研究《死海古卷》与基督教起源的专家。他曾出版多部著述,目前任相关课题的媒体顾问,在诸多电视与广播节目中广受好评。

他研究现存最古老的基督教文献长达30年以上,曾亲自参与过以色列的重要考古挖掘计划。凭借坚实的学识基础,他为读者重建了耶稣家族所领导的追求犹太人心灵、社会,与政治救赎的运动历程。

(未完待续)
2008-10-28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1 18: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61,施洗与割礼——《闲读圣经和论语》

“马太福音”第3节像其他三篇福音一样,都介绍了约翰怎样给耶稣施洗的故事。我曾经在网上阅读过一篇非常专业的文章,专门介绍约翰施洗与基督施洗的不同。文章说,约翰的施洗与基督教的施洗不同,是让人悔罪。可是这话有点不通,因为据说耶稣是没有罪的,那他怎么可以接受约翰的施洗?又说约翰给耶稣施洗是为了将人类的罪转到耶稣身上,使人类得赎罪,可是这也说不通,首先约翰不仅给耶稣施洗,也给许多其他人施洗,难道其他人也可以转移罪吗?更何况,如果人类的罪果真都转移到了耶稣身上,那么人类就没有罪了,又还需要什么基督教来为人类赎罪呢?所以这也完全不能自圆其说。

其实“施洗”是基督教的入教仪式,只有受过洗,才能成为正式的基督徒。所谓“施洗”,是指基督教的神职人员用水给申请加入教会的人做一个入教仪式,而接受这个仪式就叫“受洗”。基督教的“施洗”相当于犹太教的“施割礼”,“割礼”是犹太教的入教仪式,被说成是教徒与上帝立“旧约”在肉体上的证据,而“受洗”则是基督教徒的入教仪式,被说成是与上帝立“新约”的证据。

客观上来说,个人觉得基督教用“施洗”的仪式来取代犹太教“施割礼”的仪式是一种文明进步。问题是,所谓的施洗是基督教出现之后才形成的入教仪式,而基督教是在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才形成的,也就是说,在耶稣30岁开始传教的时候,这样的仪式是不存在的。事实上耶稣并不是基督徒,他出生8天后接受割礼成为了犹太教徒。他传的教也是犹太教。因此可以推断,所谓约翰给耶稣施洗的故事是又一个为了神化耶稣而编造的谎言。

这一点从四篇福音文章中对约翰和耶稣关系描述的自相矛盾中,也可以看得出来。“马太福音”第3节中说,约翰在给耶稣施洗前就认识耶稣,所以见了耶稣后,这个一直给别人施洗的祭司居然倒过来要默默无闻的耶稣给他施洗。“路加福音”1,2,3节,不但说约翰认识耶稣,甚至说约翰的母亲还没有生出约翰之前就知道耶稣是上帝的儿子,而约翰刚好比耶稣早生六个月。

非常令人纳闷的是,既然约翰的一家都知道并相信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为什么一直到耶稣长到30岁都还默默无闻?约翰反而早就成了远近闻名的给人施洗的大祭司?他也没有客气一下,就目无耶稣的尊严直接给耶稣施洗了?这实在不合情理。

更加有趣的是“约翰福音”第1节与这两篇的说法完全不同,说约翰在给耶稣施洗之前,根本不认识耶稣,甚至有人托梦给他,告诉他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他还不相信,是在给耶稣施洗之后,看到了某种异常的情景,才相信耶稣是上帝的儿子。

如果我们假设这4篇经文的作者都没有撒谎,那么他们的文章尽管在细节上可能会有一些出入,但在约翰给耶稣施洗前究竟知道不知道耶稣是上帝的儿子这个原则问题上是只有一种可能,也只有一种选择:是?或不是?不可能两种都是真实的。由此我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这4篇经文的作者中肯定有人在撒谎。

那么问题就来了,基督教为什么要公然在宗教经典中撒谎?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必须从犹太教的组织结构说起。正如前文所说,耶稣是个犹太教徒,尽管他是个非常出色的犹太教徒,但是他永远无法进入到犹太教的职业神职人员的队伍中去,因为犹太教的神职人员是世袭的,这个世袭的制度,将耶稣这样的优秀教徒永远排除在了职业神职人员的大门之外。这一点与佛教大不相同,佛教完全没有这样的规定,著名的五世传人慧能不但出身低微只是个烧火和尚,甚至还不识字,但是只要有才华,一样可以成为一代宗师。

