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佟平

《半部论语学爱人》(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7 09: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thank you 佟大哥
 楼主| 发表于 2009-3-30 08: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3,35,恋人是最可信的人吗?——《半部论语学爱人》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颜渊12.12』

中国人是感性大于理性的民族,或许这也是现代科学技术大都首先发源于西方而非东方的主要原因之一吧。比如说,中国人有很浓厚的清官情结,所谓清官情结就是人们往往过分相信清官的能力,认为只要遇到一个情官,那么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清官的判定得出理想的结果。

这种清官情结不只存在与民官之间,几乎存在于所有人的身上,每个人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往往都会下意识地以清官自居,总是过分相信自己的判定能力,轻视充分的调查和分析,缺乏倾听不同意见和追根究底的耐心。在判断问题时,往往感性大于理性,其典型表现之一,就是更相信自己有好感、自己信任的人说的话。

这样的感性大于理性、过分轻信个人判断能力的情况由来已久,早在两前年前的孔子就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他在《论语》中说:“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颜渊12.12』 ,意思是说:“只听了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

不管仲由多么聪明,只凭一面之词就对案件做出了判决,这是非常轻率的,孔子不但不对此加以批评,反而对此大加赞扬,我觉得是非常欠妥的。只凭单方面的供词可以做出公正的判决的前提是单方面的供词是绝对正确的,只要单方面的供词是错误的,或存在着故意的误导乃至精心设计的圈套,那么只凭单方面的供词就只会得出错误的判决。

中国有句流传甚广的话叫“娶了老婆忘了娘”,这话的真正含义并不是如字面上所说的那样,是儿子把娘忘记了,而是儿子娶了老婆之后就偏向老婆一边而轻视娘的一边了。中国还有一句话叫“枕边风”,意思是说,那可以同床共枕的人说出的话是最有影响力的。

处于恋爱之中的人们,往往也是处于感性控制理性的状态,尤其是面对自己所热爱的人,除了好感之外,自然还有信任,在这样的情况下,轻信恋人而受骗上当、或做出错误判定的情况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我们的祖先也正是对人的这一弱点有了充分的研究之后,才会在孙子兵法中专门制定了一条“美人计”。当然,美人计不只对男人有效,对女人同样有效。

你也许会说,美人计是在受别人雇佣的时候才会产生,可是我的恋人是真心爱我的,怎么会用美人计来算计我呢?其实,美人计不过是利用人性的弱点来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策略,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感性来穿过理性的堡垒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可以用在大的地方,也可以用在小的场所,只是程度不同,没有什么本质不同。

人之相恋,彼此究竟是真心还是假意,往往是不能在短期内确认的,换句话说,即便彼此没有感情,也很容易通过虚假的热情来表演爱情。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爱情骗子,正是如此来达到他们的目的的,所有的美人计在实施的时候,也都是这样进行的。

更何况,即便彼此是真心相爱的,那么为了博得对方的好感,或者为了证明自己的真心,许多时候恋人还是会想方设法来讨好对方,在这样的时候,如果对方想得到什么,不上当受骗,几乎是不可能的。

越是陷于热恋中的人,越要提醒自己保持理性和冷静,对恋人的话要多加思考和分析,不能偏听偏信,对于一些重大敏感问题,更要保持一份质疑的警惕。即便是想要讨好恋人,也应该在充分排除了怀疑之后再做决定。

也许你会说,这世界上如果连恋人都不能放心地相信,还能相信谁呢?我倒不是如此悲观,我觉得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可以相信的,不只是恋人、家人、朋友、同事、邻居、甚至陌生人,都是可以相信的,我所强调的是不要轻信、尤其是不要单方面地轻信。

有句成语叫“三人成虎”,闹市上当然是不可能出现老虎的,可是如果连续三个人都说有老虎,就容易让人相信真有虎了,如果这三个人还都是自己平时相信的人,那就更加容易相信有老虎了。但是只要我们有质疑和验证的好习惯,不轻信、偏信,只要适当加以验证,那么不管有多少人再传播有虎的谎言,就都不会上当受骗了。

也就是说,不要因为这话是某人说的,或者因为有多少人说了,就去相信,而要通过对这话的分析和验证之后,再做判定。这也就是所谓的“谣言止于智者”的原因所在吧。

(未完待续)
2009-3-30
 楼主| 发表于 2009-3-30 08: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原帖由 小z 于 2009-3-27 09:20 发表
thank you 佟大哥


也谢谢你的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09-4-2 08: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四,        熟人之爱

4,1,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公冶长⒌17』

每个人都希望能得到一位理想的爱人,不过,在我们选择爱人的同时,也被爱人所选择。选择的条件固然各有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越受到广泛欢迎的人,越容易被出色的爱人所选中。因此,我们自己要想得到一位理想的爱人,那么就应该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位受欢迎的人。

怎样才能算是一个受欢迎的人呢?孔子在《论语》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榜样晏平仲,他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公冶长⒌17』,意思是说:人们与晏平仲交往越久,就越尊重他。

人们与晏平仲交往越久,就越尊重他,那说明他肯定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人,否则人们不会随着对他的交往的加深而越来越尊重他。因此看看一个人与他所熟悉的人,比如同事、邻居、朋友等交往时间比较长的人对他是否尊重,就可以看出这个人是否受欢迎了。这是一个衡量别人的标准,更是一个衡量我们自己的标准。

有些人初到一个地方,非常受欢迎,可是时间越长,愿意与他打交道的人越少。这种情况在同事里面比较普遍,因为人们选择职业,主要不是看同事是否理想,因此即便遇到了不很理想的同事,也不得不忍耐与其交往。

一个人连同事关系都处理不好,那么恋人关系或者家庭的夫妻关系也肯定处理不好。有人可能不同意,他们会举出许多例子说,有些人在单位里整天与人吵架,但是一回到家里就很安稳,夫妻从来不吵架。
我相信这样的人肯定是存在的,但是这样的恋人关系或夫妻关系肯定是不正常的。通常这种在外面经常与人吵架,却在家从来不吵架的人,其夫妻关系肯定存在着某种不平等,也就是处于一方绝对服从另一方的从属状态。只有这样才可能出现夫妻不吵架的虚假和谐状态。

一个人与同事关系处理不好,根本原因在于心胸狭窄、缺乏容人的雅量,缺乏对人的尊重、缺乏与人妥协的能力,什么事都固执己见,或者贪小便宜,与人争权夺利等,而这一切的主要原因,我觉得都可以归结为缺乏爱心。

只要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无论如何不会与同事的关系坏到哪里。一个人只要心里有了这份爱心,那么对任何人都会自然而然地发自内心地给予平等的尊重和关心,自然就会有了礼让的素养,也就有了与人友好相处的基础。

曾经有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是爱一个我爱的人好?还是爱一个爱我的人好?”我的回答是“当然是既爱我、我也爱的人是最好。”那么退而求其次,应该是选一个爱我的人比较好。真正爱我的人,才会珍惜我,在意我,才能努力保证我的幸福。结论是:选一个爱我的人比选一个我爱的人更加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选到一个真正爱我的人来爱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要选一个有爱心的人。一个有爱心的人,走到那里都会受欢迎,人们与其交往越久,就越能感受到他的爱心,自然也就会越尊重他。

一个人有爱心,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只想到自己,即便不首先想到别人,也会在想到自己的同时也想到别人。他走到哪里,就把对别人的关心和温暖带到了哪里。这样的人,他的心胸一定非常宽阔,感情也一定非常丰富。他既然对关系比较松散的人都会那么富有爱心,一旦投入了恋爱,怎么会不珍惜那份只属于他的爱情呢?

