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佟平

《半部论语学爱人》(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09: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10,18,最爱得不到——《半部论语学爱人》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⒊3』

人们通常习惯把是否能得到所爱的人,看成是衡量一份爱情成功或失败的唯一标准,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误会。我觉得,这只能是衡量一份爱情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标准,甚至不是最关键的标准,最关键的标准在于是否彼此真心相爱。

人们之所以不把两个人是否真心相爱看成是爱情是否成功的关键标准,反而把两个人是否能结婚看成是关键的标准,是因为人们混淆了“爱”与“婚姻”的区别、“爱”与“性”的区别。尤其对于许多男人来说,他们往往把“性”的重要性凌驾于“爱”之上,所以中国人自古就有“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妓、妓不如窃、窃不如窃不着”的说法。这句经典名句,说的不是“爱”而是“性”,对于男人来说,得不到的性是最渴望得到的性,得不到,也就等于什么也没有,自然会被看成是最大的失败。

爱情不一样,爱是两个人心灵的碰撞和共鸣,所谓“两情若能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爱可以这样,性则完全不能如此。两个相爱的人,即便不在一起,也会感到幸福,因为彼此都在对方的心里,可是两个需要性的人,不在一起,只能是痛苦。

初涉爱情的男女青年,由于受到这些传统思维习惯的误导,往往把是否能得到对方的人,看成是爱情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一旦得不到,就寻死觅活。这不但毫无必要,也是完全错误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古今中外那些最最打动人的爱情故事往往都是两个相爱的人没有得到理想的结局,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但是这些“得不到”的爱情之所以打动我们,并不是因为“得不到”,而是他们那种生死相许的真爱的永存,这样的真爱,是连死亡也无法战胜的。

在现实生活中,所有优秀的男女都会被许多不同的异性说吸引、所爱慕、所追求,但在所有这些追求者中,只有一个人能够如愿与其结为夫妻,其他的人都不可能同时与其结为夫妻。在这样的情况下,假如那个最终可以得到的人是你,那么你要好好珍惜。假如那个人不是你,那么你也不要气馁,不要失望,更不要痛苦,因为这世上还有更好的人在等着你去追求。

许多人由于缺乏对爱情的正确认识,往往把失恋当成了世界末日,仿佛假如不能得到某个人的爱情,从此自己的生命将是一片黑暗。这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其实完全不必如此,伤心一天就可以,第二天的太阳升起的时候,就应该重新振作起来。

眼看着一个真心相爱的人终于失去了,肯定是会非常痛苦的。问题是,我们要仔细分析一下这份爱究竟是怎样失去的,是因为某种不可抗因素,比如疾病、事故、自然灾害等而失去的?还是因为对方移情别恋离你而去?还是因为自己的过错导致对方离去的?或者,还是对方原本就不爱自己、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单恋?

假如属于某种不可抗因素而失去的,那么这没有什么好责怪和怨恨的,将这份爱情珍藏在心底,继续去追求新的爱情。假如你所爱的人是真心爱你,对方也会希望你能重现开始追求你的幸福。

假如属于多方移情别恋,那么就更加不值得痛苦了。虽然难免会感到失落、感到挫败、感到痛苦、感到可惜、甚至感到愤怒,但是既然曾经相爱过,还是多想一想爱人曾经对你的好,少想一想对你的不好,笑笑挥一挥手,然后彼此祝福、去追求真正属于各自的爱情。

假如属于自己的过错导致对方离去,那么更加不应该感到痛苦了,后悔、惋惜是难免的,更加重要的是应该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歉意和祝福。同时多多反省,以后再遇到值得爱的人时,要懂得好好珍惜。

假如属于向对方表达遭到拒绝,那么原本就不属于自己的爱情,有什么值得痛苦呢?不是自寻烦恼吗?爱的基础是尊重,每个人有追求别人的权利,也同样有拒绝别人的权利。假如你真心爱对方,你怎么能不尊重对方对爱情的选择权呢?你不也同样会拒绝一个你不爱的人吗?

孔子在《论语》中说: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⒊3』

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再守礼制又有什么意义?如果一个人没有仁心,再尊乐理又有什么意义?”

孔子这句话说的是仁,我觉得也同样适用于爱,假如你心中无爱、或对方不爱你,即便你得到了对方的人、又有什么幸福可言?假如你心中有爱、对方也深爱你,即便你们不能长相厮守,不也一样可以拥有这份爱情吗?

(未完待续)
2009-7-29
 楼主| 发表于 2009-8-3 14: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10,19,真正爱过不会恨——《半部论语学爱人》

子曰:“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颜渊12.10』

文学作品在激发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崇敬的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许多的误导。一些文学作品为了获得票房或刺激观众的观感,故意编造一些极端的、错误的观点,诸如“我得不到的,别人也别想得到”、“恨是爱的极端表现”等、是是极端错误、极端有害的。

许多人受了这些文学作品的误导、又得不到正确的指引,于是许多因爱生恨的爱情悲剧就发生了,甚至引发了因爱生恨的残忍伤害犯罪、血腥杀人犯罪等。有人把这归结为为爱得太深、深得不顾一切。我的看法正好相反,这主要是对爱的无知、最起码也是对爱的迷惑。一个真正懂爱的人、无论如何不会去伤害一个真正爱过的人。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这样的迷惑古已有之。《论语》中就有写到: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颜渊12.10』

意思是说,子张问怎样才能提高道德水平,不迷惑。孔子说:“以忠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义,这就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了。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永生不死,恨一个人,就巴望他立刻死去,既要他长寿,又要他速死,这就是自我迷惑。”

一个人懂不懂爱情、不在于其文化水平高低,不在于其出生什么门第,也不在于其从事什么职业,而在于其道德修养怎样。比如说路遥的小说《人生》中的刘巧珍,虽然是一个不怎么识字的普通农民,但却懂得真正的爱情,而与刘巧珍同村同龄的高加林却由于上了高中、比巧珍多了点文化、同时却少了些纯朴、反而弱化了追求和珍视真爱的能力。

真正的爱情当然渴望拥有所爱的人,假如你分析一下为什么你想拥有所爱的人,那么就会发现最起码有两大原因:其一是因为对方有可爱之处,其二是你与对方在一起会感到幸福,拥有对对方的美好感情。
换句话说,人类之所以会有爱情产生,是因为对方的美好,激发了你的美好感情。这两方面的美好,不管对方是否接受你的爱,都应该是不会改变的。这就好比说,你是某个影视明星的热情粉丝,你会因为无法与你所爱明星结婚而仇恨这位明星吗?我相信绝大多数正常人是不会的。

你也许会说,对明星的爱与对恋人的爱是不一样的,虽然对明星的爱是单方面的,可最起码明星不会伤害我们的爱。对恋人的爱就完全不一样,因为恋人拒绝了我的爱,乃至背叛了我的爱,是对我的极大伤害,所以我才会恨。

这样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未必正确。不错,自己付出的一片真心遭到了践踏或伤害,确实是可恨的。问题是还要看究竟这样的伤害或践踏是怎么回事,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说,假如对方并没有故意伤害你什么,而只是拒绝了你的爱、或不接受你的爱,我认为这就算不上什么对你的爱的伤害。即便是曾经爱过你,但是后来对方又移情别恋了,也不能算是怎样伤害了你。最起码,对方曾经给过你爱情的甜蜜和快乐。只有那些从来没有爱过你,是以爱的名义来骗财、骗色、骗其他的东西的人,才真正是可恨的。但那样的情况,严格来说,与爱情是没有关系的。

假如我们再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双方曾经相爱的人后来会分手,责任绝对不是单方面的。假如明明是你自己有错,导致曾经爱你的人离你而去,你还因此去仇恨对方,你能说你真正懂得爱情吗?

