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复活与永生——《闲读圣经和论语》
复活与永生是耶稣开给信徒最大的宗教支票,也是信徒活着的时候永远无法确认是否能够兑现的宗教支票,因此我说那只是一个宗教理想的符号。尽管如此,复活和永生依然是《新约》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在四部福音中都有写到,为了节约篇幅,我将四部福音中的同样内容汇集起来一起加以分析。
《马太福音》:“马利亚等来看坟墓。使者对她说,耶稣已复活。耶稣显现让她告诉其他门徒,叫他们往加利利去,十一个门徒在那里果然见到了耶稣。”(太28,1~16)
《马可福音》:“马利亚等进了坟墓,有个少年人对她们说耶稣复活了,门徒们不信。耶稣就在其中两个门徒面前显现,其他人还是不信。后来,耶稣在十一个门徒前显现,责备他们不信,心里刚硬。他又对他们说,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可16,5~16)
《路加福音》:“那些妇女在坟墓里没有看见耶稣的身体,忽然有两个人对她们说耶稣复活了。她们把这告诉使徒等人,他们不相信。耶稣向其中两个门徒显现,其他人还是不信。耶稣就在全体门徒前显现说,你们看我的手,我的脚,就知道实在是我了。摸我看看。魂无骨无肉,你们看我是有的。说了这话,就把手和脚给他们看。”(路24,1~40)
《约翰福音》:
“马利亚站在坟墓外面看见两个天使,忽然天使变成耶稣,让她去告诉门徒说他复活了。耶稣又显现在门徒面前。有个门徒多马当时不在,事后说,除非我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于是耶稣再次显现,并对多马说,伸过你的指头来,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总要信。耶稣对他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约20,11~29)
比较这四篇文章不难看出下面几点:其一,所谓耶稣复活纯属传言,并没有任何人直接看见耶稣从死亡状态中复活过来;其二,第一个声称耶稣复活的是一个女人马利亚,这样的说法连耶稣的门徒也不相信;其三,对于门徒从不相信转变为相信的过程四部福音书的说法彼此矛盾,显示他们是为了某种需要才转而选择相信耶稣复活的传言;其四,在其描写的耶稣以复活的面目出现时都不是那么光明正大,而总是在装神弄鬼的状态下出现,其真实性非常可疑;其五,除了他的门徒和那几个妇女,并没有任何其他人看到复活的耶稣,不能排除他们为了某种需要集体编造谎言。根据这五点,我们有理由相信,所谓的耶稣复活完全是《新约》为了传教需要而杜撰的一个宗教故事。
从文化的意义上来说,东西方文化中都有关于“永生”的概念,那些为了追求真理,为了追求和平,为了国家和民族,为了他人和公众利益而牺牲了自己生命的人,都可以被看成是获得了精神上的永生。正如一首著名的诗歌所写的那样:“有些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些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
如果从精神的层面来说,耶稣虽然被处死,但他却永远活在信徒的心中,这一点是对的。但是像《新约》所说的一个肉体的耶稣死去了,还能作为一个肉体的人再复活,甚至还让某个信徒触摸他身上的钉孔以证明他的肉体曾经复活,则纯属毫无科学可言的宗教说法。
耐人寻味的是,《新约》为了禁止信徒怀疑这个宗教故事的真实性,特意写上了这样两句话:
“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约20,29)
“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可16,16)
这两句话非常厉害,一句是用所谓的“福”来诱惑信徒放弃对这个宗教故事真实性的怀疑,另外一句是用精神恐吓来禁止你怀疑这个宗教故事的真实性。你敢不信,就定你的罪!
我们不得不感慨《新约》中设计的循环互证、诱惑和恐吓双管齐下的手法是多么环环相扣、多么巧妙,难怪直到今天还是那么管用、能使许多信徒对这样破绽百出的宗教故事的真实性毫不怀疑。
孔子在《论语•泰伯》中说: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8.9』
这句话历来成为人们攻击儒家思想的一个口实,仿佛儒家思想就是鼓励愚民政策,其实《论语》中的这句话与《圣经》中要求信徒盲从、迷信的程度比较起来,实在是望尘莫及。对于《论语》中的这句话,我们今天可以作出另外一种解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就是说:如果老百姓能够有效管理自己,就让他们自己去做,如果老百姓不能有效管理自己,就要教给他们怎样有效管理自己。”
从怎样灌输愚民政策、怎样迫使信徒死心踏地盲从、迷信,怎样让信徒放弃独立思考,怎样把一个假的宗教故事说得像真的一样来说,这世界上恐怕没有比《新约》的作者更高明的了。如此看来,真正的传销高手肯定都认真学习过《圣经》。假如你能让一个无神论者相信“复活和永生”是真的,那么说服人加入你的下线,还不是小菜一碟?
(未完待续)
200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