也许有人会担心,选择感情太丰富的人,太有爱心的人,会不会有风险啊?会不会容易成为一个花心大萝卜?我觉得完全不需要有这样的担心,因为对人有爱心与花心是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泛爱。

对人有爱心,首先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去爱,而是一种基于人对人的尊重和关怀而无私付出的爱,比如“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是看到别人的父母老人当成是自己的父母老人来尊重,看到别人的幼小孩子当成是自己的幼小孩子一样来关怀。花心,则纯粹是为了满足自私的情欲而去获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比如把别人的老婆或老公当成自己的老婆或老公来使用。

花心之爱与有爱心的爱最本质的不同在于:花心之爱是有功利性目的的,它只针对吸引自己的异性,对其他人则没有爱心。

一个有爱心的人,首先是一个懂得尊重别人的人,那么花心的人之所以会花心,最起码一点是缺乏对人的尊重,只知道满足一己的私欲。因此有爱心的人与花心的人,完全属于不同性质的人、不同层次的人。

(未完待续)
2009-4-2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09: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4,2,怎样才能避免成为被讨厌的人——《半部论语学爱人》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阳货17.14』

前面我们分析了怎样做一个受欢迎的人,那么再来分析一下怎样避免成为一个被讨厌的人,可以更加有助于我们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前面我们分析到,一个有爱心的人容易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根据我们的观察,一个有爱心的人,通常也是一个非常热情、喜欢关注别人的人。关注别人本身并不是坏事,但是关注过度,或者关注的方式不恰当,就会起到反作用。比如说,传播没有经过确认的东西,就是一个坏的例子。

孔子在《论语》中对此有明确的告诫:“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阳货17.14』,意思是说:“听到别人传言就相信还去传播,是对道德的背弃。”孔子把道听途说的行为上升到了道德的层次,认为一个道听途说的人,是一个背弃了道德的人。

许多人对道听途说的严重性认识不足,认为,道听途说不过是闲聊解闷而已,与一个人的道德水准高低有什么关系?其实不然。道听途说的危害性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尤其是牵涉到人的感情方面的道听途说,对于别人的感情之伤害往往是致命性的。

比如说,看到一男一女两个同事关系比较密切一些,或者一起出差,或者一起外出就餐,于是就道听途说地传播这两人的诽闻,结果搞得两个家庭不得安宁。这样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感情方面的道听途说之所以有杀伤力,关键在于当事人无法反驳、或不方便反驳。

一个人喜欢传播道听途说的东西,并不一定就说明这个人怎么坏,许多时候主要还是无知,对于尊重别人隐私权的无知。其次是缺乏责任感,没有为自己的言论负责的意识。似乎觉得,自己既没有责任去核对别人说的是否事实,也没有责任为自己所说的是否属于事实负责,认为转述别人说的内容,责任就是别人的。

对同事、对朋友、对一切相关的不相关的人保持热情和关注本身并不错,但是既然要保持热情,那么也就要具备起码的尊重和责任感。在关注别人的时候,听到了什么,不要急于去转播,而要适当加以思考和分析,必要的时候,还应该加以验证。即便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些,那么最起码可以做到不继续转播出去。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谣言止于智者”。

道听途说的内容如果只与别人相关,通常来说,还比较容易克制,一旦道听途说的内容与自己、或与自己的亲人有关、往往就会让人失去理性。比如前面举的例子,那传闻中的男人或女人是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就更加需要沉着冷静。务必要多加分析和验证,千万不要捕风捉影,稍微听到一点风吹草动,就立刻兴师问罪。这是非常伤害感情的,也是非常不明智的。

道听途说之所以会对我们的感情生活带来巨大的伤害,是因为道听途说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甚至往往是难以验证的。比如说,有的道听途说的内容,只是人们出于好奇、或者是开玩笑、或者是敏感,但是有些道听途说的内容,却是有人出于某种目的而故意制造的。

有些人为了爱情竞争的需要、为了商业利益竞争的需要、为了权力竞争等的需要,当他们正面的竞争无法战胜对方的时候,往往就会利用人们喜欢道听途说、轻信道听途说的人性弱点,通过故意散布不良信息的方式来打倒或伤害对方。如果我们亲信了,等于是帮了自己亲人的倒忙,是做了亲者痛、仇者快的傻事。

还有一种情况,那道听途说的内容与自己无关,但是与自己的好朋友有关,于是听到了之后,立刻迫不及待地向自己的好朋友报告。看上去像是在关心好朋友,帮助好朋友,实际上是在帮助好朋友的敌人在伤害好朋友。这就好比敌人向好朋友射出了一箭,可是由于力量太小,无法直接射到好朋友的身上,这时候通过你的道听途说,帮助敌人加一把劲,将利箭射到了朋友身上。

为了有效抵制此类恶意的道听途说,除了要做到理性分析、严格验证之外,还要加强对我们的亲人、特别是恋人的信心。当然这样的信心是建立在平时的良好言行基础上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自己,在平时的言行中,也要自尊、自爱,瓜田李下要谨慎,这样才能杜绝对手利用道听途说的方式来诋毁我们的机会。

(未完待续)
2009-4-3
 楼主| 发表于 2009-4-6 08: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4,3,怎样才能保持适当的距离——《半部论语学爱人》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阳货17.25』

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能与人友好、愉快地相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事与愿违,难以友好、愉快地相处,其中的常见原因之一,是由于彼此的距离不适当,不是太近,就是太远。距离太近或太远会导致怎样的难以相处呢?对此、孔子在《论语》中有相关的论述,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阳货17.25』,意思是说:“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以共处的,亲近他们,他们就会无礼,疏远他们,他们就会报怨。”

对于这句话,历来争论不少,许多人说,孔子这话证明孔子是一位歧视女性的人,也有人为孔子的这句话辩护说,孔子这里的“女人”,不是指所有的女人,而是专指那些“难缠”的女人。

我觉得,孔子这句话,既不是歧视女人,也不是只指“难缠”的女人,而是客观分析了所有女人都容易具有的一种共同特性,那就是“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而且,这种属性,并不只是女人具有,许多男人也具有。孔子对女人是宽容的,因此认为女人拥有这样的属性,属于自然,孔子对男人是严格的,因此认为男人一旦也具有了这样的属性,就是小人了。

其实,不管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说这话究竟是针对什么而言,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今天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我们自己身上、在我们所交往的人当中,是否有“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的现状存在,如果有,我们将怎样对待。

根据我的观察,这种“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的现状不但有,而且还普遍存在。亲人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恋人之间、夫妻之间,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存在。彼此整天粘在一起,关系未必就一定好,说不定会因此惹出一些是非。同样,彼此相距太远,或很长时间不往来,也会导致感情淡化、甚至感情转移等问题。

其实西方也有一个注明的“豪猪理论”,表达的意思与孔子的“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非常相似。豪猪理论说,豪猪在冬天为了取暖,会彼此主动靠在一起,可是不能靠得太近,靠得太近了,身上的毛会刺痛彼此,也不能离得太远,离得太远达不到取暖的目的。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我们自己要有一种与人保持适当距离的意识,也就是要维持相对的独立空间和隐私,即便是恋人之间,夫妻之间,也不要“好得像一个人一样”,要保持自己的独立空间和隐私,更要尊重对方的独立空间和隐私。

以前国营企业的管理过分强调领导要与群众打成一片。这固然有可取之处,可以缩短领导与工人之间的距离,但是同样也有不利的方面,比如说,如果领导与工人的关系太过密切,彼此都以哥儿们相称,那么对于领导的工作指示很可能在执行起来就不那么严格,比如说,有的时候对于领导的要求会讨价还价,对于领导工作中的要求可能就不那么严格地遵守,觉得即便不遵守,领导也不会把自己怎么样。

还有一种情况,原来一直与领导关系密切,可是由于领导工作忙或别的什么原因,与工人的关系不那么密切了,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原来是基层领导,后来升上去了,自然与原来的工人接触的时间少了,这时候工人往往产生怨言:官做大了,不理我们了。

恋人之间或夫妻之间也会有这样的情况,原来彼此关系太密切,整天不是缠在一起,就是电话不断,可是爱情降温之后,或者工作忙起来之后,彼此的联络,或交流比以前少了,有了距离感,于是一方就抱怨另一方变心了。被抱怨的一方往往也会觉得很冤枉。

特别是夫妻之间,有的人觉得,既然已经是夫妻了,甚至是老夫老妻了,彼此之间还像过去恋爱时期那样的整天你情我爱地表达已经不适合、也没有必要了。因此即便休息日难得夫妻都在家,一整天也没有几句话好说。如果夫妻双方对此有共识,那么还无所谓。如果夫妻双方对此无共识,觉得你情我爱的表达不管什么年龄都是需要的,那么一旦对方没有满足这一要求,就会产生抱怨。万一再遇到什么流言,那么就更加可能引起夫妻间的猜疑和不信任:是不是变心了?