在人的一生中,爱情虽然重要,但并不是人生最重要的,更不是人生唯一重要的东西。许多人,为了追求更高价值的东西,虽然很懂得爱,也会将爱放在比较次要的位置,甚至会因此而导致爱人移情别恋。
假如你真正是属于此类有崇高人格和伟大情操的人,那么你更应该尊重你的爱人的选择,不要因为你的爱人离开你而怨恨。假如你是因为物质上、精神上、生理上的不足而导致你所爱的人离开你,也不要去怨恨。那只能说明你曾经的爱人与你不合适。

假如你是一个真正懂得爱情的人、并曾经真心爱过这个人,那么,即便是在分手的时候,你也只会记住这个人曾经给你的幸福和快乐,忘记这个人曾经给你的不愉快,真心诚意地祝福这个人去追求这个人想要的幸福。同样,你也可以重新去追求真正适合你的、可以欣赏你、接受你的另一份爱情。

(未完待续)
2009-8-3
 楼主| 发表于 2009-8-6 18: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10,21,可以为爱人做坏事吗——《半部论语学爱人》

孔子曰:“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子路13.18』

“人情大于王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非常负面的、消极的、错误的东西,是应该在今天加以摒弃的糟粕。

这样的糟粕不但存在于一般的传统古籍之中,也存在于《论语》这样的经典古籍之中。比如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就属于这样的糟粕之一。书中写到: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子路13.18』

意思是说,叶公告诉孔子说:“我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告发了父亲。”孔子说:“我家乡的正直的人与你讲的正直人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

孔子这一鼓励父子应该相互为对方隐瞒犯罪的观点、在今天这个文明法制的社会里、是非常错误的、非常落伍的,应该加以摒弃和批判。我们不难想象一下:假如父子可以相互包庇犯罪,那么兄弟姐妹、夫妻、亲戚、朋友、熟人等不都可以根据同样的道理而相互包庇了吗?那还有什么法制可言呢?

爱情是人类情感中最强烈的情感之一,而且,有证据显示,人在强烈的爱情冲击下,会出现短期的失去理性的状态。因此,为了爱情、为了爱人而去做坏事的现状比比皆是。曾经有一位中学生,因为爱上了一位中年女教师而杀死了另一位同时爱上了这位中年女教师的中学生。这是典型的因为扭曲的爱情而失去理智的例子之一。

生活中更多的情况是明明知道爱人犯罪,还包庇爱人,甚至以爱的名义引诱、教唆爱人犯罪、以及与爱人一起去犯罪。这样做的时候,或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或者是为了满足爱人的欲望、或者是为了得到所爱的人等。不管方式怎样、目的怎样、都已经不再属于幸福、甜蜜、纯洁、美好的爱情了,而是在玷污爱情、糟蹋爱情。

正常健康的爱情,应该导人向善,而不是引人犯罪、引人堕落。当我们发现爱人犯错或犯罪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怎样让爱人脱离错误和犯罪,而不是去为爱人的错误或犯罪隐瞒。更不能为了隐瞒爱人的错误或犯罪、自己也犯罪。

爱人假如因为你的不帮助隐瞒而受到法律的制裁,那是爱人罪有应得,错不在你。假如因为你的帮忙而使爱人逃脱了法律的制裁,那么很可能让你的爱人在犯罪的路上越走越远,也许会更加害了你的爱人。假如你是以犯罪的方式帮助你的爱人,那么不但害了你的爱人,还害了你自己。

爱人假如因为你的不帮忙隐瞒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那也不是你背叛了爱情,而是你的爱人在犯罪的那一刻首先背叛了你们的爱情。假如你的爱人忠于你们的爱情、重视你们的爱情,怎么能忍心冒着破坏你们爱情的风险去犯罪呢?所以应该受到谴责的不应该是你的不隐瞒,而是你的爱人对你们爱情的背叛。

也许你会说,爱人已经有错在先,我们怎么还能见死不救呢?当然不能见死不救,关键在于怎么救。只要是合法的方式,都可以去救,但是不能用违法的方式去救,更不能为了挽救犯罪的爱人而自己以身试法,那样的话只能是错上加错、罪上加罪。

在现实生活中要特别注意警惕一种爱情骗子,他们往往会以爱情的名誉去引诱年轻人犯罪。更加糟糕的是,许多对爱情无知的人,不但不对这种被爱情欺骗的犯罪行为进行严厉的谴责,反而以赞美爱情的心态去赞美这些为了爱情而犯罪的行为。

其实这种赞美是对爱情的无知,是对爱情骗子的怂恿和鼓吹。事实上任何人一旦以爱情的名义让你去犯罪,那么不管这个人如何在口头上说爱你、都是谎言。因为一个对真正爱你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鼓励你去犯罪。

犯罪就是犯罪,所有的犯罪行为都是应该遭到谴责的,不能只是因为与爱情有关就加以原谅,那样只会误导更多的人犯罪,同时也是对爱情的糟蹋。当爱情成为了行骗的工具,爱情就已经变质,曾经的爱情已经不复存在,因此我们在爱情面前要具备充分识别骗术的能力。

假如有一天你无意中发现了你所爱的人的犯罪行为,你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建议你所爱的人停止犯罪,建议你所爱的人去自首,一种是选择与你所爱的人分手。千万不要因为爱而与你所爱的人一起向犯罪的深渊堕落,那样,不但毁了这份爱情,也将永远毁了你的一生。

(未完待续)
2009-8-6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19: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10,22,可不可以爱不爱你的人——《半部论语学爱人》

子曰:“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宪问14.44』

许多年轻人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悄悄地暗恋上了一个人,可是却不知道应该不应该继续培养和发展这份爱,尤其是在明确知道对方不爱你,或者说是不应该爱你的情况下,你可以不可以爱这个人呢?

传统的回答百分之百会告诉你不应该,现代的回答可能百分之八十会告诉你应该。我觉得,是否应该爱,关键在于你对这份爱有怎样的期许,或者说、你希望这份爱有怎样的结果。

一个人被你爱上,说明这个人身上肯定有一些美好的东西,才能激发出你的这份美好感情。这份美好的感情是那么激烈,以至于无法让你约束在友情的范围内、不可克制地跌入了爱情的激流。在这个时候,你最好能冷静地审视一下你自己的感情:你希望这份爱情永远处于没有结果的单恋之中?还是希望发展成正常健康的彼此相爱?

假如你觉得你可以承受永远没有结果的单恋,那么你可以无所顾忌地继续你的爱。这样的爱古今中外都不缺乏,在外国,甚至有一个专有名词,叫“伯拉图式的爱情”,又统称为“精神恋爱”,就是说,两个人只保持着精神上的恋爱,却没有身体上的接触,甚至彼此没有直接的往来。

假如你觉得精神上的恋爱不能满足你对这份爱情的渴望,你希望将这份爱发展成正常健康的彼此相爱、甚至结婚成家、像所有普通人一样。这样的渴望并不算高,可是假如对方已经结婚、或者对方已经明确拒绝了你的爱、你还是坚持这样没有希望的爱情,我觉得、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你也许会说,我可以去竞争、与对方现在的爱人竞争、甚至与对方现在的妻子或丈夫竞争。我觉得,爱情不是不可以竞争,但不能用一份爱情去毁灭另外一份爱情。也就是说,假如对方还没有爱情,正处于选择爱情的状态,就好比一家有女百家求的那样,人人都可以去竞争。但是一旦对方已经做出了选择,就好比人家已经把女儿嫁出去了,你还硬要去抢过来,那样的竞争就不可以了。

遗憾的是生活中这样硬将别人“嫁出去的女儿”抢为己有的现状并不少见,几乎所有的“第三者”都属于这种情况。这种抢夺爱情的方式,虽然名义上还是爱情,但我觉得已经严重违背了爱情的本质。其实只要我们稍微深入探讨一下,就不难发现,他们真正要抢夺的,往往并不是爱情,而是爱情后面的一些东西,比如婚姻、财富、社会地位、性等。

正如孔子在《论语》中所批评的阙党童子那样,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书中写到:

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宪问14.44』

意思是说,阙党这个地方有个童子来向孔子传话。有人问孔子:“这是个求上进的孩子吗?”孔子说:“我看见他坐在成年人的位子上,又见他和长辈并肩而行,他不是个要求上进的人,只是个急于求成的人。”
那些通过抢夺别人的爱情来满足自己爱情的人是真正为了爱情吗?我觉得也不是,他们不过是急于求成而已,急于通过爱情的名义去获得他们想要的其他东西。假如你是一个真正懂得爱情、珍视爱情、忠于爱情的人,怎么会忍心让你所爱的人去背弃原来的爱、伤害原来的爱、毁灭原来的爱,来接受你的爱呢?