基督教为了神化耶稣,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只能通过撒谎来达到神化耶稣的目的,这样才能使耶稣获得宗教领袖的合法性。根据目前《圣经》中介绍的资料来推断,约翰很可能是一个世袭的比较有名望的大祭司,通过他的谎言把耶稣说成是上帝的儿子,可能更容易获得信徒的认可。从《圣经》中的介绍来看,第一个宣称耶稣是上帝的儿子的就是这个约翰。当然,是否有约翰这个人,或者这个人是否真得说过这样的话,同样是死无对证。事实上“马太福音”11节上明显写着约翰对耶稣身份的怀疑:

“约 翰 在 监 里 听 见 基 督 所 作 的 事 , 就 打 发 两 个 门 徒 去 ,问 他 说 , 那 将 要 来 的 是 你 麽 , 还 是 我 们 等 候 别 人 呢 。耶 稣 回 答 说 , 你 们 去 , 把 所 听 见 所 看 见 的 事 告 诉 约 翰 。就 是 瞎 子 看 见 , 瘸 子 行 走 , 长 大 麻 疯 的 洁 净 , 聋 子 听 见 。 死 人 复 活 , 穷 人 有 福 音 传 给 他 们 。”(马太福音11,2~5)

从这里我们已经可以清楚看出:既然约翰直到被关在监狱里都还没有相信耶稣是什么上帝的儿子,这等于是证明前面4篇福音中所写的约翰在给耶稣施洗后就知道耶稣是上帝的儿子是不真实的、是谎言。

通俗点说,基督教之所以要冒险撒谎,关键是为了给耶稣一个名份,因为只有让耶稣首先获得了正当的名份,整个基督教才可能从犹太教分离出来,获得独立存在的正当性。在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古代东西方哲人的看法都是一致的,孔子也非常重视确立名份这件事。“颜渊第十二”之(13)写道: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问题是,名份固然重要,但比名份更加重要的是名份本身的正当性。像基督教这样粗糙的谎言,在民众识别能力低下的古代固然可以得逞于一时,但在科学昌明的今天,随着这样的谎言的被揭穿,基督教的立教基础也必然面临崩溃的危险,所以怎样维护和坚持这个谎言,是基督教面临的一个生存危机。儒家思想则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担心。

(未完待续)
2008-10-3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13: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62,学而不思则罔——《闲读圣经和论语》

尽管古代的信徒识别谎言的能力比今天的人们差一些,但是要长期维护耶稣是上帝的儿子这个谎言并不那么容易,仅仅靠某一两个名人的谎言是远远办不到的,因此就必须继续编造更多的谎言来维护这一个最重要的谎言。“马太福音”第4篇就是为维护耶稣是上帝的儿子这个谎言而编造了更多的谎言。

书中写到,曾经有一个魔鬼来三次考验耶稣。耶稣首先禁食了40天。一个人不可能禁食40天而仍然可以生存,这一点已经为现代生物学所证实,所谓耶稣禁食40天,只能是一个谎言。其次,魔鬼要求耶稣将石头变成食物,耶稣说出了那句名言:“人活着 , 不是单靠食物 , 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   

这句话是混淆了人的生物生存条件和精神需求的不同。从人的生物生存条件来看,单靠食物完全足够了,而靠神口里所出的任何话都无法维持人的生物生存。对于人的精神需求,则并不只有靠神的语言这一点,人的精神需求有许多种,而且即使没有关于上帝的一切话,人的精神需求也会非常充足,所以神的语言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完全可有可无的东西。

再其次,魔鬼又要求耶稣从高处跳下去看看会不会被摔死,这其实可以算是一个非常简单而有说服力的检验方式,虚假的上帝的儿子跳下去必定摔死。但是耶稣不玩真的而只耍嘴皮子,耶稣又说了一句名言:“不可试探主你的神 。”