究竟怎样的距离才是最适当的距离,不同的恋人、不同的夫妻、不同的人与人的关系、要求是不一样的,这需要我们自己去体会和把握。总之,只要我们能意识到这一点,那么适当调整我们与别人之间的距离,相信一定能有助于我们与别人友好相处。

(未完待续)
2009-4-6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08: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4,4,怎样才能准确判断一个熟人的好坏——《半部论语学爱人》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15.28』

熟人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是相对于陌生人而存在,而且熟人的范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扩大,有道是“一回生,两回熟”。熟人虽然是比较宽泛的概念,但却可以与亲人、恋人、友人清楚地分开。换句话说,熟人是间于亲人、恋人、友人与陌生人之间的一个巨大的缓冲群,熟人的关系随着与我们的关系密切程度的提高,可能会上升为我们的亲人、恋人、友人,也可能会随着与我们的关系密切程度的下降乃至淡化,而逐渐成为新的陌生人。

由于熟人的这一特殊属性,使我们对熟人的了解增加了难度,往往会形成一种我们以为对某些熟人很熟悉了,其实对其真相根本不了解的情况。好比两个邻居在同一个社区生活了好几年,经常早晨不见晚上见,感觉上已经很熟悉了,但实际上对方究竟是干什么的、靠什么生活、甚至是良民、还是罪犯等都根本一无所知。

对于绝大多数的熟人,我们都不会去特别关注,因此我们对熟人的了解乃至评价,往往也大都是根据别人对他们的评价而定。换句话说,我们对熟人的判断,绝大多数情况下往往是根据周围人的意见,也就是根据“舆论”来判断。通常情况下,这样的判断是否准确,对我们并不重要。

但是对于其中某些熟人,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我们需要增加对他的了解和判定,比如说,我们要去熟人那里消费、或者想与熟人做一笔生意、或想托熟人办件事、或者想发展进一步的友谊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有必要对熟人有一个准确的评价。这时候如果还是只根据“舆论”的评价来判断,那么很可能会给我们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

正如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那样:“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15.28』,意思是说:“大家都厌恶他,我必须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舆论往往是靠不住的。通常情况下,舆论都是根据自己的利益或模糊的观察,而不是根据公正客观的原则去发表。比如说,在一个小区或一个单位 ,如果一个人为了维护社会的利益或正义的事业,假设是为了环保的需要,而得罪了小部分人的利益,那么在这些小部分人的舆论中,对于坚持维护公益和正义的人的评价就是负面的。而且这些负面的舆论都很技巧,绝对不会说他维护公益和正义是错误的,而是说这个人脑子有问题。

中国的许多群众意见调查报告都存在着严重的水分,一方面是由于调查者不认真,还有一方面是由于被调查者的舆论工作做得好。有的是善于包装,让群众自愿说假话,有的干脆就是用行政或恐吓手段强迫群众说假话。

还有一种情况下的舆论也很害人,即为了某种目的而故意集体编造出来的假舆论,通俗的说法,叫“制造舆论”。想要搞臭一个人可以制造舆论,想要塑造一个人也可以制造舆论。

在过去物质紧缺的时代,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个人为了塑造自己是“有门路的能人”的形象,积极主动帮助熟人购买紧缺物品,在塑造了这个虚假的形象后,有一天忽然宣称能为大家购买到便宜的彩电,当时彩电紧缺,有钱也买不到,要凭票供应。由于大家都相信这个熟人有能力,于是纷纷放心地交钱给他想买个便宜的彩电,结果被他卷款而逃。后来才发现,他根本没有任何后门,以前为熟人买的便宜货或紧俏货,都是他自己贴钱花高价买来的。

更多的情况下,我们对熟人的误解,是因为我们缺少认真的生活态度。有的时候是过分热心,轻信别人关于某个熟人的传言,别人说怎样就当成是怎样,甚至不加思考地传播我们所听到的关于某个熟人的传言。有的时候是我们过于冷漠,即便对于我们经常遇到的熟人,也缺乏主动关心和了解的热情。

为了防止各种误判,我们不应该轻信关于熟人的任何舆论,我们不反对通过舆论来减少了解一个熟人的成本,但对于所有的舆论,都不要忘记通过我们自己的观察,去思考、去分析、去验证。尤其要警惕那些虚假、片面的舆论导向。

当一个熟人离开你几年、十几年后,忽然又出现在你的面前的时候,你一定要警惕了,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你千万不要被你对这个人以前的印象所迷惑,因为几年时间完全能让一个人脱胎换骨,最安全的办法就是把他完全当成一个陌生人来重新熟悉和交往。

(未完待续)
2009-4-8
 楼主| 发表于 2009-4-10 09: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4,5,怎样的人可以交朋友——《半部论语学爱人》

子张曰:“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子张19.3』

正如上文所说,熟人是间于亲人、恋人、友人与陌生人之间的一个巨大的缓冲群,绝大多数的朋友,都是从熟人中发展起来的,两个陌生人一见如故地交朋友的情况也有,但是很少。而且这样一见如故的朋友究竟能走多远也很值得怀疑。因此怎样从熟人中选择朋友,实在是每个年轻人不可回避的问题。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许多关于怎样交朋友的论述,这些论述无疑都凝聚着我们先人的心血和智慧,谁也不能说这些论述是完全错误的。但是只要我们认真搜集汇总一下这些论述,却不难发现,彼此是并不完全统一的,甚至是彼此相矛盾的。即便在同一本《论语》中,对于怎样交朋友的论述也是彼此相矛盾的。

比如说,孔子在,《论语》中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季氏16.4』意思是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恳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但是在同一部《论语》中,子张提出了与孔子完全不同的交友观,书中写道,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子张19.3』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子夏的学生向子张请教怎样交朋友。子张说:“子夏是怎么说的?”答道:“子夏说:‘可以相交的就和他交朋友,不可以相交的就拒绝他。’”子张说:“我所听到的与这种观点不同:君子既要尊重贤人,又要能容纳普通人;既能赞美完善的人,又能同情能力不够的人。我是一个非常贤良的人?我有什么不能容纳别人呢?我是一个不够贤良的人吗?别人会拒绝与我交往,我又怎么谈得上去拒绝别人呢 ?”

孔子与子张在这里关于怎样交友的论述是完全不一样的,孔子的观点明确,不能随便交朋友,一定要与好人交朋友,不能与坏人交朋友,这也几乎是所有中国的父母对子女的交友的要求,因为他们信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孔子这话不错,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把我们自己完全放在被动受朋友影响的位置,完全排除了我们自己对朋友的影响能力。也就是说,不管自己的好坏,都是受别人影响的结果,责任都在朋友身上。

子张的观点恰恰相反,他是完全站在与孔子的观点的反面来论述交友,即,我们不是完全单方面受朋友的影响,相反,我们完全可以去影响我们的朋友。朋友的好坏与我们自己的好坏并没有必然的关系,朋友好,只有通过我们去仿效才能变得像朋友一样好,朋友不好,我们可以不去学,但也不一定要去排斥或拒绝,我们可以包容朋友的不足,甚至可以用我们的好去改变朋友的不好。

我个人理解孔子的交友观,但更加欣赏子张的交友观。事实上,孔子的交友观是比较难以实现的,原因很简单,如果每个人都希望与比自己好的人交朋友、不愿意与比自己差的人交朋友,那么谁也无法交到朋友。比如说,在一个班级上,每个同学都希望与比自己分数高的同学交朋友,以便提高自己的分数,低分数的同学可以找高分数的同学交朋友,可是高分数的同学不能与低分数的同学交朋友,这样不是谁也无法交到朋友了吗?

但是如果按照子张的交友观,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不管分数高的分数低的同学都可以彼此交朋友,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即便不能取长补短的,也可以助人为乐。

孔子交友观另外一个不可行性在于,我们在选择交友的时候,往往无法事先对一个朋友进行全面充分的了解,对朋友的了解,大都是通过长期的交往才能实现。而且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优点和缺点也是相互混杂在一起的,我们总不能只因为某人有某一方面的缺点或不足就拒绝与某人交往吧。
(未完待续)
2009-4-10
 楼主| 发表于 2009-4-13 08: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5,1,儒家之爱和基督之爱——《半部论语学爱人》


二,        生人之爱

5,1,儒家之爱和基督之爱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⒈6』

今日世界上形成三足鼎立的三大强势文化,可以说分别为儒家文化、基督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伊斯兰文化我们暂且不论,以中国、东南亚地区为主体的儒家文化和以美国、欧洲为主题的基督教文化都强调“爱”的核心价值。不过基督较文化所强调的爱与儒家文化所强调的爱有很大的不同。

基督教文化所强调的爱是神与人的爱,是一种人为的、比较抽象、理性的爱。基督教根据宗教神话,宣称人类是神创造的,所以神爱人类。神为了人类的幸福,牺牲了神的儿子耶稣,所以人类更应该爱神。人类只有爱神,才可以为了爱神而爱其他的人,才可以得到神所赐给人类的各种幸福。

儒家文化所强调的爱是人与人的爱,是一种自然的、比较具体、感性的爱。儒家文化根据人的感性需要,宣称人从一生下来天生就有一种亲情之爱,这种爱是天生的、本能的,不需要任何特殊的培训和人为的灌输。这种爱源于母子之间的人倫之爱,逐渐伸展出来,就形成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爱,然后再扩展开来,就能涉及到所有的人类之间的爱,即“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自然人人皆得爱,个个都幸福。

通过比较基督教文化所强调的爱和儒家文化所强调的爱,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种文化的爱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基督文化的爱是通过神这个中介,来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爱,儒家文化的爱则是通过亲情的扩展来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爱。如果再仔细分析,也不难看出,基督教的神人之爱,其实也是一种亲情之爱,只是这种亲情之爱被扩大了,把神扩大成了所有人的父亲,把所有信教的人都扩展成了兄弟姐妹。