你也许会觉得冤枉,说你并没有去主动鼓励对方去背弃、伤害、毁灭原来的爱,是对方的爱已经消失了,甚至是对方主动来追求你的。即便如此,你也不应该接受这样的爱,因为这样的爱,很可能是虚假的,对方未必对你是真心的,也许只是想以爱的名义占有你的某些其他的东西。

假如对方是以欺骗的方式让你成为了一个第三者,在你发现你的尴尬处境的同时,应该立刻与其分手。这样的欺骗是不可接受的。这样的人,今天可以欺骗你,明天同样可能背着你再去欺骗其他人。

千万不要天真地以第三者的身份去继续所谓的爱情竞争,以这样尴尬的身份去参与竞争,胜之不武、输之则更加自取其辱。更不要傻乎乎地相信对方会很快解除婚姻之类的承诺,许多的人间悲剧,都是从此类的轻信和被欺骗中开始的。

(未完待续)
2009-8-10
 楼主| 发表于 2009-8-12 11: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10,23,两地分居的爱会长久吗——《半部论语学爱人》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⒋19』

相爱的人两地分居的情况是随时可能出现的,大学一毕业,绝大多数校园爱情伴侣就都立刻面临了爱人两地分居的局面。

青梅竹马的爱情伴侣,为了追求美好的未来,也难免劳燕分飞的选择。在城市里相识、相爱、结婚生了孩子之后,由于无法承受城市的生活负担,也可能会让老婆回乡下故乡去抚养孩子。此外还有出国、从军、求学、经商、航海等的需要而不能不与相爱的人两地分居。

两地分居的爱情会不会长久,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从概率上来说,两地分居的爱情伴侣最后不得不痛苦分手的概率比在一起工作生活的爱情伴侣分手的概率要高得多。

你可能会不同意,古人都曾经说过“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难道我们当代青年,对待爱情的忠诚度,连古人都不如吗?两地分居的爱情伴侣之所以会分手,关键在于彼此爱还不够深,只要爱情足够深,肯定不会分手。你甚至还会说“距离产生美”,彼此保持一定距离,反而会爱得更热烈,更浪漫。

你说的这些都有一定的道理,是啊,只要两个人心心相印,即便相隔千里,彼此也能在心里相爱。可是假如能在一起,岂不更加甜蜜?距离产生美确实不错,但是距离同时也会让人产生隔阂、让人变得陌生、让感情变得淡漠。更何况,假如两个人的爱情在分居之前原本就不很巩固、不很成熟,分开之后,这份爱情会更容易朝哪个方向发展呢?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分居两地的一对爱人,通过长期的书信交往建立了爱情,发展了爱情,最后结为夫妻。结婚后两人的爱情继续燃烧,情书不断,与此同时,为争取早日调动到同一个城市展开了积极而长期的努力。经过几年的努力,这个目标终于实现了,两个人终于可以每天在一起生活了。可是很快,这两个在同一屋檐下共同生活的恩爱夫妻发生了争吵,逐渐发现了彼此的许多坏毛病,最后双方都觉得自己受了欺骗,发现真实的爱人与自己心目中的爱人相距太大,结果以离婚告终。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其中的原因并不难理解,爱情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两者缺一不可。真正美好健康的爱情,不但要有精神上的契合,还要有物质上的相依相伴、相亲相爱。爱情给我们的应该是幸福、甜蜜、快乐、安乐,不应该是辛酸、孤独、痛苦、凄凉。

两个相爱的人长期分居两地,不但要经受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还必须忍受平时一个人生活的辛酸、孤独、痛苦、凄凉。既然爱得这么辛苦,那么一定会渴望对方能给自己加倍的回报。可是彼此一旦到了一起,不但原来虚幻的美好爱情形象不复存在,还暴露了这样那样的不足,难免为自己曾经的付出感到不值,分手也就不奇怪了。

分居两地的爱情,看起来挺浪漫,实际上很伤感。尤其是现代社会,每个人都面临太多的诱惑。这些诱惑,有些来自我们的内心,有些则来自我们的周围。更何况,爱情的本质,不是只要有精神上的安慰就足够了,还需要心理上的、肌体上的、乃至物质上的关怀。

孔子在《论语》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⒋19』

意思是说:“父母还健在时,子女就不应该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也必须有正当的去处。”

我想孔子之所以这样说,可能主要是从子女孝顺父母的角度去考虑,子女如果远离父母,既不能在父母身边孝顺父母,还会让父母为子女牵挂担心。那么如果从爱情的角度来考虑,我觉得最好还是“爱人在,不远游,游必带着爱人一起走。”

为了事业、为了理想、为了某些崇高的追求,不得不与相爱的人分居两地,这样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即你可能会因此而失去这份爱情。

假如你有了这样的思想准备,那么尽量去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旦出现了,你要谅解你的爱人离你而去。即便你的爱人离你而去,你也不要怪你的爱人,因为从你决定选择离开的那一刻开始,你已经把你所选择的事业、理想和崇高的追求放在了你的爱情之上。

(未完待续)
2009-8-12
 楼主| 发表于 2009-8-14 12: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10,24,爱情能力不是天生的——《半部论语学爱人》

孔子曰:“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16.9』

中国古人认为,除了吃饭和呼吸之外,什么都要学习才能会。爱情是人类的一种比较复杂的精神需求,不学习就更加不会了。许多人的爱情之所以远离幸福、甜蜜、快乐,主要不是没有爱心,而是不知道怎样去爱,既不知道怎样爱自己,也不知道怎样去爱别人,整天守着一个爱得要死要活的爱人,由于不懂得怎样去爱,结果越爱让爱人离自己越远。

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否则为什么两个人在恋爱的阶段能维持很好的关系,等到经过千难万阻终于结婚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反而很快反目成仇了呢?根本原因依然主要是爱的方法不对。最典型的例子是,老婆会诉苦说,老公啊,我这样做是为你好啊!你怎么反而怪我呢?可是老公恰恰对老婆的这种“好法”非常反感。

孔子曾经在《论语》中根据怎样对待学习的态度,将人分成不同的等级。我们今天不赞同将人分成不同等级的思想,我们认为人都是平等的,因此我们这里只谈不同的人对待学习的不同态度,并以此来对照一下我们自己属于哪一类人。孔子在《论语》中说: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16.9』

意思是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

个人认为,“生下来不用学,就什么都懂的人”是基本上不存在的,绝大多数人属于学而知之,也有不少的人是对学习完全没有兴趣,“困而不学”。也许你会说,你从来没有专门学习过怎样爱人,但一遇到了所爱的人,就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怎样去追求,并顺利得到了所爱的人。

这样的情况确实存在,但这并不能证明你“没有学习就会”。我分析这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是你非常善于学习,你通过对家庭成员、周围同事、亲友、邻居等的爱情过程的观察,耳濡目染了怎样爱人,同时又从文学、影视作品中无意中学会了怎样爱人。还有一种原因是,你的自身条件比较好,在恋爱的时候,你并不是主动去追求别人,而只是被别人追求,这样,自然不懂爱情也没有关系,只要被动接受就可以了。

但是这样被动接受的爱情,往往是最危险的爱情。在恋爱的时期可能没有什么问题,一旦恋爱期结束,也就是灾难期的开始。一个只会被动地接受对方的爱、却不懂得主动去爱对方的人。这样的爱情是没有根基的,因为任何人都非常反感只付出爱、却得不到对方的爱。这种单方面付出的爱不但会迅速扼杀爱的激情,也会埋下爱的怨恨:我就是对一面墙呼喊,墙也会发出回声,我如此地爱你,你却不懂得怎样主动爱我,这太伤人的感情了!