这句话在基督徒看来是一句名言,在我看来不过是一句江湖骗子搪塞谎言被质疑的借口,同时也成为了愚民的咒语和禁令,是专门为了扼杀信徒对教会谎言的任何怀疑而设计的。

孔子在“为政第二”之(15)中明确教诲我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科学的基本精神之一就是独立思考和敢于怀疑,科学的最大敌人之一就是盲信盲从。所以耶稣的这句名言,本质上是贯彻愚民精神,以便使信徒对《圣经》的一切都盲目服从。

最后,魔鬼说只要拜他,就可以将万国的权柄都给耶稣,这更是一个弥天大谎。魔鬼从来不曾拥有过万国的权柄,怎么可能将它给耶稣呢?这样一个连小孩都不可能相信的鬼话怎么可能证明耶稣曾被魔鬼考验呢?当然,这些所谓的试探,除了耶稣的自说自话之外,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确实发生过,所以这样的谎言其实很脆弱,根本不值一驳。

为了让信徒相信这些谎言,就必须编造更多的谎言,于是就出现了耶稣神奇的治病能力的故事。“马太福音”第3篇写到,“耶稣走遍加利利 , 在各会堂 里教训人 , 传天国的福音 , 医治百姓各样的疾症 。”在医学水平非常低下的古代,耶稣能免费为贫苦大众治病,肯定会大受欢迎。就像我们国家前几年某邪教组织XX功那样,宣称可以治疗百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吸引了众多的信徒。至于耶稣治病的疗效,只要回顾一下曾经在我们身边流行的气功治病和特异功能治病的种种神奇效果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随便安排一两个“托”就能骗倒一大群人。

在“路加福音”第4篇中,耶稣不但能治病,还能驱鬼,更加有趣的是鬼还能喊出“你是神的儿子”的鬼话,实在是太离奇、太搞笑了。这其实是一个连环骗局。比如事先安排几个人,谎称有病,让耶稣来看,耶稣说,这人被鬼附体了,于是为他驱鬼,这时候这人大声喊:“你是神的儿子”,于是所谓的“神迹”就产生了。

中国现在的一些落后地区也还依然有人专门从事为病人驱鬼的事。如果相信耶稣可以驱鬼,那么也没有理由怀疑那些可以驱鬼的神汉巫婆不是耶稣的化身。一个自称为上帝的儿子的人,居然要靠驱鬼的花招来对自己的身份加以证明,实在是非常搞笑的,也是非常可怜的。

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样,古人为了生存,不得已搞这些鬼把戏,我们要给予谅解,但是作为生活在21世纪科学发达的文明社会的读者,读到《圣经》中的这些内容时,还是不加思考地轻信这是真的,那才真正是可悲的,所谓“学而不思则罔”,这是我们应该时常提醒自己的。

(未完待续)
2008/11/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7 15: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63,骗术的至高境界——《闲读圣经和论语》

《圣经》作者在“马太福音”第5篇中写了许多耶稣的名言,并且广为流传,甚至被许多教徒当成上帝是多么可爱仁慈的证据。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看出这些豪言壮语后面的虚伪和谎言。比如说,当有人打你的右脸的时候应该怎么办?耶稣回答说:“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想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马太5—39~44)

这些话听起来非常伟大高尚,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明明不可能做到,还要求信徒这样做,不是虚伪是什么?美国的布什总统是手摸《圣经》宣誓就职的基督教徒,面临九一一的敌人,他的爱仇敌的表现在哪里?他对于恐怖分子哪里有什么爱可言?他不但对恐怖分子没有丝毫的爱,甚至只要有利于消灭恐怖分子、连伤害平民也在所不惜。可见基督徒布什也从来没有把耶稣的这些话当真。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更不应该爱我们的仇敌。我们可以努力去化敌为友,但不能爱仍然处于敌对立场的敌手。一旦我们愚昧地去爱仍然处于敌对立场的敌手,只能是被敌手消灭。耶稣的这些美妙的口号只能是自欺欺人的虚假的高调。翻开基督教的历史,充满了的是对异教徒、甚至只是发出了不同声音的基督教徒的血腥镇压和屠杀,丝毫也看不到什么爱仇敌的记录。

