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佟平

《半部论语学爱人》(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3 20: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10,35,爱情能培养人的爱心——《半部论语学爱人》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19.6』

我们都知道,爱情是人类情感中最热烈的情感,她胜过亲情、友情、博爱之情。但是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一个真正能拥有热烈爱情的人,绝对不会是一个没有亲情、友情、博爱之情的人。假如没有了这些情感的基础,爱情、也就失去了感情的基础。

当一个人获得了真正的爱情,感受到了爱情的幸福和甜蜜,他的内心会时刻充满阳光、充满喜悦,会变得温情,自然也能进一步激发他的亲情、友情、博爱之情。同样,假如一个人失去了爱情,或感受到了爱情的伤痛和绝望,他的内心可能会充满了悲伤、痛苦,也就可能变得薄情寡义、麻木不仁。尤其是内心充满了爱的渴望,却从来没有感受到爱的甜蜜和幸福的人,或遭受过爱的伤害的人,不但可能会变得充满悲伤、痛苦,甚至可能激发对社会的仇恨。

不过对于一个真正懂得爱情的人,即便他失去了所爱、即便遭到了爱的欺骗或伤害、即便他苦苦追求而得不到想要的爱,他会痛苦、也会难受,但不会因此而绝望、更不会因此而产生仇恨。他会坦然面对,像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那样:

“不怨天,不尤人。”『宪问14.35』

意思是说:“不埋怨天,也不责怪人。”

然后他会自我疗伤,自我安慰,自我振作,振奋精神、继续踏上追求真爱的征程。

你也许会对此感到怀疑,许多人在失恋的时候,会痛苦得仿佛是到了世界末日,爱得越深就会痛苦越深,怎么可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呢?这话确实有些道理。问题是面临同样的失恋,为什么有人坚强,有人脆弱呢?关键依然在于懂不懂真正的爱情。孔子在《论语》中说:

“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公冶长⒌11』

意思是说:“我没有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回答说:“有啊,比如说申枨。”孔子说:“申枨这个人欲望太多,怎么能刚强呢?”

假如你在失恋的时候不是只考虑到自己的得失,能多少考虑一些你所爱的人和其他相关的人,你自然就会坚强起来。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懂得爱情的人呢?无他、唯有学习。子夏在《论语》中说: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19.6』

意思是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已记得牢固,能就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子夏这段话的意思,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要多读书,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就能成为一个有仁爱、仁德的人了。同样的道理,要想成为一个真正懂得爱情的人,多读书,多思考,多理论联系实际,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孔子还在《论语》中告诉我们说: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⒋2』

意思是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有仁德的人安于仁,有智慧的人利于仁。”

将孔子这段话中的“仁”换成“爱”也同样讲得通。一个长期追求爱情的人应该是内心充满对真善美的渴求的人,怎么会因为一时爱情的挫折或失败就做出一些极端的事呢?

只有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内心也没有爱心的人,在会在爱情失败、私欲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这样的人即便得到了爱也往往不懂得珍惜,一旦因为某种因素失去了爱,立刻会对爱人反目成仇。

一个内心充满爱的人会变得非常宽容、非常平和、非常从容、非常善感。他会觉得我是如此幸福、别人却还有那么多的困难和痛苦、因而激发他的慈爱之心、怜悯之心、感恩之心、会非常自然地去帮助关心那些有需要的人们。

一个真正懂得爱并获得了爱的人会对这个社会充满感激、会爱屋及乌、从而激发他丰富的博爱之情。这样的博爱之情像阳光一样照耀到他周围可以接触到的一切人身上,自然也会得到同样的回应。这就是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

“德不孤,必有邻。”『里仁⒋25』

意思是:“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一定会有邻居。”

有爱的人也不会孤独,一定会有好邻居的。

(未完待续)
2009-9-23
 楼主| 发表于 2009-9-25 09: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10,36,爱情提高人的寿命——《半部论语学爱人》

子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⒎19』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结婚的人比没有结婚的人长寿。我想,有爱情的婚姻中人肯定比没有爱情的婚姻中人更加长寿。

生活中还有这样有趣的现象存在,即不管夫妻两人年轻的时候长相如何不同,经过几十年的共同生活之后,两个人的长相会越长越像,也就是逐渐变成人们所谓的“夫妻像”。

也许你会说,“爱情太伤人,很多人为情而苦,为情而哭,为情而早夭,爱情怎么可能会提高人的寿命呢?”在现实中,确实有不少人为情而痛苦,但那主要还是因为这些人没有正确处理好爱情问题才会有如此多的烦恼和痛苦,并不是爱情本身必不可少的特性。

爱情本身是美好的,有爱情的人肯定比没有爱情的人幸福、快乐、健康、长寿。爱情给人最大的快乐是精神上的快乐,即便在物质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爱情也能给人带来无比的愉悦。

你也许会说,“正是因为夫妻拥有了真正的爱情,一旦因为某种因素而失去爱侣,曾经的爱情越幸福、越浓烈、就会越痛苦,甚至可能会痛不欲生,这怎么还能长寿呢?”