女孩子往往对这样的指责非常不认同,她会说:“你这样说,真没有良心,我都已经是你的人了,还不算爱你吗?”其实稍微懂得一点爱情的人都知道,只是两个人发生了性关系,并不能代表就是付出了爱情。
对于这样的情况,有的人是假装不懂,其实她们懂得什么叫“身在曹营心在汉”,但是也有一些人,她们是真不懂,她们以为一个女人只要与男人发生了性关系,就是爱男人。确实,对于有些只需要性不需要爱的男人,这就足够了,但是对于那些不但需要性,更需要爱的男人来说,就不够了。

恋爱中的男人和女人都要特别注意观察,你所爱的人究竟属于哪一种人,是属于只要性就可以了?还是只要钱就可以了?还是除了钱和性之外还要爱?我觉得,任何一对健康、幸福、圆满的爱人,都应该是这三者的有机结合,缺一不可。假如你以前只对其中的莫一项感兴趣、或者你只给了你的爱人其中的某一项、是非常不充分的。

孔子在《论语》中说: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述而⒎28』

意思是说:“有人会不懂装懂,我不会那样。多听,从中选择好的来学习;多看,就能增加知识。”
假如你以前以为自己懂得爱情,经过学习才明白原来并不懂,那么赶快行动起来吧。

(未完待续)
2009-8-14
 楼主| 发表于 2009-8-17 09: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10,25,爱情,学无止境——《半部论语学爱人》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8.17』

假如你对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说,“要想获得幸福、美好、健康、甜蜜的爱情,必须学习怎样相爱”,他们可能会听得进去。假如你对那些已经结婚、甚至孩子已经会打酱油的老夫老妻也说,“要想保持爱情的激情,必须学习怎样经营爱情”,他们可能听不进去。

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样说的人,基本上可以断定,十个里面有九个是不善于学习爱情的人,还有一个原本就没有爱情、与结婚不结婚没有关系。假如他真是一个善于学习爱情的人,怎么会把婚姻弄成爱情的坟墓呢?他为什么不可以把婚姻建设成爱情的温床呢?

你也许会说,结婚后的平淡生活磨去了爱情的激情。这话实际上似是而非,难道你结婚前谈恋爱的时候的生活不平淡吗?结婚后的生活总体上来说,会比结婚前更加丰富多彩,彼此接触的机会更多了,创造爱情的激情更加方便了。孩子原本是爱情的结晶,懂得爱情的人,孩子是爱情的助燃剂,不懂爱情的人,孩子是爱情的障碍物。怎样才能让孩子成为爱情的助燃剂呢?这就要学习。

还有许多自身条件不错的“剩男剩女”,他们总把自己得不到爱情的原因归结为自己的某些条件不好,女人以为自己不够漂亮,男人以为自己没有足够多的钱。以我看,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还在于他们不善于学习怎样去爱人。只要稍微观察以下,比那些“剩男剩女”条件差很多的人,不都得到了幸福的爱情吗?

你也许会说,那些“剩男剩女”并不是觉得自己条件不够好,而是觉得找不到理想的爱人,宁缺毋滥。这样说也许听上去舒服一些,但本质上与觉得自己条件不够好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找不到理想的爱人呢?即便遇到了理想的爱人,为什么不能获得他们的爱呢?这里面就有一个对自己定位是否准确的问题,要想定位准确,就必须学习。

有人一听到学习就会喊头痛。我从小就学习、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已经学了十几年了,还要学啊?究竟要学到哪一年才够呢?孔子在《论语》中是这样谈论学习的,他说: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8.17』

意思是说,“学习好比老赶不上趟,即便如此还是担心会有所缺失。”

即便我们能一直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还是可能会因为学习不够而赶不上趟,假如我们不学,那就更加可想而知了。在包办婚姻的年代,由于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夫妻俩相处不好,还可以怪父母选择错误。现在是婚姻自由的年代了,爱人大都是自己选择的,这样的夫妻还相处不好,不怪自己、还能怪谁呢?

一个人从情窦初开到生命的结束,对于爱情的学习一直都不能停止,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对爱情的学习,不只为我们自己的爱情有帮助,对我们的孩子也很重要。事实上,家长是子女最直接的爱情好老师,家长夫妻关系处理得好,孩子们就能在轻松自然中学会怎样去爱人。家长夫妻关系处理不好,孩子长大了自然也会在耳濡目染中受到负面的影响。

在父母关系和睦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在进入青春期之后,也需要学习怎样去爱人。假如是在父母关系不和睦的家庭、或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在进入青春期之后,就更加需要学习怎样去爱人,否则,就很可能会重蹈父母的覆辙。

时代在变化,人也在变化,一个人只有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才能不被变化的时代所淘汰。一个人不学习,往往会觉得自己什么都懂,只有通过持续的学习,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对爱的认识能力和体会能力,才能提高自己爱人的能力,也才能感受到爱的幸福。

也许有人会觉得,学不学,也就这样了。这样的想法是很危险的。所谓“悬崖勒马不为晚,船到江心抛锚迟。”等到你的爱情婚姻出了问题之后,再去想办法,找对策,就太迟了。

不学习怎样爱人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以为是在全心全意地爱你的爱人,可是由于爱的方法不对,你越拼命地爱你的爱人,你的爱人却对你越抗拒;你越想维护这份爱情和婚姻,反而促使这份爱情和婚姻越快地走向毁灭。

(未完待续)
2009-8-17
 楼主| 发表于 2009-8-24 11: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10,26,多做爱情准备——《半部论语学爱人》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15.10』

许多青年男女直到要去与爱人约会之前,才想起要怎样打扮自己,直到在与爱人约会的时候,才想到要怎样让自己的言谈举止尽可能装扮成绅士、淑女。刚刚结束约会,立刻又恢复原形。

这样的约会,说得好听一点,是化妆假面舞会,说得不好听,根本就是相互欺骗。这样的男女约会,怎么可能产生真正的爱情呢?怎么可能结出美满的爱情之果呢?

仔细分析一下男女青年为什么会在约会之前才想到要装扮自己,就不难发现,男女青年其实原本就是知道自己的现状不能得到异性的欣赏。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早一点改善自己呢?提前改善自己,将自己改善成可以获得异性好感的人,并以这种真实的状态去与爱人约会,不是更好吗?

正如《论语》中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所说的那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15.10』

意思是说:“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孔子这段话是针对怎样才能做好仁政,我想这一道理同样也适合怎样获得美好的爱情。

你也许会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开始为了获得美好的爱情而准备呢?我的回答是,从幼儿园开始。当然,我这样说不是鼓吹你要从幼儿园就开始早恋,而是说一个人的良好素质,应该从幼儿园开始培养。尽管这时候,你还根本不懂什么是爱情,但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培养一个人的良好素质,并不只是为了爱情。只是这时候提醒你做准备的不是你自己,而应该是你的父母。

假如你的父母在你上幼儿园的时候,没有及时提醒你,在你上小学的时候也没有提醒你,甚至直到你开始恋爱了还没有提醒你,那么也没有关系。事实上这样的情况是普通存在的,你自己可以提醒你自己,也就是从你哪一天感觉到异性的爱慕或者你哪一天爱慕异性的时候,或者从你读到这一本书的时候,你就要开始准备了。你千万不要等到已经发现了具体的某一位异性、或者已经决定开始恋爱、追求爱情了,才去准备。

等到那时候才去准备固然比仍然不准备要好一些,但你如果能更早一些准备,就能准备得更充分一些、更好一些,成功的把握也就更大一些。尤其是,你的爱情准备如果做得早、做得好,不但能为你追求爱人的成功创造良好的条件,还能为你创造更多的吸引异性的机会。

我们都知道,你对爱情的要求越高,你对爱人的综合素质也就要求越高。这其中,有些条件是能够在短期内通过努力而速成的,有些条件则需要通过长期的努力和积累才能形成。还有一些是一旦已经毁灭或破坏,就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弥补。因此在努力改善自己的同时,还要注意不要轻易地损害自己各方面的形象。

多做爱情的准备也要避免走入误区。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由于出身不同,会在某些方面有不如人的地方,比如有些青年出身贫寒,有些青年长相不佳,还有些青年文化水平有限、职业也不理想等等。对于他们来说,又该去怎样准备呢?

首先,我们要正确面对自己的这些局部的不足,然后看看,我们是否有能力在短期内改变这些局部的不足。假如能够,就去行动,假如不能,那么就应该放弃。以此同时,我们再去分析一下自己还有那些其他的特长或优势,假如有,那么就去多多努力,努力将这些优势或特长发扬光大。

假如最后你很不幸地发现你不但有很多劣势,而且毫无优势或特长。即便如此,你也不用太悲观,最起码你还能培养起自己的优良品质和高尚情操,也就是能培养起你的内在美。这一点,只要是肯努力的人,没有做不到的。

你听我这样说,可能会觉得很悲观。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还有谁会喜欢内在美呢?确实,内在美在许多时候会轻易输给外在美,我们要有勇气承认这一点,因此,我们从来不轻视和排斥外在美,但是,既然你已经发现自己并不具备外在美,那么你再不用内在美去弥补,你还有什么其他的可指望的呢?