更何况,摩西五经中多次强调上帝是“忌邪的神”,所谓“忌邪”的意思,就是对其他的神绝不宽容,即便是上帝的信徒一旦祭拜其他的神,上帝都是杀无赦,更何况上帝的敌人?因此上帝不可能去爱他的仇帝,耶稣这个自称是上帝的儿子要求信徒去“爱仇敌”,是公然违反上帝行的道的。按照摩西的告诫,耶稣这样的言论纯粹属于“假先知”的言论,信徒应该将他治死。“申命记”中明确写到:

“那先知或是那作梦的既用言语叛逆那领你们出埃及地,救赎你脱离为奴之家的耶和华你们的神,要勾引你离开耶和华你神所吩咐你行的道,你便要将他治死。”

那么,孔子对这个问题又怎样看呢?“宪问第十四”之(34)中有明确的记载,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也曾有人提出过以德报怨的高调,但是孔子明确表示反对。反问道,如果以德来报怨,那么以什么来报德呢?这就好比,如果以爱来对待仇敌,那么以什么来对待爱你的人呢?所以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不是以德报怨恨,也不是以仇恨对待仇恨,而是以公平、正直去对待怨恨和仇恨。这才是比较客观公正的,比较自然人性的,也是绝大多数人可以做到的。

“马太福音”第5篇中除了提出了这些虚假的不可能做到的高调之外,还提出了一些极端残忍的不可能实施的苛刻要求,耶稣在书中要求信徒:

“你 们 听 见 有 话 说 , 不 可 奸 淫 。只 是 我 告 诉 你 们 , 凡 看 见 妇 女 就 动 淫 念 的 , 这 人 心 里 已 经 与 他 犯 奸 淫 了 。若 是 你 的 右 眼 叫 你 跌 倒 , 就 挖 出 来 丢 掉 。 宁 可 失 去 百 体 中 的 一 体 , 不 叫 全 身 丢 在 地 狱 里 。若 是 右 手 叫 你 跌 倒 , 就 砍 下 来 丢 掉 。 宁 可 失 去 百 体 中 的 一 体 , 不 叫 全 身 下 地 狱 。”(马太5-27~30)

也就是说耶稣不但要求人不可奸淫,还把“产生了性念”也当成是罪恶,这不过是一种自然正常的生理反应,就要将眼睛挖去!这可比一些儒家传统中规定的“男女授受不清”严厉一百倍。毕竟,儒家的规定是要有实际的接触时才禁止,而耶稣是规定只要看了、有了念头就要将眼睛挖掉!

这样的极端高调不但不可能实现,实际上反映的是对人性的扼杀,是反人道的、虚伪的,应该彻底摒弃。同时耶稣这一段残忍的不宽容的言论,与其前面所说的宽容仇敌的观点,也是严重矛盾的。美国是一个基督教的国家,然而,美国也是世界上性爱最泛滥的国家、最追求性感的国家,花花公子这样的色情杂志正是源于美国。由此可以看出,耶稣的这一高调早已经被美国人扔进了垃圾筒。

耶稣在“马太福音”第5篇中还公然反对妇女再婚:

“又 有 话 说 , 人 若 休 妻 , 就 当 给 他 休 书 。只 是 我 告 诉 你 们 , 凡 休 妻 的 , 若 不 是 为 淫 乱 的 缘 故 , 就 是 叫 他 作 淫 妇 了 。 人 若 娶 这 被 休 的 妇 人 , 也 是 犯 奸 淫 了。”(马太5-31-32)

儒家思想中的要求妇女从一而终的观点,曾经遭到严厉的批判,而基督教中也同样有这样的垃圾思想,居然把妇女再嫁污蔑为“作淫妇”,更把与离婚妇女结婚污蔑为“犯奸淫”。这样的垃圾思想观念是对人性的扼杀,是应该彻底摒弃的。基督教徒如果把耶稣的这些垃圾思想也当成是真理来信奉,等于是想用两千年前的封建思想来束缚21世纪人类的大脑,不但是愚昧之极的痴心妄想,也是不可能办到的。

耶稣在这一篇中还有一些其他的所谓名言,其实都是不值一驳的荒诞不稽的东西,比如他在书中说:“人 若 因 我 辱 骂 你 们 , 逼 迫 你 们 , 捏 造 各 样 坏 话 毁 谤 你 们 , 你 们 就 有 福 了 。”这句话简直是典型的被迫害狂的心理表现。试问,如果你的话真正有道理,别人为什么要骂相信你的话的人?即便有人因为信你的话被辱骂,又有什么福可言?除了被虐待狂在被骂时会感到快乐,正常的人被辱骂时只会感到痛苦和难受。

