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耶稣是怎样被神化的——《如花似梦的年代》
耶稣的12个徒弟,通常称之为12门徒,除了犹大之外,其余11人在耶稣被自己所信奉的犹太教会处死之后都面临着今后怎么办的问题。是放弃耶稣的传教观点?还是坚持耶稣的传教观点?如果继续坚称耶稣是上帝派来的救世主,那么很可能也会遭到犹太教会的惩罚。唯一的出路就是脱离犹太教,重新创建一个宗教,这样不但能证明原来的观点没有错,还能使原本是犹太教中的基层传教师一跃成为耶稣教的创始人。这与农民造反,成功后当开国元勋很相似。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神化耶稣。耶稣原本是一个贫穷的普通木匠的儿子,传教时间也很短暂,差不多只有两三年。为了神化耶稣,他们为他编造了一个辉煌的出身,把他包装成以色列王大卫的子孙。这样的做法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难理解,历史上许多农民起义都会推出一位有皇帝血统的人来做起义军的名义上的首领,实在不行了,还可以根据首领的姓氏来追溯其远古的祖先是某伟人。比如前面说的公元前二世纪的陈胜吴广,也曾打着秦始皇的大儿子扶苏的旗帜,谎称扶苏并没有死,正领导他们夺取原本应该由他继承的统治权。
耶稣门徒对耶稣的神化是双重的,他们一方面把耶稣神化为以色列王的直系子孙,另外一方面又把耶稣神化成上帝的儿子,也就是神化成人与神联姻生下的孩子。他们这样双重神化耶稣的原意可能是想让耶稣不管是从皇权的角度还是从神权的角度都能成为最高的统治者,然而这样一来也就让其有点自相矛盾。因为,如果耶稣是大卫王的子孙,那么他就不是上帝的儿子;如果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他就不是大卫王的儿子。二者必居其一。
在《马太福音》中,他们把耶稣的父亲约瑟包装成大卫王的子孙, 如果耶稣是约瑟与马利亚所生的孩子,耶稣是大卫王的子孙的包装可以成立。可是,同样是在《马太福音》中,他们又把耶稣包装成上帝的儿子,说耶稣不是约瑟与马利亚怀孕所生的孩子,马利亚是童女怀孕,“她所怀的孕,是从圣灵来的。”
这样的神化方式对中国人来说同样一点也不陌生,中国古代许多皇帝虽然不否认是凡人怀孕生下的孩子,却都说成是在怀孕的时候梦见有龙进入皇后的腹中。比如出生于公元前256年的汉高祖刘邦就被神化成赤帝之子。说有一天刘邦 杀了一条大白蛇。有人传说这白蛇是白帝之子,那么刘邦是赤帝之子,才可能杀得了这白蛇。赤帝又叫祝融,是天上的火神,《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说“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出生也被进行过类似的神化。据佛教传说,摩耶王后怀孕后,睡眠时梦见一头六牙白色大象腾空而来,从右肋进入王后的腹中,于是生下了释迦牟尼。佛教始于公元前六世纪,比基督教早了五六百年,所以不能排除神化耶稣出生的方案是参考了佛教的做法。
正如前文所说,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曾经经历过诸神时代、半人半神的英雄时代、神化凡人为神的时代。对耶稣的神化,实际上是将半人半神的时代特色和神化凡人为神的时代特色揉合到了一起。包装出这样一个半人半神、亦人亦神的混合型的宗教偶像。
严格来说这是一个失败的包装,然而这是一个不得已的做法,因为耶稣原本不具备被包装成半人半神或被神化的基本要素。半人半神的包装必须使这个人距离被包装的时代足够远,可是耶稣距离他的门徒太近了,无法让人相信他是一个具有超人能力的半人半神。凡人被神化为神必须具备足够宏伟的事业,可是耶稣几乎在中年就被处死,实际传教的时间也不长,只有短短的两三年,并没有留下什么可称道的事业。
为了努力完成这个不可能的包装,他的门徒首先制造了耶稣死而复生的神话,然后制造了许多耶稣能为人包治百病等的神话。关于耶稣治病的神话也许一部分在耶稣在世时就已经开始制造,不过当时制造这些神话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传教。最后在此基础上,把耶稣包装成上帝派来的救世主。
尽管如此,这个包装从今天来看并不是十分完美和无懈可击,比如在同一本《圣经》里面出现了不同的包装版本,这些版本又彼此矛盾,但这个包装在当时已经足够了。
这些对耶稣的神化故事,以及耶稣对经文的不同见解等构成了《圣经》的另一部分——“新约”。“新约”是相对“旧约”而言。新约的意思是,上帝与人类重新盟约,只要人类信奉上帝这个唯一的神,上帝就免除人类的罪,让人类死后可以进天国。
据相关资料介绍, 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圣经》中的“新约”部分的内容,是从众多的记录中选择了很少的几个编成的,包括《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等。而且,耐人寻味的是主持编纂者是罗马的异教徒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君士坦丁一生都是个异教徒,只是在临终的时候才接受了洗礼,加入了基督教,也就是说,他先利用手中的国家机器重新塑造了基督教,然后自己才再加入了这个宗教。
君士坦丁在世时,罗马的官方宗教是拜日教,不幸的是,在罗马发生的宗教骚乱愈演愈烈。基督徒和异教徒的冲突加剧,最后双方甚至威胁要把罗马一分为二。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决定把罗马帝国统合在一个宗教派下。他让那些拜日教的教徒转而信仰了基督教。他把异教徒的象征符号、节日和仪式都融入正在不断壮大的基督教,从而把原来的基督教改造成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新的混合宗教,这就是现在的基督教。
在这次宗教大融合中,君士坦丁需要强化新基督教的传统,因此他举行了著名的“基督教会议”,就是一般所说的尼西亚会议。在这次大会上,人们就新基督教许多方面的问题都进行了辩论和投票,比如复活节的日期、主教的职责和圣礼的管理,当然也包括耶稣的神性。
“耶稣是神的儿子”就是在这次会议上由官方提出,然后通过全体人员投票表决通过的。也就是说,罗马帝国的国家政权和宗教机构为了巩固各自的政权和神权,联合完成了将耶稣这个人包装成神的工作。这样的做法对于罗马统治者来说一点也不陌生,因为公元前44年,罗马帝国就曾宣布朱里斯?凯撒为神,所以把耶稣宣布为神,对于罗马统治者来说,等于是发扬优良传统的做法一样。
不过这种混合宗教并不牢固,短短的一百多年后,公元476年,罗马帝国就分裂为以罗马城为中心的西罗马和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东罗马。随着东西罗马的分裂,新基督教也开始分裂为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伴随着分裂的必然是争斗,1054年,东部教会和西部教会互相宣布把对方驱逐出教,标志着西部的罗马天主教(或公教)和东部的正教(或东正教)分道扬镳,这种分裂一直保留至今。
顺便说明一下,“基督教”的含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思是不一致的,一种是泛基督教的意思,即包括所有信奉耶稣为神的宗教,一种是狭义基督教的意思,即指相对于天主教、东正教的新教。本文中所使用的“基督教”一词的含义均为前一种意思,指所有信奉耶稣、信奉圣经的宗教。
(未完待续) 2007-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