也就是说,内在美固然没有外在美那么吃香、那么对异性有吸引力,但有内在美总比没有要好得多。换句话说,对于那些缺乏外在美的男女青年,培养你们的内在美不但更加重要,而且也是你们最后的希望所在。

(未完待续)
2009-8-24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08: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10,27,哪里有好的爱情老师?——《半部论语学爱人》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⒉11』

说到要学习怎样爱人,很多年轻人都会表示愿意学习,可是却为一件事发愁,那就是到哪里去寻找好的爱情老师呢?你问我算不算好的爱情老师呢?我坦率地告诉你,我也算不上好的老师,最多只能是一个爱情学习辅导员。

好的老师,我觉得与好的医生有点像。好的医生,不但要懂得医学的基本理论,还要了解具体病人的病情,才能对症下药。好的老师也是一样,除了懂得爱情的基本原理之外,还必须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然后才能指导学生怎样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这本书也许可能给你提供一些爱情的基本理论,但是究竟怎样才能提高你的爱情能力,还要针对你的具体情况,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地提高。所以我觉得,这个最适合你的爱情老师,可能正是你自己,因为没有人能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孔子在《论语》中说: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⒉11』

意思是说:“重温以前学过的东西能得到新的启发或收获,可以成为一名好的老师。”

假如你能从你的人生阅历中感受到、观察到怎样爱人、怎样对待爱情,并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或收获,自然会逐渐成为一名好的爱情老师。

只要你曾经爱过,那么很可能会有一些有效的或无效的爱的经验。假如你能对这些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加以分析、思考,并搞懂了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自然就会比以前更加懂得怎样把握爱情。

除了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温故知新地学习之外,还能从其他人的爱情故事中学习。孔子在《论语》中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⒎22』

意思是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有我可学之处:发现他们身上有好的就跟着学,发现他们身上有不好的,如果自己也有就要改掉。”

只要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地带,那么我们一定会有机会观察到周围人的爱情是成功?还是失败?是甜蜜?还是痛苦?为什么会是这样?怎样才能更好?假如是自己处在这样的位置,又将怎样处理?如果我们能经常这样以周围人的爱情状态,设身处地地思考一下,也能为我们积累一些有用的爱情经验。

借鉴他人的爱情经验的范围可以很广,并不局限于你周围可以接触到的人,还可以向你接触不到的人学习,那就是读书。多读点书,不但可以向当代人学习,还可以向古人学习、向外国人学习。读书、不是只读爱情书,而是读一切关于人生的书,因为爱情是人生的重要一环。读书、也不是让你照搬书上的方法去爱,而是多了解别人是怎样生活、怎样爱,能为你形成自己的健康美好的爱情提供充分的参考。

有人说,甜蜜的爱情是肤浅的,痛苦的爱情才深刻。真正懂得爱情的人,往往是经历过爱情痛苦的人。所以假如你一定要寻找一位具体的爱情老师给你提供一些指导,你可以去向那些经历过爱情失败和挫折的人们去请教。

你也许会不同意我的观点,你会笑话那些经历过爱情的失败和痛苦的人们说,他们自己的爱情都那么失败,能有什么好的办法来教我呢?其实不然。他们确实曾经失败过,但正是失败教会了他们正确的方式。假如失败并没有教会他们,那么希望那些失败能教会你一些东西。

即便你对爱情的认识和理解比那些曾经在爱情上失败的人们高很多,你同样可以从他们那里学到一些东西。正如曾子在《论语》中说的那样: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为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泰伯8.5』

意思是说:“有才能也能向少才能的人请教,知识多也能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不放在脸上,很在行却不以内行自居;被人冒犯能不计较。以前我有朋友能这样。”

有的人通过温故知新能有所启发、有所提高,有的人却不能,我想能不能的关键在于能不能做到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⒋17』

意思是说:“看到好的要向好的看齐,看到不好的要反省自己是否有同样的不好。”

只要能做到这一点,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最好老师,都能迅速提高自己爱的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爱的质量。

(未完待续)
2009-8-26
发表于 2009-8-26 17: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9-8-31 09: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原帖由 静子 于 2009-8-26 17:42 发表
佟老师辛苦了,学习着!!


谢谢关注和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09-8-31 09: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10,28,爱的学习是相互的——《半部论语学爱人》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⒎2』

学习怎样爱人,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假如你现在已经有了爱人,或者你已经结婚,那么,你从现在才开始学习怎样爱人,就一定要与你的爱人一起学习,共同提高。

否则,很可能适得其反,你越学习,离你现在的爱人越远。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出现,你一定要努力说服你的爱人与你一起学习,共同提高。那样不但能提高你们相爱的能力,也能缩小你们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你们之间的误会和不愉快。

假如你的爱人原来就比你更加懂得怎样爱人,那么你努力学习怎样爱人,会缩短你们之间的距离,可是假如你的爱人原本就不懂得怎样爱人,你们两个人恋爱的时候,又是你主动追求你的爱人,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越学习怎样爱人,可能反而会使你们之间的距离越远,因为你会觉得你的爱人越来越不懂得怎样爱人,一旦你追求你的爱人的激情冷却之后,你就会迅速对你的爱人感到失望。

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出现,在你学习提高爱的能力的同时,也要努力教会你的爱人怎样去爱,也就是让你的爱人和你一起学习提高。假如你的爱人没有兴趣主动学习,那么你要主动去教会你的爱人怎样爱人。

孔子在论述“学”与“教”的态度时,曾经提出两句经典的用语,也成为汉语中的成语,即“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中写到: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⒎2』

意思是说:“默默地学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对我有什么难呢?”

孔子是伟人,觉得一辈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这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可能会是一个很高的标准。事实上,许多人上了麻将桌连续奋战一天一夜都不会觉得累,可是一谈到学习,三分钟不到就瞌睡了。但是,假如你真想拥有健康、美好、甜蜜的爱情,你真心诚意地、热烈地爱你的爱人,那么你的学习热情一定会泉涌而出、绵绵不绝。

一个人心中有了对爱的渴望,不但拥有爱人,还想长久拥有爱的激情,那么要做到“学而不厌”是不太难的,比较难的是对爱人的“诲人不倦”的爱的指导。许多时候,你辅导爱人怎样提高爱的能力的时候还是很有耐心的,可是你的爱人比你更加没有耐心。你的爱人甚至可能会非常反感地说:

“嫌我不好,你干脆去找其他人好了,干麻这么拐弯抹角地让我学习什么怎样爱人?我就这样的人,你爱爱不爱。”

假如你遇到了这样的爱人,千万不要先责怪你的爱人,而要先反省一下你自己的指导爱人的方法,是不是引起了爱人的误会。怎样消除爱人之间的误会,也是提高我们的爱的能力的基本要素之一。

你明明是想通过与爱人的共同努力,来提高你们的爱情质量,改善你们的婚姻关系,可是你的一片好心却引起了爱人的反感和怀疑。

这是一个如此简单的例子,两个相爱的人,也会因为一方的好心而引起另一方的反感和怀疑。不妨设想一下,在生活中还有比“指导爱人怎样提高爱的能力”更加复杂的事情。假如连这样简单的问题都可能“好心办坏事”,一旦遇到更加复杂的事情,其后果就更加不堪设想了。

因此、怎样爱人的学习和提高,应该从怎样与爱人交流开始。也就是说,在辅导你的爱人之前,你自己先要加强学习。比如你先要学会怎样面对爱人的误会,怎样消除爱人的误会。假如你能妥善地消除爱人对你的误会,你才有可能指导爱人以后怎样消除你对爱人的误会。

你的爱人不愿意跟你一起学习怎样爱人还不算最不幸的,更加不幸的是,你的爱人不但自己不愿意学习提高,还不让你学习提高。因为你的爱人担心你学习提高后,目光会变得更加挑剔,会对你的爱人更加苛求,一旦你的爱人跟不上你的要求,可能就会遭到你的抛弃。毕竟,对于许多人来说,更换一个爱人比辅导一个人要轻松得多。