我们仔细分析一下骗子行骗的全过程,就不难看出“被骂有福”在整个行骗过程中的妙用。一个骗子去卖假货,有个愚夫被骗子的花言巧语欺骗之后买了假货。这骗子知道,花言巧语可以欺骗愚夫于一时,愚夫一旦清醒过来,或者被其他聪明人揭穿之后,愚夫可能会来找骗子退货。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情况,骗子对愚夫说:假如有人说你买的是假货,并说你上当受骗了,那么你就有福了。果然,事后有一个聪明人告诉愚夫说,你遇到骗子了,你买的是假货。这个愚夫,不但不会怀疑骗子,不会相信自己买的是假货,而且还会相信自己是个有福的人。

所以,“人 若 因 我 辱 骂 你 们 , 逼 迫 你 们 , 捏 造 各 样 坏 话 毁 谤 你 们 , 你 们 就 有 福 了 。”这句话正是耶稣骗术高明的地方,因为他知道所有的谎言都会遭到质疑,都可能遭到反驳,他才预先安排下这句话,安慰和继续欺骗他的信徒:假如有人对你相信谎言表示怀疑,那就证明你有福了。这是用一个谎言掩饰另外一个谎言的循环欺骗法的典型例子。

中国有句俗话说:那人真傻,自己被人骗卖了,还帮助骗子数钱。这种境界,与耶稣的骗了人,还让被骗的人觉得自己有福相比,还是略逊一筹。

(未完待续)
2008/11/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1 11: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64,耶稣的上帝和孔子的官——《闲读圣经和论语》

比较《圣经》和《论语》,我意外地发现,不管是耶稣还是孔子,都鄙视踏踏实实地工作,而把鼓吹信奉上帝或学习做官当成是第一重要的东西。耶稣在《圣经》中公然鼓吹人应该像鸟那样什么也不干,不应该整天为怎样养活自己而发愁,只要信奉上帝就可以了,上帝能满足你的一切需要。而孔子则直接把要学习种庄稼的人说成是小人,强调只要学会怎样做官就可以了,只要会做官,想要什么都能得到。在这一点上,耶稣和孔子倒真有点英雄所见略同的味道。

《圣经》的作者在“马太福音”第6篇中记录了耶稣的话:

“一 个 人 不 能 事 奉 两 个 主 。 不 是 恶 这 个 爱 那 个 , 就 是 重 这 个 轻 那 个 。 你 们 不 能 又 事 奉 神 , 又 事 奉 玛 门 。 ( 玛 门 是 财 利 的 意 思)所 以 我 告 诉 你 们 , 不 要 为 生 命 忧 虑 , 吃 什 么 , 喝 什 么 。 为 身 体 忧 虑 , 穿 什 么 。 你 们 看 那 天 上 的 飞 鸟 , 也 不 种 , 也 不 收 , 也 不 积 蓄 在 仓 里 , 你 们 的 天 父 尚 且 养 活 他 。 你 们 不 比 飞 鸟 贵 重 得 多 麽 。何 必 为 衣 裳 忧 虑 呢 。 你 想 野 地 里 的 百 合 花 , 怎 样 长 起 来 , 他 也 不 劳 苦 , 也 不 纺 线 。所 以 不 要 忧 虑 , 说 , 吃 什 么 , 喝 什 么 , 穿 什 么 。这 都 是 外 邦 人 所 求 的 。 你 们 需 用 的 这 一 切 东 西 , 你 们 的 天 父 是 知 道 的 。你 们 要 先 求 他 的 国 , 和 他 的 义 。 这 些 东 西 都 要 加 给 你 们 了 。”(马太福音6,24~33)

耶稣在这里公然鼓吹要做不劳而获的寄生虫,要人们像鸟一样不去耕种,像花一样不去纺织,甚至还欺骗人们说,只要求上帝,就能获得所需的一切。试问,如果所有的人都不去耕种、不去纺织,难道上帝可以向人类提供这一切吗?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谁曾看见上帝为人类提供过一粒米、一寸布呢?