假如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也是属于一种对爱情的误解。一个真正懂得爱情的人,不会因为爱人的去世而痛不欲生,相反,会更加健康的生活下去。失去亲人当然是令人伤痛的,但是即便是为了让深爱我们的亲人不在另外一个世界为我们担心,我们也应该继续健康快乐地生活下去,更何况还有许多其他活着的爱我们的人呢?心底无私天地宽,只要我们不只想着一己的感受,许多时候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假如我们的亲人还有未了的心愿,我们要去为他们了。假如我们的亲人还有未尽的事业,我们要去继续。即便我们所爱的亲人先我们而去了,但是他们依然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并且,从此以后,他们将和我们合而为一。爱人的躯体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是爱人曾经给我们的爱依然留在我们心中。我们在这个世界念着他们,他们也将在另外一个世界想着我们。

假如我们还年轻,并且又遇到了新的爱人,我们可以再开始一次新的爱情。我相信,那些先我们而去的爱人,在另外一个世界也会为此而感到放心和高兴,并会真心地祝福我们,因为我们的快乐也将是他们的快乐。一颗真爱的心,可以容纳全世界,为什么不可以容纳另外一颗心来替他们关爱他们的爱人呢?
我们衷心祝愿所有的爱人都能白头携老,所谓“少年夫妻老来伴”,同时也要尊重和鼓励老年人再婚,让他们在爱情的温馨中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不是更美好吗?

《论语》中有一段孔子与子路的对话,非常有意思,书中写到: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⒎19』

意思是说,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知道后说:“你为什么不说呢,你就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有时连吃饭都忘了,他从发愤用功中感受到快乐,以至于忘记了忧虑,连自己一天天变老都感觉不到。”

孔子是举世公认的伟人,他能从发愤研究学问中得到快乐。作为绝大多数普通人可能很难做到像孔子一样,但是让普通人学习怎样爱人、学习怎样生活得更加快乐、应该是不难的,那样也能“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老年人如果能继续学习怎样爱人,不但能快乐自己,还能指导子孙、引导子孙怎样爱人。当老年人看到自己的子孙都能在自己的指导下获得健康幸福的爱情,自然也就能减少烦恼,增添幸福。

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老年人不但自己一生没有得到幸福的爱情,不懂得爱情,也不学习怎样爱人,还以自己的无知、无理、粗暴地干扰子孙怎样去爱人。以至于这些老年人自己一辈子没有得到健康快乐的爱情,还害得子孙也无法得到健康快乐的爱情。因此不学习怎样爱人,不但会影响自己的人生质量,还可能影响自己子孙的人生质量。

“活到老,学到老”不只是一种学习态度,也是一种生活状态。一个人始终保持一课谦虚之心、向上之心、好学之心,就能始终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就能始终拥有一种青春的激情,也就能以更加快乐、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人生,自然也就能更加健康长寿了。
(未完待续)

2009-9-25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14: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10,37,爱情提高人生质量——《半部论语学爱人》

子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宪问14.42』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在《论语》中,也有许多关于“仁”的论述,那些不同情况下、针对不同场合的关于“仁”的不同论述,可以看成是“仁”的不同的侧面,将这些不同的论述都汇集到一起来理解、领会,就能感受到“仁”的真正含义。在这些所有关于“仁”的论述中,有一句最简明扼要的论述,那就是“爱人”。书中写到: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12.22』

意思是说,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

有人说,“仁”就是指“两个人”,这一说法确实形象地概括了这个汉字的外在特征,但还不足以表达这个字的内涵,这个字的内涵是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原则应该是爱”。

当然,孔子所说的“爱人”,不只是指男女之间的爱情,而是包括一切人与人之间的爱,这实际上也为我们指明了一条人与人之间最美妙的、最和谐的、最甜蜜的关系和原则。

爱情是两个人之间最密切的关系之一,假如一个人连与自己所爱的爱人之间的关系都处理不好,怎么可能期望他处理好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呢?相反,假如一个人能处理好与爱人的关系,并从与爱人的良好关系中得到了爱情的幸福和甜蜜。那么他就容易怀有快乐感恩之心,就会有爱心,相对来说,也就会与周围的人更加容易相处一些。

为了得到健康幸福的爱情,就必须努力在各方面提高和改善自己。长此以往,就能做到孔子在《论语》中说的“修己以敬”。书中写到: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宪问14.42』

意思是说,子路问怎样才能成为君子。孔子说:“提高自身修养,认真做事”子路问:“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通过提高自身修养认真做事使周围的人们安乐。”子路又问:“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通过提高自身修养认真做事使所有百姓都安乐。通过提高自身修养认真做事使所有百姓都安乐,连尧舜怕也难以做到吧?”

有人把儒家思想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非常精辟的。这句话展示了一个人的一生可以达到的最高境界。尽管不是每个人、事实上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达到那样高的境界、但这句话可以成为激发我们前进的动力。有趣的是,尽管这句话的目标是那么高远,起点却是那么地低,低到任何人都可以起步。

儒家思想还有一句话也非常有意思,那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觉得,这句话可能更加适应广大的普通民众。这句话的核心,体现的也正是一个“仁”字。一个人只要心中有“仁”,心中有“爱”,那么不管是否能发达,都能生活得很充实、很快乐。

对于爱情,许多人觉得是可遇不可求的。其实,只要我们心中有爱,并且勇于不懈追求,就能感受到爱给我们的温馨和甜蜜。正如歌德所说的那样,“我爱上你,与你何涉?”

假如我们能得到我们所爱的人,我们就好好珍惜。即便我们眼看着我们所爱的人却得不到,那也没有关系,只要我们在心里默默地爱着我们所爱的人,也比我们心中一片空白、甚至充满了仇恨要好得多。

正如雨果在《悲惨世界》中所描写的那样,尽管艾丝美拉达从来没有爱过丑陋、贫穷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但是卡西莫多却因为心中充满了对艾丝美拉达的爱而让凄惨、灰暗的人生中闪现了一抹灿烂、亮丽的色彩,使他感受到了爱的幸福和甜蜜。

假如我们得不到别人的爱,那么,就让我们全身心去爱别人吧。在你全身心地去爱别人的过程中,你也能感受到爱的甜蜜和幸福。爱会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也能提高我们生活的质量。对此,我坚信不疑。

2009-9-28
(全书完,目前正在出版社指导下进行全面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1-3 17:57 , Processed in 0.04869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