即便如此,你也不要悲观,这最起码说明,你的爱人对你的爱是真诚的、深刻的、强烈的,你的爱人只是不懂得怎样表达和拥有自己想要的爱。这就更加需要你付出你的爱心和耐心,去辅导和珍视这份爱,让这份爱健康成长,长成一颗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

(未完待续)
2009-8-31
发表于 2009-8-31 20: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handshake 学习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18: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原帖由 范范之 于 2009-8-31 20:42 发表
:handshake 学习了~


谢谢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09-9-2 07: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10,29,什么是最甜蜜的爱情学习法——《半部论语学爱人》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⒌15』

我们前面说到了假如你很希望通过学习提高爱的能力,可是你的爱人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还比较反感。我想现实生活中还可能有相反的情况,那就是你爱人的爱的能力比你强,你心里也知道,可是面子上放不下,也不愿意向对方示弱,因此宁愿去向外面的人请教学习,也不愿意向爱人示弱。更加糟糕的是,几个女人整天在一起琢磨怎样搞定各自的丈夫,几个男人整天在一起研究怎样哄骗各自的妻子。

我觉得,这些都是误入歧途的想法和做法。夫妻理当是最亲近的人,要改善夫妻关系的最佳途径应该是夫妻双方开诚布公、推心置腹地交流和沟通。尤其是假如你觉得你的爱人比你聪明、比你能干、比你有爱的能力和技巧,你为什么不直接主动向你的爱人请教呢?为什么不心甘情愿地拜你的爱人为师认真学习呢?

子贡在《论语》中问孔子: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公治长⒌15』

意思是说,子贡问:“孔文子凭什么可以得到‘文’这样的谥号呢?”孔子回答说:“能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就可以得到‘文’这样的谥号了。”

孔子觉得,一个人只要能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就可以得到“文”的谥号,通俗点说,就是能在去世后被评价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对于一个真正想提高爱的能力,改善与爱人的关系的人来说,只要也能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的。

与那种喜欢经常与同性朋友在一起探讨怎样对付异性的人不同,还有一些人明明发现自己的爱情婚姻已经遇到很大的问题,但是死要面子,不愿意去面对,还在外人面前假扮恩爱,更不愿意因向人请教对策而暴露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同样,明明对自己的爱人有疑问、有不满、有困惑、有矛盾,也不愿意向爱人挑明,只是放在肚子里生闷气,或者是一个人独自泪流心伤。因为自尊、因为自卑、因为害怕、因为种种顾虑,就那么痛苦地敷衍着、压抑着。

这样的长期精神上的压抑不但于事无补,还会进一步恶化彼此的关系。而且,这样的长期压抑,可能会因为一些意想不到的因素突然爆发出来。压抑的时间越长、越厉害,爆发得就越强烈,以至于会在瞬间将双方的关系一下推到绝境、推到不可挽回。这样长期压抑后的爆发,不但会伤害双发的身体,也会严重伤害彼此的感情。

假如孔子遇到类似的困惑会怎样呢?孔子在《论语》中有介绍,他说: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15.31』

意思是说:“我曾经整日不吃、整夜不睡地思考问题,结果还是不得其解,不如去学习。”

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糟糕的情况,最好的办法是能在遇到小的不愉快的时候就能及时化解。爱情的学习办法有许多种,读书、听课是学习,处处留心、彼此关心也是学习。爱人怎样关心你、尊重你,你也怎样、乃至加倍关心爱人、尊重爱人。假如能做到这样,还有什么爱情不会长久呢?

曾经在电视里看过一个介绍笑星夫妻恩爱的节目,有一位笑星在节目中说,他把他的妻子当女儿一样呵护,在家里什么家务都不让妻子做。假如自己要到外地去演出,需要离开妻子几天,也会在离开妻子之前,为妻子做好几天要吃的饭,并告诉妻子哪天哪顿吃什么。

一个丈夫能将妻子疼爱到如此程度,确实让人感动。但是感动之余也觉得这样的爱情很有问题。为什么这位妻子结婚十几年,居然能问心无愧地单方面接受丈夫的如此关爱,而从来没有想过要主动为丈夫做顿饭呢?

当然,爱的方式是非常个人的,假如他们夫妻觉得这样的方式就是最幸福甜蜜的爱情,对别人也并没有什么妨碍。不过就事论事,个人觉得这样的爱情方式是比较扭曲的,因为彼此在爱情中的位置是不平等的。在过去,要求女子“三从四德”,让妻子成为丈夫的附庸,我们都觉得那是不公正的。现在,让丈夫成为妻子的奴仆、尽管是以爱的名义,也是不可取的。

假如这位幸福的妻子能向她的丈夫爱她那样爱她的丈夫,也能与丈夫分担家务,也能动手学着为丈夫烧顿饭做碗菜,相信他们的爱情会更加甜蜜,他们的爱情质量也会更加提高。其实,向深爱自己的丈夫学习怎样做饭做菜,本身也是一种幸福。

(未完待续)
2009-9-2
 楼主| 发表于 2009-9-4 10: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10,30,怎样直观判断爱人——《半部论语学爱人》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为政⒉10』

有人说,“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其实,你所爱的人知不知道你的爱并不太痛苦,真正痛苦的是你付出了真情,你所爱的人不但知道还接受了你的真情,最后却辜负了你的爱情。

有句古话说“郎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其实,现代社会,不管男的女的都存在“爱错人”的风险,而且,入错行还可以转行,一旦嫁错郎、或娶错新娘,虽然重新来过也比从前容易了很多,但留下的创伤、可能不是轻易能够愈合的。因此有这样的说法:判断一个人爱不爱自己很容易,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自己爱很难。

处于恋爱季节的青年男女,往往都处于高度敏感之中,即便不需要任何语言的表达,异性的一举手、一投足,乃至一个眼神、一声叹息等都可能传达出爱恋的信息。但是要想真正了解异性是否值得自己爱,这份爱是否能有一个圆满幸福的结果,实在不容易判断,对于那些涉世未深的年轻男女就更加难以把握。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开放程度和文明程度的提高,男女之间的交往条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好,这也就为男女双方充分了解对方,提供了充分的机会和条件,因此只要在恋爱中还能保持一点理性和冷静的观察,要比较全面地了解一个人并不是太困难。

孔子在《论语》中说: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为政⒉10』

意思是说:“注意他怎样做事,了解他的经历,观察他的行为,就能全面确认他是怎样的人了。”

恋爱中的男女青年往往被对方的外表迷惑而忽略了对方的内涵。男人在约会中往往更加关注女人的容貌装扮,女人在约会中往往更加关注男人是否出手大方。这些固然都也很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通过约会了解对方的内涵。

要想了解对方的内涵,交谈是一个切入口。交谈,并不只看对方的语言表达能力,还看对方表达的方式,表达的内容。看对方怎么听你说、怎样对你说、说什么。除了交谈之外,还要看对方的言行举止,尤其是在公共场所,怎样对你、怎样对其他人。

正如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那样: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⒌10』

意思是说:“以前我观察人,是听他怎样说便相信他会怎样做;现在我观察人,听了他怎样说还要观察他怎样做。”

在约会中,总还需要共同处理一些事情,或者可以观察到对方怎样单独处理一些事情。还可以看到对方对一些事情的看法,比如对待家庭、事业、职业、友谊、爱情、学习、兴趣爱好、乃至时事新闻等。从这些看法中,可以推断出一个人的内涵。假如你觉得你的判断能力还不够,亦不妨委托你的父母或其他亲友帮你一起观察、分析。

在约会中,会遇到彼此的亲朋好友,你能看到你的爱人怎样与这些人交往,在交往中,可以听到亲朋好友对爱人的评价,也可以听到爱人对亲朋好友的评价。从这些评价中,你能加深对你的爱人内涵的了解。

尽管爱人在自己居所迎接爱人到来之前通常会精心收拾一下,但是只要你注意观察,依然能从一个人的居所的状态看出一个人的内涵。尤其是通过初次交往时观察到的结果和相当熟悉之后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比较,更能观察到居所的真实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观察,并不是要求对方越高尚、越完美,越高雅越好。假如是以这样的标准去衡量,很可能会得到虚假的结果。因为对方只要故作姿态加以迎合就行了。观察的要点,关键是看与自己是否相一致,是否是自己喜欢的,是否是自己可以接受的。