看到《圣经》中的这些话,我就想起了文革中曾经流行过的一句话“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这样的寄生虫思想只会为社会提供更多打着宗教的幌子招摇撞骗、靠耍嘴皮子为生的神棍,同时极大地扼杀人们辛勤劳动的热情,完全是反社会、反人类的错误观念,应该彻底摒弃。

与耶稣鼓吹人们什么也别做只要信奉上帝不同,孔子则鼓吹人们学习怎样做官,《论语》的作者在“子路篇第十三”之(4)中写道: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孔子认为,只要会做官,就什么都有了,哪里需要去学种田?孔子的这种思想虽然不怎么高尚,却也是实话实说,与耶稣的谎言完全不同。

孔子的意思,无非是想说,学习怎样做官比学习怎样种田获利更大。除开道德的角度来看,仅从就业的角度上来说,我们不能说这个话没有道理。古今中外,只要能做官的,倒是基本上能满足你所需要的。而且无一例外,做官的人的生活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比种田的人生活得好。这与耶稣所鼓吹的什么职业也不要去做,还是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因为做官也算是一种职业,也是以付出劳动来谋生。如果有一天全世界都信奉了基督教,并且都遵照耶稣的这一教诲也不去种田、也不去织布,那么才真正是人类的灾难。

人可以有精神上的追求,也可以有事业上的追求,但是不应该鄙视那些为我们提供各种生活必需品的平凡普通的劳动者的劳动。在21世纪的今天,当官,只能是所有职业中的一种、应该与种田做工等是平等的。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只能是一种生活的补充和点缀,不应该成为人活着的全部目的,更不应该成为当寄生虫以及鄙视普通劳动者的理由。耶稣和孔子在这里所宣扬的这些观点,都是应该摒弃的。

(未完待续)
2008/11/1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4 10: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65,天国的欺骗与耶稣的傲慢——《闲读圣经和论语》

宣称信奉基督教能进入天国,是基督教的一个主要欺骗手段。《圣经》的作者在“马太”第7篇中,让我们第一次看到了耶稣对什么样的人可以进天国的论述。书中写到道:

“凡 称 呼 我 主 阿 , 主 阿 的 人 , 不 能 都 进 天 国 。 惟 独 遵 行 我 天 父 旨 意 的 人 , 才 能 进 去 。”(马太7-21)

意思很明确,仅仅在口头上信奉基督教还不行,还必须在行动上按照耶稣的要求去做才可以进天国。这样要求信徒言行一致的观点本身没有什么不对,问题是,耶稣在这里给信徒开出了一个建立在谎言上的空头支票——进天国。

在摩西五经中,我们没有看到旧约《圣经》的作者虚构的上帝承诺可以让任何信奉上帝的人进什么天国,就连那些被上帝看中的先知,最后的结局都只是回到他祖先的地方去了,也就是埋入了土中,而不是进什么天国。

在摩西五经中,以色列人崇拜上帝为神的目的非常清楚,那就是满足以色列人发财或打败敌人等世俗的愿望。也许是因为摩西这样的上帝信仰很容易被揭穿,比如一个人一辈子、或一个家族几辈子信奉上帝却依然贫穷,这难免会动摇人们对上帝的信心。于是聪明的耶稣编出了一个人们比较难以揭穿的谎言——进天国。因为活着的人无法进入天国,也无法确认死去的人们是否可以进入天国。这样,进天国的谎言就比较难以被揭穿。

旧约《圣经》的作者宣称上帝创造了天地、创造了人类万物,但是从来没有说上帝创造过天国和地狱。新约《圣经》的作者,根据自己的宗教需要,实际上是篡改了旧约《圣经》作者的意思。这样的篡改本身已经足以说明,在新约《圣经》作者的心目中,也并不承认旧约《圣经》中的上帝是真的,否则绝对不会去篡改他们所相信的上帝的言论和观点,更不敢谎称耶稣是什么上帝的儿子。

所谓的天国和地狱即使在犹太教中也是不存在的,是基督教自己创造的新神话。我想这是基督教能后来居上,在人数上超过犹太教的原因之一。其根本原因多少与基督教对信徒的虚假承诺比犹太教的虚假承诺在设计上、也就是在行骗技术上更加高明一些有关。