不过在这一点上,儒家的胸怀无疑比基督的胸怀更加宽广一些,儒家认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颜渊12.5』,而基督则认为“凡入我教者皆兄弟也”,也就是说,必须要加入基督的宗教,他才认你是兄弟,你如果不加入,甚至信奉其他教,他不但不认你是兄弟,还可能把你认着敌人,历史上连续几百年的基督教十字军东征,就是基督教徒为了屠杀异教徒而发动的战争。

神与人的爱,如果不经过特别的人为培训或特殊的思想灌输,一般人很难接受神的存在和神对人的爱。但是人与人的爱,不需要特别的培训和思想灌输,每个人从来到人世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得到,所以我个人更加欣赏和喜爱儒家文化所强调的人类的本能之爱。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爱”,《论语》中写得很清楚: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12.22』,意思是说,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

在《论语》中,有许多关于“仁”的具体论述,也就是说“仁”有许多的内涵,可以体现在许多不同的方面,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不同身份和社会分工的人,实施“仁”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是作为个人,孔子提出了这样一条标准,我觉得可以供我们参考: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⒈6』,意思是说,孔子说:“一个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敬爱兄长,言行谨慎而诚信,要有爱心并亲近品德高尚的人,工作生活之余要多学习。”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可以感觉到来自父母和亲人的爱,但是并不一定懂得爱的道理,而儒家文化就是告诉我们为什么应该爱,怎样去爱等的道理,这也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的教育。

这种爱的教育,可以通过父母和师长传授给我们,也可以由我们自己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去继承。这样的爱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孔子在提倡我们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爱的学习为什么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呢?这与儒家文化的特征和爱的特征是分不开的,一方面,儒家文化鼓励独立思考,不主张盲从,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⒉15』,另外一方面,随着人的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人们对爱的理解会发生变化,也会面临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与爱有关的问题,因此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才能为我们找到最佳的实施仁爱的方法。

(未完待续)
2009-4-13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08: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5,2,尊老爱幼——《半部论语学爱人》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党10.13』

正如前文所说,儒家文化崇尚不设置爱的限制范围的博爱,不管他信什么宗教,不管他是什么肤色,也不管他是贵族还是平民,都对其怀有爱心。比如说,儒家文化特别强调尊老爱幼,只要是老年人都要给予尊敬,只要是幼儿都要给予特别的爱护,即像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所说的那句经典名言那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有学者指出,孟子的这句话是发挥了孔子的博爱思想。

根据西汉的戴圣在《礼记•礼运》中的介绍,孔子对其博爱思想有更加具体的阐述:“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孔子这段话的意思是:国家属于全民所有,应该选择有贤德和能力的人来管理国家,使得国民都讲求诚信,崇尚和睦。这样就能使得国民都不单赡养自己的父母、抚养自己的子女,还能使所有的老年人都能安度晚年、中年人都能有工作做,孩子都能顺利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孤儿、无子女的老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当然,这些在孔子的年代,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或者是一种期待的理想,在物质生产能力那么低下的年代,孔子这样的大同世界是不可能实现的。事实上孔子的思想,在他活着的时候,也没有被任何统治者真正采纳。但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要实现孔子当年所提出的理想世界,倒是完全可能的。事实上,我们都知道,现在有些国家的国民待遇早已远远超过孔子的大同世界上所描写的状态。

尽管如此,孔子在他的年代,还是能力尽所能地局部实现他的理想中可以实施的部分,比如,根据《论语》中关于孔子就有这样的介绍:“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党10.13』,意思是说,与同乡饮酒后,孔子一定要等老年人先出去,然后自己才离席。

孔子除了尊敬老人之外,对残疾人等也非常体贴、关怀,《论语》中写道: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卫灵公15.42』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乐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旁,孔子说:“那儿是台阶。”走到坐席旁,孔子说:“那儿是坐席。”等大家都坐下后,孔子告诉他:“某某在这里,某某在那里。”师冕走了以后,子张就问孔子:“这就是与盲人谈话的方式吗?”孔子说:“这就是帮助盲人的方式。”

中国虽然在2500年前就产生了孔子这样关爱弱势人群的大思想家,可是今日中国普通老百姓对弱势人群,尤其是残疾人,更多的不是关爱,而是歧视。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如果一个年轻的母亲带着一个孩子在马路上看见一个残疾人,母亲往往不是对着孩子说:“孩子,残疾人已经遭受了肉体上的不幸和痛苦,你要对残疾人多点关心、同情和帮助。”更多的是母亲为对孩子说:“孩子,你看到了吗?那个人就是因为不听妈妈的话才变成这样,你要是不听妈妈的话,有一天也可能会变成像这个人一样。”

可是在同一个地球的另外一些国家,父母们从小对孩子进行的是尊重、同情、关心、爱护、帮助残疾人的教育。父母们会带孩子去孤儿院、去养老院、去残疾人活动中心等地方去为他们做义工。有些家长和老师,甚至教育孩子收养那些残疾的宠物,以培养孩子的爱心。

在中国,假设一个肌体上健全的人要与肌体上有残疾的人结婚,反对者往往是健全人最亲的亲人和最亲近的亲戚朋友。赞同者,往往是与健全人没有什么利害关系的旁观者。这种社会现状一天不改变,孔子的大同世界在中国就一天无法实现,假如我们作为这个社会的一分子没有为改变这一现状而努力,就没有资格说自己是一个真正有爱心的人。

(未完待续)
2009-4-15
 楼主| 发表于 2009-4-17 08: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5,3,爱的交流——《半部论语学爱人》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源12.24』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曾接受过各种关于爱的教育,但是这些关于爱的教育,由于我们所处环境的局限,可能会与在其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们对爱的认识和理解有所不同。比如说,一个在大山里长大的孩子和一个在大都市里长大的孩子,一个在穆斯林文化中长大的孩子和一个在基督教文化中长大的孩子,他们对爱的认识和理解是不很一样的。

假如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成长环境中,即便我们与别人关于爱的认识和理解有多不同,也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在信息时代和交通发达的今天,假如我们依然局限在我们成长环境中的对爱的认识和理解的狭隘范围内,只认为自己所接受的关于爱的认识和理解是唯一正确的,那么就可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惑。

要避免这些麻烦和困惑,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爱的交流,来增加我们对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对爱的不同认识和理解的了解。据说,在美国,一个男人对陌生漂亮女孩当面表示赞美和礼让,被看成是一种绅士风度,可是在中国,一个男人对陌生漂亮女孩当面表示赞美和礼让,则往往被看成是一种不庄重的轻浮、失礼行为。

同样,在怎样爱孩子等方面,人们的观点也相差悬殊。比如说,有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跌到了,赶紧去把孩子扶起来,认为这才是一个父母对孩子的爱。有的家长看见自己的孩子跌到了,让孩子自己爬起来,认为这才是一个父母对孩子的爱。

其实,每个人对爱的认识和理解,每个人选择爱的方式,都有其合理之处、可取之处,同时也有其不足之出、可改善之处。因此,不管我们自己对爱的理解怎样、用怎样的方式去爱、都没有关系,但是,一定不要认为,我们自己对爱的理解和认识、自己的爱的方式、是唯一正确的。

要学会了解和尊重对爱的不同认识和理解,可以通过读书学习的方法,也可以通过与人交往的方法。有道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恭行”。通过与人交往来加深、拓宽我们对爱的认识和理解、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曾子就在《论语》中提出了:“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源12.24』的名言,意思是说,“君子以文章学问等与朋友交往,并通过与这样朋友的交往来提高自己的仁德。”

要真正能做到“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能有机会与友交往、接触,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有谦虚之心,好学之心,否则,即便我们整天满世界不停地跑,去接触各种不同的人,也不一定能提高我们对爱的认识和理解。

一个善于向别人学习的人,在与别人交往中,即便对方一个字不说,但是通过自己的观察,也能学到对方的可取之处。一个不善于学习的人,哪怕对方将爱的认识和理解表达得多么透彻,自己总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唯一正确的,唯一可取的,那么也可能是春风牛耳,一无所获。

一个善于向别人学习的人,不但能从对方可取的言行中学到东西,还能从对方的不可取的言行中学到东西。这就是《论语》中反复强调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戒之”的意思。

一个善于向别人学习的人,不但应该知道别人有怎样与自己不同的对爱的认识和理解,还知道为什么会有那样的不同。这样才知道,在怎样的情况下、在怎样的环境中,应该怎样调整自己表达爱的方式。因为不同方式的爱,并没有什么绝对的对错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之分。

怎样表达对陌生人的爱,不但与双方的文化、宗教、习惯等有关,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与礼节有关。有的地方,男女第一次见面就可以贴面,可以拥抱。有的地方,则只能轻轻握一下手。有的地方,连手也不能握,只能合十、或拱手、或招手示意。还有的地方,只能微笑着点头示意。最严厉的地方,连女士的脸都不允许看,女士必须要用纱巾蒙住脸才能与男人见面。