比如说,你在观察中发现你的爱人把金钱看得很重,这算不上怎么高尚,甚至还有点俗气,但是假如你也是一个把金钱看得很重的人,那么这个爱人对你是适合的。相反,假如你是一个把金钱看得很重的人,你的爱人却是一个对金钱不在意的人,那么这个爱人对你很可能是不适合的。

除了金钱观之外,还有人生观、性爱观、友情观等等,都是需要观察的。在恋爱的过程中假如不观察这些,只满足于彼此的亲亲我我,一旦进入婚姻之后,才发现原来彼此在许多方面有着太多不可调和的问题,那么痛苦也就不远了。

生活中许多的移情别恋,往往并不是因为恋爱中的人本质上是坏人,大都是由于初恋时不懂爱情,热恋中不会爱情,结婚后放弃爱情。

(未完待续)
2009-9-4
 楼主| 发表于 2009-9-7 10: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10,31,怎样间接判断爱人——《半部论语学爱人》

子曰:“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子路13.24』

许多恋爱中的男女青年,似乎对于对方的人品等不那么在意,觉得无所谓,甚至有些年轻人觉得,这个人就是坏一点有什么关系呢?“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嘛”,只要对我好就行了。假如以这样的想法对待所爱的人,不但大错特错,甚至也是非常危险的。

你所爱的人对你好还是不好,不但直接关系到你自身是否安全,也直接关系到你的这份爱情是否能有一个好的归属。在选择爱情的时候,充分考察一下自己所爱的人的人品怎样,绝对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前面我们简单介绍了怎样通过接触去直接了解、判断爱人,这里我们再来探讨一下怎样通过间接的方式去了解所爱的人。许多人在自己所爱的人面前和在其他人面前、往往有非常不同的表现,或者是自己看到的这个人和别人对这个人的评价反差很大,这里就产生了一个怎样看待他人的评价问题。

孔子在《论语》中曾经专门谈论过这个问题,书中写到: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子路13.24』

意思是说,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也就是说,孔子觉得,我们应该重视舆论的重要性,但是对于舆论还是要做理性的分析,还要看看是什么人、做了怎样的评价。假如再进一步的话,还可以分析一下、这些舆论评价的根据是什么。即便是好人做出的评价、假如评价的根据用错了、也可能得出不很适当的结论。

比如说,好人也经常用是否有钱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一个人是否有钱,固然可以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但是更加重要的还要分析一下这个人为什么有钱、为什么没有钱。比如说一个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钱,未必能证明这个人是成功的,相反,一个人为了追求某种崇高的目的而没有钱,也未必就能证明这个人是失败的。

再细致一点,同样是有钱人,孔子认为“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13.26』,同样是没有钱的人,孔子认为“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15.2』。也就是说,只针对是否有钱这一点来说,也可以从多种角度来分析、观察、和判断一个人。

更加有趣的是,对于同样的一个人,不同的人会有非常不同的评价,有的时候,甚至同一个人会得到截然相反的评价。排除这些评价人的故意不公正或能力低下的因素,也可能会因为观察角度和所得资料不一样,而得出相当不同的评价。

假如你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千万不要困惑,更不要怀疑别人是在故意误导你,出现这样的情况一点也不奇怪。那是因为不同的人观察的角度不一样,所看到的同一个人的不同方面,有如盲人摸象那样。只要你善于将不同的评价汇总到一起,也许就能得到一个比较真实的全景。

这里必须说明的是,其他人对你爱人的评价都是比较粗放的,都不一定有你的观察更加细致。正如你对身边人的观察与对你爱人的观察,会有很大的不同一样。有句成语叫“白头如新”,意思是说,两个人一起从小到老,结果才发现彼此还是像新认识的人一样不了解。

舆论的评价,只能是对一个人大致的、方向性的评价,而且许多时候误差比较大。如果能将舆论的评价与你的观察结合起来分析,可能会更加全面一些,单独偏信你自己的观察或舆论的某种评价,都是不足取的。

我们强调要对自己所爱的人多加观察,并不是说一定要求自己所爱的人必须是在各方面都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找对象不是选先进工作者、更不是选圣贤模范。爱人有一些缺点和不足,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正如子夏在《论语》中说的那样:“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子张19.11』

同时,还要看所爱的人对于那些不好的东西是采取怎样的态度,假如能闻过则喜,那么就不用太担心,假如总是文过饰非,那么就要警惕了,正如

子夏在《论语》中所说的那样:

“小人之过也必文。”『子张19.8』

(未完待续)
2009-9-7
 楼主| 发表于 2009-9-10 09: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10,32,怎样才会不钻爱的牛角尖——《半部论语学爱人》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⒉15』

学习怎样爱人,要注意不能钻牛角尖。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那样,人类除了吃饭和呼吸不需要学习就会之外,什么都需要学习才能会。你也许会说,不可能,许多人从来不学习怎样爱人,不也一样能获得健康、美好、幸福、快乐的爱情吗?

你会有这样的想法,一点也不奇怪,但却不能证明你的观点是正确的。对于那些所谓没有学习也能获得成功的爱情的人们,他们并不是真得没有学习,而只是没有专门进行过学习、或者是在无意中通过模仿而学会的,也就是在耳濡目染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不自觉中学会的。

现实中这样幸运的人确实有,但是很少,绝大多数人可能受到的是不那么理想的爱的方式的影响。比如在远离都市的偏僻小乡村,假如村民们没有出过远门,又与外界隔绝,那么那里的人们的爱的方式,就只能代代相传、重复父辈的爱的方式。

在现代都市或交通通讯都比较发达的乡村,人们被各种各样爱的思想、观念、方式等包围。即便你想不学习,也是不可能的。这就好比你要求一个从被封闭的桃花源中的男女青年来到现代都市之后还不受现代都市的影响是不可能的。他们会身不由己地被现代都市所影响、所改变。

严格来说,学习怎样爱人,不只是吸收,只要懂得应该怎样就行了。这还不够、还必须学会怎样拒绝。也就是要培养我们的判断能力,懂得什么样的爱的方式是可以学习吸收的、什么样的爱的方式是应该加以拒绝和避免的。这就牵涉到一个学习与思考、分析与判断的问题。

孔子在《论语》中提醒我们: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⒉15』

意思是说:“只学不思考就会被骗,只思考不学则会迷惑。”

这一提醒为我们精辟地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也能为我们提高分析和判断能力起到很好的帮助。
假如我们只学习,不思考、不分析、不判断就盲目地仿效,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得不偿失。比如说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在校大学生为了获得女同学的爱情,常用一些无聊、肤浅、夸张的方式去表达他们的感情,比如送9999朵玫瑰花,或点上9999支蜡烛,或者在女生宿舍楼下打横幅、大声喊叫“我爱你某某某”等。

这些极端的表达爱情的方式热闹确实热闹,但最致命的缺陷是缺乏对女生的尊重,实际上是在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强迫对方接受你的感情、是对爱情的一种戏弄。真正的爱情是不需要如此表演的,更不需要如此追求,而是会心心相印、彼此渴望。

在怎样提高爱的能力的学习中,固然也包括学习一些怎样追求爱情的技巧等,但这些技巧只是枝节,只是为爱情服务的。尤其是不能本末倒置,明明知道对方不爱自己,却依然试图用一些技巧去欺骗对方、征服对方、是不足取的。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只要先把对方骗上床,那么即便对方不爱你,也不得不接受你的爱情。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这样的情况存在,但是这样的爱情、乃至这样的婚姻、是不可能真正幸福的。

正如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那样: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⒍19』

意思是说:“人能生存是由于正直,那些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下去完全是由于侥幸。”

套用孔子的这句话,我们也可以说,幸福甜蜜的婚姻能持续下去是由于彼此心甘情愿的爱情,那些没有心甘情愿的爱情也能维持下去的婚姻完全是由于侥幸。

学会爱人、除了要学会怎样得到爱人的心,还要懂得怎样放弃不爱你的人。千万不要钻牛角尖,以为“只要你爱的人,你就一定要得到”、“假如得不到,你就会终生后悔,就会一辈子不能再爱其他人,就没有面子”等等,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幼稚的。

每个人都有爱的权利和自由,每个人也都有选择和拒绝爱的权利和自由。因此即便我们的爱遭到自己所爱的人的拒绝,也没有什么,这是很自然的,就像我们会拒绝我们所不爱的人的求爱一样。

(未完待续)
2009-9-10
 楼主| 发表于 2009-9-14 09: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10,33,提高爱情能力的秘诀——《半部论语学爱人》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19.5』

说到学习、许多年轻人都很有热情,只是往往学习的热情维持不久就冷淡了。仔细分析的话,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我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可能是缺乏自信和耐心。

缺乏自信和耐心而学无所成、半途而废的人、从古至今都是普遍存在。《论语》中就有一个例子。书中写到: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⒍12』

意思是说,冉求说:“不是不喜欢你的学说,只因为我的力量不足。”孔子说:“之所以力量不足,是因为半途而废,就像你现在这样。”

不管是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还是人到中年的老夫老妻、谁不愿意成为爱情的行家里手呢?但是为什么许多人却始终都是爱情的门外汉呢?难道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学习提高吗?我想显然不是。他们最少也曾经想过、尝试过要学习提高吧?