从这个谎言中,我们还看出了耶稣的傲慢,他不但编造了一个关于天国的谎言,还把判定是否可以进入天国的大权赋予了自己。通过这样一个天国的宗教谎言,耶稣实际上是把他自己当成了上帝。也就是说,你一切听我的,就可以进天国,否则就不行。这样的心态和风格与天下所有的大独裁都是完全一致的。耶稣为了神化自己的权威,接着又在书中写道:

“凡 听 见 我 这 话 就 去 行 的 , 好 比 一 个 聪 明 人 , 把 房 子 盖 在 磐 石 上 。凡 听 见 我 这 话 不 去 行 的 , 好 比 一 个 无 知 的 人 , 把 房 子 盖 在 沙 土 上 。”(马太福音7,24~27)

这样狂妄无知地以真理的化身自居的言论,客观上不但不能真正起到让人信任的效果,反而暴露了耶稣内心的肤浅和无知。同时也给一切邪教人物做了一个非常坏的先例,只要我们稍微回顾一下一切古今中外的邪教头目,在自我神化方面无不与耶稣一样。

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是人类创造出来为人类服务的,不管其宗教观点和理论怎样,其主要目的依然是为现实生活中的人服务的,而不是为人死去之后服务的,正如孔子在“先进第十一”之(12)中所说的那样,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如果连怎样活着的问题还没有搞清楚,又有什么资格奢谈什么死后能不能进天国呢?

在“马太福音”第7篇中,还有一句网上的基督徒经常引用的话,“不 要 把 圣 物 给 狗 , 也 不 要 把 你 们 的 珍 珠 丢 在 猪 前 , 恐 怕 他 践 踏 了 珍 珠 , 转 过 来 咬 你 们 。”(马太福音7,6)

非常令人遗憾的是,这句话经常被基督徒用来骂人,一旦遇到那些批评基督的言论,并且又无法反驳的时候,基督徒往往就会搬出这句话,于是便洋洋自得地获得了阿Q式的胜利。

这句话同样暴露了耶稣内心的傲慢无礼和缺乏教养。首先,他毫无平等自谦之心,把自己的理论美化成“圣物”,然后把不接受他的理论的人污蔑为猪。世界上的许多理论确实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理解的,关于这一点,孔子在《论语》中也有过相关的论述,“雍也第六”之(21)写到,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在这里把人分成不同的层次,认为有些问题对方不达到一定的层次是无法交谈的。这一点是比较客观的,这就好比大学生和小学探讨同样的问题,小学生往往会听不懂。但是孔子这里只是客观论述,而没有丝毫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傲慢。

更进一步的是,孔子特别强调在别人不懂的时候,要能够“诲人不倦”,这样的思想境界,与耶稣的把别人听不懂、不赞同贬低为猪的言论相比,文明与粗俗之分是再清楚不过的了。或许正是因为受了耶稣这个坏榜样的影响,使得许多基督徒在别人面前也显得非常傲慢无礼,常常以上帝的代言人、真理的化身、福音传播者自居,让人见了惟恐避之不及。

当然,对耶稣言论中的粗俗傲慢无礼的内容进行批判,并不妨碍我们赞同和欣赏耶稣言论中的可取之处,同样在“马太福音”第7篇中,我也高兴地注意到了这样一句话,“无 论 何 事 , 你 们 愿 意 人 怎 样 待 你 们 , 你 们 也 要 怎 样 待 人 。 因 为 这 就 是 律 法 和 先 知 的 道 理 。”(马太福音7,12)这句话我喜欢,因为这句话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达的几乎是同样的精神和意思。也就是表达了换位思考的精神,这是值得倡导的。如果在生活中我们遇事都能为对方设想,都能以平等之心从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一定会更加和谐。

基督徒如果能首先放下一个以真理自居的偏见,明白所有的宗教理论都是平等的,所有的神在其信奉者的心目中都是平等的,所有的赞同某种宗教的意见或反对某种宗教的意见都应该得到平等的,不能以自己所信奉的宗教为衡量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是非标准,那么,他们就不会再把不赞同他们的宗教理论的人丑化为猪,如果他们自己不愿意被别人丑化为猪的话。

(未完待续)
2008/11/1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1-22 21:09 , Processed in 0.07832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