不管表达爱的方式有多么不同,只要我们能以宽容、尊重、谦和、友好之心待人,就一定能充分展示我们的爱心,也能不断提高我们对爱的认识和理解。

(未完待续)
2009-4-17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09: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5,4,爱的范围——《半部论语学爱人》

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源12.5』

儒家思想强调亲情,但是并不强调狭隘的亲情。相反,儒家思想是从亲情教育入手来培养人们由己及人的博爱精神。自古以来,儒家的博爱思想、与佛教的慈悲思想、与道教的行善积德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的慈善传统文化。

但是不可否认,中国人的家族文化特色,也极大地局限了中国人爱的范围。比如中国特别讲究家族、姓氏,强调同村、同乡、同学、邻居等关系,在处理任何问题的时候,假如面对一个熟人和一个陌生人,肯定会自觉不自觉地想到要优惠熟人,很少会想到要一视同仁。

尤其是在目前施行独生子女政策的情况下,许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只知道接受来自父母的爱,很少想到要付出对别人的爱。由于在家庭中缺少兄弟姐妹之间的互爱教育,因此在学校里也比较难以培养起对同学之间的爱,他们都期待其他同学也能像自己的父母一样,一切以自己为中心。

有趣的是《论语》中也记录了一个2500年前的独生子女的故事,书中写道,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源12.5』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敬业不出差错,对人恭敬有礼,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司马牛之所以会为没有兄弟姐妹而忧愁,可能是觉得缺少兄弟姐妹之爱,觉得孤独寂寞。这样的感觉,今天的独生子女,尤其是在那些城市森林般的多层住宅楼那一个个被割裂封闭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也一定会有吧?有的时候,想找一个人说说知心话、聊聊天也办不到。

现在甚至有了一个专门的词汇称呼这样的人“宅男”、“宅女”。

但是孔子的弟子子夏安慰司马牛说,只要能超越家庭的小天地,以君子之心待人,那么天下的同龄者,谁不能成为兄弟姐妹呢?这种博大的胸怀和气派,是值得我们今天的独生子女们好好学习的。尽管我们在家庭中是独生子女,但是所有的同学,不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吗?

假若我们能从小就培养起把同学都当成兄弟姐妹来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互相尊重,那么,我们在踏上社会、步入职业生涯之后,就很容易也把同事、同业同行的人们当成兄弟姐妹,也就不难进一步把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地球的人都当成兄弟姐妹。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就难在我们自己能否把别人当成自己的兄弟来对待。难就难在我们是否有足够宽广的胸怀包容、谅解、尊重和关爱对待与我们观点不一致的人,甚至会批评我们的人。难就难在是否能把那些无权无势、无财无色、无亲无眷的弱势人群当亲兄弟对待。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常抱怨自己的兄弟姐妹对自己不够好,同学对自己不够好,朋友对自己不够好,同事对自己不够好,邻居对自己不够好,而且把这一切的原因都归结为别人不好。其实假如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这样的人大都是缺乏爱心、心胸狭窄,只想到别人怎样爱自己,很少想或不怎么想怎样去爱别人。

还有一种人,他们对陌生人可以非常友好,非常热情,非常慷慨,甚至表现得非常有同情心,但是对于每天接触的人反而斤斤计较、寸步不让、毫无爱心,非常傲慢。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就可能不是与爱心有关系的问题,而是与利害冲突、与权术有关系的问题。

注意观察周围的人有无爱心,对于判断这个人是否容易相处非常有参考价值。反过来也可以成立,观察一个人与周围的人相处的关系是否融洽,也可以判断出这个人是否有爱心。我们可以这样去观察别人,别人也可以这样观察我。所以,假如我们与周围的人关系相处得不很融洽的时候,我们不妨反省一下自己的爱心和关心是否有点不够?

注意,千万不要反省了半天,结果发现不是自己的爱心和关心不够,而是周围的人对自己的爱心和关心不够。那样的话,你的反省就没有必要了,因为答案已经清楚了。

(未完待续)
2009-4-20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09: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6,1,怎样才能维持爱的热情——《半部论语学爱人》

二,        兴趣之爱

6,1,怎样才能维持爱的热情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⒍20』

有的人选择了某种的兴趣爱好之后可以持续一生,有的人选择了某种兴趣爱好之后却维持不了太久。这有点像俗话所说的那样,“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立志与选择兴趣固然不完全相同,但却有些相似之处。

一个人选择了某种兴趣爱好之后能否持续下去,通常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从客观上来说,必须看是否具备持续下去的起码的环境和条件,从主观上来说,必须看自己是否有持续下去的热情和动力。但从根本上来说,主要还是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因素,那就是自己是否有持续下去的热情和动力,如果有,即便不具备持续下去的环境和条件,也会去努力创造持续下去的环境和条件。

怎样才能具备持续下去的热情和动力呢?《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⒍20』,意思是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也就是说,我们的兴趣爱好是否可以持续下去,关键不在于我们对兴趣爱好是否在行,而在于我们是否可以从中感受到满足和快乐。对某种兴趣爱好很在行,固然会比不在行的人持续的时间会长,但是假如无法从中感受到满足和快乐,也是无法长久的。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选择兴趣爱好并不是首先考虑自己是否真正喜欢、是否能从中感受满足和快乐,往往更多的是盲从或跟风。通俗点说,就是现在流行什么就选择什么。等一阵风过去了,他的选择也就改变了。

在现实生活中,还有的人不是跟着流行走,而是跟着需要走。比如说,为了追求某人、讨好某人、接近某人等,明明自己不喜欢,也会因为有这样的需要而可以培养一种与某人一样的兴趣爱好。这样功利性的兴趣爱好只是敲门砖,一旦目的达到了之后就抛弃了。

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种情况属于即不是跟风、也不是功利、而是被命令。在自己还不具备独立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的前提下、被家长或老师或其他人要求选择某种兴趣爱好。理由是选择某种兴趣爱好,可以显示一个人的高雅、一个人的修养、一个人的品位、一个人的身份等。但是自己并不喜欢,甚至很讨厌,只能默默忍受。这样的在外力作用下的兴趣爱好,随着外力的消失,自然也就不能持续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假如我们真正能从某种兴趣爱好中感受到满足和快乐,那么我们的兴趣就会源源不断,自然也就能持续下去了。即便我们不在行,只要持续下去,就会提高我们的能力,即便我们暂时不具备充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只要我们渴望,就能通过努力去创造环境和条件。

选择兴趣爱好是如此,选择爱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不管是朋友、爱情、婚姻,是否能长久持续下去的根本原因其实也在是否有满足感和快乐。尽管不同的朋友、爱情、婚姻给我们的满足和快乐的具体内容是不一样的,但是肯定会有一样,比如说情感上的、精神上的、物质上的、生理上的、心理上的等,否则,怎么会长久持续下去呢?否则,又有什么必要持续下去呢?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故事,女孩子说,我真得很爱很爱他,我可以为他付出我的一切,可是每次我跟他在一起总是不能友好相处,每次都是不欢而散。还有类似的故事:我很爱很爱这个家,可是每次走进这个家,我的心情就好不起来。

我毫不怀疑这些人在说这些话的时候的真诚,不怀疑他们是在说假话,他们只是不懂得什么是爱,不懂得为什么要爱。女孩子说很爱很爱他的男朋友,严格来说是“很想爱他的男朋友”,每次都不欢而散,已经证明她和他已经没有了真正的爱。那位每次走进家就心情不好的人,也已经早就不爱这个家了,只是从道德上觉得自己应该爱这个家。

这样为了爱而强迫自己爱的,不但没有必要,也不可能长久持续下去。

(未完待续)
2009-4-22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09: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6,2,爱的选择——《半部论语学爱人》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雍也⒍23』

不管是对兴趣爱好的选择,还是对事业的选择,还是对恋人的选择,都没有绝对的标准。人们通常用“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来形容不同兴趣爱好的选择,通常用“人各有志”来描述对不同事业的选择,通常用“环肥燕瘦各有所好”来形容人们对恋人的不同选择。在《论语》中也有相关的说法: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雍也⒍23』,意思是说:“智者喜欢山,仁者喜欢水”。

有人也许会问:为什么智者不能喜欢水,仁者不能喜欢山呢?我的回答是,当然可以。其实,孔子在这里所说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只是一种列举,意思是说,你可以喜欢山,也可以喜欢水。从修辞的角度上来说,这是一种互文表达意思,比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前半句的意思是“秦汉明月秦汉关。”又比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中前面半句的意思是“薄雾和和月光笼罩着清冷的河水和沙滩”。所以孔子这句话也可以翻译成:“智者和仁者都喜欢山水。”

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建议,他希望有智慧的人、有仁爱的人能喜爱山水。我想山水在这里应该是一个泛指的符号,意思是指比较高雅的、非功利性的、能陶冶情操的兴趣爱好。