那么他们为什么会像《论语》中的冉求那样,觉得自己的力不足呢?我想也许他们尝试过,但是尝试的结果却并没有看到努力的结果。就好比一个人去种庄稼,播下了种子,却看不见苗长出来,于是得出结论说:自己根本不是种庄稼的人。其实,也许只要他们再稍微坚持以下,多一点耐心,就能看到慢慢长出的小苗。

种庄稼是这样,学习更是这样。尤其是学习的效果往往不是能立竿见影地看到、感觉到。还有一种情况,由于我们自己不够敏感,对于我们通过学习而表现出来的微小进步视而不见。其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我们持续努力,每个人一定会看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

子夏曾在《论语》中提出了一个怎样衡量一个人是否好学的标准: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19.5』

意思是说:“每天学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每月不遗忘所学会的,这就可以算是好学了。”

这是一种衡量是否好学的标准,也是怎样提高学习成绩的秘诀。只要能按照这个标准去坚持、去努力,提高爱的能力是轻而易举的事。

怎样才能做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呢?许多人学外语,从小学一年级学到高中毕业,学了整整12年,还是没有学会说外语。其原因在哪里呢?很简单,因为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所以永远在原地徘徊。

防止遗忘的最有效办法是使用。学习外语是这样,学习怎样爱人也是这样。一边学就可以一边用,并在运用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习惯,自然就不会忘记了。比如说,西方人讲究女士优先,中国人讲究老人优先。你学了之后,假如看到女人和老人都主动地礼让,形成了习惯之后,想忘也忘不掉。

相反,假如你只在与爱人同行的时候,才记住要对女人和老人礼让优先,一旦不与爱人同行就把这些忘在脑后,自然就不容易记得。

曾经与人在网上探讨过怎样做淑女的问题。有位女士说,我也非常希望是一个淑女,但是觉得做淑女太累,所以最后决定放弃,还是做回自己。这位女士显然是把“做淑女”与“做自己”的关系搞错了,她以为做淑女是在外面做给别人看的,在家里没有人看的时候就做自己,等于是强迫自己以两种面目出现在世上,自然觉得辛苦。假如这位女士摆正了“做淑女”和“做自己”的关系,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淑女,不管是在人前还是人后都是淑女的言行举止,她怎么还会觉得累呢?

学习怎样爱人也是一样,当你对待爱人的最适当的方式方法已经成为了你的习惯,而不只是在刻意讨好爱人时才有的技巧,那么你所学会的爱人方法怎么还会忘记呢?

要让新学到的爱人方法方式等成为习惯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适当的毅力来与遗忘和抗拒作斗争、尤其是要与原来的旧习惯做斗争。比如你原来在公共场所从来没有对女士、老人礼让的习惯,让你一下子养成习惯会有难度。又比如你原来的习惯是随地吐痰,与爱人约会的时候,你可能会忍住。一与爱人分开、或者一旦与爱人结了婚,你很可能就又开始随地吐痰。要改掉这个坏习惯需要毅力。

(未完待续)
2009-9-14
 楼主| 发表于 2009-9-21 11: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10,34,爱情能提高人的修养——《半部论语学爱人》

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季氏16.11』

俗话说,“女为媚己者妆,士为知己者死”,许多人打扮自己的欲望往往是从爱慕异性开始。假如说在开始恋爱之前的打扮主要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尊,那么在开始恋爱之后则更多的是为了博得对方的好感。
爱情是美好的,只有爱人的真善美才能激发你的爱情。同样,当你被美好的爱情所陶醉的时候、尤其是当你在追求你倾慕的爱人的时候,你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地希望你在所有方面都尽可能更加完美一些。

不同的是,有人直到遇到了能打动他的心的爱人时才想到要完善自己,有人则从青春觉醒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的爱人在哪里的时候、就自觉开始着手完善自己。有的人甚至更早、假如他幸运地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又幸福地拥有懂得培养他的父母、那么很可能从小就被教育要注意完善自己。

当你非常幸运地遇到了你所爱的人、并如愿以偿地与其结婚生了孩子,假如你希望你们的爱情能继续激情燃烧,那么你需要继续改善你自己。许多人婚姻失败,以自由恋爱开始,以爱情破裂分手,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结婚之后放弃了继续改善自己。

比如说,男人以为老婆入了门,爱情就已经成功了,自己也就由奴隶到将军了,于是将以前一切的不良习惯等都全面释放出来。女人以为入了你的门,就是你的人,不管好歹,吃定你了,于是彻底放松自己,觉得以前的一切努力都是多余。更有甚者,不但自己不再从外表上、思想上、内在上追求美,连对方想像结婚之前那样继续在外表上、思想上、内在上追求美也不允许。理由很充分:你都是已经有老婆(老公)的人了,整天还像结婚前那样臭美,你想勾引谁啊?

假如你是以这样的心态对待你的爱人,那么,你不但是主动放弃了你自己的爱情,也是残忍地扼杀了你的爱人的爱情。假如你们对爱情的认识一样,都觉得结婚之后就应该放弃爱情,好好过日子,那么你们也许能愉快地生活一辈子,但是假如你们中有一人不愿意放弃爱情,那么,你们的婚姻从这时候起、已经埋下了隐患,一旦受到外界某种因素的激发,这段婚姻必然遭到破坏。

相反,假如你们夫妻双方都不把结婚看成是爱情的坟墓,而是看成一个爱情的新起点,那么,你们应该继续完善你们自己。只有继续完善自己,始终以恋爱时的心态对待你所爱的人,你们的爱情才会永葆青春,你们的婚姻才会幸福、甜蜜。

怎样才能继续完善自己呢?其实做起来并不难,只要你愿意,谁都能做到。基本要点只有两点,那就是孔子在《论语》中说的: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季氏16.11』

意思是说,“看见好的行为就像怕赶不上似的努力追求,看见不好的行为就像把手伸进了开水似的赶紧躲开。”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十全十美的人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完善自己。为了爱情,需要不断完善自己,但完善自己,并不只是为了爱情。当不断完善自己成为了我们的一种习惯,我们的素质和修养自然也会随之不断提高。

这种不断完善自我的努力和坚持要始终如一,不以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正如孔子在《论语》中回答樊迟什么是“仁”时所说的那样: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13.19』

意思是说:“在家独处时能庄重,办公事时能认真,待人能忠诚。即使到了不开化的地区,也不可违背这些。”

当你以不断完善自己的心态对待你的爱人,对待你的爱情,你会从中感到快乐,感到幸福。同样,假如你能以不断完善自己的心态对待你的学业,对待你的工作,对待你的生活,对待你的追求,你也一定能从中感受到幸福和快乐。

始终拥有幸福快乐的爱情和婚姻的人们,未必是最富有、事业最成功、权力最大的人。但是拥有幸福快乐爱情的人们,永远是内心最充实的、一定是觉得生活最美好、也是烦恼比较少的。即便他们在外面遭遇了再大的挫折和失败、痛苦和不幸,只要还有真爱,就一切都不害怕、一切都不悲观、一切都能战胜。


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完全的人生。不管你有多少财富、有多么辉煌的事业、有多么大的权势,假如你没有获得过成功、幸福、甜美的爱情、都不能算是完全成功的人生。
(未完待续)
2009-9-21

[ 本帖最后由 佟平 于 2009-9-21 11:22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11-22 16:18 , Processed in 0.05588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