一个能喜爱山水的人,往往是一个胸怀博大的人、宽容的人。任何人喜爱山水都不是将山水拥为己有,而是自己走进山水、将自己融进山水、甚至使自己成为山水的一部分、一个景点。喜爱山水,我们就会更加懂得珍惜山水、爱护山水。那样,我们个人的兴趣爱好,就不只是愉悦自己、也愉悦别人。

兴趣爱好与事业追求不同,其主要功能是休闲、娱乐、陶冶情操,不能像对待事业那样忘我地追求,也不能搞成炫耀自己的资本,否则就偏离了兴趣爱好的本意。把兴趣爱好搞得比上班、工作、事业追求还忙、还累、还投入,就更加本末倒置了。

以上是选择兴趣爱好的大的方向和原则,具体的选择,可以根据各人所处环境和条件,以及本身条件等去选择。说到本身条件,除了经济条件之外,主要还有身体健康状态、性别、年龄等。我觉得,最关键的一条,还要看周围的人是否有同样的兴趣爱好,也就是是否有同好之友。因为几乎所有的兴趣爱好,往往都是玩的人越多、越快乐,一个人闷在家里的兴趣爱好往往乐趣不是很大。

或许正是因为人的趋众心理,往往会使一个村庄、或一个生活小区、或一个单位在一段时间内,流行某一种兴趣爱好,比如打麻将、斗地主、练气功、跳街舞、下围棋等。在这样的时候,就面临一个何去何从的问题:是盲目地跟着周围人的兴趣走呢?还是坚持自己的相对高雅一些的兴趣爱好呢?我觉得,理所当然地不能盲从。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在自己所居住的小范围内没有同好,也可以去更大范围内寻找同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可以试着以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影响周围小圈子里的人。事实上,任何兴趣爱好都是相互影响的,就看谁的自信心更强、谁的感染里更大、谁更有魅力。

说到兴趣爱好,还有一个经常遇到的情况,那就是夫妻或家人之间的兴趣爱好不一致。假如兄弟姐妹之间,或兄弟姐妹与父母之间的兴趣爱好不一样,那倒无所谓,但是假如夫妻之间的兴趣爱好不一样,许多时候,就容易引发家庭矛盾。这个时候尤其需要妥善处理。

最理想的办法是努力使夫妻双方培养起同样的兴趣爱好,这样不但不会引发家庭矛盾,反而还能促进夫妻感情,增添夫妻情趣。同时,也便于在经济上获得一致的投入。相反,由于各种兴趣爱好所需要投入的资金不一样,如果各自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就不容易处理好家庭投资及消费的问题。

投资和消费还是次要的,关键在于感情投入的问题。假如夫妻一方过度热情于某种兴趣爱好,甚至因此而结识了其他的异性同好,那么许多感情问题可能因此而发生。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夫妻之间关心对方的兴趣爱好才是真正的关心对方这个人,不关心对方的兴趣爱好,也就是不关心对方这个人。假如你们夫妻不幸各自拥有自己不同的兴趣爱好,也无法在短期内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兴趣爱好,那么最好的办法是,试着再增加一项共同的兴趣爱好。
(未完待续)
2009-4-24
 楼主| 发表于 2009-4-27 18: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6,3,爱的回避——《半部论语学爱人》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⒍22』

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爱是没有错的”,听起来自信十足,但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往往就不难发现,这句话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为错误的爱在做辩护。换句话说,尽管嘴上这样说,心里其实知道:爱是有对错的。

爱情是有条件的,爱情也是有对错的。不具备条件者往往无法得到真爱,明明知道不该爱的,还去爱,就是错爱。爱情是这样,对待兴趣爱好也是这样,那种以为“现在崇尚自由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干什么都是对的”的想法是不可取的。

明明知道是不该爱的偏偏要去爱,明明大家都觉得是错的、甚至自己也觉得是错的,但还是偏偏要去爱,爱了又能把我怎样呢?许多年轻人难免会这样想。在今天这个相对文明、自由、宽松的时代,一个人明明知道是错爱还要坚持去爱,其结果大概有两个:一是必须为这样的错爱承担一切不良的后果,二是被这个社会判定这样做是不明智的。

《论语》中有一段樊迟与孔子讨论怎样才算是明智的对话,书中写道,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⒍22』,意思是说:樊迟问孔子怎样才算是智,孔子说:“让老百姓遵守道义,对鬼神可以尊敬,但要让老百姓疏远鬼神,就可以说是智了。”

孔子在这里向管理者提出了明确的告诫,假如有人不接受这样的告诫,坚持要亲近鬼神,当然也不是可以,谁也不能把他怎么样,但是他必须承担因此而引起的后果。比如,据人民网介绍,长春某法院门口居然悬挂宝剑避邪,被网上猛批为“不信马列信鬼神”,据说是因为该法院连续几位高层领导被调查,请风水师来看了之后,必须要悬挂宝剑才能避免再出问题。但是这样的做法,只能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提醒检查部门来认真查一下还没有被查到的问题,否则,为人不做亏心事,哪里需要避什么邪呢?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乃至思维习惯,往往会无形中受到自己的兴趣爱好的潜移默化。我们不难想象,假如不是法院的这些领导平时就相信风水等这些迷信的东西,怎么可能突然做出如此愚蠢的事呢?

在我们选择兴趣爱好的时候、在我们选择爱情对象的时候,都不能太过盲目,都必须首先在内心认真审核一下:这样的兴趣爱好、这个爱情对象是否应该选择?如果觉得是不应该选择,那么就要克制自己的感性冲动,不要被诱惑,勇敢地选择回避。

当我们还没有陷入对某种兴趣爱好的热情之前选择拒绝,要比我们陷入其中遇到了麻烦之后再想退出要好得多。因为一旦你身陷其中之后,再想选择退出,往往就不那么单纯,不那么容易,不是只要你一念之间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甚至可能会出现“身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比如在你没有选择吸毒之前,你只要一个念头:我不能吸毒,我拒绝吸毒,那么就可以拒绝吸毒。可是等到你吸毒之后,再想拒绝吸毒,往往就身不由己了,就不难么容易退出了。你的理智告诉你不能吸毒,吸毒将走向死亡,可是你的身体无法摆脱对毒品的需求,让你生不如死。

在我们选择兴趣爱好的时候,在选择爱人的时候,都要先冷静地思考一下,扪心自问:这个选择适合吗?如果明明知道是不应该选择的,那么一定要坚决地加以回避。千万不要把选择别人都不选择的、自己也知道是不应该选择的、误会成一种勇敢。那绝对不是什么勇敢,只能是一种不明智的愚昧和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在一个不开放、不文明的社会环境中,每个人的选择自由可能比较少,因为一旦你做出了与众不同的选择,很容易遭到周围的非议。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文明程度的提高,对个人自由的尊重和宽容,外界对个人兴趣爱好、乃至爱人等选择的干扰力度会越来越小。这就意味着:每个人必须比从前更加重视自己的选择。因为以前一旦你选择错了,周围的人立刻会做出强烈的反应,有的甚至会直接要求你改变。但是现在即便你选择错了,周围的人也不会做出什么强烈的反应,让你误以为你的错误选择没有遭到人们的强烈反对所以是正确的。

重视自己的选择,就是重视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懂得选择回避,才能提高自己的选择能力。

(未完待续)
2009-4-27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10: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6,4,好色之爱——《半部论语学爱人》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卫灵公15.13』

有些兴趣爱好是绝对不能随便选择的,比如吸毒、参加邪教、迷信算命、求神问佛、传销等,这些不但属于应该拒绝的不良嗜好,属于有违社会道德良知、有违良风优俗,甚至还可能牵涉到违法乱纪。根据《论语》的介绍,孔子对这些东西鲜明的立场: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⒎21』,意思是说: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但是对于有些兴趣爱好、特别是那些根据不同道德观念会有不同解释和判定的兴趣爱好,则表示了足够的宽容。比如说,对于性和好色,历来就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

孔子在《论语》中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卫灵公15.13』,意思是说:“我没有见过像喜欢美色那样喜欢美德的人。”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认同和欣赏好色的,并希望人们不但好色,还能像好色那样热烈地好德。同时我们也都听说过这样一首流传甚广的戒色古诗:“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悬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显然这首诗是把性和好色看成是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

孔子之所以认同并欣赏性和好色,正如孔子在《礼记》中所说的那样:“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也是作为人最大的需求之一。但这并不是说,孔子就认为性和好色越多越好,好得泛滥也无所谓。完全不是如此,孔子的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不能割裂开来学习,孔子历来主张中庸之道。所谓中庸之道,就是“过犹不及。”『先进11.16』

告子曾经在《孟子》中说过“食色性也。”意思是说,食欲和性欲都是人的本性,这样的本性无所谓善与不善的问题。不能说人表达了食色的愿望,就说明这个人“心存不良”,也不能说没有表达这种愿望就“纯洁高尚”。

食色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人们渴望和追求提高满足食色愿望的质量是没有错的,也是正当的。但前提是,不能因此而去伤害别人、侵害别人。更加重要的是,要把握好适当的度,也就是说过犹不及,太多了太少了,都不是最好的。

那么怎样才算是最适当的度呢?孔子在《论语》中的一句话可以用来参考:“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⒉4』,意思是说,即便随心所欲,也不会逾越规矩。

这句话的意思有两点,一是不要顾虑太多,想怎样就怎样,但是又不能太过分,你只能在一定的圈圈内想怎样就怎样,出了这个圈圈就不能太随便了。那么怎样才能明确这个圈圈的边缘或者范围在哪里呢?我想可以有一个简单的判定标准,那就是是否能让自己和他人都快乐。

比如说,一个男人看见一位靓女,你可以欣赏她、接近她、甚至千方百计去追求她。这都无可非议。但是有两个前提不可忽视:一个前提是不能让她感到痛苦和厌烦,假如她对你的欣赏、接近、追求很开心,那自然皆大欢喜。假如她对你的欣赏、接近、追求感到反感,那么你就应该克制或放弃。另外一个前提就是,不能让你的欣赏、接近、追求影响他人。比如说,你不能为了追求她闯进她的工作场所,那就影响了她的同事和企业的工作,你也不能为了追求她而搞得她的左邻右舍失去安宁。你更不能为了满足你的个人情欲而去破坏她的家庭、拆散她的婚姻。

又比如说,对于夫妻之间的性生活,究竟把握在怎样的度才能不伤身还能健身呢?尽管世界上有无数的专家学者已经对这个问题研究了无数年,但至今依然还没有能得出一个具体的、可以通用的数据。由于每对夫妻的身体状况都有差距,估计再研究无数年也依然无法得出一个统一适用的精确数据。不过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已经可以给我们一个大概的圈圈:那就是只要夫妻双方都感到快乐,并且第二天不感到疲劳,就完全可以继续随心所欲。

(未完待续)
2009-4-29
 楼主| 发表于 2009-5-8 17: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二, 职场之爱

7,1,怎样选择理想的企业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⒋1』

三、四十年前,中国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人们几乎没有什么选择职业的自由,好不容易能进一家企业,不管企业是好是坏,基本上是做到退休为止。因此当时能够进入国营企业的人,都被誉为是捧上了“铁饭碗”的人。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逐渐步入了市场经济时代,在打破“铁饭碗”的同时,也将自由、多次选择企业的权利还给了我们。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能力,想怎样选择自己的职业都可以,而且有许多机会可供我们自由选择。

这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考验,那就是我们必须具备足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足够选择企业的能力。否则,以前无法得到理想的工作还能怪命运不好、怪没有机会,现在无法得到理想的工作就只能怪自己了。

每个正在求职的年轻人,都渴望进入一个理想的企业。那么怎样的企业才算是理想企业呢?孔子在《论语》中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⒋1』,意思是说,“居住在有仁爱风俗的环境中才好。选择住处不考虑那里是否有仁爱之风,怎么能算是聪明呢?”

孔子说的是怎样选择居住环境,我觉得也适合怎样选择求职的企业。按照新的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职工在被企业录用后,可以有一到三个月的试用期。在这个试用期里面,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双向了解和选择,觉得对方好,可以选择继续合作,觉得对方不好,可以选择离开,彼此都不需要负担任何违约责任。换句话说,这是法律赋予双方的自由选择权利。

作为个人来说,要想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对一个企业进行充分、全面的了解,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一些大的企业,甚至连各部门全部熟悉一下都还来不及。但是却有足够的时间了解自己的上司或自己所工作的环境否是有仁爱之风。

假如你进了一个企业,感受到的不是这个企业对一个新职工的热情欢迎、友好对待,而是整天看到这个人打架、那个人吵架、职工们私底下都怨声载道。那么这家企业不管它外表看上去多么豪华、漂亮、广告吹得多么天花乱坠、暂时支付的工资多么高、待遇多么好、管理层对你介绍得多么有前途、有实力、都是靠不住的。

除非你没有其他的选择,为了生存的需要,不得不委曲求全,否则你应该立刻离开,去重新选择。即便你不得不暂时留下,也应该在赚了一定的积蓄之后,再去寻找更加理想的企业。

在一个没有仁爱之风的企业里面,除非你自信你可以改变那里的一切,否则,你只能把自己同化成与其他人一样。事实上许多新职工都是被那样同化的。根据我的观察,一个企业是否有仁爱之风,一个企业的环境是否能够改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这家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尤其是最高管理者的素质。一个普通职工、一个普通管理技术人员、即便是一个中层管理者,不管你个人素质多么好,也很难改变一个企业的风气。

有企业家认为,一个真正成功的企业,不但制造优质的产品,还制造优秀的职工。相反,一个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也在同时制造素质低劣的、甚至危害社会的职工。一个不制造假冒伪劣产品但管理水平低下的企业,可能会制造出一些优质的产品,但可能也会同时制造出低素质的职工。

也许你会说,企业的风气与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只要自己特立独行就可以了。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实际上往往是不可行的。企业的力量是那么强大,你除了被同化,就只有选择离开。尤其是作为一个企业人,你在企业内的时间甚至多过陪你的家人的时间,在那样长的不得不绑在一起的时间内,假如你不能被企业的风气同化,只能是每天忍受着抗拒同化的精神上的痛苦。

事实上,企业对人的影响能力是巨大的。进入了一个好的企业,不但能让自己在精神上感到快乐,还能提高自己的修养和个人素质。相反,进入了一个不好的企业,不但自己会处于长期的精神上的痛苦之中,还可能让自己的素质直线下降,在出了厂之后成为一个面目可憎的人。

许多年轻人在选择企业的时候往往只关注个人的工资、待遇、企业的知名度等,但是只关注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

(未完待续)
2009-5-4
 楼主| 发表于 2009-5-8 17:4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7,2,怎样处理与上司的关系——《半部论语学爱人》

『八佾⒊19』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前文我们说到,要选择一个理想的企业不是很容易,因此一旦选择了某个企业,便不能随便放弃。尤其是对于刚刚步入求职之路的青年人来说,要慎之又慎,不能只因为处理不好与上司的关系就轻率地放弃一个好不容易选择的企业。更何况,与上司关系处理不好,并不一定全部是上司的错,很可能是自己的错。假如是因为自己的错,那么不管怎样换企业,也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怎样处理好与上司的关系,是每个踏上求职岗位的年轻人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每个在职人员不得不经常考虑的问题。与上司的关系处理不好,不但直接影响自己在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更牵涉到自己每天工作开心不开心的大问题。假如与上司关系融洽,即便每天工作很累,心情也很愉快,相反,假如与上司关系很僵,即便每天工作很轻松,心里也不痛快。

怎样才能处理好与上司的关系呢?孔子在《论语》中的一句话,可以供我们参考:“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⒊19』,意思是说,“君主在使用臣子的时候应该以礼相待,臣子在为君主服务的时候应该忠诚。”

这是孔子在面对鲁国国君定公提问时的回答。不过在比较规范的现代企业里面,下属与上司不应该是臣子与国君的关系,不应该是奴仆与主人的关系,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甚至也不是雇员与雇主的关系,而只是分工不同的合作关系,是被管理者与管理者的关系,在人格上,下属与上司是完全平等的关系。

作为下属,上司心里是怎样看待下属,不一定知道,也不必太在意,因为不同素质的上司肯定是会对下属有不同的定位,但是下属自己要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定位,那就是不能把自己定位在上司的奴仆、跟班的位置上。现在许多人喜欢把自己的上司称之为“老大”,这体现的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心态,等于是把上司定位在黑社会老大,自己是老大唯命是从的打手、马仔的位置。

孔子在这句话中提到了“臣事君以忠”,这个“忠”字,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含义,作为一个现代企业的职工,不能再把这个“忠”等同于封建时代的“愚忠”,不能盲目的“上司叫我干什么就干什么”,还要思考一下“上司叫我干的事对还是不对,应该还是不应该”。

作为下属来说,不管上司水平怎样、人品怎样、对待下属的态度怎样,首先要对上司表示尊重。其次,只要是上司在管理职责范围内叫下属做的事,都应该服从。再其次,假如上司叫下属做管理职责范围外的事,比如让下属做工作范围之外的私事、或者虽然是企业范围内但属于违法乱纪的事,比如违章操作等,下属就应该拒绝。最后,假如下属觉得上司指示的做法虽然不属于违法乱纪的事,但对企业不利,有更好的对企业有利的做法,下属要主动将更好的做法向上司建议。上司如果不接受,下属就依然按照上司原来的做法去做,然后再考虑要不要将更好的做法向上司的上司报告。

你也许会质疑:这还叫“臣事君以忠”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下属对上司表示尊重,即便上司没有接受下属更好的建议,下属依然服从上司,这就是表达下属对上司这个职位的忠。下属拒绝上司要求下属做不利于企业的违法乱纪的事、拒绝为上司做企业之外的私事、觉得有更好的有利于企业的做法就向上司建议等是对企业的忠、对自己职业道德的忠。

我们的父母经常向子女灌输一些错误的对待上司的方法,比如要求子女对上司要听话、甚至要求子女对上司像对待父母一样尊重、要与上司搞好私人关系,也就是在工作之外讨好上司、给上司送礼、为上司办私事、经常与上司套近乎。这样的做法,确实能与上司维持一种表面亲热的关系,但这样的关系并不牢靠,因为不管是要求这样做的父母还是上司,心里都明白,这不过是一种利益交换,也就是说,父母要求子女平时这样对待上司,无非是希望上司能投桃报李。所以上司并不会从内心真正感觉或尊重下属的这种做法,在关键时刻,也未必就能怎样偏袒下属。尤其是这样的做法,是以对企业的不忠为代价来迁就上司的私利,是在降低了自己的人格的同时,也降低了上司的人格。

(未完待续)
2009-5-6
 楼主| 发表于 2009-5-8 17: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7,3,怎样处理与同事的关系——《半部论语学爱人》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公冶长⒌23』

怎样妥善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与怎样妥善处理好与上司的关系、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是即便我们不喜欢上司和同事,也不得不与他们一起工作。不同之处是与上司的关系主要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主要是合作关系。当然,广义的同事关系也包括下属与上司的关系。
中国人相信缘分,所谓“修五百年方得同舟渡”,大都觉得,茫茫人海中两个人能相遇是一种缘分,所以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觉得“熟人好办事”。但是现实生活中,原本是两个毫无关系的陌生人,因为形成了同事关系之后,不但没有缩短彼此的距离,反而成了彼此不能相容的仇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不是说人是情感动物,在一起时间长了,就会日久生情吗?人会日久见生情是不错,同样,人也会日久生厌、日久生恨。尤其是在同事之间,尽管主要是合作关系,但同时也存在利害关系、竞争关系,一旦利害关系、竞争关系处理不好,那么不但会影响日常工作中的合作关系,也会直接影响彼此之间的情感好恶关系,直接影响自己每天的生活质量。一个长期生活在心情不愉快的气氛之中的人,生活质量是很差的。

怎样才能始终在工作中保持一个好心情呢?《论语》中孔子的这句话,也许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发: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公冶长⒌23』

意思是说:“伯夷、叔齐不记住或不计较跟别人之间过去的嫌怨,所以怨恨他们的人就少。”

“不念旧恶”通俗点说就是“不记仇”。什么叫“记仇”?别人对自己哪怕有一点点不好,不管是别人有意还是无意,自己都长时间地记在心里,怨恨别人,一旦有机会甚至会抱负别人。这样的人就是“记仇”的人。

同事之间难免会产生各种有意的或无意的摩擦、争论、误会等。有意的,是指双方为了维护各自认为应该维护的利益而主动发起的摩擦、争论、误会。无意的,是指单方面、被动的、无意中构成了与同事的摩擦、争论、误会。可以说,任何同事之间要想不发生摩擦、争论、误会,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对待这些摩擦、争论、误会。

有些人,当与同事发生摩擦和误会之后,通过说明和争论,就能得到澄清,并消除分歧。但是有些人,与同事发生摩擦和误会之后,通过说明和争论,却把原来的小摩擦和小误会搞成了大摩擦和大误会。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关键就在于当摩擦和误会发生之后,在我们与同事进行说明和争论的时候,能不能做到宽容和妥协,能不能做到“不念旧恶”。

假如我们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那些与同事关系处理不好的人,往往也都是在与人合作和争论中,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不懂得与人妥协的人。他们往往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旦与同事发生了一次争论,往往会把对方以前怎么做得不好的地方都一一列举出来。这等于是在说,即便不发生今天的这次事件或争论,在他们的心目中也存有这么多同事的“旧恶”。

“不念旧恶”的核心在于“原谅和忘记”,只要我们善于原谅和忘记同事的错,原谅和忘记曾经与同事发生的不愉快,甚至原谅和忘记同事对我们的不友好,那么,就不但能大大改善我们与同事的关系,也能大大改善我们每天的工作心情。

要做到“不念旧恶”的前提,是我们自己的宽容和妥协,要学会主动宽容同事,主动与同事妥协,善于在争论中找到双方最大的妥协点。即便对方寸步不让,我们也可以主动退让、主动妥协。

许多人同事关系处理不好,往往强调是自己不幸,遇到了不理想的同事,从来不反省是自己缺乏处理好与同事关系的能力。我经常听到有人会这样说:“我这个人是最好说话的,所有与我同过事的人,都与我关系很好,所以假如有人连与我的关系都处理不好,那么肯定是他这个人有问题。”这样说的人,既然已经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自然也就不会去主动改善了。

假如我们还不能丢掉这样的错误想法,那么永远也无法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

(未完待续)
2009-5-8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10: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7,4,怎样处理与竞争者的关系——《半部论语学爱人》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⒍30』

不管是在职场、还是在情场,竞争都是无所不在的。怎样处理好与竞争者的关系,往往直接决定竞争的结果是双赢、还是双输、还是“零和”。处理得好,能与竞争者获得双赢。处理得不好,只能是“零和”的一输一赢。处理得最糟糕的是双输。

一个人在竞争中是输是赢固然与一个人的能力、环境、条件等有关,但最重要的还在于一个人的世界观。

据说这世界上有两种自由主义者,一种是极端自私的自由主义,这样的自由主义者认为自己是这世界上唯一重要的,信奉的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也不为”。还有种是利他的自由主义者,这样的自由主义者觉得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信奉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不但要考虑自己的利益,也要考虑到其他每一个人的利益。

假如一个人的世界观是极端自私的个人主义者,那么他的最好竞争结果也只能是“零和”的单胜,不可能双赢,很可能会是双输。假如一个人的世界观是利他的个人主义者,很可能是双赢,最差的结果也不会是双输。

能让竞争者在竞争中双赢的这种利他的自由主义者所信奉的原则,与《论语》中所提倡的观点是一致的,孔子提倡: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⒍30』

意思是说:“作为一个有仁爱的人,就是要自己想要有所成就也要帮助别人有所成就;自己想要发达也要帮助别人发达。凡事如果能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抓住了仁的本质。”

我们这里所说的双赢,并不是说在所有的竞争中,双方都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这是不可能的。比如说,当两个竞争者面对唯一的岗位、唯一的机会、唯一的女人等的时候,当然不可能让双方都得到这唯一的岗位、机会、女人等。

我们说的双赢是,即便是在某次具体的竞争中,决出了胜负,失败的一方输了,但是通过这次竞争,展示了失败者的能力、风度、优良品德等,可能会引发出新的岗位、机会、女人等。也可能通过这次竞争,提高了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知名度,做到了虽败犹荣,那么失败者就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从而实现双赢。

我们说的双输,是指在竞争中不但没有得到预期的东西,反而连原来曾经拥有的也失去了。比如说,双方面对唯一的岗位、机会、女人等,由于没有能做到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公平合理地竞争,在竞争中不择手段。结果这唯一的岗位、机会、女人等被第三者获取了,双方不但都没有得到想要的,还暴露了彼此隐藏的丑陋的一面。又或者原来是一对好朋友,由于有了这次竞争,结果不但双方都输掉了这次竞争,还失去了多年培养起来的友情。

人生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会面对一次又一次的不同竞争,而这些竞争都是彼此相连的。我们的眼光,要看得稍微远一点、再远一点,不能以那种极端自私的个人主义者的原则对待我们的每一次竞争,仿佛这次竞争完了,一切就完了,所以不要考虑以后的事。也千万不要以为,这世界只要自己一个人开心就行了。假如别人都不开心,一个人又怎么可能开心得起来呢?

相反,假如每个人都能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心态去对待竞争者,那么原来的好朋友还是好朋友,即便是同时竞争同一个女人,不管谁能赢得美人心,依然能是好朋友。

千万不要以为好朋友就不能竞争,更不要傻里傻气地对好朋友“让”,该竞争的还是要竞争,否则,“让”的结果,也可能带来双输,会让第三者鱼翁得利。我们要尊重竞争,让公平的竞争做出公平的选择。同时也要尊重竞争对手,不要把竞争对手当成是敌人,应该看成是朋友、老师。这样我们才能从竞争中提高自己,从竞争者身上学到东西。

最后还有一点,那就是要勇于面对失败,面对竞争对手的胜利。美国大选有一个细节让我很欣赏,那就是每次竞选结束后,失败者往往会公开打电话祝贺当选者。竞争总有输赢,但失败并不代表可耻。失败者同样可以赢得人们的尊敬。许多时候失败者是否能得到人们的尊敬,往往取决于失败者怎样参与竞争、怎样面对失败。

(未完待续)
2009-5-1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11-22 11:25 , Processed in 0.09632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